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远取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重度眼睑痉挛验案
2011-04-13王东岩邢继杰王玉良王斌
王东岩,邢继杰,王玉良,王斌
循经远取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重度眼睑痉挛验案
王东岩1,邢继杰2,王玉良2,王斌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三病房,哈尔滨 15000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01)
眼睑痉挛;循经远取;经皮穴位电刺激;医案
患者,女,62岁,2010年11月2日来诊。因“右眼跳动5年余,右眼无法睁开半年”就诊。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轻微跳动并局限下眼睑,未与处理。病情逐渐加重致面部、嘴角抽动,就诊于西医,口服维生素、安定等药物无改善。近半年症状加重,眼裂逐渐变小,抬举无力,致无法睁开,需用手指分开方能视物,遂来就诊。查见左眼眼裂约14 mm,右眼睑下垂,抬举无力,分泌物增多,右眼眼周、面部及口角抽动,约每分钟50次,口角向右侧倾斜,余颅神经未见异常。MRI未见异常。选用直径25 mm圆形电极片贴于患侧攒竹、丝竹空、颧髎、太阳,用长城KWD-808(Ⅰ)低频脉冲治疗仪两组输出分别连接攒竹与丝竹空、颧髎与太阳,选断续波,刺激量以出现动作且患者耐受为度,治疗时间为20 min。休息片刻后取百会、风池(双侧)、神门(对侧)、合谷(对侧)、太冲(对侧),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间断运针。1星期后,患者能自行睁开右眼,但眼裂小,约5 mm,抽动症状减轻,频率减慢约每分钟20次,口角基本正常。治疗1个月后,睁眼自如,力量尚可,两侧眼裂相同约14 mm,抽动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 眼睑痉挛在临床比较常见,除继发性眼睑痉挛外,病因尚不明确或认为眼部及周围组织无器质性病变的,即称为特发性眼睑痉挛。“风邪善动数变”,“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中医学认为眼睑痉挛病因病机为风邪所致(包括内风、外风)。针灸治疗本病效果显著,但多为局部取穴,而眼部穴位较危险,且对病程长的重度睑痉挛效果差。故在治疗本病上,我们采取循经远取,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大肠经“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而合谷又为治疗面口疾病的要穴,正如四总穴中所言:“面口合谷收”;太冲为足厥阴肝经之原穴、输穴。肝经“布胸胁,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合谷与太冲配伍则为四关穴,可镇肝熄风解痉,通关开窍,调和气血;百会穴为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交会穴,督脉“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故刺之可调神定痉,升提中气;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的穴位,胆经“起于目锐眦”,“其支者别目锐眦,下大迎,合手少阳,抵於下颊车”。风池为手足三阳、阳维之会,祛风要穴,可祛风通络;神门为手少阴心经原穴,心经“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刺之可宁心安神以止痉。而选穴时选取病变对侧腧穴,寓于“左病取右,右病取左”之意。低频脉冲电流通过电极对人体有关部位或穴位进行电刺激,使肌肉收缩,激活中枢神经,促进分泌某些生物成分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肌肉电刺激还可以防止肌肉大量失水和发生电解质、酶系统和收缩物质的破坏;抑制肌肉纤维化,保留肌肉中结缔组织的正常功能,防止其痉挛。而采用断续波刺激,其动力作用较大,治疗时兴奋效应占优势,且能增加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对眼、面神经损伤的再生修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2011-09-20
R246.82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1.12.880
王东岩(1975 - ),女,主任医师,博士后
1005-0957(2011)12-08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