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博物馆的安全保卫工作
2011-05-14谢杰华
谢杰华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城市、地区的文明象征和文化素质的体现,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的发展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近年来,国有博物馆陆续对公众实行免费开放,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教育意义,更多地发挥了博物馆学习、教育和科研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了民众。与此同时,博物馆的安全工作也显得更为重要。据有关报道,博物馆失窃现象近年来十分严重,其特点是“内盗”、以及利用安防产品在技术上的不严密,从而进行“技术性外盗”。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护文物藏品,提高博物馆的安全系数便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一、我国博物馆安防现状严峻
博物馆所收藏保护的文物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展品都具有不可再生性,很多藏品都是孤品,其遗留数量的特殊性决定了展品的自身价值不可限量。所以不只政府等相关部门对博物馆建设格外重视,一些不法之徒也打着博物馆展品的主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中国古代艺术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价格持续走高,国内文物“收藏热”、“投资热”不断升温,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文物在海外的价格不断大幅上涨,导致海内外犯罪分子把盗窃我国文物作为获取巨额财富的捷径。据公安部门统计,从近些年发案的情况来看,犯罪的形式已由随机性的个人行为向有预谋、有组织性集团犯罪方向发展。
2009年以来,博物馆安全案件呈现反弹趋势,内蒙古博物院、广东省乐昌市博物馆、山西省临猗县博物馆、临汾市丁村民俗博物馆、湖北省黄冈市博物馆、江苏省如皋市博物馆等先后发生馆藏文物丢失、失窃、抢劫等恶性案件。故宫案件更是证明,馆藏文物再度成为犯罪分子窥视的目标,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前不久,国内安保最为严格的博物院之一的故宫博物院内发生了7件珍贵文物在临时展出期间被盗,价值数千万元;2010年5月巴黎博物馆失窃5幅名画,总价值超过1亿欧元,其中包括毕加索和马蒂斯的传世之作。这些事件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再次深思博物馆安防的重要性和其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财物流动的进一步加快,受高额暴利驱动,以文物为侵害目标的盗掘、盗窃、倒卖、走私案件仍时有发生,一些重点文物保护地区文物犯罪活动猖獗的态势还未得到彻底改观,盗掘古墓葬犯罪仍然非常严重。据2009年另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1处(防盗达标不足30%),世界文化遗产3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83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约6万处;博物馆2400余座,其中国家重点博物馆防盗达标率也只有50%。从此数据来看,我国博物馆安防形势很严峻。
二、博物馆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物轻人、过于依赖设施设备。安全防范体系是综合性的防范体系,概括起来是人防、物防、技防(三防)相结合,在三防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设备再先进,也要靠人来操作,只有人防与技防有效结合,保卫人员及时发现情况,果断处置,才能真正发挥技防作用。这些年来,博物馆保卫人员认真负责,利用先进设施成功地消除了火灾、盗窃苗头,防止了火灾的发生,及时处理了防盗隐患。但也存在博物馆先进设施形同虚设,值班人员不是人人都能掌握先进设施设备的使用与管理,这就自然为安全工作留下了隐患。
2、重宏观保卫,轻业务领域安全工作。在博物馆,一般意义上的文物安全工作,主要是指保卫工作与先进设施。可以说,博物馆着力重视的也是防火、防盗、防破坏为主的保卫工作的要求、督查、检查也基本上着眼于这些方面。但在博物馆文物安全工作方面,不仅仅限于保卫工作范畴,它涉及文物业务领域各个方面。大量事实表明,在博物馆领域造成文物损毁等事故,并不都是盗、抢等刑事犯罪行为和火灾等自然灾害,而是由于工作人员不负责任,设施不完善或者过失行为造成的。
3、重日常管理,轻规章制度落实。博物馆领导班子和领导人由于肩负保护国家珍贵文物的重大责任,一般都很重视日常管理工作,特别是文物安全。但在许多情况下,这种重视被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特别是在已建成现代化安全设施和完善之后,思想上放松警惕,盲目乐观,高枕无忧,无暇顾及或者都没有想到要对涉及文物安全各个环节建立规章制度。同时,也缺乏对职工有的放矢的教育。
三、思考与对策
面对博物馆安全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工作体会和实践,我认为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重视和加强,以使文物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1、强化博物馆领导层的法制意识,熟练运用法律法规,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就文物安全而言,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在我国《刑法》、《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及国家文化部、公安部、国家文物局等有关部门制定的一系列规定、规范中都有刚性的规定。从大的方面来讲,文物安全有法可依,问题的关键是博物馆领导层要树立依法治馆的思想,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并做到知法懂法、熟练运用,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这不只是一个领导的问题,包括馆中层以上干部对文物法不是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等处理问题才想起学法律这一点应作为每一个博物馆领导者最基本的要求,文物行政部门也要加大对博物馆负责人的法制教育和培训,并形成制度。
2、落实安全责任制,以制度促进工作的完成。博物馆是文物研究、收藏、展示的主要机构,是国家必须严加防护的要害部门之一,为了确保文物安全,保证博物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作用,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确保重点,打击敌人,保障安全”的方针,实行逐级安全岗位责任制,加强内部治安管理,积极推进综合治理。我们建立了博物馆安全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和义务,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形成全馆安全工作一盘棋,各级负责人齐抓共管,确保文物安全的良好的局面。同时在工作中,按照文物安全保卫工作要求,结合单位实际,针对文物安全保卫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博物馆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博物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博物馆安全保卫管理制度》等切实可行的文物安全保卫制度,并不断修改、充实、完善,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保卫制度和措施。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倡导爱岗敬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上难免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比如重金钱轻政治,重物质轻精神,以及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现象和理想、信念淡化现象等,这些现象不可避免的要波及渗透到保卫工作人员中来,从而产生诸如没有职业道德,没有责任心,没有使命感等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在新形势下,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除传统的说教外,更应该根据工作特点,采用新的举措:如展开“如何做一名合格保卫人员”的大讨论,开展民主评议活动。此外,领导干部平时要多关心保卫人员的工作与生活,经常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这样以来,每位保卫人员都能感觉到博物馆大家庭的温暖,明确了自己的工作目标,对自己的职业饶有兴趣,富于热情,同事之间精诚合作,从而增强自身的政治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积极投身到博物馆的安全保卫工作中来。
4、强化和细化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和文物安全。博物馆的安全保卫工作要将单纯的人员防范到相对完备的人防、技防、物防,构成了一个安全防范体系。强化细化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和文物安全。加强安防服务设施配置,强化安保措施,保持所有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制定详细可行的《博物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对免费开放观众人员大量涌入,人员复杂等问题,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较大范围的增加展室安保人员及看管人员。适当增加安保人员的安防设施,如对讲机等通讯设备的数量,切实保证一线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展厅内外机关情况,确保紧急事件发生时能够妥善处理。
5、抓好日常训练,强化应急能力。“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安全保卫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这就要求保卫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及时处置,避免或最大可能的降低损失。首先须加强学习,尤其是新上岗人员必须进行培训,还可制定安全知识学习交流日,定期开办一些知识讲座,考核保卫人员对高科技安保系统的运用和掌握情况。这样,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运用自身知识,科学地采取措施。其次,制定应急预案,要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设想会出现的各种事故,情况。再根据各类事故,情况的不同特点,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案要尽量细化,考虑周全,让每位保卫人员熟记在心,在突发事件前做到心中有数。
参考文献
[1]乐卫.《博物馆文物安全工作有关问题与对策》,2010年12月
[2]张鹏举.《对博物馆安全工作的几点意见》,200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