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梨花乡里绿意正浓——松江仓桥水晶梨跻身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1-05-01潘如丹

质量与标准化 2011年7期
关键词:松江区水晶梨树

文/本刊记者 潘如丹

仓桥水晶梨外形美观、肉质细嫩、味甜微香、汁多化渣、风味优美,食后让人回味无穷,其特点为“酥、甜、鲜、靓”。2011年2月,仓桥水晶梨被国家质检总局列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单。

仓桥,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西路玉树路东,是跨越于老市河(古称秀州塘)的一座古桥,因为古代漕运粮仓而得名。现如今,虽然当时“门前连街市,屋后闻橹声”的繁华景象已悄然褪去,但“仓桥水晶梨”这个地理标志产品让却人们再一次记住了“仓桥”这个名字。

优良的品种和技术

仓桥水晶梨作为松江传统的特色农产品,自清代嘉庆年间已具有相当的知名度。黄浦江两侧,干净优良的水质和肥沃的土质,确保了仓桥水晶梨优秀的品质。

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仓桥水晶梨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其拥有优良的品种——“早生新水”和“翠冠”。2004年,在全国早熟梨等级标准研讨暨优质产品擂台赛上,“早生新水”品种在南方15个省市的114个样品评比中获总分第二名,并获优质早熟梨金奖。“翠冠”具丰产性,长势极强,为优良早熟品种。

“早生新水”是从上海农科院果树所引进的,“翠冠”则是由浙江大学果树所引进,在与同时引进的长寿、菊水、脆绿、清香、雪青以及由南京农大果树所引进的丰水、新高、喜水等50多个优质品种梨进行试种对比和选择后,成功培育和推广。

仓桥水晶梨生产的全过程都以生产安全、健康果品为宗旨,追求梨果质量,不追求产量。在梨树施肥操作中,以施有机肥基肥为主,化肥追肥为次;在防治病虫害时,首先利用灯光诱杀,每20亩安装有一盏频振式杀虫灯;其次,以生物源和微生物源的农药为主,可迅速降解的化学农药为辅,并严守“采前一个月内不用任何农药”的原则;在梨子疏果时以“一果台留一果”、“二十五至三十片叶养一果”的标准,确保优质果生长的养分供给;在采摘环节上,更是用精确测定仪器测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确保上市水晶梨的成熟度。

仓桥水晶梨合作社每年聘请梨树专家为果农上课。每月印发梨树农事信息,让果农掌握关键性技术措施与先进操作技术,减少果农不必要的损失。指导果农防治虫害,坚持以灯光诱杀为主,药物防治为辅。随着品质的提升,价格也不断上升,过去每斤1元左右,现在每个梨可卖到5元~8元。

石湖荡镇果农徐根弟按照每月印发的梨树农事要求做,既节约了成本又达到防治效果,每亩降低成本十几元。同时对梨果全部进行套袋,果品质量不断提高,表面细腻光滑,价格也卖得高,比改良前每年每亩多收500多元,2010年100多亩梨树比上一年增收5万多元。他高兴地说:“科学管理,生梨变甜;消费者满意,自己赚钱。”

通过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仓桥水晶梨的品质和档次,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明显优势,优质绿色A级仓桥水晶梨蜚声沪上,倍受市民青睐。

优秀的标准化管理

2004年8月,上海仓桥水晶梨发展有限公司牵头正式成立“上海仓桥水晶梨合作社”。

上海市梨研究所所长、仓桥水晶梨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仓桥水晶梨合作社理事长钱培华是仓桥水晶梨管理团队的领头人,他发现在仓桥镇一个远离县城叫做新三村的小村子,村民们种植了200亩左右的果树,当时生梨每斤售价0.5元~1元不等,每亩收入2000元左右,是种粮食的5倍。钱培华与技术人员商量决定在不影响完成国家收购粮食的前提下,以全镇逐年发展梨树种植来增加农民收入。到2010年仓桥镇已种植梨树5000多亩。

上海仓桥水晶梨合作社有限公司实行的是“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机制,公司对现有资源进行组合,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种植的梨树组合起来,以标准化示范区的要求,组织农户开展标准化作业。公司通过标准化知识的传播和培训、统一技术操作规程、建立标准化管理机制等手段,带领农户科学种植,统一销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同年,仓桥水晶梨标准化示范区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纳入国家级梨果生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该项目现已验收通过,在项目实施三年内,制定了《仓桥水晶梨管理手册》、《仓桥水晶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仓桥水晶梨产品标准》,从各种技术管理到采后包装贮藏、销售等都进行了统一的规范管理,使仓桥水晶梨步入标准化、产业化生产轨道。合作社发展成为一个采用自主经营、民主管理、产权明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实行统一供应农资、统一生产技术、统一使用商标、统一包装销售的联合体。

为了更有效地传播、吸收新技术、新品种,使新技术、新品种更快、更好地在生产中发挥效益,合作社针对不同的示范方向,加强了示范基地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建成示范基地450亩,其中有15亩连栋温室、25亩单栋小温室、100亩平棚架。这些示范基地的建设为带动仓桥水晶梨产业的发展,更大限度地提高果农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仓桥地区年产优质水晶梨1万吨左右,年产值超亿元。仓桥人的不懈努力赢得了可喜的回报:合作社从2005年平均亩产1743斤、产值3556元,到2010年平均亩产2653斤、产值7455元。短短5年间,亩产量、产值翻了一番。

优质的政府服务

仓桥水晶梨以质量求效益,以规模促发展,现已成为松江区“一区一品”的代表。为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维护梨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松江区人民政府成立了仓桥水晶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委员会,开展了仓桥水晶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地理标志保护是国家对传统农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地域生态优势品牌进行国家保护的一个政策,它既是知名的农产品产地标志,也是体现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有了这个标志,就等于是为仓桥水晶梨贴上了“护身符”。

2010年,在上海市质监局的指导下,松江区质监局牵头松江区永丰街道办事处、仓桥水晶梨龙头企业上海仓桥水晶梨发展有限公司,为仓桥水晶梨进行了地理标志保护申报。又是一年梨花开,2011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第22号公告发布,仓桥水晶梨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同时,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上海市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仓桥水晶梨》,进一步加大了对仓桥水晶梨的保护力度,提高了仓桥水晶梨生产标准化水平。

在黄浦江的源头,这块人杰地灵的厚重土地上,自然与人文共同创造了一种珍贵的植物——仓桥水晶梨。仓桥水晶梨业已产生出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千亩梨树正在成为上海郊区农民的“摇钱树”,城市居民的“氧气树”。仓桥水晶梨的种植使黄浦江两侧的果林覆盖率上升了20%,保护了资源和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成果。

仓桥水晶梨品质不断提升,产量逐步上升。如何促进仓桥水晶梨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从种植、加工到销售更加成熟的产业链,如何利用水晶梨优势,扩大品牌的知名度,进一步发展观光农业,以第一产业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水晶梨的综合效应,是仓桥水晶梨下一阶段发展面临和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松江区水晶梨树
行政法漏洞的认定与填补——以上海市松江区“天价砍树事件”为例
松江区人大代表摄影作品选登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上海市松江区中山小学“学四史”主题活动
一张水晶卡告诉你浪漫都在哪
小气的梨树(下)
小气的梨树(上)
小气的梨树
迈向UHD HDR的“水晶” 十万元级别的SIM2 CRYSTAL4 UHD
蓝水晶般的大眼睛
寇准与水晶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