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BDNF含量的影响

2011-04-25德山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眼针脑缺血神经元

, , ,,,德山,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

眼针疗法是彭静山教授根据中医学基本理论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所创立的一种微针疗法,眼针对于脑血管性疾病特别是脑卒中等具有显著的疗效,但是其作用机制至今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眼针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旨在探究眼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健康SD(SPF级)大鼠80只,雌雄不限,体重(280±20) g,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编号:SCXK(京)2007-0001。分笼适应性饲养,室内温度22 ℃,相对湿度45%。将标准颗粒饲料喂养7 d以后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3、24、72 h假手术组;3、24、72 h模型组;3、24、72 h眼针组,共计10组,每组8只。

1.2 模型制备与评价 在文献[1]基础上,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于缺血2 h进行再灌注,再灌注后3、24、72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模型评价参照ZeaLonga 5分制评分标准:0分为无症状;1分为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2分为向对侧转圈;3分为向对侧倾倒;4分为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评分为1~3分者纳入实验组,未达标准者排除。假手术组术式同模型、眼针组,区别在于钓鱼线插入动脉深度为0.5~1 cm,其他同手术组。正常组未做处理。经过预实验发现在保证大鼠体质量、环境温度的条件下,由手术熟练的技术人员操作,动物不会发生死亡。

1.3 眼针取穴及刺法 眼针组:用31号13 mm毫针,于大鼠眶周2 mm处针刺,参照人体取穴方法,取肝区、上焦区、下焦区、肾区。手法:平刺,进针3 mm。留针20 min,留针期间捻转行针3次,每次1 min。治疗时机:3、24、72 h眼针组大鼠均于脑缺血再灌注即刻及取材前30 min,分别进行眼针刺激,并且24、72 h组每隔12 h分别针刺1次,方法同上。

1.4 指标测定 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BDNF含量。眼针结束后,麻醉状态下腹主动脉取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供检测备用;ELISA试剂盒由美国R&D公司进口分装试剂盒,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利用全自动酶标仪,在450 nm处测定各孔的OD值,采用CurveExpert 1.3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并计算出对应的浓度值。

2 结果

2.1 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影响 见表1。

2.2 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中BDNF含量的影响 见表2。

表1 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 分

表2 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中BDNF含量的影响 OD值

3 讨论

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发生时,BDNF[2-3]可作为一种保护剂抵抗脑缺血损伤,对神经元损伤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4-6]。眼针疗法是由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著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于70年代首创,在眼眶周围用针刺等刺激防治疾病的一种微针疗法。应用于临床30余年来,疗效显著。

BDNF为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的一员,由神经细胞合成并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分布最为丰富[4-7]。BDNF对神经元生长发育及神经元缺血损伤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8]表明,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均可导致脑组织BDNFmRNA的广泛表达,而且其表达水平与局部神经元抵抗损伤的能力呈正相关,脑损伤后BDNFmRNA的表达增加是神经元对脑损伤的自身保护。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受损,机体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同时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减少,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的损伤。应用眼针的治疗方法,可通过提高大鼠血清中BDNF的含量,促进神经元缺血损伤后的修复,使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

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明确了眼针治疗可以使大鼠血清中BDNF的含量增加,进而促进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揭示了眼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相关机制。

[1]马贤德,孙宏伟.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方法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6):1200-1201.

[2]Han B D,CostaA,Back SA,et al.BDNF blocks caspase-3 activation in neonatal hypoxia-ischemia[J].Neurobio Dis,2000,7(1):38-53.

[3]Schabitz WR,Sommer C,Zoder W,etal.Intravenous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reduces infarct size and counterregulatesBax and Bcl-2 expression after temporary focal cerebral ischemia[J].Stroke,2000,31(9):2212-2217.

[4]Yang JT,Chang CN,Lee TH,et al.Effectofdexamethasone on the expression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and neurotrophin-3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s after forebrain ischemia in the rat[J].CritCareMed,2002,30(4):913-918.

[5]林敏,林智颖,陈晓春,等,赤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8,13(10):1109-1115.

[6]Endres M,Fan G,Hirt L,et al.Ischemic brain damage inmice af-ter selectivelymodify-ing BDNF orNT gene expression[J].Cereb Blood FlowMetab,2000,20(1):139-144.

[7]Kelly PJ,Morrow JD,Ning M,et al.Oxidative stress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the Biomarker Evaluation for Antioxidant Therapies in Stroke(BEAT-Stroke) study[J].Stroke,2008,39(1):100-104.

[8]石向群,杨金升,汪泳,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10(5):260-262.

猜你喜欢

眼针脑缺血神经元
眼针运动疗法结合温针灸治疗寒湿腰痛的临床观察
酸枣仁汤加味联合眼针疗法治疗心肝血虚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眼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的机制探讨
眼针治疗脑卒中及其并发症研究进展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跃动的神经元——波兰Brain Embassy联合办公
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基于二次型单神经元PID的MPPT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