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毒蕈中毒9例

2011-04-13罕,胡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7期
关键词:肝性灌流脑病

杜 罕,胡 峰

笔者所在医院2010-07~08收治毒蕈中毒患者9例;男5例,女4例;年龄4~55岁。其中2例为母子、2例为母女、2例为同事、2例为夫妻,1例为单独食用。均食用自采蘑菇,毒蕈类型不详,自诉为当地野外蕈类,以前均食用过野蕈,未发生过类似情况。均于食用后6~14 h发病。从食蕈到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时间为 2~4 d。 入院查:白细胞(5.5~20.2)×109/L,中性粒细胞 0.63~0.95。肾功能:尿素氮 5.9~18.4 mmol/L、血肌酐 34.4~509.8 μmol/L。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 191~1 751 U/L、谷草转氨酶 26~858 U/L、总胆红素 8.2~242.3 μmol/L、直接胆红素 1.6~165.4 μmol/L。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14~100 s、凝血酶原活动度0%~76.3%。 血氨29.5~120.8 μmol/L;心肌酶谱升高6例,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1例。9例患者均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首发症状;其中母、子2例均表现为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中度肝功能损害,母亲并有消化道出血,2例均行保肝、血液灌流+连续性血液净化等治疗,母亲因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其子痊愈出院。母、女2例中母亲仅表现为轻度肝功能损伤,短期内经保肝治疗痊愈,其女并发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轻度肾功能损伤、消化道出血、心肌损害,经保肝、降氨、血液灌流+血液滤过、血浆置换痊愈。同事2例中1例表现为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经护肝、降氨、血液灌流+连续性血液净化,血浆置换等治疗,效果差,病死,另外1例仅表现为中度肝功能损害,经保肝治疗痊愈。夫、妻2例,丈夫表现为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经护肝、降氨、血液灌流+连续性血液净化,血浆置换等治疗,效果差,病死,妻子仅表现为轻度肝功能损害,经保肝治疗痊愈。另外1例亦表现为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经护肝、降氨、血液灌流+连续性血液净化,血浆置换等治疗,效果差,病死。

本文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其中病死的4例患者中3例均因急性暴发性肝衰竭死亡。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除与毒素种类有关,同时与食用量、既往有无基础疾病及个体差异密切相关。病死患者均较生存患者毒蕈食用量大,并且其中1例表现为急性爆发性肝衰竭的患者有中度脂肪肝病史。毒蕈中毒的治疗,包括及时、彻底洗胃以清除毒素,尽早使用护肝药物,同时需预防各种并发症,一旦出现脏器功能衰竭,及时给予处理。血浆置换能够快速有效地清除血液中的毒物,减轻毒物对器官和组织的损害,保护器官和组织的功能,能迅速有效地降低重症肝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提高抢救的可靠性和成功率,但应尽早应用,本组4例急性暴发性肝衰竭患者均接受血浆置换,仅1例有效,3例因置换时已并发肝性脑病,疗效差,未成功救治,因此强调早期血浆置换。

猜你喜欢

肝性灌流脑病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肝硬化患者合并轻微肝性脑病的治疗时间
扩散张量成像MRI 在CO中毒后迟发脑病中的应用
瑞甘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研究
加热法在无肝素血液灌流护理中的应用
邯郸市中医院脑病科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血液灌流治疗戊巴比妥钠中毒1例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