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的价值和影响

2011-04-12翟惠

关键词:沈德潜诗学诗人

翟惠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的价值和影响

翟惠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是一部收录清代前中期诗歌的选本,自问世以来引发了历代诗歌评论家的争论,或褒或贬,莫衷一是。客观地讲,《清诗别载集》保存了许多清代前中期诗人的生平资料和诗歌作品以及诗学评论,因而具有巨大的文献价值和诗学价值。另外,沈氏此集对后世总集编纂和清诗研究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批评;接受;文献价值;文学价值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是一部收录清代前中期诗歌的选本。自问世以来,学者们对其评价可谓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客观地说,《清诗别裁集》确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

一、后世对《清诗别裁集》的接受与批评

《清诗别裁集》由问世至今,引发了历代诗歌评论家的争论。由于历代评论家所处时代以及其身份、地位、文化修养和诗歌观念的不同,对《清诗别裁集》采取了或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一)肯定者的论述 许多学者对《清诗别裁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王豫《群雅集》:“文慤为诸生,品端行完,论诗上溯三百、屈骚、汉、晋、三唐,下迄明代,以和平敦厚得性情之正为宗。截断众流,别裁伪体,如老鹤一鸣,喧啾俱寂,瑶琴一鼓,瓦缶无声。自来选家,未克臻斯诣也。”[1](卷1)王豫对《清诗别裁集》的肯定态度,是与他跟沈德潜的渊源分不开的。王豫,字应和,号柳村,江苏江都人,有《种竹轩诗文集》及《江苏诗征》183卷。他与沈德潜同为江苏人,受其诗学思想影响颇深。徐珂在《清稗类钞·文学类》中就描述了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对江苏诗人的影响:“乾嘉之际,海内诗人相望。其标宗旨,树坛坫,争雄于一时者,有沈德潜、袁枚、翁方纲三家……德潜少受诗法,故其诗古体宗汉魏,近体宗盛唐,尤所服膺者为杜。选《古诗源》及三朝诗别裁集以标示宗旨,吴下诗人翕然从之……大率皆唐人之是学,未尝及德潜门,而实受其影响者。”[2](P3900)王豫继承了沈德潜的诗学观念,提倡宗唐复古,并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实践了这一观点。“其诗和平中正,得唐人之正轧。”“其诗深得唐贤三昧,故尝自谓归愚后身。”[3](P1891)钱之鼎在《种竹轩诗钞题识》中云其:“晋人之旨,唐人之格,合为一手。”[3](P1891)张学仁《种竹轩诗钞题识》也云:“柳村五言力追正始,无一率语,无一直笔,盖深于转字诀者。七言清苍老健,尤饶韵绪,惜文慤公不及见也。”[3](P1891)他虽不是沈德潜的弟子,却与沈德潜最得意的弟子王昶、王鸣盛交往极为密切。王鸣盛还为其《种竹轩诗钞》作序,言道:“本朝名家辈出,惟丹徒冷先生士嵋《江冷阁集》孤兀迥特,清婉秀折。今观柳村,壹何神似乡先生哉!”[3](P1890)

与王豫一样同为江苏江都人、受德潜诗学影响较大的还有潘瑛和符葆森,他们对《清诗别裁集》也有很高的评价。潘瑛,字兰如,别号十四洞天山人,江苏江都人,居怀宁,有《晋希堂集》。潘瑛出于桐城大家姚鼐的门下,对同乡沈德潜的诗学思想非常推崇,曾辑《国朝诗萃》初集10卷、二集14卷,“奉归愚为准则”,[4](P4694)“意在上继《别裁》”[5](P408),编选思想和编选体例都与《清诗别裁集》相类,录皖人之诗为尤多,可以说是一部皖籍清诗总集。王豫《群雅集》评价其“诗气格清超,词旨沈挚。其感事诸篇,神乎少陵,不徒貌似求之。近人殆吴澹川匹也。所选《诗萃》,文慤后复古之士赖有是人”,[1](卷20)强调其诗学少陵而能变古,并非泥古不化,称《国朝诗萃》是继《清诗别裁集》之后,又一部以复古为宗旨编选的诗歌总集。钱仲联《清诗纪事》引潘瑛、高岑《国朝诗萃初集》云:“先生鸿才晚达,主眷特隆,近代文人之遇无有过之者。其诗综贯古今,专尚盛唐。统观全集中,春华秋实,与时消息,颇极变化之妙。所选《别裁》诸集,统归玉律,尽度金针,尤有裨于后学。”[3](P1265)称赞其编选诸集对后学多有裨益。因为有着相类的诗学思想,故潘、高二人对这位同乡非常推崇。

符葆森,字南樵,亦为江苏江都人。咸丰元年举人,有《寄鸥馆集》。他的诗学观念同样受到沈德潜的影响,其所编选的《国朝正雅集》100卷,“为归愚《别裁集》之嗣响”。[3](P2785)《清诗纪事》引其《国朝正雅集·寄心庵诗话》云:“文慤论诗以和平敦厚为宗,故所选《别裁》诸集,皆稟斯旨,海内风气为之一变。扫芜响,振古音,文慤之力也”,[3](P1266)认为德潜诸选集提倡复古,扫除了诗坛的不良风气。

余云焕,字凤笙,号冗翁,湖南平江人,有《白雨湖庄诗钞》和《味蔬诗话》8卷。余云焕论诗主张含蓄蕴藉,不喜直露,其《味蔬诗话》云:“严沧浪谓‘诗有别趣,不关理也。’此语入微,即是婉而不露之意。讲学家诗语,虽近理而粗疏浅直,不耐寻味。”[3](P1266)此观点与德潜主张温柔敦厚的宗旨和提倡含蓄蕴藉的诗风是一致的。因此,余云焕虽认为“归愚论诗,专主格律,原本忠孝,自不悖于正义。惟规模狭小,声调短促,少变化,故词意多尽直,一览无余”。但还是给予了德潜肯定的评价:“观其选国朝诗,其最赏心者,何尝不尚风调。[3](P1267)

张维屏《国朝诗人徵略·听松庐诗话》也对《清诗别裁集》大加赞赏:“沈文慤公论诗及所选《别裁》诸集,自好高爱奇者观之,或有嫌其近平熟者。抑知好高爱奇或出于独嗜而失之偏,或暂足惊人而不能久。平心而论,究不若文慤所见为出于中正和平,使学者有轨辙可循,而流弊尚少也。”[5](P289)张维屏,字子树,号南山,广东番禹人,有《听松庐诗钞》16卷、《松心诗录》10卷、《松心文钞》10卷、《国朝诗人徵略》60卷等。张维屏诗“出入汉、魏、唐、宋诸大家,取材富而酝酿深,气体则伉爽高华,意致则沈郁顿挫”,[3](P2369)与德潜有相似之处,故赞赏之。

(二)否定者的论述 当然,并非所有的评论家都对《清诗别裁集》持肯定的态度,也存在一些批评的声音,如朱庭珍《筱园诗话》云:“沈归愚先生持论极正,持法极严,便于初学。所为诗,平正而乏精警,有规格法度而少真气,袭盛唐面目,绝无出奇生新,略加变化处,殊无谓也……归愚自命起衰复古,未免力小任重,举鼎折脰。然宗旨、规格、法律,一出于正,未可深贬,持才气短,不能副其志耳……所选诸集,今并盛行,惟《古诗源》一集,矜慎平允,可云公当。盖平生得力所自,用心良苦。他如唐、明诗及国朝诗之选,徒夸别裁之鉴,未脱门户之私”,[7](P2364)批评其有门户之见,不能做到公平。

又钱泳《履园诗话》批评道:“沈宗伯与袁简斋太史论诗,判若水火。宗伯专讲格律,太史专讲性灵。自宗伯三种《别裁集》出,诗人日渐日少;自太史《随园诗话》出,诗人日渐日多。然格律太严固不可,性灵太露亦是病也”,[8](P204)认为沈德潜的格调论对诗人的创作要求很高,束缚了诗人的才华,导致诗人创作能力的锐减。

《清诗纪事》引文廷式《琴风余谭》:“本朝诗学,沈归愚坏之,体貌粗具,神理全无,动以别裁自命,浅学之士,为其所刦,遂至千篇一律,万喙雷同……姚薑坞《援鹑堂笔记》谓归愚以帖括之余,研究风雅,可谓助我张目者也”,[3](P1266)批评其千篇一律。文廷式,字道希,号云阁,又号芗德、罗霄山人、纯常子,江西萍乡人,光绪十六年进士,以一甲第二授编修,官至侍读学士,感激帝知,屡上封事,以忤孝钦后,削职南归,有《文道希先生遗诗》。文廷式诗歌风格与沈德潜相似,推崇儒家诗学政治教化功用的理念,认为诗歌应该下情上达、考察民隐,强调诗歌创作的雅正,重视诗歌的内容,反对毫无政治功用和价值的“嘲风雪、弄花草”的作品。面对当时诗歌创作“风雅道微”的形势,他希望后人可以重振儒家诗学观:“夫风雅道微,輶轩不采,下情无以上达;而作诗者又不能原本学术,考察民隐,淆然为无谓之辞,或仅仅雕搜虫鱼,极命草木,而诗学几为天下裂。顾安得如君者一二辈,起而振之?书至此,不禁三叹。亦愿后之读斯编者,推求至隐,以余之言为惶引焉。”[9](P99)他还讲究作诗的方法,反对生搬硬套,论诗上宗汉魏六朝,下至三唐,诗作自具一种冲和之气,有大量忧国忧民的诗篇。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云其“诗亦风格遒上,音节抗坠,所谓变徵之音也。”[10](P776)钱仲联《文廷式年谱》也说道:“先生论诗宗趣,以雅正为归,不尚吊诡。”[3](P3382)但是,也许是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西方大量的新思潮涌入中国,文廷式的思想又超越了儒家诗教的藩篱,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现行政治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尖锐的批判。他肆言无忌,能言人所不能言和不敢言。文廷式与沈德潜虽在诗学思想上有相似之处,但由于二人所处时代及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不同,他对沈德潜持否定态度也在情理之中了。

由上述可知,评论家们对《清诗别裁集》褒贬不一。持肯定态度者,或与沈德潜有很深的渊源,或与沈德潜诗歌主张相似;而持批评态度,则由于所处时代、环境和人生观等不同,因而与沈德潜的诗学主张有异。概言之,评论家们所处的时代、环境、身份地位以及诗学渊源、诗歌观念不同,因而导致了他们或肯定或否定的批评态度。

二、《清诗别裁集》的学术价值

(一)文献价值 《清诗别裁集》在文学史料方面,有着极高的文献价值。该书共收录清初至乾隆中期诗人999家,收录的诗歌基本能代表该诗人的创作成就。因所收录之人去沈德潜时代未远,且不少诗人为其友人,且收录了许多诗人别集中未收的作品作故特别值得重视。如卷四汪琬《阻风》一诗即为《尧峰文钞》所阙。卷八屈大均《灵谷探梅》:“几数傍朝阳,犹承日月光,白头宫监在,攀折荐高皇,上苑樱桃尽,华林苜蓿长,春风空有意,先到独龙冈”亦为《道援堂诗集》未载。卷十一陈维崧之《赠歌者陈郎》:“天涯踪迹半旗亭,谱遍《龟兹》不忍听,怜尔少年非失意,逢人也唱《雨霖铃》”为《湖海楼诗集》所无。这些诗作,均为诗人别集所未收,故对于诗人诗作的收集、整理和辑佚来说,具有一定的补遗功能。

除了对诗坛上著名的诗人诗作进行收录外,《清诗别裁集》还收录了很多声名不高、没有别集流传下来的中小作家作品。他们或因名气不彰,声望不高,或因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刊刻自己的作品,故很多诗人没有自己的诗歌别集流行于世。他们的作品能够流传至今,幸赖《清诗别裁集》的搜集和辑录。如卷二十八程烈,字伟昭,江南桐城人,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没有关于其诗文集的记载。又如卷十七陆寅,字冠周,浙江钱塘人,康熙戊辰进士,沈德潜云其“戊辰后,诗无刊本,故未得见”,《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亦没有其诗文集的记载,而《清诗别裁集》则收录了其《歧路行》、《宣德箭歌》、《秋日忆家大人粤游》、《自笑》、《钱塘怀古》、《秋日杂感》等6首诗。正如张伯伟在《中国诗学研究》里所说,“选本是重要的文学史料,……未有文集留存下来的诗人,他们的作品有赖于选本流传至今。”[11](P75)

此外,每位诗人名下,沈德潜都为他们立有小传。这些诗人小传一般都包含诗人字号、籍贯、功名、官位、著述等内容,虽然字数简短,却有着很重要的文献价值,尤其是对于那些名不见经传的诗人,小传的文献价值更大。

诗后的评论也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沈德潜在评论里或摘录诗人的名句佳篇,或交待创作缘由等等,都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二)诗学价值 诗歌选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诗坛的发展情况,《清诗别裁集》搜罗宏富,共收录清初至乾隆朝的诗人999家,诗3952首。以时代为序,对诗人诗歌进行编选,使我们可以看到清代前中期诗歌发展的整体风貌和各个流派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中可以说是一部清代前中期的诗歌史。

《清诗别裁集》是一部清人选清诗的选本。沈德潜的论诗取向是宗唐,偏爱温柔敦厚的作品,故《清诗别裁集》大体上是一部尊唐学唐的诗歌选本。

诗歌选本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形态之一,选者以点评的方式品评诗歌,表达诗学观念,蕴含了丰富的诗学思想。《清诗别裁集》不仅是一部清代前中期的诗歌选本,同时也是一部重要的诗学批评著作。

沈德潜在序跋、凡例、诗人小传以及诗歌评点中的文字,蕴含着丰富的诗学思想,如宗唐抑宋和复古创新等等,在诗人小传和诗后评论中有很多内容涉及诗人的诗学渊源、诗学派系、诗歌风格等。沈德潜在对诗人诗歌进行品评时,或比较同类诗歌作品,或比较同地域诗人的风格,或对举齐名的诗人评论等,如卷一龚鼎孳小传:“时有合钱、吴为三家诗选,人无异辞,惟宴饮酬酢之篇,多于登临凭吊,似应稍逊一筹。”卷三施闰章小传:“南施北宋,故应抗衡,今就两家论之,宋以雄健磊落胜,施以温柔敦厚胜,又各自擅场。”卷八陈恭尹小传:“广南三家,翁山擅长五律,药亭擅长七古,几无与抗衡者,元孝自逊力量不及两家,而诸体兼善,七律尤矫矫不群,诗品鼎立,不虚也。向从《明诗综》人前代中,今考元孝之殇,在康熙中叶,仍三家并存。”

三、《清诗别裁集》的影响

《清诗别裁集》问世以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总集编纂之风 《清诗别裁集》的出现,促成了后人编纂诗歌总集的活动,如清人张景星等模仿沈德潜《别裁集》系列,编选了《宋诗别裁集》和《元诗别裁集》。沈德潜弟子王昶编选《湖海诗传》,收录清康熙五十一年至嘉庆初年600余人之诗。清人张应昌编选《清诗铎》(原名《国朝诗铎》),凡26卷,收录清初至同治年间900多位诗人的2000多篇作品。近人徐世昌编选《晚晴簃诗汇》,更是卷帙浩繁,共200卷,收录明末遗民诗人至民国初年已卒诸人6100余家的27400余首作品。

《清诗别裁集》成为大型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先导,如王豫编选《江苏诗征》,收录清代江苏一省作于嘉庆二十年(1815)以前的诗歌,共收诗人5467家,诗歌逾30000首。清人阮元编选《两浙輶轩录》40卷,另有补遗10卷,收录清代两浙地区作于嘉庆三年(1798年)之前的诗歌,共收诗人3000余家。

(二)立编纂体例之轨 从编选体例上来说,王豫《江苏诗征》、王昶《湖海诗传》、徐世昌《晚晴簃诗汇》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清诗别裁集》的影响。如《晚晴簃诗汇》凡例中提到:“选诗义例,本诸竹垞《明诗综》,参以渔阳《感旧》,归愚《别裁》,不分同异,荟萃众长。”[4](P1)全书200卷,除御制诗外,收清诗6159家27000余首诗,并附有作者小传及有关诗话,还保留了不少流传较少的作品。王豫《江苏诗征》在选录诗人的范围和标准上,也参考了《清诗别裁集》,收录诗人范围包括贰臣、仕宦、布衣、寒士、女性和僧道。

(三)导清诗研究之源 《清诗别裁集》本身是一部蕴含着丰富文献资料的诗歌总集,是后世收集整理诗歌资料文献采集的重要来源,如钱仲联编《清诗纪事》,无论是诗歌的收集还是诗本事资料的汇编,都大量采用了《清诗别裁集》的资料。如《清诗纪事》引吴伟业《咏拙政园山茶》、《悲歌赠吴季子》等诗,都采自《清诗别裁集》,而不是《梅村家藏集》,因二者文字有异。又如《清诗纪事》在潘高《寒食》后征引了《清诗别裁集》的评论:“南村诗古淡生新,绝无雕饰,而自然合度,金坛诗人无出其右

者。”[3](P193)

[1]王 豫.群雅集[M].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

[2]徐 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钱仲联.清诗纪事[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4]徐世昌.晚晴簃诗汇[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杨钟羲.雪桥诗话三集[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

[6]张维屏.国朝诗人徵略[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

[7]朱庭珍.筱园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8]钱 泳.履园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9]汪叔子.文廷式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0]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M].台北:明文书局,1985.

[11]张伯伟.中国诗学研究[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编辑 裴兴荣〕

On the Value and Influence of Shen Deqian's“The Analytic Record of Poemsof the Qing Dynasty”

Z HAI Hui
(School of Chinese Literature,Suzhou University,Su z hou Jiangsu,215123)

"The Analytic Record of Poems of the Qing Dynasty",written by Shen Deqian,aroused fierce arguments among poetry critics through the history.These critics held different views on the this record,whether approving or criticizing.One reason is that they,from different dynasties,lived in different social,polit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The other is probably that they differed in personalities,social status,cultural accomplishments,poetic origins,poetic interests,poetic ideas,poetic schools as well as their outlooks on life.This record shows us the overall outlook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etry,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poetry schools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Qing Dynasty.It covers many unpublished works by some great poets,as well as some unknown poets.It saved enormous valuable literarymaterials.Therefore,it has great value both in literary and literature.It's not only a poetry collection of the early and middle Qing Dynasty,but also a work of great importance in poetry criticism.Thus,this is a record abundant in poetic thoughts.Shen Deqian,who appreciated the poets in the way of criticizing,showed his poetic values.This record hashad a far-reaching influenceon the following generations inmanyways,such ascollection compling and literary acquisition.

Shen Deqian;"The Analytic Record ofPoemsof the Qing Dynasty";criticism;acceptance;literary value;literature value

I207.22

A

1674-0882(2011)02-0059-04

2010-11-12

翟 惠(1985-),女,山西晋城人,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明清文学。

猜你喜欢

沈德潜诗学诗人
背诗学写话
沈德潜:人生七十才开始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最高枪手的下场
勿忘推恩施惠
诗人与花
一“抢”一“推”两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