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产、学、研相结合
2011-04-14
近年来,河南省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加强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种、选育和利用工作,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着力培植以地方良种为核心的特色、优势畜牧产业,提升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在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上,主要做法是:
一、开展资源调查,为资源利用奠定基础
河南省用两年多的时间,彻底澄清了河南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家底,为资源的保护利用及产业开发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通过调查,新发现并通过国家鉴定的地方品种4个;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认可历史上形成的品种2个,河南省畜禽遗传资源总数达到29个。
二、加大宣传力度,为资源保护凝聚共识
为提高全社会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认识,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河南省和新闻媒体联合推出了“关注河南地方畜禽品种保护”系列报道活动,组织媒体深入八个河南有代表性的地方畜禽品种核心产区,全面介绍河南省畜禽遗传资源的优良特性、保护利用现状、存在问题等,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主管农业的省长对报道活动做出专门批示,并亲自主持召开了畜禽资源保护利用座谈会,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凝聚了全社会对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共识,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落实保种措施,为资源利用提供保障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河南省的优良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河南省按照《畜牧法》等相关法规的要求,制定发布了《河南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印发了《河南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利用规划》,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资源保护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建立了南阳黄牛良种场、郏县红牛原种场等地方品种保种场15个,划定确山黑猪、槐山羊等社会保护区23个,其中国家级资源保种场5个,制定保种方案,完善保种措施,开展良种登记和选种选配,杜绝外来品种混杂;二是先后组织举办了四届南阳黄牛节,六届郏县红牛节,引导农民饲养、繁育优良地方品种,达到了群选群育的效果,其他地方品种如小尾寒羊等地方品种的保种工作,通过赛羊会等形式,也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对南阳牛、郏县红牛、大尾寒羊等地方优良品种实施了胚胎、冻精保种,建立了河南省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中心,对固始鸡、卢氏鸡等地方家禽种质资源进行集中保种选育;四是探索保种机制,在确山黑猪、太行黑山羊等品种的核心产区,对优秀地方品种基础种畜开展良种登记,实施饲养补贴,激发农民饲养地方品种的积极性。
四、坚持选种选育,为资源利用创造条件
在牛的地方品种选种育种上,建立了核心育种场、保种区、种公牛站三位一体的选种育种体系,经过十几年严格的本品种选育,育成了南阳牛4号(胸粗系)和28号(体长系)两个役肉兼用品系;利用南阳牛肉质优良、适应性强的特性,与夏洛来牛杂交,历时二十余年,育成了我国第一个肉牛品种夏南牛。在家禽的地方品种选种育种上,组建育种核心群对卢氏鸡产绿壳蛋的优良性状进行了选育提高,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卢氏鸡育种核心群产绿壳蛋的比例由3.6%提高到了95%以上,成为一个具有独特优良性状的种群。在猪的地方品种选种育种上,利用淮南猪肉质好、产仔数高的优良特性,培育出了河南省第一个优质猪肉生产新品种豫南黑猪。其他地方品种如郏县红牛、小尾寒羊、正阳三黄鸡等的选种育种工作也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实施产业开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近年来,河南省各地充分利用各自的地方品种资源优势,开展以地方品种为核心的畜牧优势产业开发,提高了畜牧业的竞争力,带动了产业的跨越升级。南阳市以南阳牛的品种开发为核心,利用南阳牛与皮埃蒙特牛杂交,注册了“十二黑”商标,打响了新野皮南牛品牌,形成了区域性优势产业。平顶山市以畜产品加工企业古尔巴尼为龙头带动,大打郏县红牛优质特色牛肉品牌,带动了当地肉牛业的健康发展。三门峡市做大做强卢氏绿壳蛋鸡优质鸡蛋品牌,进行地理标志认定,注册“三特”商标,完善了从育种、孵化、饲料、饲养到产品开发的产业链条,形成了100万羽规模的绿壳蛋鸡饲养开发产业集聚区。固始县着力构建以地方品种为核心的优势畜牧产业,培育了“三高农牧公司”、“恒歌鹅业公司”等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开发企业集团,形成了固始鸡、豫南黑猪、固始白鹅三大地方品种优势产业体系,探索出了一条以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推动畜禽产业转型跨越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子。驻马店市的夏南牛、正阳三黄鸡产业开发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六、工作体会
资源保护利用,既是一项功在千秋、造福子孙的崇高事业,又因为受制于眼前的现实效益,是一项异常艰难、需要付出艰苦劳动的工作,更需要一大批人耐得住清贫和寂寞,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1.领导重视是基础。农业部“十一五”以来给河南省下达的资源场建设、资源保护项目近二十个,河南省相当份额的资源场建设及资源保护利用项目都得到过农业部的项目支持。河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也都把资源保护和利用当做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在工作部署、资金安排上给予支持。夏南牛、豫南黑猪培育历时二十多年,各级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的资金支持也持续了二十多年;两个新品种培育成功后,信阳市政府、驻马店市政府还分别给予当地的主要课题组人员记功表彰,激励更多科技人员投身资源保护利用事业。在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中,河南省畜牧局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全省各地筹措资金500多万元,用于调查工作经费支出;在调查动员及屠宰测定的关键时期,省局主要领导亲自动员、亲自部署,出人、出物、出钱,极大地调动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资源调查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产、学、研结合是关键。河南省几乎所有资源保护利用项目都是充分发挥生产、管理、科研等部门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完成的。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由河南省畜禽改良站牵头组织,大专院校专家为主组成专家组,市、县畜牧技术推广体系人员为主组建调查组,分工协作,圆满完成任务。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是河南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主要方式,保种场建设大都以企业为主体完成,承担了多数资源的保护利用任务。固始鸡、卢氏鸡的成功开发得益于河南农大与固始县政府、卢氏县政府及当地企业的良好合作;河南农业大学还与信阳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与产业开发战略合作协议,河南省家禽工程中心在卢氏县建立了以卢氏鸡研发为主的分中心。
3.技术推广体系的牵头组织作用是保障。在生产、教学、科研、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与开发工作这一模式中,企业是项目实施的主体,教学科研部门发挥科学研究和课题攻关优势,牵头组织则是生产技术推广体系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整个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的保障。技术推广体系上联政府,下联企业,同时还具有完整的省、市、县三级体系,完全应当承担而且也切实承担起了牵头组织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