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株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
2011-04-13李元梓
李元梓
(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菌,是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对3、4代头孢菌素在内的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生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主要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 质粒介导AmpC,有时两种酶同时存在,造成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1~2]。近年来,随着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乃至畜牧养殖业中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使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日益加重,以往对喹诺酮类的耐药一直认为由染色体介导,靶位改变及主动外排所致[3],近年来发现喹诺酮类的耐药性可由质粒介导[4-5]。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aac(6’)-Ib-cr;qnr目前对其研究较少。虽然qnr基因本身介导的耐药性较低,但可以放大其他耐药机制达数倍至数十倍之多,aac(6’)-Ib-cr本质上是一种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变异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能够修饰环丙沙星及诺氟沙星使其抗菌活性下降[6]。我院对2010年7月1日~10月1日临床分离的139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纸微量稀释法测定菌株对庆大霉素等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目的是及时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39株肺炎克雷伯菌来自我院2010年7月1日~10月1日门诊和病房患者的标本,所有菌株经WalkAway 96 PLUS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为质控菌株。
1.2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纸微量稀释法测定菌株对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氨曲南、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棒酸、妥布霉素、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等18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按照美国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09年版的标准判读。
2 结 果
139株肺炎克雷伯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由到低依次为:对氨苄西林100%、头孢唑啉68%、头孢噻肟58%、头孢曲松58%、复方新诺明57%、庆大霉素43%、头孢西丁36%、氨曲南36%、环丙沙星32%、阿莫西林/棒酸32%、妥布霉素31%、头孢他啶31%、头孢吡肟28%、左氧氟沙星28%、头孢哌酮/舒巴坦21%、阿米卡星1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亚胺培南4%。
3 讨 论
随着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检出率逐年升高。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ESBLs流行类型也不同,如法国主要为TEM-24,TEM-3、SHV-3;英国主要为TEM-10和12;日本主要为Toho-2;中国主要为CTX-M,SHV。国内外对 ESBLs 的检测和流行情况的报道较多[7-8],质粒介导AmpC酶和ESBLs一样,它们的基因位于质粒上,由于ESBLs和质粒介导的AmpC酶可在同菌属甚至不同菌属间相互传播,极易造成流行。我们选择2010年7月1日~10月1日临床分离的139株肺炎克雷伯菌,为了及时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因本季度我院耐药监测结果表明 有4株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由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产ESBLs、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具有高度稳定性,并具有杀菌活性强大等特点,是目前治疗肠杆菌科细菌引起严重感染的最佳药物[9],因此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出现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临床上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时应慎重,防止治疗失败。
139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18种抗菌药物,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在57%~100%以上,对庆大霉素、头孢西丁、氨曲南、阿莫西林/棒酸、妥布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在28%~43%,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在4%~21%。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
综上所述,我院临床治疗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时,可经验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头孢哌酮/舒巴坦。但是随着抗生素使用策略或习惯改变,ESBL基因型也可能改变,抗菌药物耐药性也会改变,因此应定期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进行检测,以及时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变化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 为泽庆,陈亚岗,俞云松,等.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及β-内酰胺酶基因性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6):329-332.
[2] Moland ES,Black JA,Ourada J, et al.Thomson KS.Occurrence of newer beta-lactamases in Klebsiella pneumoniae isolates from 24 US hospitais[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2,46:3837-3842.
[3] Chen FJ, Lo HJ. Molecular mechanism of fluoroquinolone resistance[J]. 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 2003,36(1):1-9.
[4] Martinez-Martinez l, pascual A, Jacoby GA. Quinolone resistance from a transferable plasmid[J]. Lancet, 1998,351:797-799.
[5] 李红,宋诗铎,王玉宝,等. 肠杆菌科临床株质粒介导的哇诺酮类耐药机制的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1257-1259.
[6] Robicsek A, Strahilevitz J, Jacoby GA, et al. Fluoroquinolonemodifying enzyme: a new adaptation of a common aminoglycoside acetyltransferase[J]. Nat Med,2006,12:83-88.
[7] 沈定霞,罗燕萍,曹敬荣,等.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中ESBLs 和 AmpC酶基因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 16(8):850-852.
[8] 陈民钧.细菌对β-内酰胺酶药的耐药性几种检测方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24(4):197-200.
[9] 叶素娟,杨青,愈云松. 2005年中国CHINET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7,7(4):283-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