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加针灸治疗腕三角软骨损伤50例疗效观察

2011-04-13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腕部手腕腕关节

姚 斌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61)

腕三角软骨损伤是常见的腕部筋伤,腕三角软骨为纤维软骨组织,略呈三角形,其基底边附着于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尺切迹边缘,软骨尖端附着于尺骨茎突基底部。腕三角软骨边缘较厚,其掌侧缘和背侧缘均与腕关节囊相连,中央部较薄,呈膜状,容易破裂[1]。腕三角软骨横隔于桡腕关节与桡尺远侧关节之间,将此两关节腔完全隔开,具有稳定桡尺远侧关节,增加关节滑动和缓冲的作用及限制前臂过度旋转的功能。当腕关节遭受突然的过度扭转外力或长期劳损,可引起三角软骨的损伤或破裂。我们从2005年9月至今采用手法复位加针灸治疗腕三角软骨损伤病例5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0例腕三角软骨损伤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18例,女32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2个月,最短1 d。

2 治疗方法

2.1 手法复位

患者正坐,前臂旋前,掌心朝下,医者站在患者前方,双手握住患者腕部,双拇指置于背侧痛点突出处,先行腕部相对拔伸牵引,在牵引下将腕关节环转摇晃6~7次,然后将患者腕部掌屈,再背伸,背伸的同时双拇指向下推挤,使其突出处复平,最后一手握患腕将下尺桡关节捺正,保持稳定的位置。若一次复位不成功可再次复位,但不可过于频繁,复位成功后需行针灸治疗。

2.2 针灸治疗

手法治疗结束后,让患者屈肘,用1寸针灸针,第1针从手腕尺侧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凹陷处的腕骨穴直刺进针至得气,第2针从手腕尺侧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凹陷的阳谷穴直刺进针至得气,第3针从手腕背侧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处的养老穴直刺进针至得气,第4针从手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处的神门穴直刺进针至得气,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如加艾灸效果更好。

3 结 果

3.1 疗效标准[1]

治愈:腕部无肿痛,无压痛,腕关节活动正常;X线片显示:下尺桡关节关系正常。好转:腕部肿痛减轻,压痛缓解,下尺桡关节稍松弛。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3.2 疗效观察

所有病例经治疗2个疗程后,治愈40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100%。

4 典型病例

张某,女,33岁,家庭妇女,2009年9月来诊。主诉:右腕部疼痛、旋转受限2 d。2 d前其在推门时右手腕过度背伸受伤,伤后即感右手腕疼痛,旋转时尤为明显。查体见尺骨头处压痛明显,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阳性。诊断为腕三角软骨损伤。予以手法加针灸治疗1个疗程(7 d)后,疼痛消失,手腕旋转活动不受限,治愈。1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5 讨 论

腕三角软骨损伤后伤腕旋转受限由三角软骨自身损伤疼痛以及三角软骨破裂后尺骨头向外背侧移位引起,因此,手法复位成功是其他一切治疗的基础,复位成功后可嘱病人佩戴护腕加以固定保护。

腕三角软骨损伤又有易发、难愈的特点,这是因为腕三角纤维软骨无直接的血液供应,仅在周围与关节囊和骨的附着处有少量的血液供应,大部分依赖关节腔的滑液营养,若不能痊愈,则手腕部会后遗疼痛,影响患者日后正常的工作、生活。“不通则痛”,针灸治疗是通过疏通手腕部经脉来达到治愈三角软骨损伤的目的,因为手太阳小肠经循行路线“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所以主取小肠经的腕骨、阳谷、养老三穴来治疗手腕尺背侧疼痛,同时加用手少阴心经的神门穴治疗手腕掌尺侧疼痛。总之手法加针灸治疗腕三角软骨损伤效果好,治疗时间短,是治疗该病比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1]涂国卿.中医筋伤[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34-135.

猜你喜欢

腕部手腕腕关节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高级篇)
现在,为手腕减点负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腕管综合征发病危险因素的调查统计及其与电子产品使用的相关性分析
扳手腕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掰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