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膀胱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

2011-04-12孙智芳付志勇吴建国

实用癌症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乳头状膀胱癌彩色

孙智芳 付志勇 吴建国

膀胱癌发病率在泌尿系肿瘤中占首位,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其提供了简便而有效的诊治方法。我们对我院80例膀胱癌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及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膀胱癌患者,男性68例,女性12例,年龄33~75岁,50岁以上64例,占80%。64例患者临床表现有间歇性、持续性、无痛性肉眼血尿,16例为健康体检时发现;所有病例术前均经超声检查,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证实。

1.2 方法

采用GE PRO V730 、ACUSON ASPEN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 MHZ,患者取仰卧位,左、右侧卧位,膀胱适度充盈,按常规在耻骨联合上方经腹作一系列纵、横和斜等多切面的扫查,同时探头作前、后、左、右移动和侧动,重点观察膀胱肿瘤的生长位置、大小、形态、数目、内部回声结构、彩色血流,估计肿瘤浸润的深度,膀胱外周围组织的状况,以及对上尿路的影响,仔细扫查盆腔内有无肿大淋巴结。

2 结果

超声诊断的80例膀胱癌中,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合者75例,诊断符合率为93.75%;与病理不符合者5例,其中误诊3例,2例因膀胱充盈欠佳,膀胱周壁黏膜层稍有不规则增厚,腔内突出不明显,故误诊为膀胱炎;1例因血尿,膀胱腔内多个凝血块,随体位漂移,经治疗后血尿好转,但忽略了膀胱后壁一直径约6 mm的稍高回声结节,故误诊为膀胱腔内凝血块。漏诊2例,因膀胱顶部及前壁直径各小于5 mm的肿瘤被漏诊,原因是膀胱充盈后成为一较大的球体,有时扫查不够全面,存在一些盲区,加之膀胱顶部及前壁有来自腹壁的混响伪像干扰,导致漏诊。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统计分析得出肿块的大小、血流的丰富程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一定的正比关系,但也有少部分恶性程度高的膀胱癌血流并不丰富,这一类病例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的形态及边界条件来进行诊断。本组与病理相符合者75例膀胱癌声像图特征分3种类型,即菜花型、乳头状型、混合型。

菜花型:34例。生长部位分别为后壁5例、右侧壁8例、顶部2例、底部3例、三角区14例、部位广泛2例。直径7~31 mm。声像图特征为膀胱内壁可见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团块,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不规则,呈菜花状,多数基底部较宽。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显示11例未检测到血流信号,8例检测到星点状血流信号,可测得低速血流频谱,RI:0.33~0.42;15例检测到丰富血流信号,可测到高速高阻血流频谱,RI:0.71~0.83。浸润程度为黏膜层12例,黏膜下层17例,深肌层5例。6例探测到盆腔肿大淋巴结。病理诊断为移行上皮细胞癌21例,腺癌8例,乳头状细胞癌4例,鳞癌2例。

乳头状型:27例。生长部位分别为左侧壁5例,右侧壁6例,三角区10例,右侧输尿管开口处4例,部位广泛2例。直径23~61 mm。声像图特征为膀胱内壁见单个低回声,乳头状突入腔内,形态不规则,基底宽窄各半,有蒂,5例表面钙化为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显示均能检测到血流信号,17例检测到短棒血流信号,可测到低速血流频谱,RI:0.35~0.43;10例检测到丰富血流信号,可测到高速高阻血流频谱,RI:0.71~0.77。浸润程度为黏膜层15例,黏膜下层8例,深肌层4例。2例探测到盆腔肿大淋巴结。病理诊断为移行上皮细胞癌19例,乳头状细胞癌8例。

混合型:14例。生长部位分别为前壁2例,顶部2例,左侧壁3例,右侧壁3例,三角区4例。直径5~15 mm。声像图特征为膀胱内壁不规则增厚,其表面乳头状或团块状隆起,内部为不均质低回声及中等回声团块,边界不规则,基底宽窄不一。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显示5例未检测到血流信号,3例检测到点状血流信号,但难以检测到血流频谱,6例血流信号丰富,可测得低速血流频谱,RI:0.34~0.43。浸润程度为黏膜层9例,黏膜下层5例。病理诊断为移型上皮细胞癌14例。

3 讨论

膀胱癌发病高峰年龄为50~70岁,男性多见,以无痛性肉眼或显微镜下血尿为始发症状,其中以移行细胞乳头状癌最为常见,且单发病灶多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好。根据声像图对肿瘤进行分期并与病理对照分析,肿瘤内部及周边的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高低与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但与肿瘤恶性程度高低密切相关,恶性程度越高,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越高,恶性程度越低,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越低。本组19例未显示明显血流信号,术后病理诊断为低度恶性乳头状瘤,考虑为肿块细胞分化程度高,肿块内只有少数毛细血管形成,血流速度缓慢,CDFI不能检出。

超声对膀胱顶部及前壁直径小于5 mm的肿瘤易漏诊,其原因可能是膀胱充盈后成为一较大的球体,有时扫查不够全面,存在一些盲区,膀胱顶部、前壁有来自腹壁的混响伪像干扰导致漏诊,因此检查时要适当调节仪器,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混响伪像的干扰,同时要充分充盈膀胱,做多个切面连续扫查,以减少漏诊,B超不能检出平铺在黏膜表面地毯样,不向腔内突出的早期肿瘤。

膀胱癌的检查方法很多,如膀胱镜、CT、MRI、超声等,各有优势,可以互补,但超声在膀胱癌筛查方面应属首选,CT、MRI诊断膀胱癌有一定的优越性,但价格昂贵(需用造影剂),不如超声方便。膀胱镜属创伤性检查,且存在诸多禁忌证,患者不易接受,并且不能观察肿瘤浸润膀胱壁的程度及转移情况,而超声检查属无创、无痛苦、迅速、可靠、易重复、价廉、无禁忌证,能观察到肿瘤基底部浸润情况,估计肿瘤的分期,对指导术前方案选择,评价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膀胱癌更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方法。

猜你喜欢

乳头状膀胱癌彩色
彩色的梦
彩色的线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彩色的风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Survivin、VEGF、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RNA-148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