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2011-04-27武警陕西总队医院西安710054何利红白咏梅吕韶敏
武警陕西总队医院(西安 710054) 何利红 白咏梅 吕韶敏 周 薇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 ,为有创性检查,在检查中常出现焦虑、咳嗽、恶心、少量出血等并发症,从而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我们于 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对首次接受纤支镜检查的 30例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选择首次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 60例患者,男36例 ,女 24例,年龄 l9~ 86岁,平均年龄 48.3岁。生命体征平稳,均无支气管镜检查的禁忌证,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例。两组均按一般支气管镜检查准备,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疗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2 方 法 ①术前干预:介绍检查医生和纤支镜室的环境,为患者创造舒适、安全、轻松、愉快的人文环境。了解患者的担忧、顾虑所在和心理承受能力,结合患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介绍镜检的一般知识,目的、意义。结合支气管树模型,让患者目睹支气管镜插入部位。告知患者检查时为什么会出现一些不适,如纤支镜进入声门时因刺激会有恶心、咳嗽、气憋感觉,指导患者精神放松、张口深呼吸,进入气管后症状会缓解。可让做过检查的患者现身说法,使患者对检查的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有所了解,从而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心理,增强其信心,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主动配合检查。②术中干预:支气管镜检查对患者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当支气管镜进入声门及声门以下气管时 ,患者易出现咳嗽、气憋 ,这时患者普遍存在恐惧心理,不愿接受检查,使检查工作难以进行,甚至中断[1]。向患者介绍局麻时不适感,如咽部喷雾麻醉时,告知患者可能会有咽部不适、恶心等,让患者深吸气后迅速喷药1次,以便使麻药充分吸入气道深部;环甲膜穿刺过程中避免患者吞咽及说话,检查过程中如有不适用手势告知。告诉患者纤支镜过声门时会有恶心、咳嗽、气憋感觉,属正常反应。应嘱患者放松呼吸节律,不能抬高身体或摇头。有痰咯出,我们随时擦掉或用吸引器吸出其口腔内的分泌物。并且要强调这些反应是短暂且可忍受的,正确配合可避免不良反应。对观测、活检时间较长难以忍受者,还需给予安慰,利用谈话转移患者注意力[2],使患者有安全感,尽量使其情绪放松和稳定。因支气管镜检查是一项令人不适的操作,使用镇静剂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如无禁忌证,可以对受检查者应用镇静剂,但门诊患者最好有人陪伴回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备好急救药品及物品,做好一切抢救准备。③术后干预:术后告知患者常见的反应,使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术后可能出现鼻咽喉不适、疼痛、声音嘶哑、头晕、胸闷等,休息后可逐渐缓解。如果痰中带少量血丝,属正常现象 ,一般不须处理,可短时或数日内自愈,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就诊。检查术后 2~ 3h方可进食,因为咽喉部麻醉后患者的吞咽反射减弱,易使食物误入气管造成误吸,告知患者饮食注意事项,术后需禁食禁水 2h,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少吃辛辣刺激性饮食。对于在镜检时发现有可能为恶性疾病的患者,要向亲属或陪护人员酌情交代病情并可让患者及家属做好进一步治疗的准备。对于思想顾虑较重的患者,医护人员可运用安慰性语言给予个体化指导,耐心细致地解释,稳定患者情绪,鼓励其振作精神,积极配合治疗。④观察两组患者恐惧、咳嗽、恶心、少量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附表。观察组恐惧、咳嗽、恶心、少量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附表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讨 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临床上既常用又重要的检查手段,可使许多隐藏在气管、支气管及肺内深部难以发现的疾病,在没有体表创伤的情况下得以诊断及治疗。但是,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缺乏,以及对纤维支气管镜的认知不足,认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很痛苦很可怕的检查操作,检查前常常存在较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常表现为焦虑、恐惧。因此,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有针对性进行心理干预非常重要,它是关系到患者能否有效地配合检查及能否顺利的进行一次性插管的关键。我们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对纤维支气管检查有了进一步了解,消除或减轻了恐惧、焦虑及紧张心理,患者的主动配合能力明显提高。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恐惧、咳嗽、恶心、少量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检查成功率 100%,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1] 徐 靖,郑 铨.丙泊酚伍用芬太尼麻醉用于门诊胃镜检查术 [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10):567-568.
[2] 吴晓英,王耀勇.纤维支气管镜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