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工程”高校图书馆Web2.0的应用
2011-05-03李育嫦
李育嫦
(广东肇庆学院图书馆,广东 肇庆 526061)
1 引言
Web2.0 是以 RSS、Blog、Tag/Folksonomy、SNS、Wiki、Podcast/Vodcast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理论、XML、Ajax等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Web2.0以用户为中心,强调开放、共享、参与、互动、创造的服务理念,使得信息的创造、获取、交流方式和服务平台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Web2.0给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引入Web2.0的种种新技术和新理念以改善图书馆资源整合、促进其服务创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是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有关高校图书馆应用Web2.0的研究大多围绕Web2.0的内涵、特征、发展过程、技术、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调查及对应用实践进行分析的论文比较少见。针对目前研究的不足,选取进入“211工程”的高校图书馆作为调查对象,考察Web2.0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分析其应用现状及效果,进而提出高校图书馆Web2.0服务发展策略。
2 调查对象及方法
选取了进入“211工程”的114所高校图书馆作为调查对象,考察了 RSS、Blog、Wiki、Tag/Folksonomy、IM、SNS、Toolbar、Adjax等Web2.0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其调查对象、内容、方法概括如表1。
表1 调查对象、内容、方法综述
3 W eb2.0在信息服务中的应用调查
3.1 调查概况
通过文献阅读和网络调查,对国内114所“211工程”高校图书馆是否应用了Web2.0技术、应用了哪些Web2.0技术开展服务进行了概括总结,其中有两所高校图书馆的网站无法访问,分别为第一军医大学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调查结果见表2。
表2“211工程”高校图书馆W eb2.0应用概况
从表2可以看出,在调查的8种Web2.0技术中,RSS的应用最为普遍,占被调查图书馆的52%,有27所是图书馆自主开发应用的,有30所是基于汇文系统的RSS新书通报模块,有两所是Blog里应用了RSS技术。其次是IM,占被调查图书馆的41%,有多所高校图书馆采用了CALIS分布式联合虚拟参考咨询系统。第三是 SNS,Blog、Tag、Toolbar、Wiki、Ajax的应用较少。调查显示,有3所大学图书馆应用了5种Web2.0 技术,分别是:清华大学应用了 Rss、IM、Blog、Ajax、Toolbar;上海大学应用了 RSS、IM、Blog、Wiki、Ajax;厦门大学应用了 RSS、IM、Blog、Tag、Wiki。
3.2 各种Web2.0技术的应用实践
3.2.1 RSS 的应用实践
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基于 XML 的互联网内容发布和集成技术,用于信息资源的聚合、共享、发布、订阅、推送服务。RSS提供了一个实时、高效、安全和低成本的信息发布和快速获取信息的通道,是Web2.0在高校图书馆应用最多的技术。RSS在“211工程”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基于汇文系统的RSS新书通报模块,在此不再详述。二是图书馆自主开发应用的RSS服务,约27所图书馆提供了该服务,其开展的RSS服务统计如表3。
表3“211工程”高校图书馆RSS服务统计
通过表3可以看出,“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开展的RSS服务有如下几方面的内容:图书馆新闻动态、新书通告、商业数据库RSS服务、借阅信息及专题信息推送等。目前主要功能多集中在馆内新闻动态、新书通报及商业数据库RSS服务。
图书馆新闻动态是高校图书馆利用RSS开展信息推送服务的首选内容,占提供RSS服务图书馆数的44%。图书馆新闻动态一般是时效性强的信息,如图书馆最新消息通告、新增电子资源试用或使用通告、读者培训讲座通知等。这些新闻公告是读者了解图书馆的重要途径。
新书通告是RSS推送的另一重要内容,占提供RSS服务图书馆数的20%,主要包括图书馆中西文新书通报、期刊目次通报等。用户可以通过学科分类定制最新书目信息,也可通过OPML连接一次订阅全部主题的新书书目。
商业数据库RSS服务还不普及,占提供RSS服务图书馆数的10%,分为基于检索词的订阅及基于期刊目次(TOC)的订阅。读者可以通过该项服务获得期刊最新内容通报,帮助读者了解数据库资源变化情况。
借阅信息推送主要包括超期图书提醒、预约到书提醒及委托到书提醒,专题信息推送是按读者关心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推送服务。借阅信息推送及专题信息推送是读者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但这两项服务开展得还不够深入,仅占提供RSS服务图书馆数的6%和3%。
3.2.2 IM的应用实践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传递文字、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1]。IM主要应用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在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中采用即时通讯技术,能增加馆员和用户沟通的及时性,参考咨询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用户提供实时或留言方式的咨询信息,甚至可以通过手机提供短信服务,随时随地将信息传递到用户手中。
据表2可知,IM在“211工程”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比例为41%。开展实时咨询服务采用的软件平台主要有:①QQ、MSN Messenger。②单馆数字参考咨询系统,如中央财经大学图书馆使用的TRS参考咨询系统、TPI数字参考咨询系统[2]。③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系统,如CALIS联合虚拟参考咨询系统CVRS[2]。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多家图书馆采用了CVRS参考咨询系统。
调查结果显示,国内高校图书馆还没有建立基于Web的即时咨询平台。
3.2.3 SNS的应用实践
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NS),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源自“六度空间”理论[3]。SNS最大的特点在于能够让人们建立一个属于私人的可以和朋友在网上交流的天地。国内高校图书馆应用SNS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图书馆社区(BBS),用户可对图书馆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展开讨论及评价,与社区成员进行交流,从而延伸图书馆的服务。调查显示,复旦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等14所大学图书馆应用了BBS。
3.2.4 Blog的应用实践
Blog,即博客,源于网络日志,是一种网络个人信息的发布形式。Blog是图书馆用于构建馆员与馆员、馆员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可用作馆内新闻发布,提供专题信息,推广图书馆资源和服务。Blog在“211工程”高校图书馆的应用详见表4。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Blog在“211工程”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并不普及,仅8所高校开展了该项服务。从Blog的建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图书馆作为博客提供商,在图书馆网站上建立博客[2],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学科博客;二是图书馆利用现成的博客提供商,在一些专门的博客网站上,注册成该网站的用户[2],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学科博客建立在新浪博客网上;还有一种是汇集各网站的博客,如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的网志聚合汇集了新浪、搜狐、科学网等网站的图书、情报方面的博客。从博客的使用来看,主要用于参考咨询和馆员交流,博客发布和交流的即时性、共享性、互动性给工作的展开带来方便。从博客的内容来看,主要有学科博客、馆员博客、参考咨询博客、图书馆会议博客等,用户可以参与评论、添加标签,并进行RSS订制。
3.2.5 Tag/Folksonomy的应用实践
Folksonomy(大众分类法)是用户在社会化的信息空间中自发使用标签对信息资源进行标注的一种信息组织方式,Tag(标签)是这种信息组织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标签代表着用户对资源的理解,是用户参与资源组织和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总体而言,Tag在“211工程”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范围不广,仅7所大学图书馆应用了这一技术,从Tag的使用情况来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Tag应用于博客服务,用户可对每篇博文添加标签,并形成标签列表。前述已开展博客服务的图书馆如上海交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在其博客服务中应用了Tag技术。二是在OPAC系统中嵌入Tag技术。厦门大学图书馆采用的汇文OPAC3.5开发出许多基于Web2.0的新功能,如热门评价、热门检索、热门标签、我的图书馆等,在读者检索到的书目详细信息里使用了Tag功能,允许读者为每本书或其他资源添加标签,以此来组织读者产生的评论信息,便于其他读者进行查找和浏览。这些新功能体现了Web2.0的核心理念:强调用户参与、共享互动。
3.2.6 图书馆工具条的应用实践
图书馆工具条(Toolbar)是配合浏览器使用的一种辅助插件,它允许图书馆调用现有业务系统的接口将多种应用嵌入到浏览器中,将图书馆相关服务嵌入到用户的使用环境,减少了专门登录图书馆网站的繁琐,为用户带来快捷便利的体验。用户安装图书馆工具条后,只要打开浏览器,无需经由图书馆主页,即可直接查询图书馆各类馆藏资源、电子资源、个人借阅信息、常用搜索引擎等,也可快速咨询馆员。如表2所示,目前已有6所“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应用了这一技术。各馆开发的工具条在功能上大同小异,均提供Toolbar程序下载及安装使用指南。
3.2.7 Wiki的应用实践
Wiki又称“维基”、“共笔”,是一种多人协作式写作的超文本系统,整个网站是互动、开放、共享的,所有用户都可以对网站内容进行编辑、扩展和修改,通过协同写作,达到共享、交流知识的目的。对于图书馆来说,Wiki工具的应用提供了丰富便捷的在线百科全书,可直接作为参考工具辅助参考馆员向读者提供服务,同时Wiki也是一种网站建设和内容管理的软件工具,适合用来进行协作式的知识库建设和共享[2]。调查发现,Wiki在“211工程”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不太理想,仅4所图书馆开展了此项服务,分别为:上海大学图书馆在学科百科系统中利用Wiki技术进行读者服务,厦门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构建基于Wiki的馆内知识库进行馆员内部交流,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借助维基百科建设本图书馆的词条,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
3.2.8 Ajax的应用实践
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and XML)是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网页开发技术。Ajax结合了Java技术、XML以及JavaScript等编程技术,使用客户端脚本与Web服务器交换数据的Web应用开发方法,打破了页面重载惯例,能够很好地优化用户体验,用户可以任意修改网页的个人信息,而无需向服务器重新发送请求和刷新页面[3]。图书馆基于Ajax开展的Web2.0服务主要表现为个性化主页,调查显示,清华大学、上海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应用了Ajax技术。其中,清华大学图书馆使用Ajax、Rss等Web2.0技术开发了个性化主页,提供了新颖的个性化服务方式,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实现栏目的灵活定制和呈现,通过拖拽改变页面布局、栏目内容的自动刷新等。
4 调查结果分析
4.1 取得的成绩
通过对114所“211工程”高校图书馆Web2.0服务实践状况的调查,可以看出Web2.0技术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52%的图书馆至少应用了1种Web2.0技术,图书馆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Web2.0服务,主要表现为:①嵌入用户计算机桌面的Web2.0服务。通过RSS阅读器,用户不用访问图书馆主页,即可获取订阅的相关信息。通过在读者的浏览器中添加工具条,使图书馆的服务嵌入到用户的使用环境中,用户不必登录图书馆网站,即可实现馆藏资源的检索、信息订阅及个人借阅信息查询[3]。②嵌入用户熟悉的网络环境的Web2.0服务[3]。将图书馆的实时参考咨询服务融入用户熟悉的MSN、QQ等网络环境,将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参考咨询服务延伸到BBS或博客中,向用户介绍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促进与用户的交流、互动。③嵌入OPAC系统的Web2.0服务。在高校图书馆中使用率较高的江苏汇文OPAC系统开发了许多基于Web2.0的新功能,如热门借阅、热门收藏、热门检索、热门标签、RSS订阅等,为用户提供基于OPAC的“一站式”信息服务。
4.2 存在的问题
虽然Web2.0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但作为一种新技术,其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困难与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2.1 技术应用面狭窄
Web2.0技术有多种表现形式,但从目前“211工程”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情况来看,其应用主要集中在RSS及IM上,占被调查高校图书馆的52%及41%。虽然RSS的应用最为广泛,但相当一部分是基于汇文OPAC系统的RSS新书通报模块,而不是图书馆自主开发应用的RSS服务。对于其他Web2.0技术如Wiki、Ajax、Toolbar等应用还不成型,基本处于尝试阶段。应用博客、标签的图书馆也屈指可数,同时应用多种技术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更是寥寥无几。
4.2.2 地区发展不平衡
由于技术、理念、人员水平、用户构成等存在差异,国内高校图书馆Web2.0服务实践差异较大,地区发展不平衡。Web2.0服务实践较为成熟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厦门等地。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图书馆的Web2.0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多样,这些图书馆的Web2.0服务实践经验、方式、方法对其他图书馆开展同类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而华中、西北、西南地区高校图书馆的Web2.0建设较为落后。
4.2.3 服务方式单一,技术不成熟,服务不完善,读者利用率低
在RSS应用方面,有些图书馆的RSS订阅没有提供任何帮助信息,用户不知如何使用[4]。另一方面,图书馆自主开发应用的RSS推送服务主要集中在新闻动态、新书通告等简单的内容上,专门针对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的深层次应用依然较少。此外,许多RSS推送内容分类不细,缺少关键词订阅,用户订阅后会获得非本身需要的冗余信息。
参考咨询方面,除了个别图书馆如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使用晒网、Twitter来进行实时咨询外,大多数图书馆还停留在Web1.0时代的咨询方式,如E-mail咨询、电话咨询、面对面咨询、QQ咨询,还没有建立基于Web的即时咨询平台。
Blog应用方面,一些图书馆的参考咨询Blog没有及时更新,功能单一,用户注册人数寥寥无几,如同济大学图书馆的青年论坛,使博客的应用流于形式,不能真正体现Blog即时、互动的特点。
Tag应用方面,对标签的质量缺乏有效的控制。如厦门大学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的常用标签中,出现一些令人费解的标签,如 YY、A、其他、借等。
4.3 结论
通过对“211工程”高校图书馆Web2.0应用实践的调查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Web2.0在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并能加强交流互动、用户参与资源建设及个性化信息服务,但地区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目前高校图书馆能提供Web2.0服务的成熟案例还不多。对于一些相关的技术如Wiki、Ajax以及各种技术组合的应用还不成型,基本处于尝试阶段。总的来说,国内高校图书馆Web2.0实践还处于理念推广和应用起步阶段,转变从业人员理念,加强对Web2.0服务的宣传、推广为当务之急。
5 高校图书馆W eb2.0服务发展策略
5.1 转变理念,提高馆员素质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国内高校图书馆Web2.0实践工作进展缓慢,仅处于起步阶段,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图书馆从业人员的理念认识。Web2.0不仅是技术的实践,更是一种理念的更新,以用户需求为驱动,鼓励用户参与,注重交流互动的理念是其核心,技术只是为了实现这些理念的手段和方式。高校图书馆要顺利开展Web2.0服务,首先要求从业人员转变理念,认同并自觉运用推广“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摒弃传统的“以图书馆为中心”、坐等上门的服务理念;各馆可根据实际合理引进、利用相关技术,克服技术所带来的不成熟因素,以开放、平等的姿态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尊重和培养用户的创造性、参与性,提供开放的平台,鼓励并支持用户参与图书馆的服务建设;同时也要在服务内容更新、服务个性化方面不断提高。
此外,图书馆员的素质是关系到Web2.0在高校图书馆能否顺利开展、健全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因此,图书馆从业人员在更新理念的同时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努力将自己打造成新环境下的图书馆员2.0。
5.2 加强对Web2.0服务的宣传与推广
由于用户对Web2.0的认知度低,图书馆宣传不到位,高校图书馆在引入Web2.0技术及其应用的初期,必然会遇到用户不熟悉、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图书馆必须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推广Web2.0的理念和服务,使越来越多的用户成为Web2.0的使用者和建设者。具体措施包括:①通过发放宣传册、网站通知、E-mail推送、RSS推送、读者培训等方式为用户提供指导说明,增加帮助模块,让更多用户学会操作、利用。②注重Web2.0服务效果的跟踪反馈。通过系统的主动服务以及用户的反馈,确切地掌握用户的个体信息需求,并根据用户的个体信息需求及时调整服务内容。③采取激励措施,鼓励用户参与。积极与用户进行在线沟通、Blog沟通,及时解答用户疑问,同时注意对用户提供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搭建馆员与馆员、馆员与用户、用户与用户的交流互动平台,优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5.3 深化已开展的服务
Web2.0的核心思想是以用户为中心,强调用户的参与、体验,构建一种知识共享、成员互动的开放服务环境,如何在实践中践行这一理念,开发深层次的应用,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笔者认为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5.3.1 利用RSS开展个性化信息定制、聚合、推送服务
①在推送图书馆新闻公告、最新书目等简单内容的基础上,提供满足用户个性化需要的RSS订阅,如个人借阅信息定制、专题信息查询定制。②聚合国内外著名学科博客、馆员博客、专家博客,使用户能及时了解各学科最新的科研情况和学科热点。③根据用户的兴趣、订阅习惯,定期收集整理主题性资源,如美食、健康、民风民俗等数字化信息,适时、主动推送给用户。
5.3.2 优化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①开发基于Web的即时咨询平台。借助Web方式的IM客户端,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使用IM服务,提高参考咨询效率[2]。②增强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互动性。鼓励用户通过群体互动的方式参与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利用博客、维基等技术提供的交流服务平台,汇聚社会群体智慧来互动解决某些专业领域的问题。
5.3.3 借助社会性网络延伸图书馆服务
借助有一定影响力的SNS网站,如MySpace、Facebook、豆瓣等,通过与用户进行互动交流,向用户介绍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增加读者使用图书馆的途径[2],利用这一网络方式延伸图书馆的服务,使图书馆无处不在。
5.3.4 开发基于OPAC的Web2.0服务
利用Web2.0技术和理念对OPAC系统进行改进,可在OPAC书目检索中嵌入以下服务:个性化的RSS订阅服务,如新书通告、预约到书提醒、超期图书提醒等服务;用户参与资源建设服务,如热门评价、热门标签、我的图书馆等。
[1] 司莉,石若瑶.Web2.0在我国30所“211”高校图书馆应用的调查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9(9):52-57.
[2] 杨晓菲.Web2.0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11-37.
[3] 张士男.国内高校图书馆2.0服务调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13-35.
[4] 刘磊,张野,黄文佳.图书馆2.0在高校图书馆应用的调研分析:用户眼中的图书馆2.0[J].图书情报工作,2009(7):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