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戏

2011-05-14金新

杂文选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奥德赛武力卡扎菲

金新

3月19日深夜,從美国在地中海军舰和潜艇上发射的一百一十枚巡航导弹飞向利比亚二十多处目标,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行动就此拉开序幕。命名以“奥德赛黎明”,显然假《荷马史诗》之典故,换言之借希腊英雄奥德修斯替这次行动披上英雄壮行的色彩。

其实,对于“奥德赛黎明”类战争的定性,丰子恺早在一九三二年就完成了。不信,可去看一下《缘缘堂随笔》里收录的《儿戏》。

丰先生真是类比高手——

“我想:世间人与人的对待,小的是个人对个人,大的是团体对团体”;

“个人对待中最小的是小孩对小孩,团体对待中最大的是国家对国家”;

“小孩对小孩的交涉,可以不讲理,而通行用武力来相打;国家对国家的交涉,也可以不讲理,而通行用武力来战争”;

“国际的事如儿戏,或等于儿戏”。

子恺的观点是:“‘君子开口,小人动手,开化的世间是不通行用武力的。”

查工具书,“开化”意指“从蒙昧状态进入文明”。目下的世间全“开化”了吗?“开化”者与未“开化”者交往,如何“对牛弹琴,牛‘可入耳”?“小人动手”是“儿戏”,“君子”是否一定轻“儿戏”?没有深究过。

还是回到利比亚的问题上来。

卡扎菲通过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巧妙地使利比亚重归国际社会,自2003年后与西方改善了关系,美法英怎么说翻脸就翻脸,岂非“儿戏”?

有人认为西方国家攻击卡扎菲是出于经济利益,特别是石油利益,而非维护正义反专制。那么,“在利比亚现有三十二家公司,石油企业有着数十亿美元的投资”的法国又为何还出动“阵风”和“幻影—2000”战机一马当先空袭利比亚?

央视有央视的说法,其特邀嘉宾国防大学的教授张召忠“利益驱动”的见解不无道理。

路透社有路透社的说法,其《没有卡扎菲对利比亚统一很重要》一文似有“干涉别国内政”之嫌。

然而,不知何时“内政”成了屠民的挡箭牌。

“2月19日,利比亚使用雇佣兵和军队向示威者发射了迫击炮弹,用机枪进行扫射,并动用迫击炮,截至2月20日,已造成三百人死亡、逾一千人受伤。”

据说富国穷民是利比亚的特点,又据说卡扎菲上校及其家族拥有高达一千五百亿美元的财产。

卡扎菲一定会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一个从1969年就已经上台统治至今长达四十二年的“革命领导人”绝对没有理由不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来捍卫“主权大于人权”的准则。

孟子有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竟然具有如此“人权大于主权”的先见之明,简直不可思议。

“‘卡扎非无论对与错,是利比亚人民内部事情,那‘希特勒搞集中营,也是德国内部的事情”,凯迪网友“搞笑的猫”的类比在逻辑上大有纰漏,与丰子恺相比天差地别。倘若将后句改作“希特勒‘奥斯维辛集中营不在波兰而建在德国,也是德国内部的事情”,那么或许勉强成立,且有触动善良人们之麻木神经之作用。

质言之,“儿戏”即儿童游戏。《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之所谓“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之“儿戏”者,仅为“儿戏”义项之一。哲学视角或曰语境下的儿童游戏“可以满足人自由活动的需要,而自由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人类价值体系的最高价值追求,游戏活动使规则和自由达到高度统一”。

就此而言,卡扎菲是个不愿“儿戏”的人。他不愿称“总统”,永远叫“上校”或“革命领袖”,盖因“总统”是选举游戏规则的结果,实在太麻烦了。

【原载2011年4月8日《中国经

济时报·专栏》】

插图 / “功勋” / 亚瑟·艾哈迈

猜你喜欢

奥德赛武力卡扎菲
自卫权延伸视角下的跨境武力反恐问题
卡扎菲女保镖的主要工作并不是保护他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广汽本田奥德赛 如家
三人行
项羽“非战之罪”辩
约旦惊现“卡扎菲”
并非《奥德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