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大力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杨昌明局长在四川省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摘录)
2011-04-13
1 统一思想,自觉增强落实补奖政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全国主要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立足于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促进牧区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构建草原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和扶持牧民增收的政策体系,事关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广大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仅为牧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为“三牧”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畜牧部门要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出发,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从维护民族团结和牧区发展稳定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落实好国家补奖政策为己任,自觉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辱使命、勇挑重担,把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作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抓紧抓好。
2 深入研究,准确把握落实补奖政策的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
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崭新工作。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既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政策要点和精髓,更要结合牧区实际情况,深入调研、深刻分析,找准落实政策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着力破解政策执行中的各种难题。重点把握以下四点:
2.1 落实补奖政策,核定牧户是基础 牧民是实施补奖机制的主体,享受补奖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准确核定牧户,掌握牧户数量是发放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和牧业生产资料补贴的基础。由于三州在前期对政策理解的差异,导致统计口径不一致,我省先后两批上报国家的牧户统计数存在较大差距。财政部、农业部近期下发的《关于做好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的通知》中已明确“已承包草原并实施禁牧或草畜平衡的牧户”作为补奖政策实施牧户,并要求重新进行牧户核定。各地一定要按此核定标准,统一口径,在当地公安(户籍管理部门)的协助下,结合统计核查工作,结合禁牧、草畜平衡区域划定,逐户进行统计核实。牧户核定重点在牧区,难点在半农半牧区,统计核查要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做好相关协调解释工作,避免引起群众不满,造成新的矛盾,牧户核定及统计数据要通过当地公示、村民大会通报、牧民认可后确认。
2.2 落实补奖政策,严格禁牧封育是重点 推行禁牧封育是落实补奖政策的重要内容。要科学划定禁牧区域,采取强有力措施,严格禁牧管理,确保禁牧效果,加快严重退化草原生态恢复。一是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科学勘定”的原则,并结合《四川省国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规划》的草原禁牧规划面积,以乡镇或村为基本单元划定禁牧区域,明确禁牧草原的四至界限,建立醒目的标志标识,将禁牧面积落实到已承包草原的牧户。二是落实禁牧责任,按照“谁禁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把禁牧管理责任落实到乡、村、户,层层签订禁牧责任书。三是严格禁牧制度,制定《禁牧管理办法》,实施强制性禁牧管理,依法处理在禁牧期间违反规定私自解除禁牧、擅自放牧、偷牧等行为。四是加强禁牧监管,以村为单位组建牧民管护队,建立村民监督管护、县乡巡查抽查、业务部门监理监测的联动机制。五是实施禁牧补贴的草原要结合退牧还草工程措施进行围栏封育、补播改良,发挥综合治理效果。六是各地要研究出台牧民转移安置、转产就业等配套措施,确保“禁得下、稳得住、不反弹”。
2.3 落实补奖政策,推进草畜平衡是难点 实现草畜平衡是补奖政策的根本要求,也是落实政策的核心和难点。推进草畜平衡除了增草、舍饲等措施外,关键是要想方设法把超载牲畜减下来,尽快实现动态平衡。但目前我省牧区草原牲畜超载过牧问题还非常突出,平均超载率高达49%,个别地方超过了90%。指望政策实施后牲畜超载问题立即得到完全解决,是不切实际的,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各地要确定一个减畜计划和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在2至3年内基本实现草畜平衡。一是强化宣传教育,加强对各级干部、牧民群众、僧尼等三个层面的宣传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超载过牧已成为当前制约牧区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农牧民增产增收的“瓶颈”,努力营造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树立“养畜为出栏、出栏才增收”的意识,增强农牧民出栏减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坚持依法治牧,严禁超载过牧,制定《草畜平衡管理办法》,依据《草原法》等法律法规,强制出栏超载牲畜。三是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组织引导村民将出栏减畜纳入《村规民约》,明确出栏减畜目标和责任,监督管理草畜平衡工作。四是建立出栏激励机制,借鉴色达等县的做法,政府按一定奖励标准对出栏超载牲畜进行奖励补助,调动广大农牧民出栏牲畜的积极性。五是加大畜产品加工和促销,发挥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营销大户和农牧民经纪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提高牧区畜产品加工能力,积极拓展畜产品外销市场和渠道。
2.4 落实补奖政策,转变生产方式是关键 建立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除了认真落实好中央的补奖政策外,各地还要切实研究禁牧和推行草畜平衡后牧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要综合施策施措,大力推行良种良法,着力转变生产方式,不断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和效益。一是结合落实牧草良种补贴,加大各级投入,大力推广人工种草、草地补播改良,建立抗灾保畜打贮草基地,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增加饲草料供给,减轻天然草地负载,增强牧区抗灾保畜能力。二是结合落实牲畜良种补贴,通过牲畜良种推广、品种改良,提高牲畜生产性能,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养殖效益。三是结合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彝区“三房”改造,大力开展牲畜棚圈建设,积极推行舍饲半舍饲养殖方式,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推广规模养殖新技术,加快牲畜出栏周转,提高牧区科学养殖水平。四是结合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积极推进牧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鼓励、引导牧民由“靠天养畜”的传统方式向科学养畜、健康养畜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牧区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步伐。
3 履职尽责,抓紧做好落实补奖政策的各项前期工作
切实做好宣传动员、草场承包、基础数据统计核查、实施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是全面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落实好补奖政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财政部、农业部已将各省(区)前期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严格按照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做好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的通知》和省财政厅、省畜牧食品局《转发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做好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的通知》精神和要求,把做好前期工作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和紧迫任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尽职尽责,认真完成好各项工作。
3.1 做好汇报宣传 州县畜牧兽医部门要和财政部门一道,及时主动向同级党委、政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争取尽快成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和职责,建立工作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科学有序推进前期工作。要利用各种工作机会和有效形式,加大对乡镇、村组基层干部和广大牧民群众的宣传力度,宣传补奖政策的重大意义,讲解政策内容和要点,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打下坚实基础,营造良好氛围。
3.2 密切部门配合 州县畜牧兽医部门要主动配合财政部门开展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协商研究工作,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联合组建政策实施推进办,携手推进工作。要主动争取统计、公安、宗教等部门的配合,赢得他们的支持,形成工作合力,齐心协力开展前期工作。
3.3 强化队伍培训 州县畜牧兽医部门是开展前期工作的工作责任主体和技术支撑单位。要充分调配人力物力,抽调精兵强将,加强统计核查、草原承包、禁牧和草畜平衡划定、草地监理监测等业务培训,建立一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技术骨干队伍,为前期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3.4 落实草原承包 财政部、农业部通知已明确“草原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按照已承包到户的草原面积发放”。草原承包是落实和享受补奖政策的前提条件。州县畜牧兽医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大工作力度,认真研究解决草原承包中的有关问题,尽快完善和落实草原承包经营责任制。尚未实行草原承包的,要尽快落实到户,签订承包合同;对已承包到户的,要进一步规范承包合同内容,特别要明确承包经营者落实草畜平衡、保护草原生态的责任和义务;对承包到村组、联户的,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各成员的具体责任和权益。
3.5 抓好统计核查 摸清草原底数,及时开展基础数据统计核查工作是当务之急。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高度重视、主动谋划,按照两部通知和省财政厅、畜牧食品局《关于开展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基础数据核查统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下,积极配合财政、统计、公安等部门广泛深入开展统计核查工作。除了摸清面上的基本数据外,尤其要对牧户数量、草原承包面积、载畜量、禁牧面积、草畜平衡面积、人工种草面积等进行逐户统计核定。要加强对统计核查工作的指导督促,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要采用部、省分别开发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和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做好录入、汇总上报工作,加强档案管理,建立信息网络,为编制实施方案、开展草原监测、执法监督、绩效评估提供依据。
3.6 及时编报方案 实施方案既是争取中央投入的基础材料,又是指导补奖政策实施和检查验收的依据,州县畜牧兽医部门要高度重视实施方案编制工作,联合财政等相关部门,组织精干力量,在统计核查汇总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规划设计2011年度实施方案。省上将适时组织实施方案编制的培训,各州要具体指导县上编制工作,对各县实施方案进行严格把关审查,并及时汇总上报。
4 加强防范,切实抓好当前草原防火和防御雪灾工作
当前,我省主要牧区正值冬季草原防火警戒期,草原防火工作绝不能有丝毫懈怠。各地要深刻吸取甘孜州道孚县“12·5”山地灌丛草地火灾的沉痛教训,举一反三,时刻绷紧草原防火这根弦,切实把防御草原火灾的各项工作做得细而又细、实而又实。一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意见》(川办发〔2010〕99号),进一步建立健全草原防火长效机制。二是根据全省草原防火大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查找差距、认真整改。三是要坚持不懈地加强草原防火值守工作,加强宣传培训,加强监测巡查,加强火源管理,加强物资储备,加强应急处置和科学防扑火能力,确保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无重大草原火灾发生。
近期,我省大部分地区已持续出现低温雨雪天气,部分地方已发生低温冰雪灾害。三州特别是雪灾易灾县一定要一如继往地做好抗灾保畜的各项准备工作。指导农牧民储备比较充足的饲草,维修加固牲畜棚圈,做好极端天气的预测预报,州县乡调剂准备好救灾饲草,加强消毒防疫工作,制定完善周密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保证及时有效展开抗灾救灾工作。近日,按照省政府应急办通知要求,我局下发了《关于做好畜牧业低温冰雪灾害灾情日报的紧急通知》,请三州畜牧兽医部门认真落实好灾情日报工作。
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关系子孙万代的根本大计,是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的大好机遇。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以优良的作风扎实抓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各项前期工作,全面有效落实好补奖政策,为建立适合我省牧区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推进牧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积极贡献。〔收稿日期:201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