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

2011-04-27陈宝

关键词: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

陈宝

摘要: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方式。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就是在坚持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前提下,认为不同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演进可以借鉴别的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成分而实现跨越发展。这一理论经过建国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不断发展,已日臻成熟和完善。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而改革开放则是对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的发展和补充。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11)01--0089--05

一、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跨越式发展是与渐进性的发展方式相对比而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发展方式,它是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凭借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后进国家和地区赶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作为人类幸福与解放的不懈追求者和缔造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出发,以极其宏阔的世界历史眼光,提出了跨越发展理论。这一理论经过建国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不断发展,日臻成熟和完善,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源泉和理论基石。跨越发展理论是相对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谈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运用典型分析方法,也就是通过解剖西欧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英国的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一般规律,并指出共产主义革命是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他认为共产主义革命不是单独一个国家的行为,也不可能是一种地域性的现象,而是世界性的革命,共产主义将在一切国家,至少将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同时胜利。但是,马克思并没有把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和共产主义革命的道路看成各国、各民族必须走的惟一道路,而是明确指出,不同国家、民族历史的社会演进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和道路进行跨越发展。这里说的跨越发展不是狭义地指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这种具有历史特殊性的问题,而是马克思在谈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之后说的另一种发展理论。因此,跨越发展理论就是在坚持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前提下,认为不同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演进可以借鉴别的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成分实现跨越发展。马克思的跨越发展理论有三层内涵:

首先,快速发展不等于跨越式发展。马克思当时所提出的“跨越”并不是指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简单的赶上或者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如果只是通过重复西方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路,那当然不能叫做“跨越”。只有落后的东方社会借助一定条件,通过特殊的途径,跨过先行者的某个阶段才能被称为“跨越”。事实上,马克思很早就开始了对社会发展“跨越”方式的研究。马克思通过摘录摩尔根《古代社会》及舍曼的《雅典国家》,论证了奴隶制的跨越发展;在《历史学笔记》中以英国和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为例,论证了封建制的跨越发展;他还以美国的历史为例论证了资本主义的跨越发展问题。这就足以说明,马克思对“跨越式”的发展方式是有极其深刻的研究的,他不可能简单地把快速发展等同于“跨越式”发展。这样看来,马克思所讲的跨越更多的是具有“不经过”的意思。通俗地来说就是指跳过,这才是马克思提出这一理论的真实意思,他是不希望落后国家再经历资本主义制度的“灾难”。

其次,马克思跨越理论强调最多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它本身是不能被跨越的。作为主体的人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充其量不过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促进或加速的作用,却绝对不可能跨越生产力发展的某个阶段。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所谈的“跨越”是指存一定的条件下,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而先于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社会主义建设。从这一点来看,所谓地跨越更多的是针对当时已经不能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言的,他希望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达到跨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目的,使东方落后国家免遭资本主义的“不幸的灾难”。由此来看,马克思的跨越思想是与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相一致的,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只是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不是跨越生产力发展的某个阶段。他是希望通过这种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跨越,来适应或者说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贡献是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其发展过程呈现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断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过渡。但是,由于不同同家、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所处的具体环境和条件不同,因而,社会发展的具体形式和途径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发展的道路和模式上表现出多样性正是这一原理的体现,这就说明马克思的跨越思想有很深的理论依据,与马克思主义其它理论是一体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正是建立在这种整体性基础之上的。所以,在理解马克思的跨越理论的时候,必须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其它科学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深切体会到跨越理论的价值所存。

二、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初步表达了有关跨越发展的思想。他们认为,就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言,它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自发地进行”;二是“这种发展是非常缓慢的”。而跨越式发展的特点则恰恰相反,它存一定程度上是自觉地而不是靠自发地进行,因而是非常迅速的。“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交往形式本身可以看作是生产关系的一种衍生形式——引者注)之间的矛盾。此外,对于某一国家内冲突的发生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等这种矛盾在这个国家本身中发展到极端的地步。由于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而通过这种矛盾的冲突与解决,“在那些在已经发达的历史时代才开始自己发展的国家里”便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例如北美,这种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开始对俄国土地制度,即亚细亚生产方式,进行“全新的专门研究”,提出了俄国和东方其他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设想。1881年3月,在给俄国女作家维·伊·查苏利奇复信的初稿和三稿中,他几次写到俄国“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在1882年的《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在俄国,我们看见,除了迅速盛行起来的资本主义狂热和刚开始发展的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外,大半土地仍归农民公共占有。那么试问:俄国公社,这一同然已经大遭破坏的原始土地公共所有制形式,是能够直接过

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有制形式呢?或者相反,它必须先经过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解过程呢?”“对于这个过程,目前惟一可能的答复是:似如俄国将成为两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末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显而易见。处于19世纪未的俄国和东方其他落后国家之所以能够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在马克思看来就在于其“特有的历史条件”,即“与俄同农民公社并肩存在的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正濒于崩溃的时刻,而且在这一时刻它本身已显示出一种新的生产形式”,因此,“它能够在同西欧的大转变相结合的情况下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构想还只是指出了一条可能的道路,并没有真正付诸实施,对于如何创造和利用条件,实现跨越等具体而重要的问题也没有来得及详细展开和说明,因为能否真正实现跨越,最终还取决于落后国家或民族能在多大限度上占有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即是否具有新制度所必需的物质基础。这里,笔者认为,跨越发展理应包括两个层面的跨越,即生产力的跨越和生产关系或社会制度的跨越。因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使其相互间有一种“有限的张力”,在这种张力范围内,落后国家和民族可以通过革命或改革等手段跨越一定生产关系或社会制度,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减少和规避被跨越生产形式所固有或可能招致的负面效应,解放生产力,赶超发达国家。也就是说,通过生产关系或社会制度的跨越带动生产力的跨越,为生产力的跨越开辟道路,并以生产力的跨越为最终落脚点和归宿。正因为如此,除了论证这种“新的生产形式”的跨越可能性之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强调“俄国必须迅速发展工业”。此外,马克思主要还是寄希望于通过世界性的革命来实现生产关系或社会形式的跨越发展,“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为,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而他本人似乎并不太相信这种“地域性的共产主义”。

作为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的坚定捍卫者,列宁对这两个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思考与回答。在1915年8月所著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他以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绝对规律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关于这种革命的必要性,在《论我国革命》中,列宁结合一战后国际周内环境的新变化,反诘否定和指责十月革命合理性的苏汉诺夫道:“既然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前提,那又该怎么办呢?”而关于实现生产力跨越发展的条件问题,列宁写道:“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历史上必然会有一个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特殊时期或特殊阶段。”列宁这里提到的通过分两步走来创造条件,以实现过渡和跨越发展的方法及思路后来为毛泽东和邓小平所继承和发扬。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深刻指出:“很清楚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邓小平则按照生产力标准把两个阶段的划分进一步明确化,并立足于此强调创造条件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性。他一方面把中国所处的社会历史方位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另一方面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加以规定,强调在发展问题上“要拿国际水平的尺度来衡量”否则就只能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源泉和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沦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必将贯穿其始终,而改革开放则是对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的发展和补充,两方面相辅相成,共同将这场史无前例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现代化运动推向前进。

1.作为改革开放宏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针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要问题,列宁和毛泽东以革命分两步走,创造条件实现跨越的相关论述做出了初步回答。但是,在当时的特殊历史环境下,他们的阐述更多侧重于通过革命手段实现生产关系或社会制度的跨越方面,而在新民主主义国家已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亦即这种生产关系的跨越实现后,如何藉此契机释放潜能,迎头赶上,消除跨越后生产力方面存在的诸多障碍,使社会主义从“不够格”变得“够格”成为了新的时代课题,而且,此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所遭遇的严重挫折也直接折射m解决这一课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深刻指出,社会制度的跨越不仅要依赖于生产关系的跨越,还必须与生产力的跨越发展相适应。他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大胆探索与中国实际相符合的新道路新理论,通过对我国“文革”时期的一些错误认识和作法以及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深入反思,提出了在经济义化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正确认识社会发展阶段,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要确定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思想,对落后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个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从而找到了一条能够真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如他在十二大报告开幕词中所指出的那样,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从理论传承的关系来看,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当中关于历史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多样性和单一性相统一的原则。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不但天才地考察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论述了社会形态的跨越发展即社会形态的具体实现道路问题。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马克思曾这样写道:“他(指米海洛夫斯基——引者注)一定要把我

关于西方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路……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由此可见,如果对社会发展规律与具体实现道路不加区分,甚至混淆在一起,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要么用道路的特殊性来否认规律的普遍性,要么以规律的普遍性来拒斥道路的特殊性,而这两种片面的理解都是与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的初衷背道而驰的。毋庸置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是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成,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才算真正得到了实现),至于这条道路上所存在的某些特殊性,正如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中所讲到的那样:“当然符合世界发展的总的路线。”不过,“从世界历史的总进程来看,这种修正是微不足道的。”

2.如前所述,怎样创造有利条件,最终成功文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同时取决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因素。除了在国内变革生产关系或社会制度,努力形成其与生产力之间更快速的张力互动之外,还需要一定的国际环境与之相配合。很显然,马克思的跨越发展理论是以世界性的交往为前提的:第一,只有当历史进入了世界历史阶段,亦即整个世界处于普遍交往之中的时候,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生产与交往才会产生互动作用,而通过这种互动作用,具有特殊社会结构和历史背景的东方落后国家便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道路。第二,在他看来,这条道路之所以不同于标准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关键就在于世界范围的交往常常伴随着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转型,甚至它本身就是以这种重大转型为背景或前提的。作为共处于重大转型时期的不同文明形态,先发国家与后发国家之间的交往活动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即由原来相互隔绝的断层交往(不论相同质态或者相异质态)逐步演变为不同质态的混层交往,从而实现了不同文明形态之间的促进和融合。在这种混层交往中,先发国家的较高层次文明形态可以对后发国家作出引导或示范作用,使后发国家能够从中汲取先发国家的有益成果,这样便提供了一种契机,使得后发国家虽然尚未走完原有文明形态的全部历程,但却与发达国家共处于大体接近的历史宏观发展阶段或高度,拥有了与先发国家大致相同的发展机遇,“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以此为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俄国可以在发展它所特有的历史条件的同时取得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部成果,而又可以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苦难。”因为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本地居民已经吸取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文化成果,因而在革命时期这个国家可以几乎与西方同时完成社会的改造。”后来,列宁迫于革命形势的需要,提出了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但是仍然坚持强调借鉴发达国家文明成果的重要性。他深刻指出,要使跨越发展真正得以实现,必须重视发展与交往的互动作用,加强同发达国家的交往,学习借鉴其文明成果,“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存的时期,我们也愿意在合理的条件下给予承租权,作为俄国从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取得技术帮助的一种手段。”“要继续前进并学会欧美科学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头等的最主要的任务。”

可以看到,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指导思想直接导源于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市场体系空前扩大,生产要素的配置扩大到整个世界范围,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这样的国际经济社会背景下,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兴衰成败,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能否面向国际市场,能否积极地同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也就是说,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国际环境的新变化,邓小平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将时代的主题规定为“和平与发展”。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他明确指出,要实现现代化,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只有通过对外开放,才能获取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各种资源,利用好国内外市场,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确立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战略地位,加快我们的发展速度,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重视借鉴资本主义的肯定成果,包括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与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目前,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努力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同时,当今世界正面临和经历着经济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正在悄然兴起,这又给我们的跨越发展道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马克思所一再强调的,“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极端的不幸”,也就是应该被跨越的“卡夫丁峡谷”现在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这股席卷世界的浪潮中,我们作为后发国家,只有从根本上“扬弃”传统工业经济的弊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自主创新,才能真正突破能源稀缺和环境因素瓶颈,跨越“卡夫丁峡谷”。

面对新的形势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围绕着马克思留给后人的历史性课题即东方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从中国改革和建设的实际出发,进行艰辛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率先做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的战略构想,十六大接下来要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而十七大中,我党又进一步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形成了较为全面合理的决策安排和理论架构,紧紧抓住了历史赋予当代后发国家的难得机遇,为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做出了新的杰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孙来斌,跨越论与落后同家经济发展道路[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5.

[2]孟宪东,晚年马克思“跨越”思想研究——兼论东方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6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大事记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将改革进行到底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