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青龙汤方证相应研究

2011-04-25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原方方证小青龙汤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小青龙汤[1]方始载于张仲景《伤寒论》,由麻黄、桂枝、芍药、五味子、干姜、细辛、半夏、甘草组成。主治风寒客表及水饮内停证。本文通过对小青龙汤1990-2009年近20年来临床病例文献资料进行整理,采用方证相应的标准化研究[2],采用数理统计学方法[3]对本方的方证关系进行研究,发掘出小青龙汤稳定而规范的方证相应关系,使其方证关系更精确,为进一步规范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 研究方法

1.1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电子检索方法收集文献资料,检索范围包括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1990-2009年收录于3个数据库有关小青龙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以“小青龙汤”为主题词进行检索。

1.2 资料筛选方法 为了提高研究文献的有效性,可以纳入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文献需符合以下条件:1)选用病例为原载有效病例。2)选用病例记载有明确的脉症、药物及其用量。3)选用病例中采用处方为小青龙汤或其加减方,且处方中原方药味数≥5味,其相似度[4]≥0.5。4)选用病例中给药途径需以汤剂口服。

1.3 资料整理规范 建立数据统计资料库。舌象、脉症和药物是研究小青龙汤证的主要依据,是资料整理的核心部分。把资料中记载的病名(包括中西医病名)、舌象、脉象、症状、药物等情况进行规范化[5]。

2 研究结果

2.1 资料概况 经过上述资料收集、筛选和整理后得到小青龙汤临床研究文献共103篇,涉及病例数219例。

2.2 资料涉及小青龙汤治疗疾病情况 统计资料中,有中西医诊断记载者215例。其病症种类为呼吸系统疾病67例、循环系统疾病39例、消化系统疾病36例、泌尿系统疾病11例、其他疾病17例。可见,临床上小青龙汤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为主。

2.3 小青龙汤临床病例证候及其数据统计分析

2.3.1 “黄金分割法” “黄金分割法”[6]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推广的一种“优选法”,该法分别以38.2%、61.8%为分割点,将百分比在38.2%以上的脉症作为小青龙汤方证的主要脉症,为小青龙汤临床应用的辨证依据;百分比在61.8%之上的脉症作为小青龙汤方证的核心脉症,为小青龙汤临床应用的主要辨证依据。同样,百分比在61.8%以上的药物作为小青龙汤的核心药物。本文即以此法为依据,进行各项症候和药物数据统计,进而找出疾病当前的本质,为论治提供依据[7]。

2.3.2 小青龙汤临床病例体征及症状分析 在所收集219例资料中共出现恶寒、发热、咳喘、痰多、身体疼重、不得平卧、四肢浮肿等63种症状,1 335症次,平均每案为6.1个症状(舌脉症状除外),每种症状平均出现21.2次。根据前述黄金分割法,所得结果为61.8%以上的症状没有,38.2%以上的有:恶寒发热45.4%、咳喘38.8%。这些可作为小青龙汤的辨证依据。

2.3.3 小青龙汤临床病例舌质舌苔分析 在舌苔的记录中,有舌质描述者197例,舌苔183例。在舌质方面,白舌所占比例为38.5%,可作为小青龙汤的辨证依据。在舌苔方面,有11种描述,其中滑苔38.7%,超过38.2%,可作为小青龙汤的辨证依据。

2.3.4 小青龙汤临床病例脉象分析 所述病例中,有脉象记录者179例,大多以复脉形式出现,以浮脉、弦脉出现次数较多。把复脉拆成单脉进行统计,共有单脉11种,205脉次,其中浮、弦脉出现较多,占脉案总数分别为45.6%和37.1%,浮脉可作为主要脉症依据。此外,脉象兼有它脉者有81例,占病例的36.9%。由此可见浮脉在此小青龙汤方辨证中可作为主要脉症依据。

2.3.5 小青龙汤方药统计分析

2.3.5.1 小青龙汤原方药物使用统计分析 219例资料中均为小青龙汤的加减方,其原方用药率,见表1。

表1 原方药味使用频次

从表1中可以看出小青龙汤原方全部药物使用频率都超过了61.8%,根据黄金分割法,其原方8味药物均入选为核心药物。

2.3.5.2 小青龙汤加味药物使用分析 本文对纳入研究文献中医家应用小青龙汤时所用的加味药物进行了统计,得出结果如下:加味药物167味,总频次为937。219例共使用祛痰化饮药29味,180频次,其次是降逆止咳药15味,97频次;健脾药11味,81频次。

3 讨论

本文收集了符合纳入规范的小青龙汤病例219例,对这些小青龙汤病案的中西医诊断、舌苔、脉象、症状体征、方药使用频率及加味药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小青龙汤的主要脉症为恶寒发热,咳喘,舌白,苔滑,脉浮。可见此方所治疾病多为风寒客表及水饮内停证。依据小青龙汤病机,古代医家选用麻黄、桂枝、芍药、五味子、干姜、细辛、半夏、甘草,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原方8味药物都入选为核心药物,可见古人选方用药之精确。综上所述,小青龙汤方证相应关系明确,符合原方辨证治疗内容。古为今用,希望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更大作用。

[1]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36.

[2]王聪丽,马红.方证相应的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08,28(10):775.

[3]柴程芝,黄煌.用数理统计学方法解析半夏厚朴汤加味方方证[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6):101-102.

[4]吴今培,孙德山.现代数据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9.

[5]邓铁涛.中医证候规范[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121.

[6]裴雪重,唐韶华,夏一天.黄金分割律在中医学理论中有重要表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4(2):13-14.

[7]杨朴,骆文郁.中医辨证思维及其应用[J].河南中医,2009,29(1):22.

猜你喜欢

原方方证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桂苓味甘汤及加减方证条文辨析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小青龙汤医案辨析
四逆散方证分析及临床运用举隅
图片赏析
复聪汤缓解耳聋耳鸣
银翘散“因地制宜”名家临证举隅
“六炭止血散加减”治疗家畜内外出血
基于属性偏序表示原理的经方方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