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进严出”背后的教改逻辑
2011-05-14熊丙奇
熊丙奇
近日参加了一个职业教育论坛,针对我有关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发言,有两位高职院长谈了不同的意见。
一位院长说,他所在的学校,在目前的高考招生中生源不错,录取分数线高于很多三本院校。部分专业的录取分,甚至超过一些二本院校。所以他认为没必要进行自主招生,如果进行自主招生,他担心学校反而招不到好的学生。
另一位院长则说,江苏今年有部分高职高专实行申请入学、注册入学,但社会反映不乐观。一些家长认为,入校没有门槛限制,社会对高职的认同度将更低,不愿意读这样的学校。
确实,对于高职高专的注册入学和申请入学,社会的反应并不积极,但这不是高职自主招生的问题,而是高职教学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采取的招生、培养制度,总体来说,是“严进宽出”。虽然近年来随着高考录取率的提高(今年全国平均录取率达到72.3%),三本院校、高職高专的录取分数线日益走低,但为了保障招生“质量”,各地教育部门还是给高职高专院校录取划定一条基本控制线,只有达到控制线的学生才能被录取。也就是说,在目前的高考录取中,高职高专好歹还有一点门槛,而如果实行注册入学、申请入学,完全有可能是零分也可上大学。离开了门槛限制,大学的招生完全是“宽进”,再加上“宽出”,这大学教育的水平,能得到社会认可吗?
既然大家担心“宽进宽出”,而“宽进”的趋势不可避免,那么,为何不对“宽出”做出改变?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看,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一部分学校(包括职业学院、社区学院)势必实行“宽进”的招生模式,而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应该坚持“严出”的标准,此即“宽进严出”。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
在我看来,我国高校推进自主招生的一个最大目的,就在于建立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机制。学校面临社会的选择,必然转变原有的办学思路,从以前对上负责,转变到对教师、对每个受教育者负责。对于高职高专来说,当感觉到原有的“宽出”模式,没有生存空间之后,就必然想办法提高教育质量,以教育质量来吸引生源。而如果学校不愿意做出改变,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破产关门。
人们对这一转变还不适应,是必然的,因为此前对高等学校的认识,是在长达30多年的计划录取制度之下形成的。因此,需要给这种改革调整以时间。当大家发现,原来自主招生的意义,在于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迫使大学有生存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就会感受到这一改革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至于有高职院校反对自主招生,这是十分正常的。客观上说,高考改革就是对目前高考利益格局的调整。本来,如果打破现有的一本、二本、三本、高职高专分批次录取体系,给予高职高专以平等的招生机会,是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高职地位较低、教育质量不高、办学缺乏特色等问题,不少高职院校并没有与其他院校竞争的信心。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高职校领导的看法,并不代表就是学生师生的看法。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中,大多数校领导还是在追求自己的任期政绩,而并不思考学校的长远发展。其实,不仅高职院校如此,985高校、211高校也是如此。最近几年来,在高考招生中,一些名校“抢生源”白热化,但究其实质,并不是高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而是各地的招生分数线,是领导的重要办学政绩。如果学校领导有教育家的情怀,就会思考:自主招生可以给学校更大的发展空间,即便因政策的调整可能影响一时的招生,但当大学拥有自主权,办出学校的特色之后,那就不再一直处于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低层次”。
当然,要学校办学者做出这种转变,也是需要时间的。一方面,这需要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转变政府和学校之间的管理方式,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这就是高等教育的去行政化;另一方面,需要在改革中广泛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而不能只听学校行政领导的意见。目前改革的难题是,改革的话语权几乎掌握在政府部门官员和校内的行政领导身上,而他们恰是需要改革分权的对象。
从眼下教育改革存在的争议来看,改革理念的宣传和普及远未到位,而改革模式还是行政主导模式。为此,有必要就教育改革再做大讨论,形成共识。同时,要发动师生参与到改革,尤其是学校内部改革改革方案的制订、推进中来。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