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2011-04-13王静君

关键词: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入党

王静君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高校党建工作应进一步引起重视,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党建工作的务实性。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意义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关系到中华民族是否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不仅是一项关系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更是一项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命运和前途的战略任务。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党建工作的殷切期望,为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指明了努力奋斗的方向,推进了高校不断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历史进程。

当代大学生具有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勇于开拓进取和创新的优点,但同时,由于生活阅历的单纯与价值环境的复杂,导致他们在一些问题上认知和行为相悖离、价值目标取向发生扭曲。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完善和成熟的重要时期。面对西方国家“西化”思潮的渗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思想观念的冲击,大学生面对复杂事件、特殊问题做出准确分析和科学判断的能力需要不断加强,高校需要站在战略高度上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党建工作。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等专门人才的摇篮,聚集知识群体的圣地,是当代青年张扬个性的平台。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不仅要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同时还要为培养一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较高理论素养的青年马克思想主义者,以保证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因此,“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大学生党建工作,对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以大学生党建为核心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1]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

近年来,高校党委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党建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学生党员数量不断增加。高校加大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力度,形成了一支数量较充足、素质较好的后备队伍。以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一年两次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为期12天的学习,人数在300人左右。二是学生党员素质不断提高。经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系统学习,使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得到较大升华。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进一步坚定;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进一步提升。三是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制度不断完善。高校党委认真贯彻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培养了一支在学校各个方面建设的优秀学生队伍,也是维护学校团结的骨干力量;毕业后,经过社会实践的磨砺,大多数同学都成为各行各业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和领军人物。

但由于各方面原因,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

(一)衡量大学生党员标准存在误差。全面衡量和坚持党员标准,是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前提,是确保党员队伍素质的关键。对大学生党员标准的衡量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差:一是唯学习成绩为标准,重学习成绩和专业素质,轻思想政治素质,缺乏全面综合考察。二是唯参与社会工作为标准,认为学生干部利用课余时间做了大量社会工作,虽然学习成绩差点,只要工作积极,就应该发展。三是唯完美为标准,过分强调完美,要求大学生党员各方面都要优异,这种唯完美为标准不利于发扬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大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由于受市场经济环境因素和当前产生的某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大部分同学要求入党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也有入党是为了更好地成为一名优秀人才;但少部分要求入党则表现为一种从众行为,看到别人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怕被别人瞧不起,也去提交申请书等等。大学生日益明显的功利化入党动机,需要党组织对每个入党申请人进行深入了解,切实加强教育和引导。

(三)入党后思想教育工作有所放松。目前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入党前的考察培养,轻入党后的教育管理”。尤其是大三的学生党员由于临近毕业,找工作成了他们的头等大事。基层党组织对大三学生党员的教育基本放松了,致使部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表现得不再明显;部分党员的是非观、原则性减弱;部分党员理想信念没有入党前坚定、宗旨观念有所淡化;部分党员对学生中发生的不良行为和违纪现象不闻不问、只图自己当前利己的事情。

(四)学生党员分布不平衡。从目前多数高校学生党员的分布情况来看,毕业班的党员数占所有学生党员总数的很大比例。低年级学生党员少,高年级学生党员多,在许多高校没有一年级党员。以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发展党员有一条规定,提交入党申请书一年并己在人事处备案过的支部重点培养对象才能参加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这就无形中将一年级的学生永远拒之门外了,按照这个规定,即使学生一进校园就开始提交入党申请书,到大二才有可能参加党校学习,最早大二下学期才有可能成为预备党员。这样,使得学生党员的分布呈现不平衡。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措施

(一)进一步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大学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时期,能否抓住这一关键阶段,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是关系到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从大一年级抓起,在进行入学教育时就要专题向新生系统介绍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情况、入党流程;想方设法激发新生的政治热情,指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和观察,党组织应及时将素质较高、表现较好、有培养前途的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培养对象。对积极分子中的优秀者,进行重点培养教育,使其早日加入党组织。对于表现突出、达到党员条件的学生,应及时发展他们入党,树立榜样作用。同时坚持不松懈地教育他们严格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发展一个,带动一批”、“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遍”的辐射效应。[2]

(二)进一步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入党动机是人的思想灵魂,它支配着在入党过程中的思想和行为。入党动机教育必需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中学习的中心内容。对大学生要经常进行入党动机教育,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根本解决在思想上也要入党的问题。在入党动机的教育中,首先要深入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真正动机,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不能简单抽象地灌输理论,而是要沉浸式地自我体验,让学生在自我情感体验中牢记党的宗旨,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真正树立和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真意为民办实事,一心一意为民排忧解难的民本民生的理念。

(三)切实做好与高中学生党建工作的衔接。对在高中已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学生,应安排培养人继续加强培养,对他们培养教育的时间要按连续计算,这样就可以缩短入党积极分子在高校培养的周期,加快发展的速度。对于思想政治素质好、各方面表现突出、政治上成熟的入党积极分子,经组织考察合格后应及时发展,以改变高校党员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为达到这种理想的效果,要求高校党委在新生入学后及时做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了解新生在高中阶段所接受的党的培养和教育情况。

(四)准确把握大学生党员标准。准确把握大学生党员标准,是真正体现党员先进性,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环节。高校在发展学生党员前,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察。首先,着重考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否具有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思想,是否具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文明的道德素养,是否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组织之间的关系,能否将集体利益、组织利益高于一切的宗旨。其次,考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表现,是否关心集体,是否具有全局观念,是否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再次考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态度:是否切实掌握好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最后,还要考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是否热心社会活动;是否在各个公共场合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道德。[3]

(五)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应当经常化。要引导大学生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凡事以大局为重、以集体利益为重;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在日常工作中处处体现党员的先进性;要制订、完善党建工作规章制度,做好党员监督考核工作,使每个学生党员明确权利和义务,督促学生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元鹏. 大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发展的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9(12).

[2] 张伟慷.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3).

[3] 冯军. 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9).

猜你喜欢

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入党
基层党支部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实践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确定发展对象必须听取哪些人的意见?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以“实践团”为平台拓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途径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