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农业信息化网络教育服务平台成为提高农民素质和致富的有力帮手

2011-04-26

中国农业信息 2011年3期
关键词:素质意识农民

杜 蔚

(吉林省四平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四平 136000)

农业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是生物、环境、经济、技术等系统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分散在农业全过程的生产中,在加工、贮运、销售、消费的循环中,在自然、社会、经济三大系统中,农村信息化也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随着农村信息平台的逐步完善,通过互联网的延伸和渗透,已经逐步达到农村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融合,消除农村信息鸿沟,达到与城市信息同步,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对提高农民素质和致富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农业信息化网络教育要考虑农业信息的连续性、渗透性、综合性和公益性等特点。

1 增强信息的实用性,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

在办公室自动化形式上还要考虑农民也是完整的社会人的特点,注重提供社会综合信息满足农民的多种需要,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服务于农民,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开发农业信息教育资源,提供农民需要的知识,喜爱的致富信息。

2 努力建立“参与式”的信息推广体系

我国农业信息化在政府投资的推动下,计算机网络自上而下的建设,往往只是政府推广部门到省、县、乡级的互联互通,而网络进村入户却难以推进,致使网上的农业信息产品与农业生产经营者不能直接结合,难以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因此要在建设省,市、县、乡用户的 “四级一户”农业信息推广体系的同时,建立以农民 “参与”为主的自下而上的信息推广体系。

选用有信息意识,乡土经验和经济能力的农村经纪人,农业大户或个体农业协会的负责人参与到农业信息化教育推广工作中,发挥其能动性。通过对这些农民代表进行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教育培训,建立立足于农村实际的信息站点,并对其他农民进行信息及信息意识的带动和传播。以这些农民为中心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特点的参与式信息推广的方式代替那种推广人员讲,农民听的被动传授式的传统推广模式。在教育培训中尽可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鼓励从工作中学,从经验中体会农民之间相互带动,从而达到提高知识,技能和信息意识的目的。参与式的信息化教育推广还有助于研究人员,推广人员提供了了解农民需要和向农民学习的机会,也能使农民参与其中,从而可以确保信息的有效利用。

3 信息网络基础建设的多层次性

信息的 “进村入户”要根据各地信息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采取适当的信息传播手段,决不能不顾农村、农户的现实条件,一味地要求农民买电脑上网。应从农村的现实出发,将高科技信息技术结合农村、农民的需求和习惯,逐渐探索一个便捷、廉价、实用的信息 “进村入户”途径。

4 重视信息推广中人力资源的开发

政府应增加投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大力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并着重培养农民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信息意识,同时要大力提高农民信息素质能力。让他们具有信息需求激发农民参与农业信息化的热情,使农民认识到信息是开启农产品市场大门的 “金钥匙”让农民变 “信息淡漠”为 “信息饥渴”。

5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产业开发的有机结合

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中国农民已经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在提供必要的资金和信息的基础上应该注重有组织、有农民参与和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工作,以此带动和激发广大农民学习知识,选择从业领域占领市场致富之路的热情和勇气,为产业链条创造一套经常性的培训运作机制是达到真正占有市场目的的基本保证。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还要不断提高信息推广人员素质,开发与推进参与式的信息推广体系,创建农民与推广人员沟通交流的平台,让推广人员在此基础上切实的了解农村的需求和农民的需要,并鼓励推广人员与农业相结合把握好市场和企业的脉搏。

总之,只有在农村提倡全民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团体学习的思想,造成一种终身学习的环境和气氛,才能保证农村劳动者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使农村中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农业人力资源优势,只有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农业信息化也才能真正切实有效。

猜你喜欢

素质意识农民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