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其白守其黑:老庄道家思想的本真性

2011-04-12韩丽华

关键词:道通天道本真

韩丽华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知其白守其黑:老庄道家思想的本真性

韩丽华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老子庄子向道而思返朴归真的本真性、反其道而行之知其白守其黑的辩证性、齐万物齐是非的相对性思想,在于显示一种无为无欲、大智若愚的超脱境界。这种超然世外的出世主义情怀可以使人们抛弃尘世物欲的诱惑,避免纷争与浮躁,过一种无欲、清净的生活。这对于受累于尘俗中茫然无助的人们有着很深的启示作用。

本真;返朴归真;辩证性;齐同性;相对性

老子庄子道家思想具有向道而思、道通为一、返朴归真,万物一体的整体性和本真性,这种本真性思想启示人们抛弃物欲牵累,寻求纯净心灵的净土。老庄道家思想具有反其道而行、损之又损、知其白而守其黑的相反相成的对待性、辩证性,这种对待性思想启示人们辩证地、全面地考虑问题,避免走向片面化。老庄道家思想具有齐万物、齐是非、齐生死的齐同性、相对性。这种齐同合一的相对性启示人们看透世俗的虚幻,避免纷争与浮躁,过清净的生活,有助于人格修养和世风净化。

一、向道而思、道通为一、返朴归真,万物一体的整体性和本真性

“道”的概念,起源于先秦道家学派,为道家独有的概念。虽然宋明儒家也有“道”的说法,那种儒家之“道”与《周易》的宇宙论相关,后来演化为纯粹的道德之“道”。道家的道,不同于儒家伦理之“道”,首先表现为老子之道。道,是一种先于天地万物的混沌之物,无形无相,似有似无,缥缈依稀。道,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和总规律,为天地万物之母。老子、庄子的“道”观表现为向道而思,认为“道通为一”,视宇宙总根源的“道”为整体性和循环性的运行规律。向道而思,天然本真,顺应本然之性,返朴归真,与道合为一体。

老子最先把“道”作为重要概念明确提出,并对其加以描述和总结。《老子》首篇便提出“道”。老子把道视为非常道、非常名的不可名状的玄虚之物。道常无而常有,玄而又玄,为神妙的东西。“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①本文所引古典文献均出自中华书局出版的《诸子集成》(1954年版)和《十三经注疏》(1980年版),为简便起见,本文不再一一标注页码,只在每条文献的后面括号内写明所属章节。老子还把“道”描述为先天地而生、独立不改、为天下母、循环往复而不停歇的东西。在道、天、地、人四者中,人居其一,道为宇宙之本。“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这种先天地生、寂寥独立、循环不息的东西为宇宙中之最大。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宇宙中的人、地、天依次效法,三者最终要归于道,道最终还要遵循自然规律。

道如此玄妙,它到底是什么形象的呢?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无形无相、不可名状的混沌之物。“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第十四章)老子对说“道”是无形无相的“玄之又玄”之物。这种“玄之又玄”又如何体会?老子这样描述:“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第二十一章)“道”是唯恍唯惚而又窈兮冥兮的,恍惚中有像有物,窈明中有精气存在。“道”与“朴”相通,道无名无形,宰制天下。朴虽小,但无敌于天下。故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老子》第三十二章)道之朴足以使天下万物臣服。

“道”如此玄妙,它对宇宙万物有哪些作用呢?老子把“道”描述为衣养万物但又不居功自傲的“大道”。万物依它而生,但它不以此自居,因无欲而可说其小,因万物归顺而可说其大。因其不自以为大,故能成其大。“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第三十四章)

“道”既然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则道与宇宙万物之间的生成关系遵循怎样的规律?与《周易》中宇宙的生成图式类似,道与万物的生成演化遵循整体性和循环性之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的生成归结于道。道生成万物,并蓄养万物。道生养万物但不自恃有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第五十一章)道生养万物,万物遵道而生,一切随顺自然。道的玄妙隐匿性称为“玄德”,意为玄妙之德。《管子·心术》中讲到:“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表明作为宇宙万物总根源的“道”是至大又至小。它包揽一切而又归根于玄妙的“无”。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另对“道”也有其独特的认识。他与老子对道的直接描述有所不同,他以对比突出道的悠远和神秘。“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庄子心目中的“道”与老子相似,但又有其独特性:道有情有信而无为无形,不可触及,自本自根,先于天地而生,长于上古,虽然它存在久长,但并不为老。庄子认为道是广大幽深的,既大有小,含存万物。“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乎其不可测也”。(《庄子·天道》)

向道而思,顺应本然之性,则回归虚静、恬淡、素朴的本真之性。“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庄子·天道》)道之本然之性,在于恬淡寂寞、虚无无为:“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也”。(《庄子·刻意》)

庄子把天道与人道对比。天道无为而尊贵,人道有为且有牵累。天道为主尊,人道为从属。人道的牵累与天道的自然无为无可相比。“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庄子·在宥》)老庄道家心目中的“道”为整体性的,天地、万物与道合为一体,天人合一。“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庄子·天下》)道处于高远幽深之处,可以总揽俯视天下:“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老子》第六十章)道总括了宇宙万物的一切法则:“道者万物之奥”。(《老子》第六十二章)

以老庄之道家眼光,道作为宇宙万物之总根源和总规律,具有整体性和循环性,道通为一。以道之眼光看世界,万物以道之规律运行,返朴归真,循环往复。道家向道而思的高远眼光给予世人无限的启示。向道而思,返朴归真,以道的至高之大境界看人世间万事万物,“一览众山小”。道通为一,以整体性实现着对万物的生成和滋养,以循环性实现着向道的复归。这种与道为一的宽广眼光使人能够从全局和整体出发看待一切事物,防止以偏概全的偏颇。

二、反其道而行、损之又损,知其白守其黑的相反相成的对待性、辩证性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第四十章》)为老子的至理名言。这句话含有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物壮则老”、“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些古训中蕴含着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值得人们深思。矛盾对立统一的发展趋势是变异。儒家的《周易》尤其体现了变异观念。从总体上来看,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会复归的:“无往不复,天地际也”。(《易传·象上传》)《易传·彖下传》云:“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向其对立面复归,往复不息。

先秦道家学派尤其注重“物极必反”的辩证法,为了取得有为的结果,则处以无为的态度。无欲、虚静使人处于表面上的柔弱状态,在其柔弱的背后蕴藏着坚强和有为。此因“无为则无不为”,“柔弱胜刚强”。所以道家的老子、庄子都重无为、虚静、无欲、柔弱等隐性的处世之道。而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生活观表现为损而不益、隐而不露、避其锋芒,以隐秘潜在的方式行事。因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老子》第四十章)事物都是循环往复的,最终归于其根。“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老子》第十六章)万物脱离外界的喧嚣,守静而归根,归根为复命,为常则。

老子尤其注重持守事物的柔性面和隐匿面,因为它是事物另一面的反动,以柔性无为的方式处世则会达到刚性的无不为的结果。所以,“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为上策。“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可使事物复归于原始的婴儿状态;“知其白、守其黑”可使事物复归于无极状态;“知其荣、守其辱”可使事物复归于朴的状态。婴儿状态、无极状态、朴的状态都是宇宙事物的原始本真状态,而这种原始本真状态与道合一,则潜力巨大。因为“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老子》第六十章)

庄子认为不强求、不为外物所动的虚静为真正的有智之人的态度。“知大备者,无求、无失、无弃,不以物易己也”。(《庄子·徐无鬼》)不为外物、情所动,心灵宁静安祥,顺事而处,避免了强取和争执,这样心灵释去了重负,不为物牵,与物不伤,这称为“悬解”。庄子言:“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庄子·养生主》)不去追逐外欲,不被物欲所累,无思无虑,则达超脱轻松之境。“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庄子·刻意》)

因事物的发展变化皆遵循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所以若想达到想要的结果,则反向而行之。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第四十章)柔弱可以胜过刚强,因以辩证法看待,至柔则是至刚。如水,无所不敌。由此看来,事物的“损”则是向“益”的转化。孟子讲扩充善性,推己及人,并使之与天合一。《周易》主损益兼行:“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而老子主张“损”。道家的老子明确提出损与益的关系问题。老子有言:“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老子》第四十二章)事物的损和益都是相对而言,万事不可强求。老子注重“损”,认为为学愈多,道损愈多。损得过多,则空疏无为,无为则无不为。所以关注于世俗之学并非明智之举,此是对“道”的损。不过,损得多了,则无所作为,会走向其反面,无为而有为。所以损与益都是相对而言。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第四十八章)陆九渊的“剥落物欲”也是主张“损”欲以求得道。朱熹也是主张逐日减落人欲,以求得天理。

庄子认为水小无以载大舟、风小则无以负大翼。这样的对比同样适用于心灵修养。心境狭小好比小舟和小风,狭小的心灵无以体会超然物外的逍遥。“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一切在顺应天理之中,所以不应强为之。“故曰,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去知与故,循天之理”。(《庄子·刻意》)天道在相辅相成,一切要循天理而行。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作为老子的至理名言,也是以辩证的眼光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正确总结。老子、庄子以辩证法看待世界,重损、重隐性的虚静柔弱,隐而不露,知其显而守其隐,知其白守其黑,因无为而无不为。看似柔弱的东西实则刚强。阳光下的明媚蕴含着黑暗,苍茫中隐晦蕴含着生机。对立的双方处于不确定的地位,预示着转化。老子、庄子的隐性之道告诉人们避免锋芒毕露和树大招风,在隐匿处蓄积力量,实现反向转换的契机。

三、齐万物、齐是非、齐生死的齐同性和相对性

老庄道家思想在认识论上具有很强的相对主义倾向,具有不确定性、人为性、主观性。老子、庄子道家思想的对待性、相对性、齐同性、整体论、循环性为道家学派的特色。儒家也讲对待性,《周易》中的对待性思想尤有特色。《易经·泰卦》中讲“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这就是对待统一的思想。老子的道不仅表现为整体性和循环性、对待性,还具有相对性。庄子的“道通为一”、“万物齐一”、“齐是非”也表现为整体性和相对性。而这种相对性正是老庄思想不牵累于尘俗分别与执着的本真性的体现。分别心与执著心使人们纠缠于俗世琐事而负重累累。而老庄思想的齐同性与相对性启示人们淡然于尘世纷扰,始终保持平常心、清净心。

老子之道以对待性和相对性为其特色。善恶、有无、长短、高下等都是相对而言的,彼此互相依赖、相辅相成。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坚强和柔弱是相对而言的,坚强者可以现柔弱相,柔弱者可以坚强。表面的强大者实则处下,而表面的柔弱者实则处上,柔弱胜刚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第七十六章)坚强、柔弱都是相对而言,外表看似强大者实则柔弱,表面看起来柔弱者实则坚强无比。

曲与枉、洼与盈、敝与新都是相对而言,对立的双方会显现出反方的功用。不自夸的人反而有功、不争的人反而莫能与之相争,这就是对待性。老子言:“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二十二章)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尤其表现为祸福的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谜,其日固久”。(《老子》第五十八章)祸福并非绝对的坏与好,“否极泰来”,祸与福都是暂时的、相对的,可以依条件而转化,没有绝对不变的祸和福。

庄子也很注重事物的对立性。他往往把具有绝对差别的事物加以对比,以体现它们之间的差别性。“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庄子·逍遥游》)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他们之间都存在差别,庄子认为动植物的短寿与长寿存在很大差别。庄子强调事物之间差别,目的是为了铲平它们之间的差别。如:“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庄子·齐是非》)天下之大使泰山显为小,彭祖的长寿与天地的长寿无以相比。所以一切都是相对而言,一切因相对性而没有差别。这样,庄子眼中的万事万物没有了差别而齐同为一。这如佛教所强调的“勿执着、勿分别”,意在随缘对待一切事物,不起分别、执著心,不为外物的显像所动心,一切皆是心的显现,一切惟心所现。能做到这样,就可以保持心灵的本真、朴素状态,不追逐外物。

东周时代的名辩家惠施具有“合同异”的相对主义思想。惠施有著名的“历物十事”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如:“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在惠施眼里,大小、厚薄、天地、山泽、时间、空间、生死、同异、有穷无穷、来去等概念都是相对的,归根结底在于“万物毕同毕异”,在于万物、天地一体。惠施这种相对主义认识论与庄子的相对主义比较相似。与此相反,公孙龙“离间白”的绝对主义认识论具有很强的名辩性,但走向了苛求确定性的绝对主义。相对主义认识论有助于人们化解是非和纠纷,有助于人们修身养性,但它将相对主义绝对化,不利于人们认识事物的确定性和精确性。不过这种齐是非的相对性可以启示人们以淡泊、清净的眼光保持心灵的不动心状态,不为外物所牵累。

庄子思想中不仅包含对待性,更将这种对待性相对化,抹平一切是非善恶,消除万物的差别,一切都相对化,成为齐是非、齐万物,甚至连生死也相对化而齐生死。庄子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庄子·齐物论》)庄子把是非、彼此、生死都相对化,扫除了这些对立面之间的差别,成为齐同为一的无差别的存在。“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道通为一”。(《庄子·齐是非》)庄子不仅抹平了事物的区别与是非定论,而且否定事物之间的根本差别,使之为无差别的一体。

庄子的齐万物、齐生死、齐是非消除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使一切趋同为一。这种齐物论取消事物之差别突显事物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这种绝对主义的相对论把相对性绝对化,导致了事物间差异的取消,则弱化了认识的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成为取消认识的不可知论。但是,庄子相对主义思想的积极意义是主要的。“道通为一”的齐物论强调一种回归事物分判之前的原始的“道”,避免俗世之累,寻求一种绝对精神的超脱和本真的生活态度。与此类似,佛教强调世间一切皆虚幻,五蕴皆空,以八不中道(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的中观法观世间万事万物。以中道观诸法,则诸法皆空。万法皆空,则世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诸相皆非相,而惟诸法实相。一切都不要以分别、执著心对待。同理,庄子的齐物论,弱化了事物之间的区别,淡化了人对事物的分别执着,凸显了一种本真之道的眼光。

庄子向道而思、返朴归真的本真性、反其道而行之、知其白守其黑的辩证性、齐同万物、齐是非的相对性思想在于强调一种无为无欲大智若愚的超脱境界。这种超然世外的出世主义情怀可以使人们抛弃尘世物欲的诱惑,避免纷争与浮躁,过一种无欲、清净的生活。这对于受累于尘俗中茫然无助的人们有着很深的启示作用,有助于人们淡泊名利的人格修养和社会风气的净化。

Know the White and Keep the Black:Authenticity of Lao Zi and Zhuang Zi’s Taoism Thought

Han Lihua
(Faculty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Suzhou University,Suzhou 215123,China)

Lao Zi and Zhuang Zi’s authenticity of grasping the truth of Taoism and returning to innocence,dialectics of doing the opposite,knowing the white yet keeping the black,relativity of homogeneity of all things and homogeneity of the right and the wrong,lies in demonstrating detached state of inaction and no desire and wisdom as fools.The aloof outside world doctrine feelings can lead people to abandon temptation of the earth material desire,avoid disputes and being impetuous and keep quiet and no appetite lives.This has profound revelation effect on people who are dazed and helpless due to implicating secular lives.

authenticity;returning to innocence;dialectics;identical feature;relativity

D223

A

1672-0040(2011)05-0035-05

2011-06-28

韩丽华(1971—),女,山东邹平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

(责任编辑 郑东)

猜你喜欢

道通天道本真
本真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视剧的文化属性解读——以《天道》为例
天道体系 专业成就卓越
权健天道体系战略委员
权健天道体系精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