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宗教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正功能——以南京市某教会为例

2011-04-12刘心怡

时代农机 2011年7期
关键词:涂尔干颂歌信徒

刘心怡

(武汉大学 社会学系,湖北 武汉 430072)

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

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诚然,这种转型乍一看是社会的、体制的变革,但它最终却是人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化最终会渗透到每一个人身上,产生人本身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奉 “经济决定论”,国家社会主义社会从再分配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将会导致权力和特权的转移,即从再分配阶级手中转移到直接生产者手中。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人将会趋从“理性化”,被带入不断追求经济利益的圈子中,甚至出现马克思所预言的人的“异化”现象——人在金钱和利益中丧失了自我。

然而,社会转型本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若是招致人的异化与道德体系的崩塌,必是本不愿的悲剧。所幸,在利益张牙舞爪要掌控人类的同时,也有很多唤回“道德重建”、人本的力量在发光,宗教便是其中之一,它以自身持久的、深邃的大爱在社会转型的复杂之期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本文以南京市的一所基督教会为例,笔者通过参与观察法与半结构式访谈法对该教会进行了简单的调查。该教会每周有2~3次的例行集会,有统一的组织进行联络与通知,集会分为唱颂歌、集体祷告与布道三个部分,总共持续约3小时,每次集会的参与信徒约为一百人上下,其中以中老年女性居多。总体而言属于较为典型的地方小型基督教会。

笔者试图通过对该教会的调查,以小见大,归纳出宗教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正功能。

2 理论背景: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

此次调查的理论参考为涂尔干在其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所提出的宗教社会学理论。

涂尔干认为,所有已知的宗教信仰的共同特征在于将整个世界划分为两类:凡俗的与神圣的,而所有的宗教现象则可以分为信仰和仪式两个基本范畴。信仰是舆论的状态,表达了神圣事物的性质,也表达了神圣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神圣事物与凡俗事物之间的关系;而相应的仪式则规定了人们在神圣事物前的举止行为;同时,宗教信仰总是某个特定集体(即所谓“教会”)的共同信仰(正是这一点将宗教与巫术区别开来)。于是,涂尔干得到了如下的定义:“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之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第54页)在这里,涂尔干特别指出:“宗教观念与教会观念是不可分离的,宗教明显应该是集体的事物。”

在此,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教会观念在涂尔干的理论中重要的地位。而对于“仪式”,涂尔干认为,它们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像从表面看起来的那样是为了追求某种物质功效,而是“社会群体定期重新巩固自身的手段”,是为了唤起集体的道德力和道德信念构成的某种心灵状态,使之不至于湮没在纯粹功利的世界中。这些仪式可以相互替代也证实了这个结论。

雷蒙·阿隆认为:“涂尔干关于宗教的理论其目的在于建立信仰客体的现实性,而不承认传统宗教的精神内容。”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涂尔干为宗教在不同时期的存在找到了客观实在性,以信仰的实质内容来界定宗教是徒劳无功的,某个具体宗教中的神圣之物只是人们宗教感情的投射而已,并且还会随着时间、地点以及社会条件的不同而改变。这也显现了涂尔干的功能主义视角——当他在强调宗教的实在性时,也在某种意义上将宗教与社会联系在了一起,最终,宗教的存在依然是为了完成某种现实的、与社会相关的意义。

3 宗教的正功能:维护道德体系与社会稳定

3.1 教会通过神圣仪式将社会成员联结在一起

教会的例行集会内容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即为唱颂歌。笔者每次调查时都会早于集会时间到达,发现信徒们大多也到的十分早,他们在台上主唱者的带领下,每人手持一本颂歌的集子,专注地大声合唱。值得一提的是,每当有信徒注意到笔者没有唱本时,都会主动而热情地与我合看,并在颂歌的间隙微笑着向我诉说主(耶稣基督)的恩泽。

几次调查下来,笔者惊讶地发现自己在众多信徒的感染下,由一个纯粹的旁观者渐渐变成唱颂歌的“旁观者”——即唱颂歌这样的仪式让我逐渐融入基督信徒之中,我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驱使,无法再使自己完全的置身事外。

涂尔干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一种 “共同的忠诚感”。他认为,这种共同的忠诚感是潜伏在人们的宗教仪式和信仰中的一种巨大而神奇的力量,信仰者们在参加宗教活动时所感受到的那种令人敬畏的力量,其实质是社会对其成员所施加的一种强制力。这是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观点,即在对神圣力量和超自然力的颂扬中,人们实际上是在建构某种类似物,通过这种建构,人们表达出了潜意识中对社会加在个人身上的强大力量的感知。

具体而言,当与我们同样虔诚的其他人 (或一群虔诚的人)也在场时,我们即会感受到这样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透过仪式本身,带着强制性而来,并产生一种可以共享的、被放大了的团结感——这种现象使得某种外在的象征物 (如图腾)具备了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又将社会中的个体联结起来。这种对社会成员的联结作用即是教会对社会稳定的一个贡献。

3.2 教会通过集体祷告使人们忍耐艰苦的生活

集会内容的第二个部分为集体祷告。在这一部分中,所有的信徒都会闭上眼睛,双手在胸前相扣,并跟着台上主持者的领词进行集体祷告。在最后的几分钟,每位信徒都被要求自己感知主的存在,并独自与主进行对话。笔者发现,每位信徒在这个环节中都十分虔诚,尤其是在最后的几分钟时,信徒们念念有词,似乎对万能的耶稣有诉不完的苦与说不完的话。

这一部分虽未让笔者融入其中,却提供了十分好的观察机会。结果是:集体祷告是信徒最为认真专注的一个环节,同时十分值得探究的是,大多数信徒在祷告结束后睁开双眼时都会面露宽慰之色。

这种由宗教提供的价值观往往包含获得救赎和来世的强调,以及与其相关的极严厉的道德戒律。这使穷人和被压迫的阶层可以坚守某些形式的宗教信仰,并因为相信这种坚守所能获得的补偿与来世的回报而可以忍耐现世的艰苦,并妥协于社会中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富人或上层阶级也会因为宗教一般提倡的仁慈、宽恕、友好、帮助不幸者等美德而开展慈善事业,这种行为也能够缓解被压迫阶层的不满情绪。

教会由集体祷告所达到的这种对苦难生活的“缓冲”作用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3.3 教会通过布道强化了社会的基本规范和价值观念

集会的最后一部分活动内容是布道。据笔者听到的几场布道而言,其内容多为对主的存在、主的神性的强调,对罪与永生这些概念的明确以及对信、望、爱这些基本价值观念的赞颂。布道者往往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出发,让信徒相信基督由世世代代的信徒见证,人们若想获得主的恩泽与永生,就必须按照主的要求去做——即一套既定的规范与观念。

社会规范是所有社会组织的基础。宗教通过被赋予了道德含义的规范和价值观念,通过将这些规范和价值的某些部分神圣化,从而才能在人们的个人愿望与社会需要发生冲突时,使个人毅然面对必须作出的牺牲。

具体而言,我们在《圣经》中可以看到的最好的例子即为“摩西十戒”,这些戒律因为摩西受到耶和华的亲自传授而变得神圣无比。圣经中有戒律“不应通奸”,因此即使在现在,对于基督徒来说禁止婚外性关系的规范也被给予了强大的道德支持。

世俗社会通过人为的报酬和惩罚来鼓励遵纪守法,宗教则增加了另外一种尺度:超自然力。那些背离了戒律和规范的人,将害怕受到超自然力的惩罚:比如时运不济、备受折磨等。这种对不可知力量的畏惧可以十分有效地帮助控制越轨行为。

因此,教会通过布道所完成的对社会基本规范与价值观念的强化也从内部稳定了传统已久的道德体系。

4 结语

教会看似离中国百姓的生活比较遥远,却也是无处不在。因此,我们不应当将其视为神秘之所避之不谈,而应该切实地看到教会在中国社会中、尤其是中国社会转型期间所起到的功能之所在。文化虽有地域之分,但它对人类所造成的影响却是不分国界的,面对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我们自当心守一份净土,不为权力利益所“异化”。

猜你喜欢

涂尔干颂歌信徒
阳光的信徒
壮乡颂歌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留给我们什么?——社会学家马塞尔·福尼耶访谈录
人生颂歌
涂尔干思想中的发展社会学观点
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及其启示
七一颂歌
人性宗教、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涂尔干论现代社会道德重建的方案
做价值投资的信徒
南湖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