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体会
2011-04-13李云龙
李云龙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重庆401220)
围绝经期综合征多发生于45~55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皮肤蚁行感、情志不宁等。属中医“绝经前后诸证”、“经断前后诸证”范畴。病机为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冲任虚损,天癸将竭,阴阳失衡,脏腑气血不相协调。
由于肾虚是基本病机,故补肾是主要治法。肾阴不足、真阴亏损宜滋养肾阴、填精补髓,肾阳不足应温补肾阳、补益命门之火。注意滋阴不忘补阳,补阳不忘益阴,正如《景岳全书》中所说“善补阴者,必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1 肾阴虚证
肝肾同源,肾阴不足以涵肝木,阴血不足而阳气有余,表现为月经推迟、稀发、量少,甚或月经停闭不行,白带少,阴道干涩,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皮肤瘙痒或如虫爬,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补肾,佐以潜阳。方选左归丸加味。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川牛膝。
王某,女,47岁,2007年10月5日初诊。近两年来月经稀发、量少,甚或停闭。伴白带少,阴道干涩,失眠多梦,烘热汗出,腰膝酸软,大便干燥、每2日1次,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属肝肾阴虚,水不涵木。治宜滋补肝肾,育阴潜阳。方选左归丸加减。熟地10g,山茱萸12g,山药10g,枸杞子12g,龟板胶12g,地骨皮15g,制何首乌12g,鳖甲12g,生地 12g,石斛 12g,白芍 12g,当归 12g,酸枣仁 10g,柏子仁10g。水煎服,1日1剂。治疗3个月余月经按时来潮,诸症皆愈。
2 肾阳虚证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表现为月经量多或崩漏不止,或月经停闭不行,腰膝酸软,面目肢体浮肿,形寒肢冷,大便溏,小便频或失禁,舌淡苔薄,脉沉细无力。治宜温肾扶阳,佐以健脾。方选右归丸合理中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茱萸、山药、当归、枸杞子、杜仲、菟丝子、鹿角胶、人参、白术、甘草、干姜。
张某,女,46岁,2006年5月10日初诊。1年来月经量多,有时停闭,伴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大便溏,小便频,舌淡苔薄,脉沉细无力。治宜温肾扶阳,佐以健脾。方选右归丸合理中丸加减。制附子5g,肉桂3g,熟地10g,山茱萸 12g,山药 12g,杜仲 15g,菟丝子 15g,白术 12g,甘草 6g,茯苓12g,党参15g,益智仁12g,艾叶炭12g。水煎服,1日1剂。治疗6个月,诸症悉除。
3 肾阴阳两虚证
肾阴亏乏,肾气不充,阴阳两虚。表现为绝经前后,头晕耳鸣,健忘,乍寒乍热,颜面烘热,汗出恶风,腰背冷痛,舌淡苔薄,脉沉弱。治宜阴阳双补。方选二仙汤合二至丸加味。仙茅、仙灵脾、巴戟、知母、黄柏、当归、女贞子、旱莲草。
王某,女,46岁,2007年6月11日初诊。1年来,月经稀发,甚或停闭,头晕耳鸣,健忘,心悸,乍寒乍热,颜面烘热,汗出恶风,腰背冷痛,舌淡苔薄,脉沉弱。证属肾阴阳俱虚。治宜阴阳双补。方选二仙汤合二至丸加味。制何首乌 12g,生龙骨 12g,生牡蛎 12g,仙茅 12g,仙灵脾 12g,巴戟天 12g,杜仲12g,知母 12g,黄柏10g,当归 10g,川芎 12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熟地12g,桑椹12g。水煎服,1日1剂。治疗6个月,诸症悉除。
4 体会
女子肾虚以肾阴不足多见,肾阴不足则水不能涵养肝木,肝失所养,致肝阳上亢,肝肾阴虚,故本病以阴虚内热偏多[2]。治疗当滋补肝肾阴、填精补髓,但更年期肾阴、肾阳皆有不足,故应在滋补肾阴的同时照顾肾阳,酌情加温补肾阳之品,淫羊藿、巴戟天、仙茅、鹿角霜、菟丝子、续断、杜仲、桑寄生等。若心肾不交可在滋补肾阴的同时加清心安神之品,如黄连、莲子心、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远志、合欢皮、龙骨、牡蛎。脾为后天之本,脾与肾相互依赖,脾赖肾阳以温煦,阴损及阳,肾虚阳衰,火不暖土,脾失健运之功,精微物质不能输布,故要在补肾阳的同时应配合温补脾阳,用右归丸合理中丸。因此,围绝经期综合征与肾、心、肝、脾均有关,故治当以补肾健脾为主,佐以养肝宁心安神,补泻共济、阴阳互治方可获得满意疗效。
[1]于琦,陈霞.围绝期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2):47 -48.
[2]姚玲,黎烈荣.黎烈荣从肾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J].湖北中医杂志,2008,30(12).: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