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学科生态化解读

2011-05-10赵福楼

天津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语境文本文章

■赵福楼

赵福楼,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市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天津市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曾获得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天津市普教系统优秀教师、天津市基础教育课改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聘为课程改革培训授课教师。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为我们能够深刻理解教育拓宽了思路。“‘教育生态化’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要求教育必须从教育系统及其外部环境的整体性、平衡性、和谐统一性、联系性、动态性、共生性及开放性等角度思考教育问题,期望教育系统及其外部环境趋向或达到‘最优’、‘高效’与‘和谐发展’的状态。”本文旨在从生态化的视角解读语文学科,深层次思考语文教学。

一、语文是一个生活学科,要在阅读中复原和联系生活,并学会用文字反映生活

语文与生活存在密切关联。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头活水,可以说,离开生活这个审读对象,文字和文字应用就没有意义了。如,阅读作品,学生可能要问:让我知道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意义?你让他写作文,他也可以问:可以不写么?写这篇文章有什么用?通常情况下,教师会解答:我要求你读你写,因为考试有用。这样看,学生学习语文的意义不是指向对鲜活的人的生活态度的感悟和认知,而是服务考试。这显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阅读要将人带入“语境”。基于文本的阅读有两个客观存在的语境:作者语境和读者语境。这两者是存在差异的。作者语境是文本的原生语境,也就是说,作者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个人的经历、已有的经验、思维的方法、性格的特征、所处时代的特点以及社会的普遍价值等都会在文字中有所渗透和显现。原生语境的进入有两条途径:知人论世和梳理揣摩。前者引领学生读作者其人,知道说出文章这样话的人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如此,这个写文章的人才能和你接近,如同和你面对面。在阅读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我们发现他本身就是一个黑人,一定深受种族歧视的苦楚,所以他说话才会情动于衷,发自肺腑,才能引发听众的共鸣。梳理和揣摩是以文本为审读对象的,要从文脉和文字上反复品析,找到文字深处的东西,如情感、潜在义、意图等。在冷峻的现实中,马丁·路德·金有理由愤怒,他说:“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的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经没有足够的储备。”这俨然是一种对时政的批评。在“空头支票”的譬喻中和“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的判断中,包含了对当政者的不满。然而,对于不满的宣泄很有分寸,作者不是严辞以对,还饱含善意和传达出一种和解的姿态,从“在正义的银行”、“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时政和未来给予了基本的肯定。这样的语言表达很值得玩味。读者语境,则是从读者的所处时代、个人生活经历和独特视角,对作者表述事情、描绘人物、传达认识等有自己的看法,这是对文章的个性化解读。例如,我们从国人的角度看待《我有一个梦想》,也许还会想到我们社会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公、不平等,甚至对弱势歧视,而我们给予他们的帮助还很不够。这样的认识源自于文本,但是又和现实产生了关联。

我们阅读文章不但要进入文本情境,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还应该学会从自己的认识角度,对文章形成个性化的思考。现在有一个观点,文章的意义存在多解与形成共性认知产生矛盾。例如,对待《故都的秋》,有欣赏的,说它由客观景致折射主观心态,反映了作者“清”“静”和“悲凉”的心境。而有否定的,说这篇散文,带有颓废的色彩,体现了作者带有病态的心理。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认识不同,但是都是从“个人评价”这个视角看待文章而得出的结论。个人好恶,带有读者的主观色彩,是读者语境,可能与读者的个人认识视角有差异有关,就此我们就不应形成统一的判断,要对个性化认识给予宽容。

即使在文本语境中,我们希望最大限度地靠近作者的本意也是很困难的。毕竟我们不可能完全进入作者的内心,他在文中的真心暴露往往不是完全的,多加了遮掩。我们在教学中非要把唯一的一个所谓的真实意义传达给他人,也往往带有自己的先验特点。例如,对于怎么认读陆蠡的《囚绿记》,就存在多样的看法。有的人联系抗战的背景,以为文章表达的是不屈的民族气节。而有的则从“绿”的文化意义出发,以为文章表达的是对旺盛生命力的赞美。两种观点各有道理,而作者的本意却很难找到,我们得出的结论总带有读者语境的特点。现实是,我们往往过于看重这个结论的本身,过多的时候还用来评判哪个对哪个错。实际上,认知的价值在于你是怎么得出结论的,要学会有理据的分析,这才最为重要。

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都要根植于生活。学生的生活有四种形式:学习生活、现实生活、记忆生活、未来生活。现实生活中也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班集体生活、社会生活等。只要审察一下我们学生的作文,就会发现,作文命题多集中于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家庭生活和班集体生活是学生文章的主要反映内容,而这两个局域内的生活主题就是学习。所以,学生写作文很容易形成题材同一,主题一致。其实,生活是一个场景,学生都置身其中,无论你是谁都有着丰富的生活,只是你缺乏对生活的感受和认知罢了。

二、语文是一个积累学科,要注意多读多写,形成积累意识

语文也有一些学科本体知识,需要形成广泛的知识积累,而且这样积累的系统化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比如说,词汇的积累。汉字也是可以独立表意的,因此识字量也对表意产生重要作用。词汇积累也包括一些单音节词,即字汇,掌握的词汇丰富,对于表达就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另外,句子模型、语段模型、文章模型、文化意象等的积累也是重要的。一种语言的掌握总需要对其各种模型形成一定的积累,这些是我们形成阅读语感和写作文感的重要基础。品词析句一直是我们进行语言鉴赏的主要手段。品词的价值已经理解了,而句子的玩味除了在意义上的丰富和深入之外,还作为句子的模型,应该形成积累,这样,学生就可以学着仿句,进而独立用句表达了。

现在的语文学习中,学生诵读的古代诗文较多,而现代诗文的诵读被漠视,这样不利于学生形成现代汉语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朗读与背诵单从获取意义的角度看,也许不是很经济的手段。但是,这两种学习的策略,对于形成语言的顺畅感,却是最有效,不可或缺的。朗读要顺畅和动情,背诵也要反复阅读,终至做到流畅表达。虽然这些语料和语言组织形式都是固有的,是别人的话,但是反复重复,不断吟咏,使其声气变成自己的,也就让规范和优美语言的根子在自己的心里生长起来。

三、语文是一个语用学科,要在交流沟通中培养语言能力

语文学习,归根结底是学习掌握言语交际的本事的。一切的文字,都是用来传达和交流的,也都是交际的语言形态。学习语言,也就是要在语用的情境中进行实践,离开听说读写的综合学习活动,语文的能力就不能形成。所以说,语文是语用学科。

事实上,我们的阅读互动机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从阅读教学看,课堂中关于文本阅读的交流不很充分,还有一言堂和满堂问,学生较少参与课堂讨论,或者讨论比较被动,认识也比较肤浅,阅读无法抵达思想的深处。这种阅读互动缺乏,从表面看,是教师没有放权。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即使教师要学生发言,有时学生也不予理睬,形成冷场,还是无法进行有效的讨论交流。究其原因在于,师生对话的条件不具备。教师和学生对于这一节语文课的准备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教师是有准备上课的,而学生并不清楚上课做什么。于是,话题教师提前预知,也就为发言做了准备,而学生不知道教师要我说什么,于是自教师发问开始就处于被动状态。师生两者在话语的地位上有落差。教师的话语强势客观存在,学生也清楚答案在教师那里,自己只要等着,教师就会告知,而之前的提问不过是教师教授的过场罢了。所以,现在的课上较少有真正的讨论,所谓问答多数情况下有走过场的嫌疑。因此,阅读教学要上有准备的课。这里的有准备是指提前公示“话题”或问题,教师和学生都提前做好交流的准备,包括阅读课文和其他资料,进行思考,写出交流文字等,之后进行的课堂讨论才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四、语文是一个人文学科,不能扼杀个性,而应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

语文学习的语境中存在多“人”的人文交互。这里的多“人”,包括教师、学生、文章的作者、文章中描绘的人物。这多“人”的对话和交流构成语文学习的场景。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独立阅读,形成对作品人物的个性评价,再观照作者的态度,然后听取教师的意见,在这样多“人”参与的交互中,学生的思想和认识逐步成熟起来。

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个性发展,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思想。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教学要重视做好两件事:一是根据文章,参照编排单元,确定研讨的话题,并用问题作为导引;二是提供文章精读的提示和泛读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在课堂进行呈现,增加课堂密度,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解决具体问题。我们应该建立一种专题阅读的阅读模式,即在问题引导下,学生不仅基于文本,而且形成阅读辐射,阅读关联材料,创建一个以“专题”或问题为核心的认知信息场。专题阅读比课文的阅读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也比较容易形成阅读关联,便于解决具体的问题,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通过专题阅读,用问题触发学生思考,教师只是提供提示和资源,阅读和思考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意识。

猜你喜欢

语境文本文章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跟踪导练(三)2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