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校长的人格魅力与修炼

2011-04-13

关键词:师生员工人格校长

田 发 银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试论校长的人格魅力与修炼

田 发 银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校长的人格魅力是学校管理中重要的非权力因素。校长的人格魅力对学校教育目标的达成、教师的专业绩效和学生的发展成长等有着不容忽视的独特影响。我们可以从五个维度对校长人格进行评价:情绪稳定、情绪愉悦、应变力、责任感、智慧。校长的人格魅力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即行为规范层次、专业精神层次和品质修养层次。校长人格魅力可以提升学校影响力、吸引校外资源,聚合人心人气、形成校内向心力,感召引领学生、促进学生发展。校长的人格修炼可以看成校长角色整体形象的重塑过程,要形成校长人格魅力,就要认真研究教育教学改革、成为师生信服的行家里手,真正关心并帮助师生、诚做师生发展的引路人,坚持阅读、保持旺盛不竭的求知欲,修养身心、保持乐观积极的良好情绪,真诚待人,构建和谐相容的人际关系。

校长;人格魅力;非权力因素;人格修炼

我国中小学校普遍实行“校长负责制”,从行政层面强化了校长在学校中的核心地位,但校长要真正发挥其影响力,除了职务赋予的权力因素,非权力因素也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而在诸多非权力因素中,校长人格魅力的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一、校长人格魅力的维度与层次

校长人格魅力是指校长的性格、气质、智慧、情感等人格要素在长期的领导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号召力等的总和。简而言之,校长人格魅力是校长以其完善人格而具备的魅力。

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大五”人格模型是一种当代人格心理学的新型特质理论,参照此模型,我们可以从五个维度对校长人格进行评价。

情绪稳定的维度。情绪稳定性高的校长表现为自信、坚定、冷静、稳健,反之则表现为焦虑、神经质、易动情。校长的情绪稳定性高,他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就能够坚定沉着,处事不惊,决策理性,也使其言行有较强的可预期性,师生员工便能够积极响应其号召,坚信并毫无顾虑地执行其决策。

情绪愉悦的维度。情绪愉悦性高的校长表现为好脾气、有同情心、热情、合作、友爱,反之则表现为坏脾气、不高兴、不愉快、冷漠。相关调查显示,学校工作氛围与校长情绪愉悦性成正比关系,师生员工普遍期望受校长良好情绪感染而克服自己的消极情绪,更期望自己能在一个心情舒畅的氛围中工作。需要指出的是,合理的批评与发脾气是不相同的。

应变力的维度。应变力强的校长表现为乐群、果断、擅长交往、有支配欲、喜好权力,反之则表现为安静、保守、谦恭、退让。不保守僵化,能够适应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有前瞻性,具有新思路,是校长强化其向心力的必备能力。师生员工只会对看得比他们更远、想得比他们更多的校长产生敬佩之情。

责任感的维度。责任感强的校长表现为努力工作、勤劳、负责、慎重、雄心、可信赖,反之则表现为任性、不负责、不可靠、懒惰。对自己的工作勤奋努力、认真负责的校长不仅可以给师生员工以无言的榜样示范,同时更可给人以安全感,使师生员工觉得可以充分信任,从而增强校长的影响力。

智慧的维度。睿智的校长表现为有想象力、善于汲取自己或他人的经验、求知欲旺盛、有文化气质,反之则表现为兴趣狭窄、方法老套。学校教育是一项需要高度智慧的专业活动,对于优秀的师生员工来说,没有什么比校长的睿智更能让他们心悦诚服了。

校长的人格魅力是在和师生员工的交往中来体现的,它渗透在校长对待他人、对待事业及对待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的方方面面和点点滴滴之中。在学校管理的现实中,校长的人格魅力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所发挥的效能也有所不同。

行为规范层次。主要指校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例如团结同事、尊重教师、热爱学生、对待上级领导不卑不亢、严格落实方针政策法规等,其核心是克己奉公、以身作则。

专业精神层次。专业精神也就是校长的职业品质和职业形象、职业魅力。现代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教育的专业性日益增强,对担负引领学校发展重要使命的校长的专业化要求愈来愈高。因此,一个专业化的现代校长必须拥有学校管理的专业学识与才能,更应具备完成其职责与使命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服务精神等。唯如此,才能在复杂而精细的学校管理中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实现有效的专业领导,赢得师生员工的信赖,成为学校的专业精神领袖,发挥强大的人格魅力。

品质修养层次。校长人格魅力的核心是“德”。校长要坚持修身养性,不断优化个性品质,要具有兼容并包的胸怀、诚实正直严格的品质、友善宽容的态度、长远的人生目标、乐观开朗的性格以及广泛的爱好等。

行为规范、专业精神和品质修养是校长人格魅力的三个不同层面,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校长要想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人格魅力的影响力,就应当全面检视自己,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提升个人的整体素养。

二、校长人格魅力的作用与影响

校长的人格感召力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它比简单的说教和规章制度的约束有更强的渗透力,这种渗透力对教师的影响更持久、更深远。

(一)提升学校影响力,吸引校外资源。校长如果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往往能够促进学校与外界进行更广泛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比如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到校内讲学,指导学校教师科研,帮助学校教师提高专业素养与业务水平,吸引社会有识之士投资学校建设等,这极有可能推动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二)聚合人心人气,形成校内向心力。团结一致、努力拼搏的文化氛围是学校管理的高效能润滑剂,它有着学校的制度和规章所不具备的独特作用。具有较高人格魅力的校长,能够以自己完善的人格影响学校成员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为学校成员确立共同的发展愿景,使学校成员相互信任并为学校的总体目标而共同奋斗。校长人格魅力的实质是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具有良好人格魅力的校长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以友善的态度吸引人、以良好的情绪感染人、以坚定的信心影响人、以远大的理想号召人,这些力量最终会合成为学校成员的向心力,形成“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得上下同心,共谋发展,进而形成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力量源泉。

(三)感召引领学生,促进学生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蔡元培指出:“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1]我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即“全人”教育理论的体现。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学习,为未来的生活幸福做准备。健全人格不能像知识技能那样“教授”给学生,而只能在学生的生活行为中熏陶或养成。校长的人格魅力不仅会极大增强学生接受学校教育活动的影响作用,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果,而且会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会使他们对完善的人格心向往之,更会使他们觉得养成完善人格是可能的,因为校长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最好榜样。

三、校长人格魅力的修炼与养成

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即人格是可以在生活环境和主观作用的影响下发展完善的。作为校长,他的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细节都为教师所关注,都对教师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需要修养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需要修养的深度是无止境的。作为专业化要求日益提高的新时代的校长,需要用心打造自己,完善自己,以独具魅力的人格去感染人、影响人,以发挥人力资源的最佳效能,实现学校管理的目标。因此,加强精神领域的修养,是提升校长人格魅力,亦即提高校长素质的必经道路之一。校长的人格修炼可以看成校长角色整体形象的重塑过程。

(一)认真研究教育教学改革,成为师生信服的行家里手。校长应当努力成为科学办学领域内的学术带头人。校长必须有明确的办学追求,要有自己清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这种思想和理念立意要高,要瞄准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同时要实,要立足于本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校长只有树立了这种明确的教育追求,才能引导师生员工不断向更高境界、更高层次迈进。校长必须不断地研究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趋势和改革的方向。只有这样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潜能,将改革引向更高层次。

校长作为学校的行政首脑,其工作能力是其综合素质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反映,是履行职责、完成任务、领导管理学校各项工作的本领。校长“才”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校长被师生拥戴的程度。因此,校长要具备和不断提高计划决策能力、组织指挥能力、社交协调能力、探索创新能力、教学教研能力等,特别是决策能力。因为决策是校长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校长最主要的能力要求和工作职责。校长只有“才”高一筹,方能在复杂的学校管理活动中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做到以才服人、增强威信。校长具有广博的知识,较强的能力、魄力、胆识,最容易使师生心悦诚服。只有这样,才能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才能显现和提升校长的人格魅力。

(二)真正关心并帮助师生,诚做师生发展的引路人。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校长一切从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出发,真心诚意地为师生着想,为师生谋利益,公正廉洁、一身正气,则“不令而行”。校长大可不必刻意去树立个人威信,只要时刻牢记自己的教育使命,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一心为事业、为学校、为师生,他就会自然而然赢得师生的信任和拥戴,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格影响力。

(三)坚持阅读,保持旺盛不竭的求知欲。学习是提高自己、充实自我的途径,也是一种好品质,更能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认知是人的内在精神需要,求知欲强的人自觉积极地追求知识,热情地探索知识,以满足其精神上的需要。对校长而言,求知欲应外化为其对教育规律的不懈探索、对学校工作的精准掌握、对师生需求的深入了解和对提高自身能力的不懈追求。旺盛的求知欲使校长拥有广泛的爱好和开阔的视野,是校长保持积极进取状态的源动力,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正是校长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长由于其工作性质,公务忙,对其素质要求高,既要起早摸黑地工作,又要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风度。这是对校长的考验,也是向人展示风采的自我舞台,因此,校长要发扬“钉子”精神,在公务缠身之际,不忘“忙里偷闲”,给自己找一片修身养性的“静土”,挤出时间学习,这既能丰富学识,以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又能借此向人展示自己积极上进的人格魅力[2]。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最新资讯,通过电视获取深刻的解析,但唯有通过书籍才能与那些最具人格魅力的人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多读书是提高校长内涵修养的根本途径。

(四)修养身心,保持乐观积极的良好情绪。“大五”人格模型是一种多维度、多特质的人格评价观,有学者认为它“动摇了以往领导素质模型的智力中心论,在评价中它更重视学校领导者的EQ(情商),更重视其情绪稳定性,即人在情绪控制方面的素质”[3]。可以说,校长的情绪影响着整个校园的人际氛围,影响着校长在教师心目中的人格魅力。校长经常情绪化地开展工作会使其形象大打折扣,逐渐丧失号召力和感染力。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情重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校长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人,就要努力做到“以情感人”,诸如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之情,对教师的关怀或雪中送炭之情,对弱者的同情,对朋友深厚的友情,对亲人的血水相融的亲情等[4]。这样的真情付出,定会结出硕果累累,让人感受到校长独具魅力的人格,而管理中的种种棘手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五)真诚待人,构建和谐相容的人际关系。这实际上就是要确保校长与学校成员之间心理相容。同时不良人际关系也是校长负面情绪的主要诱因。校长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学校,关心学校成员,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获得学校成员的信任;其次要带领全校师生树立共同愿景,校长依靠睿智和高瞻远瞩自然会把全校师生团结起来;最后要充分尊重师生员工,校长的权威越高,他对普通师生的尊重便越能打动人心,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真诚对待学校的每一个人,用真情和智慧唤醒每一位师生员工心灵深处巨大的潜能,唤起他们对成就感的不竭需求,带给他们更丰富、更真实和更强烈的成功的体验,鼓励其自由充分地发展,并将所有个体的能量凝聚成一股足以推动学校不断进步的力量,这便是校长领导智慧和人格魅力的最生动体现[5]。

学校管理的实践充分证明,校长的人格魅力,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对师生员工的工作与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作用。身负教育领导重任的校长必须重视自己的人格修炼,不断提升自己的个性修养,将之作为校长走向专业化的必修课来做。唯如此,校长才能以崇高的人格魅力赢得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及社会的信任和拥护,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进而形成和谐一致的巨大教育合力,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达成,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

[1]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J].教育杂志,1920(13).

[2]邓孝成.刍议校长的人格魅力与学校管理[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2).

[3]宋燕.中小学校长道德素养的测评维度[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8(12).

[4]叶子.师生互动研究述评[J].学前教育研究,2009(3).

[5]肖川.校长的职责与境界[J].山西教育,2006(8).

[责任编辑许昌]

G471.2

A

1000-2359(2011)06-0246-03

田发银(1963-),河南延津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高级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学研究。

2011-08-15

猜你喜欢

师生员工人格校长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高校领导干部以群众路线为基础践行“三严三实”的长效机制研究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论校长的修养
如何全面提高师生员工的道德素质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