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全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2011-04-12郭琳琳
郭琳琳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多种慢性肾脏病(CKD)发展的最终结局。长期以来,中药灌肠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CRF的治疗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中药全结肠透析治疗是在传统的灌肠方法上改进和发展起来的,利用JS-308F移动式结肠透析机,完成清洁灌肠、结肠透析、中药灌注一系列的治疗模式,加强了中药全结肠透析对CRF的疗效,恰当的护理方法对疾病的治疗也十分重要。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8例。男82例,女66例;年龄12~87岁,平均56岁;病程1~30年。原发病为慢性肾炎49例,糖尿病肾病18例,肾移植术后复发1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7例,高血压肾病28例,梗阻性肾病18例。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确诊患者,具备以下条件:①血肌酐120~600 μmol/L,血尿素氮7.14~24 mmol/L;②近期无肠道及肛门出血;③排除肠道内恶性肿瘤及肠道手术后吻合口未愈合者;④无严重心律失常及严重心衰;⑤无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均采用了JS-308F移动式结肠透析机行中药全结肠透析治疗;透析液选用结肠透析等渗液配制法:A液∶B液∶纯水=1∶1.83∶34(L);药物为降氮灌肠液(规格 200 ml/瓶);每天或隔天 1次,1~1.5 h/次,7 次为一个疗程。
1.2 操作方法
1.2.1 肠道清洗 患者取左侧卧位,行肛门检查,用无菌石蜡棉球将插肛器及肛门润滑后轻轻插入肛门约5 cm,连接肛器与进水管和出水管并固定。患者改为屈膝平卧位,关闭排水开关,循环注入35~37℃清水1 500~2 000 ml以清洗肠道,并予腹部按摩,注水时逆时针按摩,排水时顺时针按摩。入水后保留5~7 min,当患者自觉腹部不适或有胀痛感时,打开排水开关,同时继续按摩腹部,将水及大量软化后的粪便排出,如此反复3次,至无粪便排出,全过程约30 min。
1.2.2 结肠透析 开启恒温系统将透析液加温至38~40℃。设定透析参数:注水水压 5~8 kPa(1 kPa=7.5 mmHg),流量40~60 L/h,时间30 min。点击结肠透析,关闭节制钳,点击开始,当患者感觉轻微腹胀时暂停,可停留3~8 min,重复以上操作30 min,按停止。做完此过程,嘱患者去洗手间,把肠道剩余的液量排出干净。
1.2.3 中药保留灌肠 将中药降氮灌肠液200 ml,加温38~
40℃,注入结肠透析机的保留灌肠罐内,接好一次性肛门管并开启保留灌肠程序,点击注药,当药物到达肛门管末端时,按暂停,然后将肛门管插入患者肛门10~15 cm,并开始注药,当观察到肛门管有气泡时,说明药液注入完毕,按停止,将肛门管拔出。保留灌肠后嘱患者平卧,尽可能保留药液30~60 min,以增加肠道对药物的充分吸收。
1.3 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显效42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肌酐下降(>20%);有效76例:临床症状改善,血肌酐下降(>10%~20%);无效30例:临床症状无改善,血肌酐未下降。
2 护 理
2.1 插管的护理 插管前要先做直肠指检,用无菌石蜡油棉球充分润滑肛管后缓慢插入,如有不适或因患者紧张致肛门括约肌收缩使肛管插入困难时,不可强插,以免损伤肠壁。插管取出后,不可再重新插入,肛管插入后妥善固定,如遇肛管滑脱,应重新更换插肛器后插入。
2.2 透析液温度 透析液温度要适宜,灌入液温度夏天36~38℃,冬天38~40℃,过高会烫伤肠黏膜,过低会引起肠管反射性痉挛,造成腹痛、腹泻等症状。
2.3 体位 插管时取左侧卧位,插管后取屈膝平卧位,抬高臀部10 cm。
2.4 透析时观察 操作中询问患者感受,密切观察患者反应,有无便意及腹胀痛,有无心悸、速脉,出冷汗等。若出现以上症状,轻微时,嘱患者放松,深呼吸,并酌情减慢灌洗液的流速,减少入水量;如症状严重,应立即停止透析治疗,报告医师,对症处理。
2.5 注意事项 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及心功能衰竭患者,只能用高渗液进行洗肠和透析,否则会加重病情。
3 讨 论
148 例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确诊患者。结肠透析是对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干预,改善生活质量,延缓慢性肾衰进程,减少治疗费用,减轻个人及社会负担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经研究证明,结肠透析对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的纠正并不明显,其血肌酐的降低作用对大部分患者有效,相对慢性肾炎患者,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及系统性疾病患者容量负荷较重,尿量较少,动脉硬化较为严重,血管条件较差,而结肠透析以结肠上的毛细血管为透析池完成物质交换,透析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血管情况,这可能就是结肠透析对几乎相同血肌酐升高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如此显著的原因。总之,结肠透析治疗不仅操作简单,价格便宜,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患者容易接受。在常规非透析基础上配合结肠透析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1]周艳萍,邓丽丽,张洁婷.中药全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的疗效及护理要点.中医药导报,2009,05-00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