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轭亚油酸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2011-04-13

饲料博览 2011年9期
关键词:亚油酸胴体饲粮

邓 红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 402460)

天然共轭亚油酸(CLA)主要存在于反刍动物的脂肪和乳制品中,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癌、抗动脉硬化、增强机体免疫、降低体脂肪沉积及促进骨生成等生物学功能。近年来,随着合成CLA成本的降低,研究者开始探索CLA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因此,CLA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CLA的结构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作一综述,以供养猪生产者参考。

1 共轭亚油酸的结构

亚油酸在微生物或化学作用下可转变为CLA,而CLA的共同结构是一类含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二烯酸,是亚油酸的一组位置和构象异构体的总称。亚油酸的双键位于C9和C12上,其特征是共轭双键直接通过一个C-C单键连接,而没有被亚甲基隔开,其共轭双键位于C7,9、8,10、9,11、10,12或11,13等位置,每种位置上又存在cis-cis、cis-trans、trans-cis和trans-trans 4种构象异构体,因此,CLA的种类十分丰富,在这些异构体中主要活性物质是cis-9,trans-11 CLA(即瘤胃酸)和trans-10,cis-12 CLA。

2 共轭亚油酸在养猪生产中的的应用效果

2.1 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CLA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P<0.05),提高血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1]。赖长华等研究CLA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分别在日粮中添加CLA 0、1%、2%和3%,结果表明,随CLA添加剂量的增加,全期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饲料转化效率呈线性改善(P<0.05);特异的卵清白蛋白抗体产生量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呈二次曲线提高(P<0.05)[2]。综合生长性能与免疫反应考虑,23日龄断奶仔猪CLA最佳添加剂量为2%。邹书通等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CLA 1.0%~1.5%能够有效提高超早期断奶仔猪的免疫功能[3]。Bassaganya等以14日龄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日粮中CLA的不同添加剂量(分别为0、0.67%、1.33%、2.00%)对不同饲养环境下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后3~5周日粮中添加CLA 0.67%和1.33%试验组日增重显著提高,但断奶后1~2周,日粮中添加CLA却导致了日增重和日均采食量的下降[4]。这表明CLA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与不同的饲养阶段有关。

2.2 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在妊娠和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CLA可显著提高乳中CLA的含量(P<0.05),饲粮CLA转化为乳中CLA的效率为55%~69%,饲粮补充共轭亚油酸还导致母猪乳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但总脂肪含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5]。从配种至哺乳期结束给母猪饲喂CLA,其所产仔猪断奶后5周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母猪所产仔猪,但在仔猪饲粮中添加CLA对其生长性能无改善作用,有时甚至降低仔猪日增重和日采食量[4,6]。Bee给母猪分别饲喂含亚油酸2%和CLA 2%的日粮,两个试验组的母猪所产下的仔猪在断奶后又分别采食含亚油酸2%和CLA 2%的日粮,饲养35 d后,采食CLA日粮的母猪所在组的仔猪比采食亚油酸日粮的母猪所在组的仔猪有更高的平均日采食量(P=0.02)、平均日增重(P<0.01)、最终体重(P<0.01)和热胴体重(P<0.01)[6]。说明对仔猪生长性能而言,从母乳途径提供CLA比从仔猪饲粮途径补充共轭亚油酸更有效。

2.3 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状的影响

Dugan等首次报道了CLA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肥育猪饲粮中添加CLA,饲料采食量降低,但并不影响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有所改善[7]。Ostrowska等研究表明,在肥育猪日粮中添加CLA可以提高日增重且随CLA浓度的提高,日增重呈线性增加,料重比呈线性降低[8]。Pettigrew提出,在正常饲养条件下,从50 kg体重开始直至上市,给肥育猪饲喂CLA 0.5%,可使每千克增重所消耗的饲料减少100 g[9]。但也有研究报道,CLA对饲料采食量、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均无影响。造成不一致结果的原因可能是CLA添加量、饲喂持续时间、日粮组成或猪基因型等方面存在差异。

2.4 对猪胴体性状和肉质的影响

郭建凤等分析认为,在猪日粮中添加CLA能明显改善猪的胴体组成,降低脂肪沉积,提高胴体瘦肉率,增加猪肉的CLA含量,有益于人类健康,CLA还能提高猪肉产品的色泽,提高大理石纹评分及肌内脂肪含量,延长肉品贮存期,从而改善猪肉品质[10]。Wiegand等研究表明,CLA能极显著地提高背最长肌的大理石纹评分及肌内脂肪含量(P<0.01)[11]。Joo等在猪日粮中添加 CLA,结果显示,硫代巴比妥酸活性物质(TBARS)含量更低,滴水损失更少,肌内脂肪含量更高,表示肉暗红程度的Hunter b*值降低5%;另外还发现,CLA可保持肌肉色泽在贮存时的稳定性,经过7 d的贮存,5%CLA组的Hunter L*值(表示肉灰白程度)升高很慢,即肉的颜色变淡很慢[12]。Thiel-Cooper等也报道,CLA可有效降低猪胴体脂肪,提高脂肪硬度,改善肉色、大理石花纹,尤其是对提高腹部脂肪硬度和瘦肉率效果显著[13]。因此,CLA可改善猪的胴体组成,降低脂肪率,提高胴体瘦肉率;同时改善猪肉品质,主要表现在改善肉色,提高肌肉大理石色泽和肌内脂肪含量,增加肉品贮存稳定性,增加猪肌肉中CLA的含量及提高脂肪硬度等。饲喂CLA对猪肉的嫩度(剪切力)、多汁性和风味等无显著影响(P>0.05)[14]。

3 展望

CLA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具有增强免疫、促进生长、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胴体瘦肉率及改善猪肉品质等效果,特别是CLA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从饲料中转移到猪肉产品中,为人类提供高CLA含量的猪肉,从而改善人类心血管疾病,这种生物转化可大大提高畜禽产品的附加值,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亚油酸胴体饲粮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影响猪胴体瘦肉率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NH3和NaCl对共轭亚油酸囊泡化的影响
不同物理有效纤维水平饲粮制粒对山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内洛尔公牛的饲料转化率及其与胴体品质、非胴体品质和肉品质的关系
冷冻丙酮法提取山核桃油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
硫酸钠在蛋鸡饲粮中的安全性评价
蓝塘猪与长白猪正反交F1代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比较
超声场中亚油酸共轭反应的动力学
味精与高脂日粮对生长猪胴体性状与组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