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矿难拯救记
2011-05-09艾敏
艾敏
2010年8月5日下午2时,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的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事故,33名矿工被困在了700米深的地底下。塌方事故对于这个只有75万平方公里的南美小国来说,真可谓祸不单行,雪上加霜,经济衰退,8.8级地震造成的伤痛还没有过去,一长串鲜活生命又面临了死神的恐怖威胁……然而,他们却创下了让世界敬赞的奇迹:历时69天后,所有矿工都被以智利政府为主导、世界各国参援的“多国部队”悉数救出,书写出了一页被困地底时间最长而无一伤亡的拯救青史!
一
一个36岁的中国工程师迅速出现在了拯救现场,他叫郝恒。随他一起出现的,是一台标显着中国三一重工字样的“庞然大物”——型号SCC4000的履带起重机。这个号称“神州第一吊”的“工地明星”,可谓这地方所见最漂亮、最壮观、最先进的救援装备,体重300吨,伸展着42米长的巨臂,能不费吹灰之力拎起400多吨重的物件……它的亮相登场,可以说立刻让焦急万分的矿难人员家属有了胜利在望的心理抚慰。
“确保国家安全、保护人民及家庭是国家的义务。”这是智利宪法第一章第一款的内容,根本大法明确了中央政府在处理灾难性事件中的责任。因此,矿难发生以后,智利政府立即投入了救援受困矿工的工作,正在哥伦比亚访问的总统皮涅拉中止了行程迅即赶赴矿难现场,慰问33名受困矿工家属并监督救援工作。一系列分工明确、业务专业、各司其职的救援团队迅速组织到位,武警、军队、消防人员也配合政府展开了积极救援行动,连美国航空航天局一个专家小组也被邀请到来,为的是借助航天员在茫茫太空中的生活经验,为受困矿工在空间狭小、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保证生活质量提供借鉴。
两套方案被首肯了下来:一是为避免隧道内岩石松动造成危险,由“庞然大物”——SCC4000的履带起重机向隧道吊装“钢护筒”,然后起吊“救援舱”,救出被困矿工。二是放弃安装“钢护筒”环节,直接采用绞车驱动另一种重量较小、能载一名矿工的“救援舱”救人……这两个方案各有千秋:前者稳妥保险,后者争取时间。三一重工的SCC4000履带起重机施救,位列第一方案!
本来,参与这次救援设备竞标的有三家吊装公司,分别使用马尼托瓦克、特雷克斯和三一重工的履带式起重机。最终,三一的合作伙伴——智利最大的吊装公司BURGER公司提出的以三一重工生产的SCC4000履带起重机作为主要设备的现场救援方案胜出,因为三一SCC4000履带吊的良好运行记录是首屈一指的:2007年7月,一艘重达6000吨的渡轮在北爱尔兰驶向英国希舍姆港口途中遭遇巨浪搁浅沙滩,英国安德森起重机租赁公司就是使用三一SCC500履带起重机参与救援,解决危难的。2009年11月27日,SCC9000履带起重机在国内成功起吊福建宁德核电站核岛穹顶,开创了国产设备吊装核岛穹顶的先河。从此,三一履带起重机在国内众多核电穹顶吊装中大显身手,先后成功起吊福建宁德、福清、广东阳江以及秦山核电站核岛穹顶……国际同行谁都知道,这核电站的穹顶吊装对履带起重机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是极为苛刻的,三一重工交出的答卷却让人不能不啧啧称赞。2008年,智利BURGER公司买走这台设备后,先后承担过智利两大火电站和大型风电项目的吊装,无一不是探囊取物,“手到擒来”。作为服务经理的郝恒展示了对该台设备施工服务的良好素质。智利政府在征集营救方案时,考核查看这台设备所有施工记录,良好的运行记录成为了三一重工合作伙伴智利BURGER公司成功夺标的关键。
三一SCC9000履带吊被选中参与智利矿难救援工作的消息传回国内,董事长梁稳根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要求公司不计得失全力以赴参与救援。同时,派出三一海外总经理张重科带领两名技术专家携配件紧急赶赴智利并现场指挥。三一秘鲁分公司服务工程师刘国胜也赶到救援现场协助郝恒。没有想到的是,随着时间推移及局面变化,施救方案悄然发生了改变:在对隧道安装了56米的“钢护筒”后,发现以下岩层情况十分良好,松动的可能性比较小,隧道周遭也比较稳固平整,不再需要安装“钢护筒”,所以智利政府临场决定将第二方案调整为第一方案,因为“民众救人心切,时间必须往前赶!”不过“庞然大物”得就近待命,24小时“保驾护航”。就是说,一旦出现岩石松动或者绞车出现卡、挂等情况,庞然大物就要马上跟进,援救回复到第一方案。
二
根据智利采矿安全条例,所有矿井的通风口都应当安装梯子,以便在紧急状况下逃生。但矿工们赶到通风口时,发现这里已不存在逃生的梯子之类了,塌方导致的岩层变化使得通戈麦斯54岁的工头路易斯·乌尔苏亚清醒意识到:事态十分严重了,想通过逃生通道自救的可能已经破灭,大家能做的只有尽力保全生命安全等待救援。当然,这种期待需要耐心,因为陷身地方在距离井口700米的深处,不管采用什么先进救援挖掘机器拯救,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找到他们。
乌尔苏亚召集了所有的弟兄们,凭着记忆带领大家找到井下一处避难所。这种避难所在矿下不只一处,存储着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的食物和水源。不过,存储的食物和水源有限,仅仅够这些人果腹两天。乌尔苏亚告诉大家,短期内是很难得救的,所以这有限的食物和水都必须无条件实行配给方法,每人每两天只能分吃两勺金枪鱼罐头、一口牛奶和半块饼干,尽量细水长流,坚持到被人救出。
考虑到这种状况不会短期内改观,乌尔苏亚和老矿工戈麦斯号召大家积极应对,尽力发挥矿井中的各种设备作用打持久战。通过努力,井下维持了亟须的亮光,这是用一部卡车车灯发出的。利用这难得的能源,他们还给头盔上的探照灯和手机充满了电。虽然因为缺乏通讯信号无法和井上联系,但闪亮的荧屏能告诉他们时间的记录。33名矿工被分成11个小组,每组3个人,一个组出去打探周围环境,寻找可能求生的机会通道;其余组都被委派出收集水源、打扫卫生以及想方设法改善生存环境等等……小组成员互相监督,基本上还像矿难前一样有严密的组织分工。
很快,他们用一台可钻破岩层的机械成功挖出了地下水,这就极大地提升了在井下存活的条件,接着,大家齐心合力绘制出了一份周围地形的详细地图,这为后来的地面救援行动提供了关键性的支持。一些懂得基本医疗技术的矿工被指派关注大家的身体健康,宗教也理所当然成为寄托信念的精神支柱。最年长的矿工戈麦斯承担了精神领袖的责任,30多人都在他的组织下坚持祈祷,就像道家闭关辟谷、和尚念经修炼一样,凝造出的一种信念宽慰坚定着所有人:只要不放弃,终将和家人团聚!
8月20日左右,乌尔苏亚和工友们在静默祈祷中依稀听到了头顶上隐隐传来的钻井声……倾刻之间,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近,希望果然降临了!已经被隔绝阳光10多天的
矿工们欣喜若狂,觉得当务之急是必须让救援人员知道他们全部还活着,于是马上推举戈麦斯作为代表给地面写信传递信息。红色的笔迹在一张纸上写出了一行激动人心的大字:“我们33人都在避难所内,全部安好。”剩下的便是如何让它迅速回到井上亲人的手里。
22日凌晨,一条长达700余米的细长探井终于打通了!戈麦斯立即将字条用胶带绑在了触底的探杆上,同时还附上了一封给妻子的短信。上写着:“亲爱的莱拉,即便我们要等数月才能和地面联系,我想告诉所有人我很好,而且确信我们能够生还。我们会有耐心和信心。”
又是几小时以后,钻至井下的探杆回到了地面,信被迅速传递到了在这里指挥拯救行动的智利总统皮涅拉手里,于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画面立时被定格和反复出现:总统面对媒体高声宣读信件,地底下已经不见天日17日之久的33名矿工安然无恙!这喜讯通过镜头传遍了全世界,智利举国上下为之一片欢腾……乘着这鼓舞人心的东风,救援人员立刻使用不同的钻头在探井旁边同时开钻了几个不同用途的深井,首当其冲的是确保隧道内通风正常,保证空气质量和瓦斯浓度符合安全水平。在一个直径8厘米的深井贯通后,他们在井内安置了一个长形的约2,5米的金属圆柱,用以输送矿工急需的援助物资,食物、医药、衣服、通讯器材等等。有了它上上下下地畅通传递,井下受困矿工的基本需求得到了保证:每天7时45分,装在金属圆柱舱里的早餐被送到井下,井下值班的工人中就有3到4人专门负责迎接这只“鸽子”……因为这根管道事关矿工生死,所以,看管十分严格,只有专家、个别救援人员和家属才能接近。同时,还有一根连接地面的光缆也及时通到了井底下,为被困的他们送去了电影和足球比赛的录像,更送去了无数人牵肠挂肚般的关心和体贴,这让他们在精神上彻底消除了孤独恐惧,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于是,矿工们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给家人写信,报告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其他情况,井上井下建立了须臾不再中断的联系渠道。
不过他们也知道,虽然探井已经打通,但要穿过近700米不稳定的岩层,让所有矿工安全回到地面依然是一项艰巨而耗时的任务。因此,面对1500吨碎石阻挡不能坐以待救,于是33人自发组成了3个工班,8小时轮流工作,投入了清理碎石的自救之中。白班从早上8时至下午4时,夜班是从下午4时持续到午夜,晚班则是半夜至清晨……
三
10月9日上午8时左右,智利矿业部长劳伦斯·戈尔伯恩当众宣布了一条激动人心的消息:历时33天,“Schramm T-130”重型挖掘机完成了对长达624米的隧道的挖掘!这意味着,被困于铜矿深处33名矿工的最终获救已经近在眉睫了。
顿时,这一好消息令在场的人们欢呼雀跃,欢呼声、掌声、祈祷声和歌声响成一片。苦苦守候了60多天的矿工家属们彼此拥抱,有的流下了热泪。他们从事故发生后就一直住在铜矿旁边的简易帐篷里,等待着亲人获救。
为防止新的塌方,洞壁加固后,郝恒使用起重机放入智利海军特制的救人用搭载舱,然后将被困人员分批吊出。这种救生舱高约4米上下,重460公斤,舱体四周是网状墙,坚固通风安全,一个人无论个子多高多重,站在里面也感觉宽松自如。为避免升井过程中矿工可能出现身体不适、救生舱不慎触碰石壁等等意外情况,救生舱里还专门配备了供氧、通信设备以及绷带等急救药品。考虑到矿工们在地下经过了69个日夜并长期呆在高温高湿的环境里,在升至地面后眼睛会不适应光线受伤,还给每人佩戴上了特制的太阳镜。救生舱在正常情况下的升降速度为每秒!米。估计每名矿工升井需耗时30分钟左右。
10月10日是救援舱升降实验的前一天,现场的工程人员集中测试救援舱的舒适程度。郝恒第一个享受特殊待遇被邀请进舱体验。他发现,救援舱被漆成智利国旗的蓝色,顶部和底部分别都在侧面装有四个轮子,很方便在管道里滑行,感觉也很不错。
这天早晨,由于智利总统在现场,警卫逐层戒严,只有持有红色通行证的人才能进入救援的最核心区,郝恒拥有的红色通行证是整个亚洲惟一的一张。出于安全考虑,除智利国家电视台之外,禁止其他媒体进入,他们只能占据远远的一个山头眺望。郝恒一眼望过去,满山头黑压压的,全是“长枪短炮”,据说那里驻扎了近2000人。因为他能进出现场,一些西方记者纷纷把录音笔放入他的口袋,有的还要塞钱给他,但这位中国工程师坚决拒绝。表示愿意带着这些录音笔,义务将救援现场激动人心的消息第一时间传达出来,这令在场的外国记者无不肃然起敬。
为保证救援万无一失,救援队上下空载了三四次救生舱。接着,运送五名救援人员下矿井,为矿工检查身体,并讲解如何操作救生舱。所以,第一次从放下救生舱到拉上来共花了将近50分钟。渐渐熟悉以后,只要17分钟后就能将救生舱放下去,不足10分钟就能拉上来一个人。
11时43分,第一名被困矿工被成功地从井下运送到地面。那一刻,人们激动万分,掌声和欢呼声轰雷一样响起来。郝恒无法走出驾驶舱和大家一起庆祝,就“鸣”地鸣响了祝福的笛声……随着这一声响彻云天的欢叫,“中国制造”的庞然大物又一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很多人兴奋得流下了眼泪,总统也快步前来给了这位矿工一个深深的拥抱。
北京时间14日上午8时56分,第33名矿工、54岁的矿工负责人乌尔苏亚成功升井,智利总统皮涅拉在井口迎接最后一名英雄的胜利回归,现场响起了持久不息的掌声。至此,智利营救被困矿工行动取得彻底胜利。“现在矿井下面就剩下5个救援人员,地面已经在开始布置场所、香槟来庆祝。最后的一个救援人员有一个特殊职责:负责关闭矿井下所有的灯光,然后自己进入救生舱,今后该矿井将永久关闭”。那一刻,郝恒竟兴奋地对着录音笔当起了现场解说员。
至此,智利矿难拯救获得了完美的胜利,他们以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感动了全世界,也创下了被困地底时间最长而且全部生还的“世界纪录”。在这非只一国参与救援的行动之中,来自中国的郝恒和三一重工功不可没。因此,当10月下旬这位中国工程师在回国时,一路上受到了非同一般的礼遇:智利圣地亚哥机场的行李检查十分严格,工作人员开始一脸严肃地检查郝恒的行李。突然,对方盯着他看了一会儿问道:“China?”郝恒点头。工作人员立刻热情有加,几个人一直将他送到安检口。在巴黎转机时,机场工作人员也认出了郝恒。执意要送几盒点心作为礼物以表敬意。在上海浦东机场国际大厅,一群来上海参观世博会的法国游客甚至争相与郝恒合影,称他为“英雄”。网友们还给他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救援哥”。
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智利被困矿工救援工作使用了中国制造的重型机械设备,中方有关企业还派员专程赴智利进行协助。中方很高兴为智利矿工获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拯救33条生命的69个日日夜夜是一段难以磨灭的史记,它不仅展现了一系列动人的故事,而且深刻地揭示了人们面对灾难时的意志、道德、心理承受力和价值观等等。即使在成功解救之后,依然还有着巨大的身体考验问题需要面对。
受困矿工从长期高温高湿的地下忽然进入干燥寒冷的地面,除了眼睛不适应光线和出现干涩症状外,皮肤还可能受到真菌的侵蚀,肺部也将由于浅呼吸而受到损伤。此外,一些人由于长期缺乏阳光可能会患上维生素D缺乏症,一些饥肠辘辘颇久的获救矿工会变得暴饮暴食,一些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可能难以摆脱阴影,一些人还可能噩梦频频、出现游离性焦虑症状等等……所以,还少不了相当长时间长期的心理创伤监控、筛查和追踪治疗工作。因为即便精神病学专家,现在也无法确定这些人心理创伤的症状将何时出现,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全克服这些创伤。
不过,谁都不会怀疑,这些仍需努力的工作绝不会难倒坚强的智利!他们已在全世界的瞩目下诠释了什么是希望、信念和爱,他们一定还会继续抒写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