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志凌云九十载
——“特别能战斗”精神在企业转型发展中成果辉煌

2011-05-03开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学

中国煤炭工业 2011年7期
关键词:开滦精神企业

文/开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文学

壮志凌云九十载
——“特别能战斗”精神在企业转型发展中成果辉煌

文/开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文学

从2008年到2010年的三年中,开滦集团连续三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全国500强企业排名中,开滦集团跃居第103位,上升了188位,成为中国最具成长力企业。开滦集团“特别能战斗”的坚韧不拔精神被评为新中国60年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精神;开滦集团被评为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培育十大摇篮组织;开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学被评为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培育十大杰出人物。开滦“特别能战斗”的企业精神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开滦党组织建立89周年。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开滦矿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发展、传承了“特别能战斗”的坚韧不拔精神。在疾风暴雨的对敌斗争和罢工斗争中,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在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时期,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开滦矿工始终站在中国共产党的一边,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始终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顽强毅力和大无畏的英勇气概。特别是在企业转型发展的今天,“特别能战斗”精神更是大放异彩。

始建于1878年的开滦,自1901年被英人骗占后,开滦矿工饱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无人身自由,无生命保障,无劳动保护,生活极其艰苦。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罗章龙、彭礼和、吴先瑞等同志来到唐山,与南厂的邓培同志(唐山党的负责人)共同领导唐山的工人运动。1922年2月,邓培在南厂成立了工人图书馆,作为传播马列主义和进行革命活动的中心。后来为了便于开滦工人活动,又在开滦唐山矿成立了“大同社”,通过补习文化的形式,宣传革命道理,启发工人自觉团结起来,进行革命斗争。1922年6月,开滦党组织建立。从此,开滦的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开滦五矿工人的同盟罢工,是在罗章龙、王尽美和邓培组成的三人小组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发动起来的。

1922年10月,开滦爆发五矿同盟大罢工,这次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中,继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之后,又一次震惊中外的大罢工。整个罢工斗争是在中共北京区委、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和中共唐山地委领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的。当时,几十家中外报纸都以显要栏目连日报道罢工的消息。这次罢工是中国工运史上的重要事件。

1922年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是开滦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第一次以崭新的战斗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树立了自觉革命的第一个里程碑。在这场斗争中,他们英勇无畏,机智果敢,团结紧密,坚贞不屈,粉碎了一次又一次血腥镇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做出了震惊中外的壮举。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对这次罢工做出高度评价。

马林指出:“中国唐山开滦五矿罢工,虽没有像当时铁路工人斗争一样取得预期胜利,但是由于这次罢工人数众多,时间延续颇久,在罢工中表现出工人具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引起世界舆论重视。因此开滦大罢工在近代史上实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中国工人运动的领袖邓中夏在《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中总结全国第一次工运高潮取得成就时说:“开滦五大煤矿的罢工,更是光芒万丈”。

毛泽东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称赞开滦工人阶级‘特别能战斗’。

开滦五矿工人同盟罢工,不仅在中国工运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而且在中国人民革命史上,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页。

十年动乱的“文革”时期,停产闹革命使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作为工业食粮的煤炭更加紧张。印象最深的是,每年到春节,政府都要号召煤矿坚持节期生产,以保证首都北京的冬季取暖。开滦的主产品是炼焦煤,当时我国最大的钢铁企业鞍钢,把开滦的煤当作 “味精”。开滦人把国家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用自己的奉献为国家减轻压力。

从1971年到1975年,开滦不仅没停过产,而且还创造了开滦建矿史上的产煤最高纪录。全国劳动模范、赵各庄矿起重工侯占友,每天干完本岗位的工作后,又去采煤区支援高产。“地球转一圈,他转一圈半,地球转两圈,他上三个班”,他每年的工作日都在440个以上,并坚持做到,不要报酬,不要补助粮,不要下井津贴。侯占友的“三不要”精神带动和影响着整个开滦,义务做贡献成为当时开滦的一种时尚。开滦的贡献被周恩来总理称赞为“出了力,立了功,救了急”。

唐山大地震中,开滦煤矿损失惨重。但“特别能战斗”的开滦精神,鼓舞、支撑着开滦工人抗震救灾的信心。来不及掩埋逝去的亲人,开滦矿工拖着受伤的躯体,投入到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第一线,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出世界震灾复矿历史的奇迹:震后第10天,生产出第一车“抗震煤”;震后4个月,吕家坨矿全面恢复生产;震后17个月,所有矿井全部恢复生产,并达到震前生产水平。

开滦党委举办新党员集体宣誓活动

1984年6月2日,范各庄矿2171工作面发生特大透水灾害,不到二十一小时,范各庄矿井被淹没,6月6日,又使临近的吕家坨矿被淹,6月13日,又危及到林西矿。这场世界罕见的水患惊动了国务院,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同志6月15日亲临治水现场,视察指导抢险治水工作。开滦职工迅速投入了治水复矿的战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领导下,在国家各部委、各兄弟单位大力支持帮助下,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取得了治水复矿的胜利。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由于煤炭产品仍实行计划经济,产品供大于求,使整个煤炭行业亏损。开滦每年亏损近3个亿,发不出职工工资,最困难时,从局长到员工,每人每月只发200元的生活费。面对经济困难,企业坚持划小核算单位分灶吃饭,经济低位运行,严格增收节支措施,用有限的资金保证基本生产需要。经济虽然困难,但干群团结,共渡难关,人心不散,干劲不减,生产正常,职工情绪稳定。

1973年,新华社记者来到开滦采访,被开滦工人可贵的精神深深打动。于是,采写了通讯《“他们特别能战斗”——记开滦煤矿的革命矿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许多报纸纷纷刊登。

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开滦党组织带领广大员工不屈不挠,直面挑战,在长期的抗争中,逐渐形成了以“顾全大局、百折不挠、锐意进取、勇攀高峰”为主要特征的“特别能战斗”精神,并成为开滦的企业精神核心。

在近几年来的转型发展中,开滦集团以煤炭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煤化工、现代物流、装备制造、文化旅游与房地产、节能环保五大产业的“一基五线”产业格局,勾画出了百年开滦实现新发展的宏伟蓝图。

煤炭产业——内挖外扩。至“十一五”末,开滦集团累计获得煤炭资源量达到167亿多吨,建成了分布在河北、内蒙古、山西、新疆、加拿大的“五大区域”、“七大基地”,形成了以唐山总部经济为“龙头”的多区域煤炭产业发展格局。

煤化工产业——引领高端。开滦的煤化工产业已有四项技术申报了国家专利,13个子项目成为河北省培育的重点产业支撑项目,2010年,开滦煤化工产业收入达到113亿元,同比增长65%。

现代物流产业——领军全国。开滦物流已经成为国家5A级综合服务物流企业,河北省的物流领军企业,中国煤炭物流领军企业。2010年物流收入达493亿元,是2007年的14倍还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文化产业——形成亮点。以工业旅游为核心的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先后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综合效益奖”“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环境艺术奖”等称号,2011年6月,荣膺“全国红色旅游基地”。

装备制造业——发挥优势。推进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和地方机械制造企业兼并重组,积极培育“开滦制造”品牌和拳头产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既有产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节能环保——站到前列。当许多企业硬着头皮把节能减排当做政治任务来完成的时候,开滦集团却走了一条将节能减排当作产业发展的新路。2010年,开滦的节能减排实现收入20多亿元。

在“十二五”,开滦集团将建设成为“一基七业一区”:以煤炭生产为基础,做大做强煤化工、大物流、装备制造、节能减排、文化产业、精品钢铁、电子信息产业和临港工业区。

到“十二五”末,开滦集团营业收入将达到2500亿元;非煤产业比重达到70%以上;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前100名,跨入世界500强企业行列;员工收入稳定提高,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做中国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的典范,打造中国的“鲁尔”。

过去的五年,在开滦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它结束了开滦经济结构一百多年“一煤独大”的历史。

未来的五年,也将在开滦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因为它将是第一个让转型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显现和巩固的五年,是让开滦的产业格局更加合理和优化的五年。

在举国齐贺中国共产党90华诞之际,“特别能战斗”的开滦人在党的坚强领导之下,正高擎科学发展观的大旗,按照“开放融入、调整转型、科学发展、做大做强”战略方针,朝着“十二五”战略目标不断迈进!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特别能战斗”的开滦人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要求下,不断取得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在全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推进过程中,“特别能战斗”的开滦人已经扬帆启航,朝着胜利的彼岸全速前进!“特别能战斗”的开滦人必将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创造新的奇迹,续写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马茂洋庞永厚)

猜你喜欢

开滦精神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电力机械设备运行及维护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开滦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