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年豆粕市场行情展望

2011-04-13王恩慧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信息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1年5期
关键词:豆粕存栏大豆

文┃王恩慧(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信息中心)

相较于2009年豆粕价格运行区间的渐行渐窄,2010年的国内豆粕市场大致呈现V型走势,见图1。全年价格依然处于近年来较高的水平,但波动明显不如2009年频繁,整体表现未有大的突破。其中,整个上半年都处于弱势下跌行情中,主要是持续受到供应充足而需求疲软的压制,下半年豆粕市场在强势上拉后再现震荡回落之势。2010年豆粕日均价格差最大为955元/吨,未超过2009年1058元/吨的价差,日均最高价格3669元/吨亦低于2009年水平(3847元/吨)。究其原因,中国大幅增加的进口大豆到港量保证了豆粕供应量,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奠定了2010年国内豆粕市场稳健的基调。

一、 影响2010年豆粕市场的主要因素

1.大豆供应持续充裕,供应压力成为2010年豆粕市场关键词之一。由于国内外大豆价格倒挂,201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激增,此外4~9月我国限制阿根廷豆油进口也刺激大豆进口量增加。但国内消费并没有大幅提高,因此导致港口大豆库存剧增,2010年国内港口大豆库存量持续在450万吨之上,尤其7月后基本在600万吨之上甚至超过650万吨。庞大的大豆原料供应量使得2010年油厂开工水平总体较高,豆粕市场在较长的时期都受到基本面供过于求的困扰。

2.CBO吨大豆期价先抑后扬 从成本上影响国内豆粕价格。CBO吨大豆期价的变化造成了进口大豆到港价格的波动。2010年CBO吨大豆期价呈现先抑后扬态势,基本表现为上半年的弱势整理和下半年的扶摇上行,这与同期国内豆粕价格的走势有所类似。7月之前,南美大豆丰产预期强烈、全球库存充裕以及经济复苏前景黯淡,带来的商品市场恐慌性下探等因素一直压制美豆期价;而后随着7月俄罗斯小麦减产、美玉米产量下调,全球粮食减产加上流动性泛滥推高了整体农产品价格。

3.国内豆粕饲料消费需求继续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城乡居民对肉蛋禽鱼等食品的摄取量大幅增加,促进了饲料工业的迅猛发展。家禽、优质瘦肉型猪所用饲料迅速增加,刺激了对优质蛋白饲料的需求,豆粕的饲用消费量逐年提高。

近年国内豆粕饲料消费量占消费总量的93%~97%,饲料工业的发展情况对豆粕消费形势影响明显,而养殖业是影响饲料需求的关键,畜禽产品价格、养殖效益以及存补栏情况等都能直接反映终端养殖行情。2010年中国养殖业变动剧烈。其中,肉鸡养殖由高盈利转为低盈利和部分亏损;蛋鸡养殖由长期亏损转向高盈利,同时伴随着蛋鸡存栏的持续下降;肉牛、肉羊养殖缓慢恢复;生猪供给由过剩转向供需基本平衡,由长期亏损转为高盈利,同时伴随着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的下降。截至2010年12月国内生猪存栏量为45380万头,月环比下跌0.20%,同比下跌3.24%;能繁母猪存栏量4750万头,月环比上涨1.93%,同比下跌3.26%。1~12月,全国生猪存栏量累计534520万头,同比减少2.52%;能繁母猪存栏量累计56750万头,同比减少3.30%。见图2。总体来看,2010年,国内生猪等畜禽养殖存栏量的下降抑制了饲料产量的提升,进而也限制了豆粕的使用量。

2010年玉米价格涨势较快并创下历史新高,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优势减弱,尤其是浓缩料使用量大幅降低,全价配合饲料的使用比重增加,豆粕消费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2010年国内饲料总产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预计2010年全国商品饲料总产量将达15608万吨,同比增长5.4%。其中,配合饲料12563万吨,同比增长8.9%;浓缩饲料2450万吨,同比下降8.9%;添加剂预混合饲料595万吨,同比增长0.7%。

此外,饲料企业在豆粕价格相对较低时弃用菜棉粕,又加大了豆粕的消费量。综合上述分析,个人认为,2010年豆粕饲料消费量的绝对量保持增长,并无疲软现象,但相对于同年进口大豆28.8%的增长幅度,消费量增幅难以跟上供应的节奏。

4.国内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农产品价格明显上涨。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3%,高于2009年9.2%的增幅,整体呈现前高后低、逐季回落的特点;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升3.3%;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5%。2010年宏观经济形势向好,国内通胀预期压力持续加大,价格总水平前稳后高,尤其下半年以来国内主要食品、农产品价格总体上扬趋势非常明显,对豆粕市场形成利好。然而,受国家稳定物价和控制通胀等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半年豆粕价格的上行空间受到抑制,但总体上价格依然维持高位运行趋势。

二、影响2011年豆粕市场的主要因素

1.2010 /11年度世界大豆基本面定性:供需趋紧。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显示,2010/11年度世界大豆产量预计2.561亿吨,较2009/10年度产量降低389万吨,其中,美国大豆产量预计9061万吨,巴西大豆产量预计685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预计4950万吨;2010/11年度世界大豆消费量预计2.5529亿吨,较2009/10年度增加1674万吨,主要进口国中国和欧盟大豆消费量较2009/10年度大幅提高;2010/11年度世界大豆期末库存预计5821万吨,较2009/10年度减少196万吨。此外,2010/11年度美豆期末库存382万吨,低于2009/10年度的411万吨,且处于1999年以来的偏低水平。由此可以看出,2010/11年度世界和美国大豆供需形势均由宽松趋紧,供需基本面利好,尤其是美豆的低库存奠定了国际大豆价格高企的基础,2011年国际大豆价格有望延续涨势,原料成本上涨将对豆粕价格形成支撑。

2.把脉2011年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2011年,世界经济总体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世界经济还没有进入稳定增长的良性循环,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仍然比较突出,预计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低于2010年。

在这样不利的环境下,2011年我国经济可望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GDP增长9.5%左右,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国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向好,消费需求将继续上涨,仍然为豆粕价格提供了利好支撑。另外,2010年以来,国家对大豆、菜油以及稻谷、小麦和玉米等进行了多次抛储,虽然成效不一,但至少表明了政府调控物价的决心和信心,后期将压制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步伐和节奏。

3.进口大豆增速放缓,国内市场影响增强。得益于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以及油脂企业产能不断增长,预计2011年大豆进口量继续增长,但增速将放缓,预计2011年大豆进口量区间将在5500万~6300万吨,若按6%~8%的增幅计算大概在5800万~6000万吨。美国农业部在2011年2月供需报告中,预估2010/11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为5700万吨,若照此计算,2010/2011年度大豆进口量增幅13.2%,明显低于2009/10年度22.5%的增幅。与2010年不同的是,国内较高的政策性大豆库存将在年内释放,否则大豆质量将下降,届时国内外大豆市场将互相影响,进而从供应量、压榨成本方面影响豆粕价格。

4.饲料需求将继续增长,原料成本提高。“十二五”期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将为我国养殖及饲料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可以预见,未来肉制品需求总量增长将导致养殖行业规模的扩大,同时,工业饲料普及率提升也将带来国内饲料需求量的继续增长。根据《饲料工业“十二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预测,未来5年国内饲料行业规模增长空间应该非常巨大。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目前我国饲料工业发展已进入全面的资源限制性发展时期,困扰整个行业的原料资源供给问题突显,资源紧张,豆粕等原料价格上涨已成必然,因此,2011年国内养殖业可能迎来养殖饲料原料成本高昂的时代。在这样的预期下,加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发展优质安全高效饲料产品,推动饲料行业继续稳定向前发展将成为我国饲料业亟待努力的方向。

5.国内大豆压榨产能继续增加。据统计,2010年我国大豆压榨产能在8700万吨左右。2011年在建及投产的大豆压榨项目产能约1230万吨,拟建项目产能255万吨,由此,2011年我国大豆压榨能力将超过1亿吨,若按6000万吨的实际压榨量计算,产能利用率仅为60%,产能过剩严重。而且新增大豆压榨产能主要分布在天津、山东、江苏、广东、广西等沿海地区,推动了大豆进口需求稳步增长,同时也将进一步提高国内豆粕的供应量。

展望2011年,新季南美大豆减产几成定局,今后几个月南美天气炒作有望继续给力,而且2011年美豆播种面积可能缩减,中国需求则依然强劲,未来国际大豆供需趋紧,继续为豆粕市场提供基本面支撑。国内方面,2011年豆粕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预计有所好转,但仍将延续“惯性”宽松态势,通胀预期在推升豆粕价格的同时也会带来政策调控的不断跟进,再考虑到国内市场对国际大豆的依赖性及其“被动跟盘”特性,综合判断,2011年国内豆粕市场将维持高位运行,价格底部有望提高,下半年的行情可能相对较强。

猜你喜欢

豆粕存栏大豆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豆粕:养殖饲料需求回升 国内豆粕价格上涨
豆粕:贸易谈判持续进行 国内豆粕价格振荡
豆粕:贸易谈判再生变数 国内豆粕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