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权:虚实之间的尴尬
2011-05-14苏琦
苏琦
香港经济学家张五常1980年代初论及大陆由乡入城的改革时曾断言,国企改革将不如农村改革那样顺遂,因为当时视“股份制改革”为畏途的国企,将面临产权虚置的难题,而农村改革能够回避这个问题。因为土地易于分割,可以轻松量化给农户,辅之以数十年的承包权,几乎可以视同为“所有权”,如此一来,产权激励的问题暂时得到解决。
国有企业的厂房、设备、生产资料等动产或不动产,则无法轻易切割,在股份制未实行的情形下,只能一股脑打包给承包者。“无恒产者无恒心”,国企承包者中普遍出现了短期行为,置设备维修和长期投资于不顾,更遑论技术研发。于是,1990年代初,国企承包纷纷被叫停——产权终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
这就有了1996年,《经济日报》社原社长艾丰写下名噪一时的《改到深处是产权》一文,产权改革之“深水区”性质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因可以暂时虚置而绕行产权难关的农村地权制度,也走到一个尴尬的关口:面对咄咄逼人的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的产业化,原本被视作制度创新的“准产权”,显得脆弱不堪——面对“国家”的征地,“集体”几乎毫无议价能力;面对资本的下乡,由村干部具象化的“集体”又往往罔顾村民利益而有私相授受之嫌。因此,国有和集体土地的同市同权任重道远。
如何“细分、实施和保护”地权,便成为中国当下一个重中之重的命题,而张曙光《博弈:地权的细分、实施和保护》一书,正是通过条分缕析的阐释及详尽的案例调查,为寻找解决地权“死结”的变通之道,提供了多元的视角和解析框架。
细读此书,人们既会为现有土地制度安排中的刚性缺陷而扼腕,又会对各利益群体善于发现“弹性空间”进而“合理变通”会心一笑。由于农村地权集体所有,无法“私有化”给个人,许多事关权益的文章便只能围绕“用益物权”来做,因此便衍生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诸多名目的权属,而这不同的“权”,又面临不同的流转范围,所以同为“农地入市”,其“地”其“市”之不同,足以令外行人产生雾里看花之感。
原则上说,宅基地使用权所入之“市”最为狭窄,基本不出村,出村也不出乡;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越乡跨县,但若想从此“市”入彼“市”——从“农地”之“市”转进“非农地”之“市”,则难上加难,虽然各地不乏以农业产业园的名目暗渡陈仓的案例。眼下比较瞩目的是集体建设用地的“入市”,此“市场”对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以满足乡村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用地需求,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间的利益分配公平与否,则端视主导“入市”进程的是村干部,还是村民集体组织。
而最拨动各方心弦的则是集体建设用地如何进入“城市”,此一“入市”所产生的巨额级差地租是各方不遗余力争夺的,其间涉及到的“国家”与“集体”之争,“国家”内部的中央保“18亿亩红线”与地方要发展之争,“集体”内部的干部与村民之争,”“国家”“集体”与体现为用地企业的“市场”之争,错综复杂,远胜春秋战国时期之合纵连横。
因此,土改,正在过大关。这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土地“战争”的走向,将决定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进退成败,面对这纷纭复杂且快速演进的现实,犬儒主义的“一切皆有可能”是有害无益的中庸,只有各利益群体理性公平“博弈”下的各方利益最大化,才是最值得努力的目标。★
《文化批评何处去》
徐贲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定价:30元
叩问“文化批评往何处去”,就需要重申文化批评的公民政治作用和坚持知识分子的思想批判传统。
《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金观涛、刘青峰
法律出版社
定价:46元
作者探讨了1840〜1956年中国社会宏观结构的变迁,用超稳定结构假说来诠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提出超稳定结构在对外开放条件下的行为模式。
《舒立对话》
胡舒立 王烁 编
江苏文艺出版社
定价:39.8元
媒体与政治经济领域的权威人士的高端对话,对象既有各国政要,也有世界知名的经济学家、巨头企业的领袖。
《拾贝集》
周有光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定价:28元
本书收录了周有光先生的92篇文章,包括他的读书笔记、摘抄,还有反映一个百岁老人不平凡人生的回忆。
《石头婚床》
[荷]哈里·穆里施
花城出版社
定价:15元
故事发生在1956年德累斯顿。“二战”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仅对于一个城市,城市中生活的人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