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联合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2011-06-07黄静
黄 静
(重庆市渝中区中医院,重庆40001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了。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或持续性上腹痛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2008年5月~2009年10月,笔者用半夏泻心汤联合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FD 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19~70岁,平均31岁;病程5个月~5年,平均2.7年。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21~68岁,平均33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2.9年。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Ⅱ标准[1],①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至少持续4周;②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未发现食管炎,也无上述疾病史;③实验室、B超、X线检查排除肝胆胰疾病;④无糖尿病、肾脏病、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⑤无腹部手术史。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枸橼酸莫沙比利5mg,1日3次,餐前30min服。治疗组加用半夏泻心汤。药用姜半夏12g,黄芩6g,黄连 3g,干姜 4g,人参 15g,柴胡 10g,枳壳 9g,炒白芍 12g,甘草6g,大枣6g。胃痛重者加延胡索、川楝子,烧心、泛酸明显者加吴茱萸,腹胀、嗳气甚者加制香附、木香、砂仁,脾虚者加黄芪、白术,食少纳呆者加焦三仙、鸡内金,病程日久者加三七粉(冲服)、丹参、五灵脂。每日 1剂,水煎300mL,早晚分2次温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
3 疗效标准[2]
总体疗效: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3级以上,保持2个月以上不再复发。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2级以上。好转: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1级以上。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
症状疗效:疗效指数小于26%为无效,26% ~50%为好转,51% ~85%为显效,85%以上为临床治愈。
4 治疗结果
总体疗效及症状疗效见表1、表2。
表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症状疗效比较 例(%)
FD 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感觉过敏、幽门螺杆菌感染、黏膜炎症、心理障碍等[3]。研究表明,目前FD患者以胃肠动力障碍为主,因此促胃肠动力药是治疗FD的主要药物。枸橼酸莫沙比利是全胃肠道动力药,可通过兴奋胃肠道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及肌间神经从的5-HT4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增强胃肠道运动,改善胃肠道症状。
FD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呕吐”等范畴,为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所致。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有关,可表现为寒热错杂、虚实相兼。治疗多用辛开、苦降、行气、补气。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方中半夏、干姜为辛开之品,能散寒化饮、降逆散结、化痰止呕;黄芩、黄连苦寒沉降,能清热燥湿以和其阴;人参、甘草、大枣等甘温益气,能健脾和中以养其阳。全方集甘温苦辛于一体,寓温清消补于一方,辛开、苦降、甘补并行,寒温并用,阴阳并调。加柴胡、枳壳、白芍疏肝解郁,以利枢机,同时具有明显增强胃排空
5 讨论
及小肠推进功能作用[4]。枳壳还对胃肠道有兴奋作用,可使胃肠道运动收缩节律增加[5]。观察显示,本方治疗FD有较好疗效,与莫沙比利同用具有协同作用,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莫沙比利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41.
[2]张万岱,危北海,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12):381.
[3]周吕.胃肠道功能性动力疾病发病机制的生理与病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10):577.
[4]李岩,陈苏宇.芍药甘草汤、四逆散对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影响的拆方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1996,16(1):18.
[5]丁兆梦.中药药效与临床[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