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领视域下的学校效能重塑
2011-04-12杨勇孙承毅陈艳华
杨勇,孙承毅,陈艳华
(1.鲁东大学,山东烟台264025;2.山东平原师范学校,山东德州253100)
文化引领视域下的学校效能重塑
杨勇1,孙承毅1,陈艳华2
(1.鲁东大学,山东烟台264025;2.山东平原师范学校,山东德州253100)
学校文化,特别是健康强势的学校文化对学校效能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文化变革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是推动学校进步的能动因素,三者共同承载的文化引领着学校的发展方向,重塑着学校效能。探析学校组织文化中促进学校效能提升的核心因子及其引领机制,寻找塑造学校效能的文化路径,是学校组织变革的必然诉求,也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学校文化;学校效能;文化引领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校组织不断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文化变革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关于学校效能改进与提升的研究说明,学校文化,特别是健康强势的学校文化对学校效能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学校文化是传统和仪式的复杂之网,它是学校的教师、管理者及家长在长期的共同工作,包括经历危机和成功中建立起来的。……学校文化(一经形成)具有高度稳定性,对学校的绩效,学校成员思考、行动及感知的方式有强大的作用”。[1]4有关学校变革的研究也表明,组织文化对成功地改善教学和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学校的文化不支持改变,不鼓励改革,那么,这个学校就不会进步。相反,如果一个学校拥有积极的文化,其规范、价值观和信仰重视教育任务,这所学校就能够发展壮大。文化是学校能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15-16有学者从组织文化的角度入手,通过对中外学校组织文化的比较,探讨组织文化的作用,认为组织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管理模式,它能协调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引导成员走向共同目标,在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3]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指出:“社会组织除非视作文化的一部分,实在是无法了解的;一切对于人类活动、人类集团及人类思想和信仰的个别专门研究,必会和文化的比较研究相衔接,而且得到相互的助益。”[4]2因此,从学校文化视角探索提升学校效能的实践路径意义重大。下面分别从领导文化、教师团队文化、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文化的构建等方面,探讨学校效能的提升。
一、以科学的领导文化促进领导效能提升
香港学者郑燕祥使用自制量表对学校领导与学校效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发现领导的五向度中,文化向度的领导改变对学校效能最有影响,校长文化领导向度越强,学校组织越有效能。[5]因此构建科学民主的领导决策文化氛围,提高校长的文化领导力,探索以科学的领导文化来促进领导效能的提升在当前非常重要。
(一)努力构建科学、民主的决策文化氛围
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他强调决策行为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如果决策错了,管理的方式方法越好,造成的危害越大。[6]83也有学者认为,教育领导效能=效率×效益。如果领导效益是负数,领导效率越高,领导效能的负数就越大。[7]353所以,领导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领导效能的成败。而科学决策离不开民主决策,因此建立民主决策机制,拓宽民主决策渠道,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文化氛围,是提高领导效能的前提。当前,学校领导决策层必须更新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民主科学决策理念;践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高效规范的决策运行体系;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形成评价客观的决策检验机制。学校还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师代表大会的决策与监督机制,树立以师生为本的观念,拓宽及时沟通与反馈的信息渠道,这才是提高领导效能的有力保障。广大教职工更要树立积极参与民主决策的观念与意识,民主决策是学校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它始于学校组织成员开发学校的目标、使命与价值观,它能极大地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降低决策成本,规避决策风险。
(二)以文化力带动领导力,促进学校效能提高
美国文化与符号理论学者塞吉范内(T·J·Sergiovanni)认为,领导最终的意义表现在组织文化上,领导的主要目标在于引导组织文化。学校领导者在开展和推动学校工作时,必须具备技术、人群、教育、符号和文化五种领导力。这五种领导力由低到高排列,就构成了领导力阶层。这一理论特别强调卓越的学校必须有符号与文化力的推动。
文化力是指学校领导者能阐明学校成员共同承认的价值观念、信念与办学宗旨,激励部属共同维护和创造校园文化的能力。一个卓越的领导者要能阐明并影响学校的规范和价值观念,塑造校园文化。
塞吉范内强调,学校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导引和管理文化,使之适应组织目标。一位领导者如果不对校园文化有所鉴赏、期望及运作时,也就失去了领导的影响力与权威。为此,他提出提高领导者品质的10P模式,这个模式包括领导技巧、领导前提、领导涵意等十个不同的层面。[8]277-280现在对其内容介绍如下。
1.必备的技术(Prerequisities):是指领导者在领导管理时所必须具备的管理技巧。要求领导者善于组织日常生活中经常或例行发生之人、事、物等问题。
2.洞察力(Prespective):敏锐、深刻的洞察力是领导者获得真知灼见,提高领导效能的重要条件。领导者要善于及时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和抓住本质。
3.原则(Principle):这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时所遵循的政策、原则与所持的理想、态度与价值观。
4.行动纲领(Platform):领导者宣布的政策宣言和施政纲领,是上述原则的具体化。
5.行动策略(Politics):是指学校领导者运用权威与影响力,解决学校所发生的问题,使其符合政策,以正当手段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方针。
6.目的、意图(Purposing):是指领导者对学校工作所要达到的管理目标与宗旨。
7.实施计划(Planning):是指领导者将对教育工作的目的意图纳入日常的具体实际工作计划中。
8.坚持性(Persisting):是指领导者对重要原则、主张、目标与成果的专注与毅力,能持续地坚持下去。
9.人们的支持(Peopling):领导者在贯彻实施工作计划时,必须使部属理解,并得到人们的支持。
10.忠诚(Patriotism):即事业心,领导者要忠诚于教育事业。它是投入、奉献的最高表现形式。
以上十个层面为我们构建领导文化力,重塑领导效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然而学校文化领导并非学校领导具备了领导特质就具备了文化领导力。学校文化领导有其自身的核心机理与实现条件。冯大鸣认为:“学校文化领导的核心机理是站在学校文化领导的高度,根据学校发展的目标与要求,运用领导手段恰当地调整学校生活处境,人为推动与导引文化的移位甚至换位,让学校成员在位于新处境中逐渐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并建树新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观念。学校文化领导的核心机理的中介性条件是:基质的甄别、意涵的揭示、情感的融入以及外势的利用。”[9]
(三)以教学领导促进领导效能提高
教学领导是指“校长为提升学校整体教学与学习的情境,根据其教育理念及个人信念,通过制定学校教育目标、发展教学任务、提高课程与教学品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增进学生学习气氛及提供教学支持系统等领导行为,并发挥实际的影响力,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各项教学活动,来协助教师改进教学、增进学生学习成效、达成学校教育目标的动态过程”。[10]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埃德蒙兹(Edmonds)指出“拥有强势的行政领导”是教学有效能(instructionally effective)学校的特征。[11]有关教学效能的研究结论表明,实现成功革新的学校均有强势的教学领导者,且有效能的教学领导者对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校长在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校长的教学领导是学校教学管理成功的关键。校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工作。
一是将自己的办学思想融入教学领导,构建健康和谐的团队文化。“教学的改进是一个集体的力量而不是个人的事情,对团体的分析、评价和经历是教师改进教学的一个条件。教师更重视信任、价值和分享专长、寻求建议和在校内外获得帮助的权利。他们都希望成为越来越好的教师。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在一些学校比另一些学校更容易做到使教学越来越有效”。[12]富有领导力的校长不仅能用制度构建强有力的教学团队,更能用自己的教学思想引领教学团队健康和谐发展。他们主要不是以技术方法见长,更不是主要以措施或制度见长,而是以文化见长。他们潜移默化地通过努力将自己的办学思想融入到教学领导中,将自己的办学思想细化为组织目标,通过文化引领、团队带动落实到每个教师的行动中。他们强调组织目标的达成,又尊重教师的个性与创造,使每个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不断增加对组织的认同感、使命感、责任感。
二是积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陈如平认为,校长的教学领导具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教学支持,配置教学资源”[10]的作用与功能。因此校长应当积极运用自己“团体学习的构建者”和“沟通协调激励者”的校长教学领导角色,结合本校实际,创造条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方面校长应积极引领广大教师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依此来提高教师驾驭课堂和提高教学效能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校本培训、外出学习进修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另外,通过听课、教研、评价及督导促进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是指导班主任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学风。班级是实施教学与管理的基本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阵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家园。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良好的学风与班风,而健康的班级文化是建设良好的班风与学风的基础。校长应不失时机地以自身的教学领导力指导班主任做好班级文化建设,与广大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学风与班风,以班风促校风,以校风促学校效能提升,最后达到以文化引领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以团队合作文化建设提升教师效能
有研究表明,与个人主义模式相比较,团队工作模式具有三方面明显优势:一是能导致更高的个人工作效能,二是能促进团队成员间更积极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三是能更好地提高团队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13]日本学者今津指出:“由教师同事间的提携而形成的教师合作体制,对学校组织文化的变革和学校组织学习,都是重要的基础。”[14]巴特勒(Butler)指出,教师学习教学的过程以及教师专业知识的构建首先是一种社会性的交往和对话活动,教师“不是在真空中构建知识,他们的知识、信念、态度和技巧是在社会文化情境中形成的”。[15]因此,通过构建以合作为基础的团队文化推动学校组织文化变革,以文化变革促教师效能的提升是重塑学校效能的重要途径。
(一)创建创新型教研组织,打造团队精神,营造创新氛围
教研组是学校学科教学的一个专业性基层组织,是教师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重要平台。教研组工作效能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效能的高低。华东师范大学李伟胜教授将学校教研组织划分为“研究型教师团队”、“适应型教师团队”和“应付型教师团队”。[16]研究型教师团队比适应性教师团队和应付型教师团队具有更为优秀的研发功能,这主要得益于其所独有的高级管理功能。而这里所说的“高级管理功能”,强调的是文化管理、思想管理、柔性管理,它更看重组织和引领专业活动的研发功能,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更高水平的管理,它有以事业凝聚人心的团队精神,有民主参与的决策机制和高效的工作方式,以内化的专业标准和更高的专业发展要求来形成活泼有序的工作格局。若以转型性变革作为思考学校组织变革的一个参照系,则它既需要领导人自上而下地将先进的办学思想转化为全体成员的共同愿景,落实于具体的教育活动之中;也需要全体成员自下而上地焕发创新活力,主动研究教育活动中的事理。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努力,都需要教师团队发挥创造性的作用,因为它可以在多方面为教师和学校提供发展空间:结合具体教育行为展现教师的深层教育观念,在个体反思和集体交流的基础上理解新的教育思想,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尝试新的创造,在系统的探索中沟通理论与实践,让个体智慧、团队文化、学校文化相互支撑和滋养。[17]所以创建创新型教研组织,打造团队精神必须做到:第一,学校领导与教师应共创学校美好愿景,依据学校实际制定学校规划,根据规划确立近、远期目标,并将组织目标与教师个人目标挂起钩来,层层分化,使每个人都有为组织目标奋斗的方向;第二,要积极倡导合作文化,通过激发群体动力,重塑教师文化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科研活动来打造团体精神;第三,创新评价机制,将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大力推广增值评价,使团队中每位教师的进步与成绩都能得到认可,增加他们的成就感;第四,要建立沟通交流机制,使广大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二)提高每个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育价值、对自己做好教育工作与积极影响儿童发展的教育能力的自我判断、信念与感受。研究发现,教学能力相近的教师,高自我效能感者比低自我效能感者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其教育行为表现和教学的有效与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密切相关。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是每个教师参与团队合作的基础,只有创建出促成每个教师具有高度效能感的良好氛围,才能避免“短板”效应,形成团队合力。有学者认为,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工作动力的基本源泉,它能为教师在工作中提供不断进取的力量。高度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学习持久的内部动力。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是有很大作为的。[18]鉴于以上原因,学校领导应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以科学民主的办学理念创建良好的校风,倡导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为教师自我效能的发挥创造条件。一方面,教师要正确认识自我效能感的功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应用富有挑战性的教学策略,营造和谐、平等、民主、健康的课堂气氛,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追求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体验自我效能感提升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加强自身教育理论水平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一般而言,性格外向的教师,他们的个人教学效能感也相对较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培养自己积极乐观的外向型性格来促进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三、构建小组合作探究文化,提高学生学习效能
社会互赖理论认为,积极互赖(合作)产生促进性互动,群体成员会彼此鼓励和促进学业上的努力;消极互赖(竞争)产生对抗性互动,群体成员会彼此不促进学业上的努力,反而会相互妨碍。在缺乏互赖的情况下,个人之间便不会有互动,个人都是独立工作而不受干扰的。合作学习小组具有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培养学生学科文化素养和自我探究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的作用与功能。课改实践表明,科学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对提高课堂效率,改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学生学习效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要想使小组合作学习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还必须立足学校实际,构建小组学习文化。我们认为,要想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校效能,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构建小组合作探究文化。
(一)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与意识,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营造竞争有序、健康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塑造健全人格的效果。合作学习不仅包括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还包括小组之间的合作,更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课堂搭建一个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合作创新发展的平台。其最终目的是以合作促竞争,以竞争促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把合作精神的培养放在首位。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将合作的思想与理念及价值观适时地灌输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教学内容的取舍上、课堂教学的实施与评价上,都要渗透合作的理念。
(二)促成组内组外规范有序竞争的局面
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规范有序的竞争,促进学生大脑积极思维来推动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教学目标的实现。要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规范有序竞争,就必须制定科学的小组规范。在制定规范时一是要注意简洁、明确,又要不失细节;二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并能结合学科特点;三是要注意建立有效的组内组外评价机制,以评价促竞争,以竞争促有效课堂教学。
(三)增强学生的角色认同
学生首先是一个自主学习的个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一员,学生又在小组中担任着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一方面促进了其自身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又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了小组成绩的整体提升,从而达到个人与集体共同进步。而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学生自己在组内及班内积极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者、组织者、监督者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科学设计讨论题目,激发创新思维
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源自疑难问题的解决。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辩论争鸣,使思维的火花得以碰撞,在争鸣与碰撞中产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如果讨论的课题过于简单,没有梯度或缺少逻辑性与综合性,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应巧妙设计教案,把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融入到小组讨论学习中去,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小组活动中。
(五)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主阵地在课内,但有许多活动与工作在课外。这其中包括课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家庭及社会之间的广泛合作。学校与教师应给予学生的课下合作活动以指导,并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探究合作学习的氛围。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室、微机室及实验室等教学辅助服务性机构应适当扩大服务范围,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课下学习的需要,又提高了教学仪器与设备的利用率。
学校效能提升与文化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把自身效能提升变为一种自觉行动时,学校文化对学校效能的引领作用与塑造功能就会凸显出来。同时学校的发展应该遵循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和教育必须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当学校文化在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既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又能积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时,它必然是强势的、健康的,而且是有效能的。
[1] Deal.T.E.&Peterson.K.D.Shaping School Culture:The Heart of Leadership[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9.
[2] [美]特伦斯·E·迪尔,肯特·D·彼德森.校长在塑造学校文化中的角色[M].王亦兵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3] 季诚钧,肖美良.中外学校组织文化研究之比较[J].教育研究,2006,(3).
[4] [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 张明亮,张丽霞,朱晓文.校长领导与学校效能关系的研究[J].教研探索,2009,(12).
[6] 陈孝彬主编.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 孙绵涛主编.教育管理原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 丁志强主编.教育管理心理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9] 冯大鸣.学校文化领导的核心机理及实现条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
[10] 陈如平.校长教学领导:提高学校效能和促进学校变革的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4,(20).
[11] De Bevoise,W(1984).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the Principal as instructional leader[J].Educational Leader ship,41(5).
[12] Dwyer,D.C.Understanding the principal’s contribution to instruction[J].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1986,63(1).
[13] 陆莉玲.“和而不同”型教师团队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0,(19).
[14] 饶从满,张贵新.教师合作:教师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J].教师教育研究,2007,(1).
[15] Deborah L.Butler,Helen Novak Lauscher,Sandra Jarvis-Selinger,Beverly Beckingham.Collaboration and self-regulation in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4,(20).
[16] 李伟胜.学校组织变革中的教师团队[J].教育发展研究,2006,(11).
[17] 叶澜.实现转型: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J].探索与争鸣,2002,(7).
[18] 李红,郝春东,张旭.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5).
G47
A
1672-0040(2011)05-0096-05
2011-06-11
杨勇(1971—),男,山东德州人,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学校文化与效能研究。
(责任编辑 李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