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岸明:北京“洋劳模”

2011-04-29晟立

国际人才交流 2011年2期
关键词:泰德制药北京

晟立

我喜欢中国,我职业生涯的最后10年在中国度过比在日本更有意义。如果是为了钱,我就不来中国了。我愿意把我在制药方面的经验传授给中国的年轻人,帮助泰德发展。

日本专家岸明与法国专家吕克·皮卡尔2010年4月被北京市政府首次授予外国人“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后,采访他们便提上了本刊的议事日程。

与大多数间隔性来华的外国专家不同,岸明是以全职的形式在北京泰德制药公司工作的。岸明来北京工作之前是日本大正制药株式会社的高级工程师,在厂房设计、制药工艺、生产管理、技术改造等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是个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因水岛裕与泰德结下不解之缘

1978年,岸明在日本京都同治社大学化工专业毕业后进入日本大正制药,最初5年负责固体制剂方面的技术工作。一项技术从实验室研制成功到产品在车间成批次生产出来,中间有个转换环节,岸明的工作正是负责这个环节。此后,他又先后从事过产品制剂生产线、车间等的设计工作,以及后来担任企业管理者,多样的经历将他造就成制药领域的全能型人才。

岸明与泰德的结缘,不能不提到另外一位对中国人民作出巨大贡献的日本医药学专家——水岛裕教授。1994年,水岛裕将他发明的脂微球载体靶向制药技术无偿赠与了中国,为中国的患者带来福音,他因此获得了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

脂微球载体靶向技术是将药物封在体积极小的微球载体中,利用载体将药物直接运送到病变部位,实现靶向治疗。利用此技术生产的药品由于在病变部位定位准确,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因此被称为“药物导弹”。由于该技术难度大、工艺复杂,当时世界上只有美国和日本掌握这种产业化制药技术。为了使这一先进的制药技术在中国实现产业化,在水岛裕教授的推动和安排下,日本大正制药公司委派以岸明先生为主的几名日本技术专家到北京泰德制药公司指导第一个脂微球载体靶向制剂车间和生产线的设计建造工作。岸明从此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为工作的关系,在大正的岸明经常会有到海外出差的机会,大正在台湾就设有分公司,所以第一次到中国北京,岸明并没有多想。“1994年4月我第一次到北京,最大的印象就是北京的自行车特别多,路上的汽车并不多,当时四环路都还没有建好,开车到哪儿都不太方便。那时的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整体上也还比较落后,医院的卫生环境、设备,都不能令人满意。”岸明回忆道。

北京之行无疑是愉快的:“北京的菜特别好吃,我尤其喜欢粤菜、沪菜,还有烤鸭,比在日本吃过的中国料理好很多。”岸明笑着说。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岸明在中国的工作经历同样是愉快的。当时泰德还是中日友好医院的附属制药厂。在岸明的指导下,一条先进的注射剂生产线顺利建成。

此后的3年,岸明先后9次来北京泰德制药公司,从厂房设计到设备安装,从工艺技术指导到完成中试,直到生产出合格的脂微球载体靶向制剂——凯时。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制药领域的一个空白,由于凯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投入临床应用以来,深受广大患者和医生的好评,临床需求很大。

为了扩大产能,2002年北京泰德制药公司决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建工厂。在新工厂的设计阶段,考虑到凯时生产线的工艺复杂性和工厂将来的国际化发展,岸明先生再次来北京协助泰德设计建造新工厂。2002年至2004年期间,岸明先生又先后7次专程来北京。2004年他还是利用休假时间自费来的。

岸明在大正制药株式会社工作了20多年,在生产部、生产计划部、工程设备部等部门工作过,在厂房总体布局、制药工艺技术、设备布局等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多面手。正是由于他的悉心指导,泰德建成了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厂房车间和生产线,为后来通过日本药品GMP认证(药品生产质量标准认证)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为给泰德培训人才,岸明在此期间组织了10多次技术和管理专题讲座,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大到优化流程、小到垃圾分类。在节能环保、降低成本方面传授国际先进的理念和宝贵经验,培养了一批研发和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

职业生涯的最后10年在中国度过比在日本更有意义

很早以前,岸明就打算满50周岁时,到一家日本国之外的企业工作,以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说来也巧,岸明2004年12月50周岁生日时,机会降临,他也辞去大tT作,正式加入北京泰德制药公司,并毅然放弃在日本的工作和生活,来到北京泰德。

现在,岸明在泰德的薪酬只是在日本公司的1/3,还要面临生活习惯、语言障碍等许多问题,到底是什么让岸明作出这一决定?岸明的回答是:“我喜欢中国,我职业生涯的最后10年在中国度过比在日本更有意义。如果是为了钱,我就不来中国了。我愿意把我在制药方面的经验传授给中国的年轻人,帮助泰德发展。”然后,岸明又笑着说:“当然,我觉得北京菜是最好吃的,这也是个原因啊。”

2005年,泰德从日本三笠制药公司引进了贴剂生产项目,岸明根据日方提供的资料,自己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优化提升设备,很快确定了车间改造方案,使项目顺利完成投入生产,不仅比新建厂房提前了1年时间,还节省资金约2000万元。

2007年,泰德决定向日本出口注射剂产品,之前必须要先通过日本的药品GMP认证。日本的制造业是以技术精湛、质量一流而闻名于世的,特别是对药品质量的要求更是苛刻,此前中国国内没有任何一家制药企业的注射剂产品取得过日本药品GMP认证。岸明在这一认证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几年来,他毫无保留地向泰德员工传授日本GMP管理制度和成熟做法,大大提高了泰德的生产质量管理水平,为通过iX--认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申请过程中,他站在中方的立场上,积极地与日本合作方和认证官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他和泰德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4月泰德公司顺利通过了日本GMP认证,成为中国首家(目前唯一)向日本出口注射剂的制药企业,为中国制药产品走出国门作出了贡献。

泰德的员工认为,岸明带给企业最重要的两点,一是改变了大家的思维方式,任何问题都不能只从局部而要从整体考虑;二是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事情,要有长远打算,比如厂房设计等,要考虑到5年甚至10年后的情况。

目前中国有大约5000多家的制药企业,岸明认为,这些企业间的实力差距非常大,能够算得上一流、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也就一二百家,有能力实现出口的不过一二十家。“在这个行业不需要这么多企业,将来必然面临洗牌,通过整合,最后也就能剩下—二百家企业。”岸明说。

“我一直是这样努力工作的”

在多年的共事过程中,岸明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给每个中方同事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每次讨论问题,他总是有备而来,将一支铅笔、一把尺子、一个计算器和一沓纸整整齐齐摆放在桌上。每次讨论他都有详细记录,下次讨论他会把整理好的上次记录拿出来。

岸明与中国同事关系很好:“中午休息的时候,我经常和球友们一起打乒乓球。下了班也会约上几个同事一起吃饭、喝酒。自从我到公司后,泰德招了很多会日语的员工,对我而言方便了许多。”

在岸明眼中,泰德是个年轻有活力的公司,员工非常年轻,平均年龄29岁左右,日本大正员工的平均年龄则是三十七八岁。“年轻人对新知识新技术学得快,领悟能力强,我愿意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尽快地传授给他们,为泰德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岸明认为,一个优秀的国际化人才首先要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外语要好;其次还要有某一方面的突出才能,并且让自己的长处发扬光大,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才能;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心胸要宽广,能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这样才称得上是优秀的国际化人才。

日本人习惯在60岁选择退休,度过56岁生日不久的岸明,原打算60岁时退休回日本,但是泰德公司总经理刘红星说,只要他健康就可以一直在泰德工作。“所以,我想也许会工作到六十一二岁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会尽量延长在泰德工作的时间。”2010年2月,岸明又参与到泰德第iZ厂的建设项目中,并为此日夜操劳。

笔者笑问:“是不是因为被北京市政府授予了‘劳动模范称号,又更加努力地工作?”岸明回答:“日本没有‘劳动模范这个称号,一开始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上网查,结果发现是个很了不起的称号。我对能够得到这样的荣誉感到很惊讶。后来,有很多记者来采访,让我更加觉得这个称号很了不起,便开始感到惶恐,担心自己有愧于这个荣誉。我现在更加努力工作并不是因为获得这个称号,而是我一直是这样努力工作的。”

岸明就是这样一位对工作执著而认真的日本专家,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北京市“洋劳模”。

猜你喜欢

泰德制药北京
同方泰德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破案“神速”
泰德的拖拉机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三生制药集团
三生制药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