APP下载

浅析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及对策

2011-05-14杨昕

卷宗 2011年8期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性对策

杨昕

摘要:了解大学一年级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状况,并探寻影响其适应大学生活的诸多因素,寻求进行改善的方法。对保定学院2010级入学新生中随机进行关于大学适应的访谈,并对访谈结果和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大学新生对于大学生活存在一定程度的适应性问题。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不良,主要体现在环境适应,学业问题,人际关系,自我控制能力等诸多方面。对于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方法帮助和引导大学新生更快的适应大学阶段的生活,更好的完成大学的学业。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性;对策

适应是通过丰富或发展主体的动作以适应客体变化的过程[1]当外部环境变化时,作为主体的人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过程。对于大学新生来说,从高中步入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无论是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环境还是心理环境都引发了巨大的变化。适应问题也成为莘莘学子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事实表明,适应不良也确实困扰着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研究表明,大学里由于适应不良导致了40%的新生存在心理障碍[2]。资料显示,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在近几年呈现上升的趋势,如:1989年为20.23%,1995年为33.47%,6年间竟然升高了10几个百分点。彭兰[3]吕素珍、程斯辉[4] 钱兰英,王康平,等人所做得的调查研究也都表明大学新生中存在着对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

基于前人对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对保定学院2010级大一新生的调查研究,试图掌握影响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诸多因素,寻求最终合理有效的改善和解决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1. 被试与抽样在保定学院2010级大一学生中,进行随机访谈。访谈内容涉及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情况,学生不适应大学生活的具体方面等方面。共对37名大一新生进行了访谈。同时,随机抽取200名大一新生,进行心理适应能力测试问卷[10]测试。其中176人所完成问卷有效(男生91人,女生85人),并对所得数据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

从表1可看出被试新生有近半数的人存在着适应不良的情况,由此可看出大学新生进入新的生活环境(大学生活)存在一定的适应性问题。这一结果也同前人关于大学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的适应性情况的研究结果相符。

大学新生远离以往的生活环境,脱离父母的保护,自己独立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大学生活。势必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适应问题,而对于大一新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适应问题。大学新生来自全国各地,以往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成长经历、学习生活基础等相差很大。来到大学后,在自我认知、同学交往、自然环境等方面都面临着全面的调整适应。新生自己可能面临语言不通,文化环境不同,饮食习惯不同,学习方法的改变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有的学生更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的保护,首次独立生活,面临着自我生活的压力,这些转变都给学生对来了适应上的困难,也给学生本身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目前大学生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普遍较弱,所以,环境适应的问题在大学新生中普遍而广泛的存在,是影响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

2、学习问题。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大量的事实表明,学习成绩差是引起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存在很大不同,很多学生存在学习问题,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 兴趣、考试焦虑等。研究发现,学习内驱力不足,学习动力匮竭一直是大一学生苦恼的来源。高考前,升学目标多会带给学生基本的动力,其生活倒也充实,既有的失常心理多呈隐性,踏进高校大门,方向缺失、目标不明,反而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所来的是接踵而至的轻松以及无聊空虚。

3、人际关系问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新生中多数学生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进人大学后,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新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回避的。学生来到大学这一开放性的环境,再也没有家长、亲朋、老师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没有他人干涉自己的行为,很多学生都渴望爱情的来临。但是总的来说,我国大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对性发育成熟缺乏心理准备,这都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和这样那样的恋爱问题, 严重的还会导致心理障碍.甚至会严重影响大学新生的健康成长。

4、自控能力差。大学生正处在身心急剧发展、情感丰富强烈、情绪波动大的青春期,他们精力充沛,与其他同龄人相比,显得更为自尊、敏感和争强好胜。因而容易在外界刺激下激起愤怒暴躁的情绪。导致大学生情绪起伏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在生理、社会和心理上发展的不平衡性所产生的矛盾冲突,这常在情绪体验中得以表现。同时大学生的辩证思维的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对待矛盾容易产生偏激,从而引起情绪的不稳定。同时,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生活完全是被动的,靠父母,老师的督促来完成。进入大学,再也没有他人的管束,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完全负责,这就使得很多大一新生不能有效的控制自我的行为。最明显的表现在网络沉迷,花销无节制等方面。据调查,有21.4%的大一新生有不同程度的网络依赖,有14.1%的大一新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8小时。[6]还有很多大一学生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花销,经常出现透支,花销无度,无谓花销,重复花销等现象,以至入不敷出,难以进行正常的生活。

大学新生想更好的适应大学的生活就应当从自身做起,积极的适应大学的生活,把自己融入大学校园之中。

1、正确的定位。大学新生在适应新的生活时,面临的挑战远不止学会独立生活那么简单。很多大学生在高中时都是各地的翘楚,他们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其他同学的羡慕。然而进入大学后,激烈的竞争使他们发现自己不再是“尖子生”。很多学生无法接受现实,不能实现重新的定位。巨大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使得这些学生难以摆正位置来适应新的生活。

因此大学新生首先要为自己定位!可以写一封给自己的信,描述自己有哪些优点?自己可以如何更多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而自己最想改进的缺点又是什么?对自己有了深入的认识,才能更坦然的面对外来的挑战!如果真有问题产生了,一定要积极主动的面对而不是逃避。

2、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据统计,大学生每天除了睡眠外,其余时间中有70%左右用于人际交往。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学会了解和沟通,对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同学们要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处理问题,这样有利于沟通交流。与朋友相处应存大同,求小异。这样做可以得到更多的人真心相处,学会交流,学会沟通。

3、正视学习生活的压力。遇到问题,应不断进行心理调试,始终以乐观、坚强、自信的态度对待生活。一个人以一种自信、坚强、乐观的精神面貌面对生活,有助于及时调整心态,从心理困境中走出来。学会转移注意力,学会自我宣泄。如抑郁时,可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如打打球、散散步、找知心朋友谈谈心等。同时,上网应当有度,积极在现实中结交朋友。最好每天上网不超过80分钟,积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朋友,而不应沉迷于网上交友和网恋之中。

4、积极参与校园活动,以积极的心态适应校园。大学新生积极的融入到校园生活之中。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文娱活动有助于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舒愉的心理情绪。促使身心全面发展,缓解心理压力。学生在健康活泼的文化氛围中,思想得到提高,认知得到深化,意志得到磨练,情感得到升华,更多的获得社会支持,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发展更为丰富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危机感。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34

[2]王敏,曲爱群.大学新生适应障碍及教育对策[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0(2)

[3]彭兰.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困惑及引导广西高教研1999年第3期

[4]吕素珍,程斯辉.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初探,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第31 卷 第2期

[5]贺仁清.高等院校心理咨询中心(室)专用指导手册[M].中国教育出版集团 2005

[6]梁宁建 吴明江 杨畛冰等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幸福感关系研究 心理科学2006

作者简介:

杨昕(1982-),工作单位:保定学院,研究方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

猜你喜欢

大学新生适应性对策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大学新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究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