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有效方式与途径

2011-04-12武月明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者管理

武月明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学校承担着 “教书育人”的功能,大学教育在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之外,更具有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功能。基层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适时地进行高校基层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摆在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特别是基层学生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新挑战

(一)教育大众化,学生思想日趋复杂

2010年7月13至14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纲要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教育部长袁贵仁指出:“纲要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标志着中国教育事业步入了改革发展的新阶段,面临着极其难得的历史机遇”。[1]在全面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群体也在悄然变化:一是随着毛入学率的不断提高,特困学生、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比重不断增加,管理压力增大。二是 “90后”独生子女成为学生的主体,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弱、依赖性强等问题。部分学生听不得批评,受不了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自主能力较差,面对学校的管理选择回避甚至逃避。高校日常教育管理如何变革和创新,不得不令我们基层学生工作者深思。

(二)管理行政化,学生工作者定位发生变化

学生工作者在定位上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随着教育群体大众化,高校学生人数持续增加,日常事务日趋复杂。学生工作者除了要完成学生思想教育、班团党建、社团文体活动等常规工作外,还需要承担越来越多的评奖评优、勤工俭学、助学贷款、就业指导以及公寓管理等行政化事务性的工作,时常陷于完成上传下达各种计划和任务之中,不能为学生提供所期望的全方位的教育与服务。在学生心目中,学生工作者仅是负责学生日常事务老师,而不是担负引领学生成功,促进思想发展的政治导师,辅导员作为教育者的形象大打折扣,行政管理者的角色却日益突出,“亦师亦友”师生关系发生改变,育人管理关系存在错位。

(三)教育滞后化,缺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行政化管理使学生工作者扮演 “救火队员”的角色,工作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消极的应付状态,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学生的所思所想,对学生的教育普遍滞后。教育管理采用较生硬的规章、条例来约束学生,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导致学生主体意识缺乏以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缺失。当问题发生后,学生工作者往往以 “监管者”的身份出现,对学生的教育主要侧重于对问题事发后的处理,而放松了对问题的预防。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探索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2]。这是党和国家对新时期高校基层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新定位,是对高校基层学生管理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同时也是高校基层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创新与探索的新方向。

(一)建立 “学习预警”机制,努力营造良好学风

“学习预警”是针对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出现的不良情况,及时提示、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通过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信息沟通和危机预警制度。在高校中建立 “学习预警”机制,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减少社会、家庭因学生学业问题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困难,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有重要的意义。辅导员对于需要教育辅导的学生安排面谈并做好记录,了解成绩落后的原因[3~4]。对于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上报学院并及时与任课老师联系,共同提出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方案,并作好有关辅导安排。对于有生理、心理障碍或其它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学校心理咨询机构联系,提出辅助方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学习预警”机制转变传统的 “事后处理型”管理为 “事前事中预防型”管理。

(二)量化与柔性相结合,提高学生管理水平

高校学生管理实行量化考核比较普遍,从学生出勤管理到成绩评价,从团干工作态度到工作能力,甚至连学生参加活动次数都进行量化考核。应该承认,量化考核作为一种刚性管理,对强化组织纪律和体现公平公正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5]。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高校不是流水线工厂,高校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同时也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柔性管理主要依靠对情感、意志、思想等的激励,要求辅导员采用感召、启发、诱导等方法进行学生日常管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建立 “量化一柔性”综合管理模式。在针对全体学生成绩、考评等方面,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全面、可操作的量化指标,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学习生活习惯、团结进取精神等方面也要考虑到不可量化性,设置非量化的评价指标,采用听取辅导员、专业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总体评价来认定学生总体水平。特别是在评优入党工作中,除满足量化指标外,更应注重柔性指标的考核,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进行阶段性补充和完善,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不同情况加以及时修改,构建和谐文明教育管理环境。

(三)丰富发展学生活动,创新主题内容和形式

高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包括班团活动、文体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开展学生活动要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围绕校园文化建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在民主、开放、和谐的环境下施展才华,开发潜能,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青年学生思维灵活,扩大参与面,增强学生主体性是丰富发展学生活动的有效途径:一是以班、团组织为主,开展主题社团活动,如各类兴趣小组、英语文学协会、科技创新联盟等;二是利用学校资源,组织大型文体活动,提高学生凝聚力,增强学生时代感,如歌咏比赛、知识竞赛、球类联赛,运动会等,三是广泛开展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如领导力训练、沟通训练、心理突破训练等,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丰富阅历知识,全面提升能力。高校活动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锻炼心理品质,培养创新精神。

(四)服务就业引导创业,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不仅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自我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学生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服务就业,引导创业,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有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加大学生课外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力度,培养就业创业的竞争力。学生工作者要创造一切机会让大学生在学校的系列活动中强化就业创业意识、经受创业技能锻炼。更要注重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非智力能力,以及敬业奉献精神、诚实守信品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二是开展正确择业观的理念教育,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学生工作者要抓住起点教育,采用报告、座谈等多种方式,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灌输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使其对今后的发展早认识、早准备、早思考、早规划,引导学生树立 “行行建功、处处立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合理确定就业目标。三是广泛联络,发挥高校资源优势,为创业搭建更好的服务平台。学生工作者鼓励学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勇于自主创业,帮助他们掌握国家对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切实提升学生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利用活动组织优势,通过创业计划竞赛,使学生获得模拟创业经历。利用高校校友资源,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争取企业对学校创业教育的支持,为学生营造创业实践的良好氛围。

三、结语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学生个体行为是在内外环境共同作用,日积月累,长期形成的,需要学生本人和学生管理部门共同去努力改变。高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实质是要求学生工作者充分相信和尊重学生,重视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 “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培养学生自尊、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引导学生从“他律”到“自律”,最终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1]袁贵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J].行政管理改革,2011(1):24-28.

[2]王树荫.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 [J].思想教育研究,2007(4):3-7.

[3]丁植磊,郭晓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主动学习理论应用初探 [J].文史资料,2010(7):191.

[4]彭湃.促进学生学习:今日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理念与策略 [J].现代大学教育,2007(1):78-82.

[5]李洪天,杨亚军.美国高校本科生培养工作的特点[J].江苏高教,2008(1):146-148.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工作者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关爱工作者之歌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