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 析 服 装 审 美 中 的 另 类 观 点

2011-04-12□周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镂空思潮后现代主义

□周 锋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3)

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社会观念的转变,人们选择着装不再仅仅是为了“遮丑”或是御寒,更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其个人独到的生活品味及态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对服装的审美趋势保持高度的敏锐感,并能够通过不同的服装流行现象挖掘出服装审美的深层内涵。

众所周知,艺术自身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作为其中一大分支的服装艺术自然也就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现如今人们在追求服装的款式、色彩、材质等方面的同时,更加注重服装与人物形象、气质的和谐统一,强调自我、凸显个性已经成为服装流行的大势所趋,而这是否意味着服装另类审美观的异军突起?在这里,我们有必要通过曾在历史上引起过轰动的“裸体装”、“内衣外穿”、“模糊性别、阶层和种族”、“反讽与戏拟”等服装潮流来探讨服装的另类审美观。

一、折衷主义下的模糊性别、阶层和种族

折衷主义又写为“折中主义”,是一种哲学术语,源于希腊文,意为“选择的”、“有选择能力的”。后来,人们用这一术语来表示那些认同某一学派的学说,又接受其他学派的某些观点,表现出折衷主义特点的哲学家及其观点。折衷主义是后现代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解构主义的后续形态,是指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它是把各种不同的观点无原则地拼凑在一起,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固定的立场,只是一种把不同的思潮、理论机械地拼凑在一起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它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折衷主义在服装设计上主要表现为一种设计手法,这种手法主张混淆时空概念,打破各种风格之间的界限,不考虑两种风格的对立以及物与物之间的联系与搭配,如传统的与前卫的、高雅的与通俗的、历史的与现代的等等,而是将来自不同流派、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风格样式堆砌到一起,使其设计的作品呈现出多种风格的综合而无自身特定风格的特征。

折衷主义给服装设计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模糊性别、阶层和种族的服装出现。这一服装潮流的兴起震惊了整个服装设计界,并扭转了诸多服装设计师的创作观念及普通百姓的穿衣观念。首先谈谈模糊性别的服装设计,众所周知传统女装强调柔性美,男装突出阳刚美,两性服装有着明确而清晰的区别,但是在折衷主义影响下的服装设计却开始模糊两性的性别差别,设计出众多具有“中性美”的服装。近年来,随着思想观念的日渐开放和多元化,中性化服饰风潮再度席卷时尚界,成为引领大众消费的一种独特的服装风格。中性化服装不是中性装,中性化服装时尚的审美价值,先源自服饰文化习俗的宽容,还体现在着装创新带来的新奇视觉感受以及流行产生的美感。它属于非主流的另类服装,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学的发展,人类寻求一种毫无矫饰的个性美。服装中性化的概念在今天的时尚文化潮流中已经不是新鲜元素了,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甚至追捧。然而翻开服装史,这种现象不但不新鲜,反而是一种成熟的回归。中性化描写,表面上似乎客观地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面性,而其实这样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往往掩盖或歪曲了作为一定现实关系必然反映的人物性格的本质。这种所谓的“中性化”评价,就是对过去长期被否定的人物或人物性格的某些方面不再否定,对过去多人肯定的人物或人物性格的某些方面也不再肯定。如在男装的设计中采用了原属女性的色彩、花朵图案及其装饰品;而在女装中出现了男性化的西装、长裤等服饰。再如,2010年男女性共同追捧的中性围脖,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折衷主义的设计观念,模糊了性别选择倾向。其次,折衷主义影响下的模糊阶层的服装设计大量涌现,所谓模糊阶层的服饰即指某种服饰既适合高端人群又适合普通大众,如过去象征社会地位和身份等级的高端品牌西服不再仅仅是某一阶层(如成功商业人士、政府官员)的专属服饰,而是成为普通大众的日常服装。最后是模糊种族的服装设计,这一设计模式在现如今的服装设计领域仍是屡见不鲜,如美国西部的牛仔、印第安的羽毛等代表不同民族特征的服饰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都很常见,这些具有不同民族风格特征的服饰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后现代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二、“限制级”的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最重要的任务是重新审视文化系统,寻找新的可能性。这一女权主义观念直接导致了服装样式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服装中性化,这一点上面已有论述,这里不作赘述。第二,内衣外穿,即将内衣稍作修改或者基本不改变式样,然后当作外衣穿。在时尚因素的炒作下,内衣外穿已经是平常的事情,总是深藏在最里层的内衣逐渐被引荐到台面上,成为足可与外服搭配的单品。更有甚者,仅仅搭配外套的外露还不够,业内人士甚至打出可外穿的主题号召,如果不事先说明的话,几乎分辨不出来那原来是件女性内衣。在装饰主义盛行的外在环境下,内衣有了独立露脸的机会,与各种流行饰品搭配成为内衣外穿的最高水准,比如利用皮草围领、披肩、围巾等配件稍加围裹、缠绕,都是在简单格局中注入摩登况味的绝佳手法。第三,服装的镂空现象。“镂空”在艺术中的运用是极其成功的,特别是在服装设计方面。这种点缀方法会附于衣服新的活力和时尚元素如性感,想象,立体感和深度等等。现如今的服装设计随处可见镂空的痕迹,无论哪一处的镂空设计都会给服装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背部:性感与细腻的完美结合,将人体的整体美通过“镂空”这样的窗口表达出来;胸部:想象与性感同在,特别是把它设计在女人最性感的胸部附近,立刻让服装充满了神秘感和诱惑力;腿部:另类与张扬的体现,借“镂空“这一设计表达出当代人的心声。当然镂空不只是女人的专利,它也在男士休闲裤与牛仔裤中出现,这会让服装顿时充满活力和动感,牛仔裤大腕levi's至今仍对它情有独钟。在服装潮流飞速变幻的今天,或复古,或经典,或高贵,都跟镂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镂空与蕾丝的辉映,更让世界服装设计走向巅峰,它们的关系正如一个窗口(镂空)与雕花玻璃(蕾丝)的关系,其带给人们的视觉效果远比我们看到的真实。

三、“审丑”设计

1981年,设计师川久保玲携带“破烂式”(又叫“乞丐装”)的服装式样亮相巴黎,给巴黎时装界以极大的震惊,她的“乞丐装”令人瞠目结舌,其时装以黑色为基调,大胆地打破了华丽高雅的西方女装传统。如她设计的毛衣上有破洞,裙子下摆是斜的,或故意把衣服边的毛茬暴露在外,特意保留着粗糙的缝纫针迹等。在她看来,黑色是一种代表着人们所能看到的社会现状的另一个侧面,这个侧面也是人人都有的一种色彩心理。同样喜欢黑色的山本耀司认为:“我采用黑色等暗色调,是一种反命题,因为黑色是向传统挑战的色,随着人类的现代化和知识化,黑色调必然为人们所接受并乐于穿用。”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对服装进行传统意义的解构,大胆进行裸体装和内衣外穿设计的设计师主要以法国的让·保罗·戈尔捷为代表。戈尔捷有着顽童般的叛逆心理、热烈、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早在1976年,戈尔捷在首次时装发布会上就推出令人惊叹的“先锋派”时装,他的作品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以奇、异、怪、绝著称。最让人惊叹的是他在1992年推出的裸体装,完全背离了传统意义上的服装概念,他让服装成为了一件艺术品。在戈尔捷的时装系列中,虽然有传统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彰显了一种反叛精神。1990年麦当娜全球演唱会所穿的金属尖锥形紧身胸衣就是出自“鬼才”设计师戈尔捷之手。无论是裸体装还是内衣外穿设计,都是“审丑”设计理念的体现,这种服装设计尽管有着强烈的颠覆传统的意味,但仍然无法完全回避传统的影响,这就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服装设计现状。

四、后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动中的难以把握的概念,它是历史前进中自然呈现的一个概念。“后现代主义”是相对“现代主义”而言的。服装作为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艺术思潮深刻影响着服装的发展与变迁。换言之,各种文化艺术思潮决定着服装的发展变化。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对“现代主义”反思的“后现代主义”,在80年代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而且这种思潮长久不衰。它也是当今设计思潮中最具影响力的反主流设计思潮。后现代主义这种反主流的文化艺术思潮直接影响了服装设计潮流的变迁。由后现代主义思潮带来的服装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主题、思维和手法的反叛上。

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日益显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表现非常广泛。如后现代主义对服装的渗入,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在主题上,促使服装表现回归自然,借鉴历史语汇,注重对各民族艺术的包容和古典主义的传承再现,回归自然。“后现代主义”思潮改变了“现代主义”那种不惜牺牲人类自身生存环境及其子孙后代的幸福而疯狂掠夺大自然资源的做法,它重新审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人和大自然中的万物是平等的,人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因而人类要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要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这种回归自然的理念反映在服装设计上,主要表现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服装从材料、色彩到款式都以崇尚和回归大自然为设计核心;到了20世纪80年代,服装设计界掀起了一股环保的主流旋风;而在20世纪90年代,表达回归自然情结的休闲服装成了当时的流行时尚,如服装采用大自然的色彩、纯天然的材料,甚至染色等加工过程都要绿色无污染。

借鉴历史语汇。在某种程度上,时装是时代的风向标,时装设计领域的变化体现着时代的风起云涌。过去的历史不代表终结,不代表被遗忘和被舍弃。这正如后现代主义思潮不完全摆脱现代主义的某些理念一样,现代主义中某些积极的主张对后现代主义来说,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和重要价值。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时也懂得借鉴历史语汇,他们“常常会将历史的片段似是而非地运用到设计中,造成时间感上的含混。最常见的是将历史上的样式片段与现代式样相融合,或是将历史图片印在现代式样的服装上”。如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服装设计界的怀旧风格服装,就是对这种借鉴历史语汇的最好诠释。再有设计师用现代的视觉元素结合欧洲历史上重要的艺术式样(如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然后进行不分年代的无序组合,形成折衷的戏剧性组合。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服装设计界,在设计上大量采用各种历史的装饰,如引用现代主义或者古典艺术的样式片段,再加以折衷的处理或者以新的方式进行重新组合,从而达到一种新的服装风格。在服装设计中,无论加入了多少新元素或者在裁剪技术上有过特别的更新,都无法掩饰服装本质的东西——历史语汇中的风格重现。如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社会运动此起彼伏,嬉皮士运动就是其中之一。参与嬉皮士运动的主要是一些具有反叛精神的年轻人,他们蔑视传统,废弃道德,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这场运动带给服装设计的影响便是:以青年人为适用对象的牛仔裤、迷你裙和喇叭裤等服装开始流行。“他们否定工业社会,发扬尊重手工的思想,于是又衍生出复古的思潮,他们珍视并发掘19世纪前半期浪漫主义时代的服装以及旧工业社会的作品”。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服装设计借鉴历史语汇最为简单的解释即是:重现历史,借鉴和复兴历史式样,让曾经流行的再度流行起来。这正如Millbank在其著作中所列举的例子:“19世纪的紧身胸衣和克里诺林大裙撑;20世纪10年代的外穿下摆喇叭样展开的外套的蹒跚裙;爵士乐时代的垂到腰部的衬衫、斜裁的长裙,以及大萧条时代的机智的遁世者的外观;二战时期的宽肩以及丰富的褶饰;50年代的紧身内衣、紧身半长女运动裤、露肩裙;60年代的鞘式紧身裙,以及“狄格洛”加色剂染色的迷你裙……从70年代早期的愉快的笑脸……到重新出现的民俗图案和民俗服装。”

五、反讽与戏拟

一般而言,在进行设计创作时,设计手法是为设计思维服务的。当设计师产生了某种设计思维后,在设计时必然要通过设计手法来实现,因而,思维和手法是相辅相成的。服装设计也体现了思维和手法的一致性和相互制约性。后现代主义思潮崇尚一种无目的和无意义的虚无主义创作观,这种创作观给服装设计领域带来了深刻影响,促使服装设计领域采用反讽和戏拟的手法进行创作。简单来说,就是设计师将一种颠覆传统、随心所欲的思维投入到创作中,用一种超然的态度和黑色幽默的方式对待服装设计艺术。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被称为“没有潮流的年代”。所谓反讽和戏拟的手法,其实就是指设计师以游戏的态度,随心所欲地肢解或组合一些原不同的元素,无论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是多么的不协调,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或者相对立的元素都可以被搭配在一起使用。如让穿着日本和服的人剃一个朗克式的发型,在常人看来,这种设计令人啼笑皆非,但这种设计却体现出设计师独到的见解及人生思考。后现代主义中的反讽与戏拟手法在服装设计中经常被使用。这种手法并不难理解,我们若提到运用这种手法设计的服装,大家便会有所领会。如约翰·加利亚诺设计的护士服就典型地运用了反讽手法。他设计的护士服颠覆了传统护士服给人的严肃、庄重的印象,该护士服坦胸露腿显得十分性感,还把听诊器和血压表之类的医疗器械作为装饰品。这是一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黑色幽默。

六、结语

服装中性化、内衣外穿、镂空点缀、乞丐装等服装设计模式以及模糊性别、阶层和种族、审丑、反讽和戏拟等服装设计观念都曾在服装设计界引起过轩然大波,人们在初次接触它时多是嗤之以鼻,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服装设计观念和设计样式已经是深得人心,今天的服装设计师都会无意识地借鉴其中任意一点作为其服装设计的亮点。通过以上的服装审美中的另类观点分析,笔者希望借此唤起服装设计界以新的认识,从另类中寻找闪光点,从而提高服装设计的审美层次。

参考文献:

[1]包铭新,曹喆.国外后现代服饰[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2]李当岐.西洋服装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晓威.“分散”的应用与反思——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思维方法研究[J].艺术研究,2006,(1).

[4]魏家文,王冉.后现代语境中的当代服饰艺术[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4).

[5]任利民.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20世纪60~80年代西方服装潮流变迁的启示[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0,(4).

猜你喜欢

镂空思潮后现代主义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镂空幻想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拼折镂空立方体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镂空窗花朵朵开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