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代博物馆与旅游——以三星堆博物馆旅游发展为例

2011-04-14易元斌赵庆庆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博物馆旅游文化

易元斌 赵庆庆

(1.伊犁师范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奎屯 833200;2.西昌宁南县职业技术学校,四川 宁南 615400)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游山玩水,而注重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因此博物馆将成为未来旅游的新热点,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博物馆,在博物馆中领略历史文化精粹,同时得到美的享受。笔者作为从事旅游专业的教育工作者,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收集等研究方法,结合博物馆旅游功能理论,探讨了三星堆博物馆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加快博物馆与旅游业达到最佳结合点的建设性建议,旨在更好地满足当前旅游发展的需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三星堆特色文化旅游。

1 现代博物馆与旅游

1.1 博物馆历史沿革

博物馆现象最初萌发于人们的收藏意识。[1]早在4000多年前,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者就开始注意寻找宝藏、珍品、奇物并将其收集陈列。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时期出现了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缪斯神庙”。1753年,大英博物馆建立,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从1977年开始,国际博物馆协会把每年的5月18日确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并且每年都会确定一个主题。

1.2 博物馆旅游功能的增加

国内外博物馆最初创办时都是以收藏保存某种藏品,进而适当展示部分藏品,以供人们瞻仰和观赏,发展至后来才逐步有了收藏、研究、教育等多种功能。近年来,随着城市旅游的日渐兴起,博物馆的旅游功能日益突出,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吸引力的重要载体。[2]博物馆与旅游虽然性质不同,但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在相互合作中,博物馆可以从中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也增加一些收入来补充博物馆发展需要的资金;而旅游业在取得最大化利润的同时,也可增加旅游的文化含量。[3]

2 三星堆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2.1 发展现状

三星堆古遗址文化旅游区位于四川广汉市西郊,规划建设面积22km2,交通便利,公路铁路四通八达。遗址保护区面积约12km2,以文化观光旅游、科考求知等为主题,涵盖遗址保护区与博物馆区,分为观光游览区、集中展示区和接待服务区。

近年来,三星堆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和AAAA级旅游景区,成功发行了“三星堆邮票”和“三星堆金银纪念币”。三星堆博物馆自1997年10月开馆以来,截至2003年6月,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累计接待了海内外游客200多万人次,年均递增在30%以上,极大地带动了广汉市旅游业的发展。在“四川省旅游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中,三星堆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发展的十大精品旅游区之一,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也将旅游列入全省经济发展支柱产业,这为三星堆古遗址文化旅游区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战略发展机遇,也为加快该区域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综合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4]

2.2 存在的问题

目前,四川省政府已将三星堆列为自然(九寨沟)、生态(大熊猫)、人文(三星堆)三大旅游精品之一,重点向外推介。2009年10月1日,三星堆博物馆管理中心在成都开通了旅游直通车,为游客前往三星堆游览提供了便利。从总体上来说,三星堆博物馆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国内外同类型的其他博物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其资源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存在以下不足:2.2.1 资金缺乏,展馆面积小,产品开发欠缺

据统计,三星堆博物馆现有约20%的文物亟待修复,包括早期出土的神坛、小神树、青铜头、面具及铜石尊等。现在三星堆博物馆每年只靠财政170万元左右的拨款经费生存,但开支却需要200万元左右,日常经费捉襟见肘,根本没有财力对博物馆及其展品进行更新、丰富、发展。同时也因展览面积远远不能满足其基本陈列的需要,而不得不使大部分珍贵文物长期深藏于库,造成文物资源的浪费。三星堆现有4000m2的展厅,文物陈列过密,难以达到展示的最佳效果,除去摆放文物和一些辅助陈列,余下的空间在1000m2左右,与同类的金沙博物馆相比,只能望其项背。[5]

2.2.2 经营管理模式不合理

三星堆遗址现驻有三星堆博物馆、省考古研究所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广汉市文物管理所、四川省旅游集团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四家单位。[5]其中,三星堆博物馆和广汉市文管所属于广汉市,负责出土文物的管理、保护、展览等;工作站属省考古研究所的派出机构,负责文物的发掘及“抢救”;省旅游集团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负责卖门票。据估计,博物馆一年的门票收入达到800万元左右,但公司只向有关方面上交400万元。[5]三星堆遗址的保护、发掘及开发呈现出混乱和无序的局面,其深层原因就在于其管理体制一直没有理顺。此外,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管理方式呆板,习惯于以“官”方自居,向来参观的客人“发布命令”,诸如“保持肃静”“禁止拍照”“不准触摸”等,也让人敬而远之。

2.2.3 高素质讲解人员匮乏,宣传和促销力度不够

目前,三星堆博物馆综合素质较高的讲解人员十分匮乏,现有的讲解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大多只有“导游”水平,讲解单调、古板,而且一般只能为团体游客讲解,很少能为专业的散客讲解,更缺乏外语讲解员,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文化旅游的发展。[3]三星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讲解人员文化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游客对三星堆游览满意度的高低,进而影响潜在游客,同时对树立三星堆旅游目的地形象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到三星堆参观旅游的外地游客较多,而四川本省游客少,个人自发前往的更少,这个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古蜀文明并没有被成功地推广,三星堆文化对广汉、德阳、成都乃至整个四川省的形象提升都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实,三星堆文物曾十余次出国展览,激发了国内外数百专家的研究热忱,参观者惊为“天人”,都足以证明三星堆具有巨大的市场传播价值。[4]因此,加强文化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也是当务之急。

3 三星堆博物馆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三星堆作为四川文化旅游形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四川旅游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四川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5]就目前情况来看,可以从以下方面扬长避短,促进三星堆博物馆旅游的发展:

3.1 融入三星堆文化旅游系统之中

将三星堆博物馆作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从旅游主管部门而言,要让游客更好地理解三星堆古蜀文化,就需要与其他旅游资源相结合。从博物馆而言,要积极行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旅游产品,通过自身努力更好地融入旅游系统中。可在论证的基础上考虑降低门票价格,或采用香港、新加坡等地做法,不收门票,把博物馆作为吸引外地游客、增加在三星堆逗留时间的重要途径,进而让游客在三星堆更多地消费,促进三星堆旅游系统的收入增加。从地方政府而言,可以增加投入的方式回馈博物馆,或者与其他游乐设施、旅游景点联合开发通票、年票,降低市区居民每次参观博物馆的成本,提高博物馆的人气,促使博物馆可与其他游乐设施、旅游景点适当分成以弥补游客增多所增加的成本支出。

3.2 改善管理,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继续完善交通设施,提高可进入能力,博物馆内除了用于陈列、贮藏、修复、研究等基本空间外,增加多功能厅、图书室、茶室、咖啡厅、餐厅等设施,满足参观者的综合需求。通过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延长观众的逗留时间,增强博物馆的旅游吸引力。博物馆空间布局及环境营造应体现出对游客利益的尊重,具体包括:馆内光线色调柔和,温度适宜,空气清新;展厅安静或配有和谐的背景音乐;游览步道应足够宽敞、舒适;展厅外设置一些座椅或休息场所供游客小憩。

3.3 加强人员培训,做好旅游宣传与促销

应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除进行常规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的培训、考核和监督外,还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博物馆知识、文物基础知识、文物保护基础知识的培训,扩充其知识面。制定三星堆古遗址文化旅游区的市场营销战略,加大与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合作,发挥品牌效应,借助知名媒体的力量,扩大三星堆古遗址文化旅游区的影响和知名度。[6]加强与国内外旅行商的联系,强力推出针对不同客源市场的旅游产品,拓展客源市场。有计划地开展主题旅游活动和各种招商引资活动,利用优惠、奖励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加大旅游宣传投入,组织办好大型宣传活动和民间节庆活动,打造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优秀项目,使之成为创新旅游的新亮点。

4 结语

博物馆是一项具有特色的重要旅游资源,游览博物馆早已是许多国家和地区旅游的重要项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增长较快,这正是三星堆文化旅游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绝好时机。因此,应在三星堆创造出中国西部单一型文物旅游景点向综合型文化科技旅游产业园区开拓发展的先进模式和良好范例。要以三星堆遗址为依托,以三星堆形象为品牌,以三星堆文化为核心,以三星堆文化科技旅游产业园为载体,将三星堆文化旅游研究成果转化为文化旅游产业,不仅让游客观赏三星堆神奇精美的文物瑰宝,更让他们有直接参与三星堆古蜀文化活动的体验。

[1]张敏.博物馆与旅游[J].中国博物馆,2004(1):24-28.

[2]盘福东,盘立.博物馆在旅游城市的形象定位[J].桂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3):118-120.

[3]窦引娣.中国博物馆旅游发展现状与构想[J].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5):65-68.

[4]四川旅游局.四川旅游[M].成都:地图出版社,2000:23.

[5]张仲炎,唐林,杨红梅,范远泰.四川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研究对策[J].四川戏剧,2004(4):92-97.

[6]范小平.三星堆遗址旅游价值及其保护与利用定位[J].中华文化论坛,2001(4):25-26.

猜你喜欢

博物馆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博物馆
谁远谁近?
旅游
露天博物馆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博物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