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通俗化电视剧探讨电视艺术的俗雅之争

2011-04-12□王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通俗艺术生活

□王 爽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中国电视剧一直以“主旋律”作品充分发挥电视艺术的认识功能和教化功能,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做出积极贡献,但也暴露出其弊端:单一、束缚的艺术形式和模式严重束缚了电视剧的发展。80年代后期,电视剧创作开始着力探索自身的艺术性,同时开始借鉴电影理论和创作方法,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如1994年的《三国演义》就是典型的借助电影技法,改变了电视剧小场景、近距离的模式,集中发掘电视剧艺术具体表现力,是电视剧作为独立艺术的范本。此后,电视剧不断确立自己独立的美学品格和艺术语言,开始了“雅”剧的创作热潮和理论研究热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俗文学逐渐繁荣。关注社会底层和平民生活成了电视剧创作主流,出现了许多优秀通俗电视剧。如《牵手》、《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国式离婚》、《金婚》、《媳妇的美好时代》等。

一、通俗电视剧渐登大雅之堂

与“阳春白雪”的“雅”剧相比,“俗”剧转向主动地贴近广大普通老百姓的心理需求和欣赏口味,开始走向市井生活,具有平民化、非英雄化的特征。比如《牵手》和《中国式离婚》中的婚姻危机和人到中年的困惑、《家有九凤》中的姐妹矛盾、《双面胶》中的婆媳战争,都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普通家庭里最真实、寻常的事情。这里的人物也是清一色的小人物、普通人。通俗电视剧将凡人小事搬上了屏幕,使电视剧从以往的政治性、理想性转向了经济性、消费性。通俗电视剧面向大众,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情感、悲欢离合、伦理道德等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演绎出来。因为电视剧本来就是大众文化,是为普通大众服务的,所以创作通俗电视剧要更倾向于平民视角,更应充满质朴的爱、同情与关怀,真诚描摹世态人情的庸常和无奈。

通俗电视剧最早主要以室内剧形式出现于屏幕。1990年播出的《渴望》在当时红极一时。若在今天看这部电视剧,可能觉得情节老套、思想守旧,无法吸引观众,但在当时却出现万人空巷的盛况,市场反映空前巨大。《渴望》也是第一次成功探索电视剧艺术生产及创作的特有规律,并开始强调电视剧的可视性和娱乐性。其后通俗剧的发展并不是很快。因为我国一直以来都十分强调电视剧的教化意义和政治效果,央视更是播放主旋律电视剧的主要阵地,通俗剧的播放量很有限。但随着电视产业的市场化,通俗剧和主旋律电视剧之间也在不断地进行磨合与妥协。 我们从央视播放电视剧的情况也可以看出:央视已明显增加了通俗剧乃至港台剧的播放,内容更丰富、更时尚。比如有《再见阿郎》、《有福》、《插树岭》、《当家的女人》等尽量满足观众娱乐需求的电视剧作品,同时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通俗电视剧,如《中国式离婚》、《空镜子》、《摩登家庭》、《最浪漫的事》、《亮剑》、《士兵突击》等。

二、雅俗之争

随着通俗电视剧的繁荣,电视剧艺术的雅俗论争也日益激烈,就像赵本山的小品,几乎年年上春晚,给千家万户带去欢笑,但仍不乏有许多评论家认为此俗文化难登春晚高雅之堂。在客观社会实践的前提下,千差万别的审美评价总是会形成“雅”和“俗”两个走向,电视剧也不例外。

“俗”就是“通俗”,通俗电视剧就是反映大众的世俗生活和情感。而高雅艺术在思想内容上追求人文精神的深度探索和个体生命的感悟,优秀的高雅电视剧都是思想深刻,艺术品位很高的精品。俗并不否定对雅的追求。 有人对“俗”有错误的理解,认为“俗”就是“低俗”,就是对观众庸俗趣味的迎合,有些编剧千方百计地在剧中反复卖弄一些与剧情毫无关系的噱头,比如现在许多电视剧中都有刺激观众感官的床上镜头,激情动作。这种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电视剧的纯洁性,同时也使自己落入了媚俗的陷阱。为了达到更高的收视率,许多电视剧不择手段地讨好观众,为了取悦他人而扭曲自我,完全丧失了电视剧的艺术性和美感,沦落为媚俗的文化商品。事实上,观众需要引导,低俗的作品可能会有一定的市场,但不能代表主流。作为电视媒体、作为电视剧的创作生产者,不能迎合一小部分观众的需求,不能降格以求,以牺牲作品的品格来换取一时的收视率。只有用优秀的主格调作品取得的高收视率,才是对社会、对观众、对制作单位和创作者都有益的收视率。

“俗”并不等于“庸俗”,也不等于“不雅”,它只是采用了一般观众较容易理解,较容易接受的内容和形式而已,而通俗剧也只是较其他类型电视剧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更符合一般观众的欣赏趣味。 其实,“俗”与“雅”本无明显的界限,在题材内容上,并不是写少数知识分子的就是“雅”,写三教九流、市井小民生活的就是“俗”。在艺术形式上,用民间曲艺形式贯穿情节的未必是“俗”,以西洋式歌剧贯穿情节的,也未必就是“雅”。在艺术成就上,观众普遍认可的“通俗”的下里巴人,也可能成就很高,少数人认可的“高雅”的阳春白雪,也不一定就是经典佳作。在艺术史上,有许多曾被视作“下里巴人”的艺术作品而今被奉为高雅艺术,如《诗经》、宋词、元杂剧、《红楼梦》,在当时都被认为是不值一提的“非主流文化”,而今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经典之作。

雅与俗,作为审美对象引起特定审美愉悦来说,他们与美在本质特征上是相同的,但就他们的审美特点来看,又是有显著区别的,雅的对象带给人的审美感受是比较和谐、优雅,而俗的对象给人的感受则更为激烈、震荡。

因此,俗与雅是相对存在的,大俗才能造就大雅。雅与俗之间在整个审美活动中实际上存在着互动互律、相辅相成的关系。任何一个艺术走向成熟期都必须经历雅俗之争,在雅与俗的互动互律之中发挥自身的艺术潜力。通俗剧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广泛的群众性,同时也体现了时代风貌与审美理想,应该达到雅俗共赏的高境界。通俗并不意味着粗制滥造,同样要求艺术的表达技巧和“精品”追求。

三、雅俗共赏

要做到雅俗共赏,通俗剧要具有艺术的思想性和思想的艺术性的审美品格,“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通俗剧要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在生活的基础上提炼生活,给人美的感受。同时又要满足观众的审美情趣和心理需求 ,着力挖掘题材本身的文化底蕴,反映大众的情感和世俗生活,为大众带来心理愉悦和精神释放。 因此,在电视剧的制作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充分尊重电视观众,尽量满足观众的审美情趣和心理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观众是上帝,掌握着电视艺术的生杀大权。电视剧当然应该考虑各个观赏群体的需求,但由于大众化作品在电视艺术中所占比重较大,就应重点对待。我国的电视剧观众绝大多数属于大众文化的欣赏阶层,没有了他们,也就失去了电视剧的服务对象。电视剧应照应最大层面的观众的艺术品位,有意识地考虑到观众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有人这样评论电视剧《闯关东》:雅俗共赏,美轮美奂。确实,作为一部反映中华民族特定历史背景下被迫进行的民族大迁移的作品,“闯”剧视角独特,情节曲折生动,悬念迭生。淘金场上的生与死,情感历程的爱与恨,实业救国的惊与险,抗战斗争的血与火,构成了历史与现实在距离上的交叉、碰撞,全方位展现了那段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历史,是一部赢得满堂喝彩的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在以往的影视剧中,观众总是分群体、分层次、分职业、分年龄段的,内容也常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之分,此剧似乎就是个例外。究其原因,无非是充分照顾了受众的审美需求,将地域性、历史真实性和故事传奇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凭借独特的历史题材,民间化叙事的体现以及地域文化底蕴的发掘等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新版《红楼梦》中黛玉裸死一节为很多受众诟病。黛玉死时没有穿衣服,露出光光的肩膀,苍白的脸上不见丝毫血色。很多受众认为这种赤裸而死的处理,实在不符合一个大家闺秀的所为,反倒像极了凶案现场。而导演则称:“电视剧要自然地融入现代的时尚感和审美情趣”,然而无论多么震撼,多么现代,这种黛玉裸死镜头始终是对名著的误解,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亵渎,是不尊重民俗的表现,是公然挑战受众的审美底线。这样的作品恐怕难以为受众所接受。

(二)真实地表现剧情和人物关系。台湾偶像剧《红苹果乐园》里有这样一段情景,女主人公萧晴淋了暴雨,天野急忙抱她去医院,到了医院后天野大吼着你不要死,央求医生一定要救救她,不要让她死……不过淋了一场雨而已,就到了要死要活的地步,看得人瞠目结舌啊,真是荒诞至极,这种电视剧更像是一场闹剧,有什么真实可言。当然,类似的片段还经常在韩剧里出现。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是一部反应底层平民生活的电视剧。它真实地展现了一幅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场景。生活自有辛酸和无奈,可是也练就了张大民的睿智与善良。面对生活中的烦心事,大民耍几句贫嘴似乎也就烟消云散了。当看到了大民翻墙上房地从猫嘴里夺鱼为云芳下奶、云芳要生孩子时大民不顾性命地挺身拦车时,这些琐碎的小事却得到观众深切的认同。寻常百姓的生活往往就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和睿智的人生哲理。

2009年的《蜗居》、2010年的《老大的幸福》两部电视剧一经播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主要的原因是,这两部电视剧的情节设置上没有回避社会上客观存在的、甚至是尖锐的矛盾。比如《蜗居》谈到了大都市的房奴问题,“房价高涨、官场贪腐”;《老大的幸福》涉及的问题范围更广,反映了契约婚姻、官场潜规则、影视界选角依靠赞助等等社会现实。这种对社会某些尖锐问题的不回避是其受好评的主要原因,因为它贴近现实,反映真实。

另外,电视剧还应使观众与剧中人物情感相通。《好想好想谈恋爱》讲述的是四个现代都市女性的情感路程,该剧设置了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在画外音中诉说剧中主要人物的心声,这样做可以使观众与剧中人物的情感相通引起观众强烈共鸣,让观众对剧中情感纠缠的故事情节感同身受,强烈的情感认同和角色认同是电视剧主要的叙事策略。

(三)挖掘丰富的现实题材。近年来影视创作陷入一个怪圈,“武侠戏”、“帝王戏”刚刚退热,“谍战戏”卷土重来。一部戏往往能拍出N个版本,循环往复,无休无止。《铁齿铜牙纪晓岚》《康熙微服私访记》是续了又续;《孝庄秘史》之后是《太祖秘史》、《皇太子秘史》,这连番轰炸最终只能让观众失去兴趣,甚至感到厌烦和疲倦;《潜伏》之后的《借枪》、《黎明之前》让人目不暇接,电影版《风声》后是电视剧版《风声》,之后《风雨》尾随而至。电视剧题材的创新恐怕是解决这种现象的唯一途径。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背景,描绘了1913~1918年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积极进取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纯真美丽的爱情故事,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绶等优秀教师形象,对现行教育理念的完善、对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追求富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评论说“该片可以说是开了领袖偶像剧的先河”, 这部电视剧广受各个年龄层段的受众喜爱,它的成功不是因为它的“迎合潮流”而是因为他的“逆流而上”。在此以前,收视率高的电视剧无非是那么几种:主旋律剧、偶像剧、武侠剧、谍战剧等,像这样板起脸孔讲人生、讲理想的,似乎早已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了。然而,恰恰是这些长久以来被遗忘的抱负与激情,调动了人们沉浸在心底的美好情操,引发了受众的强烈共鸣。

此外,“恰”剧中既包含了对现实的批判(如对中国当前教育制度)也包含着对英雄主义的歌颂。这两个方面都是当前的社会所缺乏的。尤其是剧中对英雄主义的歌颂不是出于虚构的素材,而是基于真实的事实——剧中的主要事件都是真实存在的,这就使得该剧有别于武侠片中的英雄主义漫无边际的想象而更接近于现实,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操作性。除了个人的天赋,青年毛泽东并没有比现今任何大中学生有着更为优越的条件,他在湖南一师的作为绝大部分人都有可能实现。这种情况带给观众一种非常真实的感觉。好多人在看这部剧的时候也会在和自己的学生时代作比较,且无不由衷地佩服青年毛泽东的魄力、毅力和胆识。据说,该剧播出后很多地方成立了读书会,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吴保和.中国电视剧史教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2]高鑫.电视艺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张凤铸,胡妙德,关 玲.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

猜你喜欢

通俗艺术生活
Sumo Wrestling
纸的艺术
青春飞扬(女通俗合唱)
用通俗的例子打比方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通俗文》佚文辑校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