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研究进展

2011-04-14丘丽华指导

世界中医药 2011年5期
关键词:突聋突发性耳聋

丘丽华 指导:王 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深圳市福田区福华路1号,518033)

突发性耳聋(Sudden Hearing Loss),中医称之为“暴聋”,是一种病因不明,起病急骤,以听觉障碍为主的感音性聋[1],多与内耳血供障碍、病原体感染等相关,单纯用西药治疗病程长,收效不理想。临床报道针刺治疗有效,为了系统研究针刺对突发性耳聋的作用及其机理,笔者将近年来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文献进行整理,现综述如下。

1 针刺

《黄帝内经》对“暴聋”的病因病机、针灸治疗原则及选穴均有详细记载,后世医家不断继承创新,辨证更趋详细,选穴亦更多样,现代医家还充分应用生物全息理论,通过头针、腹针、鼻针、眼针、耳针等,使疾病引起的机体内在环境紊乱得到恢复,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治疗疾病”之目的。

1.1 体针 体针治疗本病,多采用远近配穴原则,以耳周围穴位,如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穴,配合辨证选穴。朱氏[2]认为暴聋属于神匿窍闭,耳道失于清宣而为之不利,所以治聋的关键,必须先开窍启闭,先刺内关,直刺,施术1min,继刺水沟,5min后出针,再取翳风、听会、中渚、侠溪,10min行针1次,留针30min,结果总有效率93.75%。王氏等[3]采用针刺百会、完骨、听宫、外关等穴治疗,对照组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ATP 60mg,辅酶A 100U滴注,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6.0%,明显高于对照组(59.0%)。孙氏[4]针刺患侧中渚穴,经催气法至患者有酸麻重胀感后,使针尖向心顺经脉方向斜刺捻转行气,配合循法、摇法,留针30min,结果总有效率84%。王氏等[5]针刺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中渚、三阴交、太溪穴治疗本病50例,耳门、听宫、听会3穴不留针,余穴留针30min,结果总有效45例(90.0%),并且对耳鸣、头痛症状均有缓解,头晕、失眠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和85.7%,对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改善作用。

1.2 头皮针 “头为诸阳之会”,针刺头部穴位时,可以调理全身阴阳气血,使窍闭得通。现代医学亦认为,针刺头针之“晕听区”可以提高脑血流,改善听神经的神经纤维的传导,提高听力。高氏[6]等选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穴,行快速捻转泻法1min,兼耳鸣者配风池、完骨、天柱、四神聪。晕听区2针、翳风和听宫4穴接电针,连续波。对照组选取翳风、听会、侠溪、中渚,肝胆火盛配太冲、丘墟,外感风邪配合谷、外关,均用捻转泻法,翳风、听会加电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0.0%,(P<0.05)。平均起效时间治疗组为11.5天,对照组为19.9天,2组比较,P<0.05。张氏等[7]认为针刺晕听区可治疗对侧耳鸣、耳聋。将两根2.5寸平针沿晕听区不同方向(相对)沿皮刺入后直进2寸,接通电针,连续波,治疗突聋41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7.8%。魏彩莲[8]取额中线、顶中线、双侧颞后线、头维穴,均用抽气手法(紧提慢按,三退一进,属泻法),行针同时嘱患者行按耳法10次,也可嘱患者用手紧捏鼻翼,闭住鼻孔,至两耳内鼓膜有声响为度,治疗43例,有效率90.7%。管氏等[9]在辨证针刺基础上取头皮针的颞后斜线及其旁开各lcm平行线处以毫针每隔5分斜刺,接电针仪留针30min,结果总有效率86%。

1.3 腹针 腹针理论认为以神阙为中心的腹部存在两个全身的经络调节系统,其中调节外周的系统位于腹壁的浅层。此全息影像具有非常明确的应答关系,刺激之可以鼓动脏腑之气向病变部位布散又能泻肝胆之火,补肝肾之不足。周氏[10]根据腹针处方原则进行取穴。主穴:天地针(中脘、关元)。辅穴:气海、气穴、气旁穴。佐穴:下脘、神阙。使穴:患侧耳门、听会、翳风。先刺入关元、气海、气穴、气旁到地部,下脘穴刺至人部,中脘刺至天部,并以中脘为中心,上下左右各距3~5分各刺一针至天部。即中脘行梅花刺。同时用温灸器灸神阙、中脘穴30min。另取患侧耳门、听会、翳风,得气后予艾柱温灸连灸2壮,4min后取针。对照组按常规针法取主穴翳风、听会。实证配太冲、中渚、侠溪,均用捻转泻法;虚证配肾俞、关元均用捻转补法。治疗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总有效率69.0%,2组比较,P <0.05。

1.4 项针 现代医学认为,内耳血液供应来源于椎基底动脉系统,项针穴位深层有椎动脉,刺激之可以改善血流,增加内听动脉的血流供应,还可以用电针刺激局部肌肉,通过肌肉泵的作用改善供血。王氏等[11-12]采用电项针(风池穴及供血穴:风池下1.5寸,平下口唇处为主),取双侧风池、供血穴,接电针仪,正极连接风池穴,负极连接供血穴,选择疏波。配合翳风、耳门、听会等穴辨证施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显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间疗效比较,P<0.05。

1.5 鼻针 按照全息生物论,当某部有病时,其对应的鼻区即出现阳性反应。骆氏[13]发现相当部分突发性耳聋患者在鼻部全息心、肝、脾、肾点上有压痛。其采用鼻穴部针刺0.5寸,快速捻转,留针30min,15min行针1次。对照体针组取曲池、合谷、听宫、听会、血海、膈腧等,双侧取穴,平补平泻手法,结果鼻针组有效率为94%,体针组为87%。

1.6 眼针 眼与经络的关系极为密切,手足三阳经脉与眼直接发生关系,此外,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亦与眼直接相关。郑氏[14-15]等采用眼针治疗本病,穴取肝区以清肝胆火热、疏利肝胆气机,肾区滋阴益肾、壮肾生精、补益开窍,上焦区则为病位取穴法,对照组只给予西药治疗。如单侧聋取患侧,双侧聋则取双侧。结果眼针组总有效率为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 <0.05)。

1.7 耳针(穴)外耳道、耳廓神经敏感与内耳联系密切,针刺时对内耳、听神经及其听中枢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消除中枢抑制作用,改善供血,提高听力。张氏[16]针刺耳廓外耳道治疗突发性耳聋11例,分别在耳屏与耳轮脚间、耳垂、外耳道前、后、上、下四壁分别针刺,采用斜刺入皮下0.5~1.0cm,刺入后反复捻转针柄,留针15~30min,5~10min行针1次,结果总有效率90.9%。闫冰[17]以磁珠贴压耳穴治疗本病,取穴内耳、阳维、肾、肝、胰、胆、心、神门、内分泌,并随症而增加穴位,如焦虑、失眠、食欲不振者可加额、胃等穴。80例患者经本法治疗全部获效,总有效率100%。

1.8 经验穴 彭氏[18]治疗本病42例,主穴取恩聋穴(位于耳后,平瘛脉穴,将耳廓轻提起,沿耳轮脚沟下缘凹陷中45度斜刺0.7~1寸),耳门透听会(张口取穴,斜下60度向听会透刺1~1.5寸)。治疗期间行导引法以辅助治疗,即嘱患者每日用手指按压耳屏,或用手指尖插入耳道口,一按一放,反复多次,结果总有效率90.5%。汪氏等[19]取患侧治聋1(耳廓后凹陷处,与耳屏呈水平位)、治聋2(翳风穴上5分处)、耳门、听会、外关、中渚、足临泣、全息耳穴(第一掌骨侧),其中治聋1、治聋2、耳门、听会得气后接通电针,总有效率92.7%。张氏[20]认为真正的听官穴应该在鼓膜脐部鼓室内,为区别于目前公认的听宫穴,将该穴命名为“内听宫”穴。其对19例突聋患者和10例正常耳针刺“内听宫”穴,并在治疗前后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测,结果发现针刺“内听宫”穴能提高突聋耳耳蜗听神经以及外侧丘系桥脑的兴奋性和传导性,但对正常耳无影响。郭氏[21]以管氏耳病六聪穴为主穴:翳聪(在翳风穴后下1.5寸),耳灵(在耳轮脚沟的中点处,与听宫穴相对应),听会、角孙、翳风、听宫。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治疗36例突聋患者,结果总有效率75%。

2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疗法,综合了穴位及药物的双重作用,既能发挥针刺及药物对经穴的单一作用,又可发挥协同作用,起到比单一针刺及药物的成倍效应。陈氏[22]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在双侧翳风、听会穴分别注入ATP注射液、654-2注射液的混合液0.5mL,双风池分别注入复方丹参注射液 1mL,治疗 38例,总有效率89.5%。施氏[23]亦在常规针刺基础上,于耳门、听会、翳风穴,每次选取其中两穴,得气后分别注入维生素B1注射液0.5mL,治疗32例患者,总有效率90.6%。李氏等[24]在翳风穴注入ATP注射液0.5mL,风池穴注入复方丹参注射液0.5mL,听会穴注入654-2注射液0.2mL治疗本病85耳,总有效率83.5%。

3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一方面可以清泄实邪,另一方面可以祛瘀通络,谈氏[25]总结发现刺络放血可以改善微循环,激发纤溶活性,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霍氏[26]在针刺基础上点刺安眠穴及拔罐放血,结果针刺放血组总有效率76.92%;与针刺组总有效率55.00%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郎氏[27]以刺络拔罐法治疗30例突聋患者,取穴:大椎、肝俞、胆俞、肺俞、肾俞。用三棱针点刺所取之穴,放出瘀血,取大号玻璃火罐在针刺点处拔罐,每次取3穴;大椎穴每次必取,余穴可交替选用,结果总有效率90%。

4 实验研究

研究证实针刺可以改善内耳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加快红细胞电泳时间,降低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聚集率,从而有助于改善脑血流及内耳的血循环,改善微循环,促进听觉神经的修复,提高听力。

4.1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王氏[5]比较针刺前后流变学检测数据后发现突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参考值,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正常值低;经针刺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针刺前下降明显(P<0.05),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提高(P<0.05)。说明针刺可以降低突聋患者的高黏血状态,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亦有研究发现[28],头针电刺激对突聋患者的血液流变等产生有益影响,如降低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加快红细胞电泳时间,降低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聚集率,从而有助于改善脑血流及内耳的血循环。奚氏[29]在常规中、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及悬灸,结果发现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黏度(高、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显著下降,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影响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而改善耳内微循环,提高听力。

4.2 对甲皱微循环的影响 王氏等[30]发现突聋患者甲皱微循环明显异常。针刺后患者甲皱微循环加权积分值有明显改善(P<0.05),说明针刺可改善突聋患者甲皱微循环状态。

4.3 对内耳的影响 王氏等[3]通过针刺听宫穴对实验性动物的耳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耳蜗细胞损伤情况。结果表明针刺能改善实验动物耳蜗细胞损伤情况及营养供应,减轻细胞坏死。李氏[24]认为,针刺可提高内耳听觉毛细胞的兴奋性,使耳蜗机能提高,听阈降低,听力得到提高和恢复。

5 展望

现代医学认为突发性耳聋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单纯用中西药治疗病程长,收效不理想,而临床证实针刺治疗本病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副作用少,临床上被广泛推广应用。但是针灸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研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对此病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盲法临床研究和相关试验研究。辨证治疗时辨证分型不统一,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治疗的疗程不统一,治疗后随访时间不统一。在机理研究方面,实验研究较少。今后需要大力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建立统一的辨证、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大样本的前瞻性实验研究,密切追踪观察,运用现代基础医学理论与实验方法,阐明针刺作用机理,筛选优化穴位组合,为针灸经络理论提供可靠的依据。

虽然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方法多种多样,见效快,操作简单,有一定的优越性,但突聋的预后与治疗时间密切相关,且部分难治性突聋患者单纯依靠针灸治疗效果不明显,因此,目前主要以中西医及针刺综合治疗为主治疗本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1]何永照.耳鼻咽喉科全书.耳科学下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杜,1985:218.

[2]朱现民.针刺“醒脑”与“通络”并用治疗突发性耳聋32例的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1997,13(6):22 -23.

[3]王春英.针刺治疗神经性耳聋临床研究.中国针灸,2000,20(4):205-209.

[4]孙阁.循经感传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50例.上海针灸杂志,2006,25(3):31.

[5]王长海.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国针灸,2003,23(2):87 -88.

[6]高燕,吴小虎.针刺晕听区配合耳穴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疗效观察.新中医,2008,40(8):69 -71.

[7]张学鉴,葛莉.头针电刺激疗法治疗突发性聋41例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1994,2(3):139-140.

[8]魏彩莲.头针治疗神经性耳聋43例.中国针灸,2003,23(2):91.

[9]管汴生.针刺治疗暴聋50 例.陕西中医,2005,26(9):958.

[10]周佐涛.腹针治疗突发性耳聋42例.中国针灸,2006,26(4):303-304.

[11]王月.电项针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6,22(4):33-34.

[12]姜建玲.电项针治疗突发性聋50例.针灸临床杂志,2007,23(5).

[13]骆君骅,吴耀持.鼻针治疗突发性耳聋35例.上海针灸杂志,1998,17(1):6.

[14]郑振,石晶.眼针治疗突发性耳聋42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2,22(8):523-524.

[15]郑振,石晶.眼针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40例.针灸临床杂志,2002,18(8):1-2.

[16]张仁勇,靳小平.针刺耳廓外耳道治疗突发性耳聋11例报告.实用医技杂志,2001,8(6):412.

[17]闫冰.磁珠贴压耳穴治疗突发性耳聋80例.中国民间疗法,2001,9(4):39.

[18]彭冬青.针刺导引治疗突发性耳聋.中国针灸,2004,24(5):350.

[19]汪艳,张兆蓬.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2004,23(1):24.

[20]张晓彤,袁国莲.针刺“内听宫”穴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中国针灸,2003,23(3):171 -172.

[21]郭翠萍.管氏耳病六聪穴治疗暴聋36例.天津中医,2001,18(4):38.

[22]陈吉力.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38例.上海针灸杂志,2005,24(7):29.

[23]施萌.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32例.上海针灸杂志,2006,25(6):23.

[24]李天印.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61例疗效分析.中国针灸,2002,22(10):663.

[25]谈建新.三棱针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河北中医,2006,28(6):475-477.

[26]霍则军.针刺配合放血治疗突发性耳聋26例疗效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0):958.

[27]郎福文.刺络出血配拔罐治疗暴聋症30例观察.中国乡村医生杂志,1996,(7):35 -36.

[28]赵明伦主编.脑血管病的抢救与康复[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42.

[29]奚玉风.电针合悬灸治疗突发性耳聋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江苏中医药,2008,40(7):62 -63.

[30]王长海,王文.突发性耳聋甲皱微循环改变及针刺的影响.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5):477 -478.

猜你喜欢

突聋突发性耳聋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深刺听宫治疗耳鸣、耳聋验案
“突聋”的年轻人多了
突聋 三周内请务必就诊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双耳突聋与单耳突聋的临床治疗比较
耳聋耳鸣辨证施护
不同年龄段突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