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棋盘山旅游开发区社区居民利益研究
2011-05-09陈雪琴王秋兵李兆轩
陈 珂,陈雪琴,王秋兵,朱 荻,李兆轩
(沈阳农业大学 a.林学院;b.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110161)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代的旅游景区已经不再是以完全原始的形态供旅游者享用,而是经过旅游规划、旅游开发以及旅游企业的经营等一系列过程,最终以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的形式呈现在旅游者面前[1]。其中,旅游开发是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实践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该旅游区域内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旅游开发利益相关者是指与旅游开发存在直接或间接、现实或潜在利益的个人、集团或组织[2]。其中,社区居民是旅游开发活动的影响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对旅游开发活动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社区利益问题得不到重视,便会导致居民与旅游开发经营者处于对抗状态,使双方都处于不利的状况。因此,必须重视社区利益问题,聆听和重视居民的利益表达,接受其观点并采纳到旅游发展中。
1 研究区域概况
沈阳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位于沈阳市东北部,距市中心约20 km,地理位置优越,是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休闲娱乐于一体、国家4 A级水准的旅游度假名区。规划总用地203 km2,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秀湖景区、世博园景区三部分组成;管辖区域内现有耕地56 km2,林地97 km2,包括满堂、高坎、望滨3个乡镇,43个村,总人口5.1万人。开发区强调对资源的保护,不主张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开发建设,但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等综合收益的持续增长,可以选择以质量增长为主,即面向高端市场开发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并带动区内村镇的集群优化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一种新的模式和路径[3]。
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009年4—6月对沈阳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所辖3个乡镇的社区居民就景区开发过程中的利益问题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每个乡选取5个村,每村随机选择10户,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4份,有效率96%。样本的背景资料通过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收入来源,对开发项目的了解程度等体现出来,样本的分布结构与棋盘山社区居民整体分布情况接近,能比较好地反映该景区的情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数据利用SPSS13.0软件对有效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因子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
3 社区居民利益要求分析
3.1 居民利益要求的因子分析
景区开发与当地社区居民的关系主要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3个层面体现[4],以此,问卷调查时对居民利益要求共设置了13个问题,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来提取利益要求的内容(表1)。因子分析得出样本分布的球形 Bartlett检验卡方值为522.407,sig 值为0.000,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同时,样本充分性的KMO测试系数为0.752,根据KMO度量标准,适宜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表1中的每个数据代表每一个问题在4个因子上的荷重,在某一因子上的荷重越大,说明这一问题就越应该归入该因子之中。因子分析结果为:问题1~3归为因子1(促进经济发展);问题 4,5,6,12,13归为因子 2(改善生活环境);问题8,9归为因子3(参与民主管理);问题7,10,11,13归为因子4(提高社会文化水平);其中,居民环保意识一项可以同时被两个因子解释(改善生活环境与提高社会文化水平)。
表1 居民利益要求因子分析结果Tab.1 Factor analysis of residents’interests and demands
3.2 居民利益要求的因子赋值
根据因子分析所得的每个问题的荷重,可以对每个因子进行赋值,从而生成4个新的变量,记为Xi(i=1,2,3,4)。赋值方法为对每个因子所涵盖问题的得分进行加权平均,权数根据相应的荷重计算得出。例如,对于社区居民利益要求的因子1的赋值方法为:X1=[0.758×(问题1的得分)+0.874×(问题2的得分)+0.765×(问题3的得分)]∕(0.758+0.874+0.765)。由此生成一个新的变量X1。以此类推,可以对其余所有因子进行赋值。赋值结果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按均值从小到大排列)。均值越小,表示在此项上的满意度越差。
表2 居民利益要求满意度的描述性统计Tab.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residents’satisfaction for interests and demands
在以上4个因子中,社区居民满意度最差的是“参与民主管理”,国家政府的行业主管部门和以规划师为代表的管理者一直是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单位和群体,这使得旅游发展与地方民众相脱离,村民们被排斥在旅游开发、决策和管理的影响之外;伴随景区开发,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修整、生活垃圾处理等都有所改善,居民对环境方面的积极影响还是认可的,因此,评分均值较高,对“改善生活环境”的满意度最高;传统的种植业、外出打工及村里上班构成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旅游业带来的相关收入很少,只有少数村民涉及旅游业,得到了实惠,因此,旅游业开发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满意度居中。大部分村民对旅游业的发展持观望态度,积极性不明显,这与“居民对环境正负面影响的感知并不能预测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而居民对旅游发展的经济利益影响的感知同其旅游支持态度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5]的结论是一致的。
在抽样调查中,仅仅根据均值大小的排列判断各类因子的重要次序的方法并不具有统计意义。为了判断上述每两个变量均值之差与“0”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统计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提高社会文化水平”与“促进经济发展”两个利益要求均值之差与零没有显著差异,随着生活层次的提高,居民在重视物质利益的同时开始更加关注精神利益,其余因素两两比较,其统计意义是非常显著的。
表3 居民利益要求4个因子的配对样本T检验Tab.3 Paired samples T test of the four factors from residents’interests and demands
3.3 居民利益要求差异比较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社区居民利益要求的内容在不同的分类变量上的差异,需要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s,简写 ANOVA),即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平均每月月收入、收入来源、对开发项目的了解程度6个分类变量来分析居民对利益要求的认识是否存在差异。差异比较分析的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前提下,6个分类变量对于上述4类利益要求中,只有不同收入的居民对于“提高社会文化水平”利益要求的满意度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其余利益要求的满意度在某一分类变量上差异不显著。
4 社区居民核心利益的实现
4.1 基于社区居民角度的利益群体受益程度排序
社区居民根据受益程度的大小,对当地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社区居民4个最主要的利益群体进行了排序,均值越小,表示群体的受益程度越高(表5)。可以看出,居民在进行排序时主要依据是各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其中,最大受益者是当地政府,政府作为强势团体获得旅游收入及税收,征地后土地转让权也会带来经济效益;第二位是旅游企业,企业通过旅游服务的提供获得大量经济收益;而居民自身受益排在第三位,处于弱势地位只能服从政府安排,就业机会少,收入无明显提高,与政府、旅游企业受益相比差距很大,利益要求“促进经济发展”因子满意度居中也说明了这一点;最小受益者是旅游者,居民认为旅游者作为消费团体支付了时间与金钱的成本,但受益程度却极其有限。
表4 居民利益要求差异比较分析Tab.4 Difference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esidents’interests and demands
表5 利益群体受益程度排序Tab.5 Order by benefit degree of the interest groups
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判断(表6)。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排序统计意义不显著,试图笼统地对两者给出一个绝对的优先次序是比较困难的,对其他群体两两比较,其排序上的统计意义都是非常显著的。居民将政府与旅游企业归为旅游业直接获益的强势团体,且政府的主体地位明确;而居民自身与旅游者都是弱势团体,处于被动地位,受益程度相当,与强势团体的受益对比差异明显。
表6 利益群体受益程度均值差异的配对样本T检验Tab.6 Paired sample T test of mean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est groups’benefit degree
4.2社区居民利益要求实现方式
景区开发中的利益主体不同,利益要求会不一致,其利益实现方式必然会存在差异。社区居民选择的最有效的利益实现方式是依靠政府和法律(图1)。
图1 社区居民利益要求的实现方式Fig.1 Realization of community residents’interests and demands
尽管各类利益相关者都拥有或多或少的权利,但其水平高低不一,影响力有大有小,显然,政府是其中最具强制力的组织,其投票权利和政治权利远远大于其他利益相关者[6]。居民尽管可以通过集体上访、向媒体寻求援助等方式争取利益,但这些方式取得效果的大小最终仍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和态度。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集权传统和习惯的社会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建立在权力对民众生活的全面渗透之上,因此,虽然居民对政府的某些决策不满,但还是会把依靠政府放在首位。
4.3 社区居民核心利益的实现
图2表示的是景区开发实践过程中社区居民最担忧的问题,征地动迁补偿问题占很大比重,约62.7%,其次是居民就业问题15.1%,这两项即社区居民的核心利益所在,下面就相关核心利益展开分析。
4.3.1 征地补偿安置。棋盘山景区开发征地主要是用于景区扩建及修路,对农民的征地补偿费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等。开发区对失地村民土地补偿标准是48万元/hm2,其中,扣除4 000元养老保障金,实际补偿是42万元/hm2;对动迁户的补偿标准是1 200元/m2,统一安排回迁楼居住。在调查的144户农户中,有48户被征地,其中,八成以上对此补偿标准表示不满意,征地后农民没有了基本生活保障,尤其是年龄比较大的村民,外出打工更加困难;有51户动迁,与土地补偿不同的是,居民对安置补偿标准还比较满意,对回迁楼评价也不错,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交通也比以前方便,但住回迁楼生活成本提高,一些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态度有所保留,还是想回到以前的生活方式。
图2 景区开发社区居民最担忧的问题Fig.2 The most worried problems of community residents during scenic spot development
居民对补偿标准不满及担忧的主要原因:首先,辽宁省各地区征地补偿标准不同,浑南征地补偿45万元/hm2,使得许多居民产生不平衡心理。一般建筑和商业用地的补偿标准相对较高,道路、绿化用地的补偿费相对较低;其次,土地补偿标准只限于土地的原有用途,与土地的未来用途和地价升值等机会成本毫无关系;最后,在实际操作补偿政策的过程中,由于乡镇村组的层层截留、分配的混乱等往往导致失地农民所得甚少。因此成为居民最关注及担忧的问题,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4.3.2 社区居民就业。就业在社区居民最担忧的问题中所占比重也较大,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棋盘山旅游开发会给当地相关产业和部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如餐饮业、旅馆业、交通运输业等,增加了不少就业机会,这是客观事实。但由于当地社区居民在参与旅游开发活动中存在很多限制因素,如资金投入、信息闭塞、人口素质以及新增岗位的有限性,使得社区居民只能从事旅游接待、服务员、车夫、景区卫生清洁人员等低层次工作,靠出卖劳动力获得廉价报酬;其二,棋盘山开发区虽然依托的是当地的土地和旅游资源,但经营权转让使得经营者大部分是外地具有专业素质与技能的人才,提供给当地社区居民的就业机会有限且收入不高,在利益分配时高层专业人才占有大的份额,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这就是旅游飞地现象。居民自身限制因素及旅游飞地现象形成了社区居民就业的瓶颈,调查中很多居民认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是旅游业开发的直接结果,这极大地影响了居民参与的热情和实际参与的有效性。如何在失地后获得稳定的收入对失地农民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棋盘山旅游开发区社区居民的利益要求归纳为4个因子,分别是促进经济、改善生活环境、参与管理及提高社会文化水平。通过因子赋值,得出居民对“改善生活环境”因子满意度最高,而最差的是“参与管理”。
(2)社区居民利益要求的内容在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来源等不同的分类变量上差异不显著,表明居民背景资料的差异不会对利益要求的表述产生影响。
(3)社区居民依据受益程度的大小,对4个主要利益群体进行了排序,受益程度最高的是当地政府,而旅游者的受益程度是最小的。其利益要求的实现方式主要是依靠政府及法律。可见,虽然社区居民与政府可能存在某些冲突,但政府作为最具强制力的组织,其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
(4)社区居民的核心利益体现在征地动迁补偿及就业方面,相关政策的落实及资金准确、及时的发放到位是征地问题的关键,居民自身限制及旅游飞地现象是就业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
5.2 相关建议
(1)建立居民参与机制。景区社区居民是旅游景区真正的主人,居民参与到旅游发展决策中来,是保证居民在旅游开发中受益的前提。所谓的居民参与,并不是要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的所有方面,而是在其能力范围之内参与一些工作,主要包括:对旅游发展战略和目标提出建议;参与重大旅游项目的设计立项工作;参与利益分配或得到补偿;参与环境保护。当地社区居民大多是地道的农民,旅游知识与技能相对缺乏,为了保证其能够真正参与到旅游开发中,切实从旅游开发中受益,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旅游专业知识培训与宣传。通过培训,使每一位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参与旅游开发的居民都能掌握一定的旅游服务技能,提高其竞争力以及获得利益的能力,使其能在参与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调动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通过宣传,使居民充分认识到旅游发展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参与旅游发展可以获得经济收益,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建立规范的利益分配机制。在进行利益分配时重视旅游开发的社会成本,充分考虑旅游开发带来的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并对之进行补偿。以当地社区居民利益为出发点,在经济收益分配中,充分考虑那些未直接参与旅游开发但同样受其影响的居民的利益,向其提供必要的经济补偿,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的发展,提高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度,从而支持旅游开发的进行。尤其是征地动迁补偿制度,应确保旅游开发后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依据不同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地征用用途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补偿标准,即便不能做到对失地农民的全额补偿,至少应保证及时、足额支付给失地农民[7]。
(3)健全保障机制。首先,地方政府要发挥其协调、服务职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充分考虑参与开发的各方对资源使用权和分配权的需求,规范参与各方的资源利用方式,从而保证旅游开发的顺利进行。其次,完善法律制度。居民的力量比较薄弱,相对政府和旅游企业来说难以保障自身的利益,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对他们的合理利益加以保障,居民利益要求实现方式中“依靠法律”一项比重较大也印证了这一点。最后,建立监督机制。对旅游开发整个过程中各方的行为进行监督、控制,确保各方利益的实现和环境的健康发展,主要是政府管理行为、企业经营行为、居民有序参与行为及环境监控。
[1]Elise Truly Sautter,Birgit Leisen.Managing Stakeholders:A Tourism Planning Mod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2):312-328.
[2]张伟,吴必虎.利益主体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2,17(4):63-68.
[3]沈阳市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沈阳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政务公开网.(2008-12-01)[2009 -12 -20].http://zwgk.qipanshan.gov.cn.
[4]欧恒春.生态旅游中的社区参与问题[J].商业时代·理论,2004,36(1):70 -71.
[5]卢小丽.生态旅游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参与行为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6]刘静艳.从系统学角度透视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结构关系[J].旅游学刊,2006,21(5):17-21.
[7]杨涛,施国庆.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综述[J].社会学研究,2006,15(7):102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