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的思考
2011-05-03戴栗军
戴栗军
摘 要:目前我国已经普遍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98年不到10%到目前的超24%,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发展的背后也有诸多隐患,学风下滑、教学质量下降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的学风问题现状及其根源进行一定的分析,重新审视学风问题,探讨高校学风建设问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问问题;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144-01
在中国每个高校都会有一系列加强学风建设的举措,但在高等教育急速发展的10年中,大多数高校的学风建设仍然停留在精英化教育阶段,已经不再适合目前的新形势。正是由于这种冲突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学风问题。笔者认为我国这种急速的教育大众化进程对很多非“211”、“985”的成长型高校的学风造成了很大影响。目前很多高校学风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现阶段学风问题的现状
(一)学习目的功利化、态度不端正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学生们跟着这个社会一样变得浮躁,学习目的功利化倾向愈发明显。导致大学生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缺乏学习的紧迫感和长远规划,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无动力,大学生被拜金主义思想影响,好高骛远。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1778人参与),仅2.1%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大学生对待上课的态度“非常认真”,12.4%的人认为“比较认真”。
(二)学习纪律松散、对专业认同感不强
目前各高校虽然都有一支强大的辅导员队伍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但学生的违纪现象依旧层出不穷。另外,受到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和个人爱好。调查发现,76.4%的研究生承认自己有过逃课或旷课行为。
二、高校学风问题形成原因
(一)学生方面。由于大量的扩招,很多普通高校的生源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很多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只为文凭入学,入学时的专业教育又流于形式,只注重宣传就业前景,而忽视树立学生的专业思想。
(二)教师方面。在快速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跟不上高校规模扩张的速度,高校普通资金紧缺,教师的收入增长跟不上社会发展速度的。在教师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都下降的情况下,不少教师不能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责任心不强,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学校方面。许多高校由于扩招的压力过大,导致一些高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倾向,把学校当作经济实体来办,忽视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管理体制改革耗时耗力较多,缺乏针对学风建设的必要的、系统的措施,缺乏落实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四)社会方面。高等教育快速的“大众化”进程中,加速了学校与社会的接轨。市场经济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以及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冲击着高校,从而引发了一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导致学风的衰退。
三、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是高校校风建设和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应该正视现阶段存在的不良学风问题,切实加强学风建设。高校应积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生命线的学风建设思路。
(二)加强引导,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占有首要的位置,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有着直接的、长效的影响,对学校的学风状况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对症下药,开展分层次、分阶段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
(三)深化教学改革,严格管理制度
1、深化教学改革。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教育不再是精英化教育模式。高校的教学质量将是决定高校发展顺利与否的关键,各高校应根据生源质量的高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业务规格不同,加大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力度,注重知识的不断更新,尽可能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为重点,加强教与学之间的双边交流与合作,努力营造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环境。
2、完善管理制度。在新形式下,高校应与时俱进,重新完善学生守则、学籍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并着重提升执行力度。目前,高校由于受到毕业率、就业率等教学评估指标的制约,对学生管理力度不够,造成“宽进宽出”的局面。长期的管理缺失,将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不利于形成优良学风。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校园文化是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从2000年起,某省投入大量资金兴建6大高教园区,众多高校都已起用新校区。新校园在变新变大的同时也已失去了校园文化底蕴,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致力于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打造新的校园文化品牌,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实践表明,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重视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思想认识和情操的熏陶作用,是加强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振平.浅论高校学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5,(7):77.
[2]丁养斌,赵琼.新形势下学生教育管理与学风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