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郊区
2011-05-04□小夕
□ 小 夕
住在郊区
□ 小 夕
伯父要出国一段时间,我住到了他在北京沙河的房子里。
说实话,一个人住在一百多平的房子里,还真觉得冷清。当时还是学生的我,在学校有宿舍,所以很少过去住。现在不一样了,工作后,我一直租住在中关村一间只有10平米的房子里。房子是上世纪80年代的,破败不堪,租金却要每月1200元,几乎是我工资的一半。我虽对一个人独享100多平米的冷清有所忌惮,还是搬了过去,开始了我的郊区生活。
伯父的房子装修得温馨舒适,除了两间卧室和大大的客厅外,还有两个阳台,朝阳的阳台被伯父装修成了玻璃阳光房,从顶棚到侧墙全部都是玻璃的,采光极好。阴面的阳台有十平米,封好后足可以做一间卧室用,伯父用它来做储藏室。
房子好的没话说,但是,说实话,我一直是生活在城市中心地带的,无论是在家乡还是在北京,现在忽然住到接近六环的地方,一时还真有点不适应。
首先不适应的就是我的耳朵,因为习惯了在城市嘈杂的汽车声,忽然到了这安静的地方,觉得少了些东西似的。
其次,就是交通。虽然有城铁,但是下了城铁还有一段路要走。由于郊区人很少,大型卡车又很多,出于安全考虑,我要提前一站下,然后坐几站公交车到小区门口。因小区的入住率不高,公交很少,只有一条几个月前刚刚开通的公交,末班车到七点半。七点半以后,就没有公交车可乘了,下了地铁只能打车。而城郊结合部几乎见不到正规出租车,遍地都是黑车,价格比正式的出租车贵不说,安全系数也低。所以我不得不放弃了全部晚上的活动,每天一下班就急匆匆往家赶。
还有就是购物。关于购物我还有一段惨痛的经历。由于下班不能去超市,所以搬家几天后,也就是“五一”小长假的前一天,单位下午三点下班,我兴奋地去了中关村家乐福。积攒了几天的购物欲望大爆发,看什么都想买,最后买了三大袋子东西。买时兴奋,结完帐后却发了愁,沉甸甸的三大袋东西要怎么从中关村“运”到沙河呢?本来想打一段车,然后坐地铁昌平线的,可我在中关村的街头站了半个小时,就是打不到车。我放弃了打车的想法,咬咬牙拎 着东西,蹒跚着朝十号线地铁站走去。
接下来的路程可以说是一场长征,地铁十号线换乘十三号线再换乘昌平线然后再坐公交,我开始后悔为何要买这么多东西了。当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结束了地铁之旅,看到了等在地铁站外的黑车司机时,真觉得他们每个人的头顶都有一圈希望之光。我的脸上一定都是疲惫,我的眼神一定是求救的眼神,所以一个眼尖的司机师傅看到我后就朝我走过来,帮我把东西拎着放上了车。
其实,住了些日子后,我也适应了郊区的生活,且渐渐地有些享受这样的生活了。郊区的空气质量真好,干净的空气,呼吸起来都觉得舒畅。下班路上,可以欣赏到城铁车窗外夕阳西下的美景。郊区安静的夜晚提高了我的睡眠质量。还有就是我非常喜欢的玻璃房,白天坐在躺椅上,一边享受着阳光的沐浴,一边看书或是上网,很是惬意。夜晚,可以透过玻璃顶棚,仰望闪烁的星星,耳边响起激昂或舒缓的音乐,这个时候,所有的烦恼和疲惫,也都一扫而光了。
这就是郊区,给了我不一样的生活!
□ 编辑 董 颖 □ 美编 庞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