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论许渊冲诗词翻译“优化论”

2011-04-12吕婷

关键词:意美许渊冲原诗

吕婷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语系,山西太原030051)

一、引言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翻译上的问题,仍不外乎译者的心理及所译的文字两样关系”[1]。这里的 “心理”涵盖了双语信息的认知心理加工,即理解源语过程中和生成译语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加工。翻译的过程反映了译者认知加工的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做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2]言语理解的信息加工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信息感知阶段、短期记忆加工、长期记忆储存。加工时分别采用由下到上、由上到下,以及双向互动等三种模式。由下到上的加工方向有两种含义,第一是指信息从感知阶段开始向上流动到长期记忆阶段,第二指的是言语信息从语音层次加工开始,到词汇,再到句法和语义的加工,由低到高相继进行。与之相对的是由上到下模式。而双向互动模型是各种水平的加工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信息并不总是朝着一个方向流动,而且一些加工水平也可以重叠,信息互相沟通。”[3]同样,翻译过程的信息加工也是多种方向的相互作用的加工方式,也同样拥有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二、许渊冲先生诗词翻译的“优化论”

全国翻译行业最高荣誉奖 “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得主之一许渊冲先生一生孜孜不倦,翻译了诸多中、英、法作品,为世界传播优秀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光辉灿烂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曾说过:“理论来自实践,又要受到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我提出'创中国学派文学翻译理论'的哲学基础。”他正是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集毕生翻译之经验加以发展,提出了自成一派的翻译理论 “优化论”,用 “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十个字加以概括,并且在 《翻译的艺术》、 《文学翻译谈》、《文学与翻译》等著作中,对形似与神似,求真与求美,翻译与创作,中西文化的差异,两种文化的竞赛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论:“三美论”、“三化论”和“三之论”。

三、许渊冲先生诗词翻译的“优化论”的认知心理解读

诗歌是语言的精粹,是内涵很丰富的一种文学体裁。每种语言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达方式,然而,各民族在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同时各语言诗歌中音韵节奏各有规律,形式各有特点。如何使译文重现源文诗歌的音美、形美和意美,获得最大程度上的听觉、视觉和心灵的享受,成为每一位译者追求的目标。认知心理学作为认知科学的重要构成要素,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或指导性理论框架。如何才能达到许渊冲先生所要求的那样,我们不妨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探讨一下许渊冲先生的 “优化论”。

(一)“三美论”的认知心理体现

具体来讲,三美是指 “意美、音美、形美”。“三美”各司其职: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4]。

1、“意美”

意美是指译诗要和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王国维曾在 《人间词话》中指出:“……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日,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5]中国古诗词既有实境,又有虚境,既有实在美,又有空灵美。由此看出,意美主要是指诗歌的意境之美。许渊冲先生也指出,“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许渊冲先生也指出,“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可见,“意境”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和精髓,更是诗歌翻译的基础和根本。追求 “意美”就要通过翻译重现原文的内容,不能错译,漏译,多译。例如,在翻译李商隐著名的 《无题》诗时,第三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 “丝”和 “思”双关的意境很难用英语来表现。许渊冲先生译为“the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sick heart”。将“丝”译作“silk from love-sick heart”,既体现了蚕吐丝,又体现了爱的意味。作者寥寥数笔,用简洁的词语勾画出的就是 一种“意境美”。在翻译中要竭力体现的也就是这种“意境美”。

2、“音美”

音美则是说译诗和原诗一样要有悦耳的韵律。《登高》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名作,全诗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情。其中的叠字使用是汉语特有的辞格,使语言更加形象,表意也更加细致和丰富。原诗第三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使读者感受到秋天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情景。此句中的 “萧萧”是叠字,形容风吹树叶之声。而英语中没有这种辞格,只有与其类似的修辞现象,包括部分拟声词、部分连续反复和部分回声词。事实上,若将 “萧萧”直译为“(of wind)whistle”,不但表达不出美感,更无法使译语读者体会原诗的意境。许渊冲先生选用“shower”一词(“shower”和“萧”音似),用“shower by shower”重现“萧萧”一词。因而,整个诗句被译为“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使人联想到了落木窸窣之声,使译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形美”

形美是讲译诗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主张译文的形美,就是为了保存原文的 “丰姿”。中国格律诗一般都是五律或七律,许渊冲先生主张把五律译成英雄体,把七律译成亚历山大体,自由诗相应地译成自由体,民歌就译成民歌形式。[6]如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欲断肠。”译为:All men will say the Southern land is fair.A wanderer is willing to spend his whole life there.He'd like to see spring water bluer than the sky.And,listening to rain,in painted ship to lie.The wine-shop waitress looks like the moon bright.Like snow or frost congealed her arms are white.Till he grows old,from South lands he won't part.To leave this land for home would break his heart.译文好几处灵活地调整了词序:“And,listening to rain,in painted ship to lie”这一句将状语in painted ship前置于不定式to lie之前,如此状语前置的还有“from South lands he won't part”。“Like snow or frost congealed her arms are white”这句将表语前置。“The wine-shop waitress looks like the moon bright”这一句将定语bright后置于其修饰词moon之前。不难看出,许渊冲调整译文的词序是为了实现译文的押韵。遵循目标语语言文化的体例制约和规范,使译诗更整齐,容易为读者接受。

(二)“三化论”的认知心理体现

“三化”即 “等化、浅化、深化”。深化包括特殊化、具体化、加词、一分为二等;浅化包括一般化、抽象化、减词、合而为一等;而等化包括灵活对等、词性转换、正说、反说、主动、被动等。

1、“深化”

“深化”即在理解原文真实意境之后,将诗人藏在表层文字下的隐含意味以及深层的情感用译文体现出来。以许教授译白居易 《琵琶行》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为例:将“枫叶荻花秋瑟瑟”译作“In maple leaves and rushes autumn seemed to sigh.”把枫叶在秋风中瑟瑟作响这样一个令人神伤的自然景观译成秋天在枫叶荻花中叹息,真正叹息的其实是诗人。sigh的使用把诗人的情感表达的更为形象。

2、“等化”

“等化”即将自然的描写或情感的表达直接的对应成译文,使形式和内容与原文对应。以许教授译如赵嘏的 《江楼感怀》为例。原诗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译诗如下:Alone I mount the Riverside Tower and sigh.To see the moonbeams blend with waves and waves with the sky.这里许教授将“月光如水水如天”译作“To see the moonbeams blend with waves and waves with the sky”是“等化”译法传达了原文的意美。

3、“浅化”

“浅化”即使用抽象和减词的方法来翻译源文。以许渊冲先生译王之涣 《登鹤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为例: “You can enjoy agrander sight 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翻译中,具体的 “千里”和 “一层”分别被抽象化为 “远”和 “高”,“楼”字删掉不译,运用了减词法。而抽象和减词都属于 “浅化”的翻译方法。

(三)“三之论”的认知心理体现

许渊冲先生将孔子 《论语》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应用到翻译中。他说,忠实的译文只能使读者 “知之”,忠实而通顺的译文才能使读者 “好之”,只有忠实通顺而又发挥了优势的译文才能使读者 “乐之”。[7]三之之中,“乐之”是最高境界,是通过译者的翻译,不仅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同时还能领略作者的细腻的内心世界。只做到 “知之”的翻译不能让读者感受到源作的美。翻译是源语至译语的言语信息转换,要真正做到 “乐之”,我们要根据作者的心理及写作目的对源文进行充分的理解,译者再从认知角度,转换思维,对输出的语码信息进行认知加工,以不同的文化角度转译成译文,使读者能产生类似甚至相同的感受。如李商隐的 《锦瑟》,由于这首诗里有许多典故,翻译时就很难做到使读者“乐之”,许多译者最多通过加注做到了 “知之”。而许渊冲先生运用浅译法和扬长避短的方法,对原诗进行了改译,将中国特有的典故所表达的意义和感情用简单易懂而对称押韵的语言表达出来,不仅能让读者 “知之”,更能 “好之”、“乐之”。

四、结语

许渊冲教授的中国古诗翻译理论和实践与他的翻译目的紧密相连。而他的翻译目的从 “三美”到 “三化”到 “三之”,再到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有诸多层次的翻译目的体系。可以说,许教授的中国古诗翻译理论与实践之所以与众不同,而且成就斐然,除了其本身 “精通汉、英、法语,因受多种语言的熏陶,他对语言的敏感程度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8]之外,是因为他有明确的翻译目的。翻译中双语转换所发生的认知活动或信息处理过程与人的认知活动有关的全部心理活动相同。双语信息转换中的源语理解至译语生成,同样经历了知觉、注意、记忆、推理、问题解决、概念形成等认知活动或心理加工过程。[9]文学活动是一种审美接受与生产的过程,由作家——作品——读者三个主要环节构成动态实现过程。[10]文学翻译是一个整体理解到整体再现的过程,因此要对译文的生成和接受过程予以同样的重视,把作者——作品——译者——译文——读者等各个环节看作一个整体过程。关注作者、译者、读者三方的认知心理,使翻译能真正做到心灵的沟通,达到重现源文的效果。

[1]林语堂.论翻译[A].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84)[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259-272.

[2]王甦,汪圣安.认知心理学(重排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40-148.

[3]Rodger T.Bell.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231-235.

[4]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5.

[5]王国维.人间词话[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28-31.

[6]马庆林.意美·音美·形美——许渊冲译诗风格初探 [J].固原师专学报,1989(1):78-81.

[7]许渊冲.知之·好之·乐之·三之论——再谈发挥译文语言优势 [J].外语与外语教学,1989(6):35-39.

[8]于国华,辜正坤,朱曼华等.唐诗走向世界—— 《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众人谈 [J].中国大学教学,2001(4):18-21.

[9]王柳琪.论双语翻译的认知心理学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0(3):336-339.

[10]王柳琪,刘绍龙.词语翻译转换过程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基于 “注意论”的词语翻译心理模型探索 [J].外语教学,2009

(6):93-96.

猜你喜欢

意美许渊冲原诗
元 日
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
峨眉山月歌
“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英译汉原文
改诗为文三步走
许渊冲的“三美”论对中国古代文学翻译的指导探究
折桂令·客窗清明
英语课堂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