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争动员与农村女性角色转变——以山东根据地为例

2011-04-12

关键词:农村妇女根据地战争

鞠 忠 美

(齐鲁师范学院公共基础部,山东济南250013)

战争不仅仅在于其军事意义,其社会的、历史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战争本身。为实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逐渐地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在根据地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一方面有利地调动了根据地社会各阶级、阶层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为战争的胜利作了必要的准备;另一方面在有效的战争动员过程中,促进了乡村女性角色的转变。

一、根据地农村女性角色的变化

马克思曾经指出,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以某种特定的身份出现。这种特定的身份和以此身份为基础形成的行为模式就是角色。角色的变迁,实质上反映了一个人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的变化。

在传统社会,女性的家庭角色一直处于她所承担的其他角色之上。在经济领域,植根于传统文化的“男主外女主内”家庭模式,相夫教子成为女性的主要职责。女性逐渐脱离了社会性劳动,主要从事家务和“女红”,比如做饭、纺纱、织布、缝纫、刺绣等,这就使女性逐渐丧失了独立的经济能力和经济来源,成为丈夫和家庭的依附。脱离社会性劳动和经济上的不独立,使大多数女性被排除在公共领域之外,女性的社会作用被忽略,社会角色被忽视。传统社会,女性从政者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在文化领域,传统社会中的女性被剥夺了与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权,其从小所接受的“三从四德”的思想教育,在强化女性从属于男性的同时,也强调女性的家庭角色。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不仅有效地实现了政治动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女性角色的转变。根据地农村女性走出家门步入社会,由原来的“家庭人”转变为“社会人”,其社会角色的功能越来越得到体现。根据地农村女性角色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经济领域,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下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逐渐被改变。恩格斯曾提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列宁也说过,要彻底解放妇女,要使她与男子真正平等,就必须有公共经济,必须让妇女参加共同的生产劳动。在根据地,农村妇女纷纷走出家门,学习农耕,从事农业生产。如据沂源张庄区20个村不完全统计,在1948年有848人从事田野生产。其中鲁村区高家村的房成花,自己就种上了5亩麦田。[1]农业生产中的拾粪、推车子、扶犁、撒种子、挖小苗、栽地瓜、割麦、锄地瓜等重要工作,一般妇女都能从事。在生产中还涌现出了不少妇女生产模范。妇女从事农业生产,不仅没有造成农业生产的停误,庄稼反而长得很好,有力地打破了男人瞧不起妇女的旧观点,对妇女社会角色作用的发挥有积极意义。

其次,在政治领域,男性垄断政治发言权的状况得以改变。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根据地农村女性的政治觉悟也不断提高。根据地农村女性纷纷走出家门,参加选举。在根据地的某些地方,女性参加选举的人数还超过了男性。如莱芜区的选举大会上,男子有144人,女子有150人,峪村男子有120人,女的却有125人。[2]一批女干部的出现,进一步证明了农村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截至1948年,沂源黄庄区女村长有5人,并有28个妇女当了闾长。[1]据统计:自1948年11月初至12月8日,泗沭全县共提拔妇女区干13人,乡妇会长51人,村妇会长233人,妇会小组长550人,正副乡长25人,正副村长138人,行政小组长376人,其中参加区委的3人,乡支委41人,党员小组长26人。[3]另外还发展一批妇女党员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女性走向社会,并且在政治领域谋得了一席之地,冲击了传统社会所存在的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的男权观念。农村女性的社会角色进一步得到充实。

最后,随着农村传统经营模式的打破,农村女性的家庭地位和思想文化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社会中,要求女性遵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夫唱妇随”的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使女性的社会角色得不到体现,而且在其家庭角色的扮演中也处于从属的地位。在根据地,随着农村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女性在家庭事务中也有了发言权,可以参与讨论家庭的经济活动计划。1949年2月第2117期的《大众日报》报道了“军属辛连荣全家讨论生产”的情况,表明了随着女性经济能力的提高,她们家庭地位的变化。随着农村女性走向社会,她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她们集体互助观念和民族观念的逐渐形成。在学习生产技能过程中,他们纷纷组织学耕小组,互助学习耕种技术。为支援战争,她们积极从事革命和生产活动。

总之,在根据地,广大农村妇女纷纷走出家门,承担起历史赋予她们的社会责任,其女性角色在社会角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二、农村女性角色变迁的社会基础

(一)战争的特殊环境为农村女性角色的转变提供了社会条件

战争的特殊环境,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环境,为女性走出家门、走向社会提供了条件。战争首先造成了农村男劳动力的减少。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下,“男耕女织”是中国传统农村的家庭经营方式。在此经营方式下,田野劳动主要是男子的事情。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教育及一系列措施的影响下,根据地农村男子或应征入伍或积极参加支前活动,这就为女性参加田野劳动创造了条件。其次,在战争环境中,根据地必须成为支援前线的强大后方,需保证战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这就需要身处战争后方的女子为战争提供物资准备,这也为女性从事社会性劳动创造了条件。为积极地支援前线,根据地农村妇女主要在物资方面为前线做准备工作。最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深入农村,在根据地建设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农村的社会结构,并为农村带来一系列新的观念,从经济、政治和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推动了农村女性角色的转变。可以说,战争的特殊环境一方面为农村女性角色的转变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又为农村女性发挥其社会作用提供了舞台,推动了农村女性由“家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一系列战争动员政策推动了农村女性角色的转变

在根据地,为实现有效的战争动员,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根据地农村妇女的解放。首先,土地改革的进行,一方面有助于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调动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男女老幼平分土地,使农村妇女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直接提高了其经济地位,并为其政治觉悟的提高和政治地位的改变提供了经济基础。正如1948年12月,毛泽东在他亲自审订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目前解放区农村妇女工作的决定》中所强调的:妇女解放必须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在分得土地之后,根据地农村妇女的劳动积极性普遍高涨,纷纷表示要好好生产,积极参加田野劳动。其次,阶级观念的普及,既有利于明确革命的敌人,又使广大女性农民与男性农民处于同一阶级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男尊女卑”的观念。第三,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根据地农村妇女的素质。在根据地,为革命和生产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积极发展农村教育,开展冬学运动,鼓励农村女性参加教育,使她们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受教育权,这无形中提高了农村女性的社会地位,为她们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创造了条件。同时农村女性知识层次的提高,也有助于她们参与社会活动,发挥其社会作用。第四,一系列妇女组织的成立,为根据地农村女性参加社会活动提高了条件。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农村一系列专门性的群众组织纷纷成立,其中包括妇女组织,如妇救会(由16岁以上的妇女参加)、“妇女生产小组”、互耕组等。妇女组织的成立,一方面有利于妇女的团结,另一方面对于推动妇女参加社会活动,提高农村妇女的地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临沂县民主政权在1940年起开始建立的“妇女生产小组”,积极从事生产活动,对粉碎敌伪投降派的封锁与破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为重新认识自我角色创造了条件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曾经提到,农妇解放要靠妇女自身。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女性角色转变的内因。随着根据地女性受教育内容的变化,根据地女性的知识层次和文化素质逐步提高。在传统社会,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不提倡女子读书,提倡女子“三从四德”。在“三从四德”观念的影响下,女子只能从事纺纱、织布、缝纫、刺绣、做饭、操持家务等,女性被剥夺了从事社会性活动的权利。在根据地,为适应革命与生产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有了较明显的发展。这对提高根据地农民的知识层次,特别是女农民的知识层次有很大的作用。农村女子知识层次的提高,有利于女性认识社会和明确自身在社会中的作用。同时,为适应支前和生产的需要,许多农村女性在根据地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农村党员的带动下,积极地学习农耕技术,不断提高从事田野生产和副业生产的能力。随着根据地农村女性劳动技能的熟练掌握,她们在支前和生产的作用越来越被肯定和重视,农村女性的社会角色越来越凸现出来。随着知识素质的提高,她们的政治素质也不断提高,积极参加各种文化社会和政治活动,宣传党的政策、积极参加选举。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女性角色转变的内因。

三、根据地农村女性角色的转变有力地支援和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马克思认为,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妇女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变革。随着根据地农村女性角色的转变,对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提供了有力的支援。这种支援主要表现在参军、支前和生产三个方面。

首先在参军方面,主要表现在动员参军和自己参军两个方面。由于根据地女性纷纷走出家门,从事田野劳动,无形中解除了参军者的后顾之忧。不仅如此,一些妇女还纷纷鼓励自己的丈夫、儿子去参军,从人力资源方面有力支援了战争。以渤海四分区为例,在1948年12月份的参军运动中,涌现出大批送子送郎参军的模范妇女。仅据8个县的不完全统计,就有送子送郎参军的311名妇女。沾化一区文化乡39个女党员,团结教育了456个妇女积极分子,成为动员参军运动中的核心。[4]此外,有些妇女还直接参军、参战、做侦探、捉汉奸,有力地支援和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其次在支前方面,为战争的胜利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战争的胜利需要有强大的后方力量,需要有保障战争的物质基础。为积极支援前线,根据地农村妇女主要在物资方面为前线做准备工作。如1948年下半年,自济南战役至淮海战役中,西海区各地妇女(缺昌南、潍南两县),共缝军袜54万3千双(潍北、南掖只统计了3个区)。南掖妇女单独完成棉衣10万套,缝袜底5690双,作棉被6500床。渤海一分区妇女1948年一年即为前线将士赶制军衣3万2千余套,军袜146800余双,军粮袋2900条。就碾米任务来看,据昌南、昌北、潍南、潍北及平西五县统计,共碾谷子857万斤,出米5998759斤。[5]沂源县200万斤加工粮,10天内就完成了14万斤。在运送公粮时,有的妇女独挑百余斤。可以说,战争的特殊环境为农村女性角色的转变提供了条件,而根据地农村女性角色的转变也有力地支援了战争。

最后在生产方面,根据地农村妇女积极参加劳动,以求节省男劳动力以支援前线。如:鲁中南刘曰理组原有整半劳动力8个,内有5个常备民工,现已有8个妇女参加;秋收中,妇女劳动成绩占2/3。[6]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妇女占人口的半数,劳动妇女在经济上的地位和她们特别受压迫的状况,不但证明妇女对革命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决定革命胜败的一个力量。

总之,战争的特殊环境为农村妇女角色的转变提供了适宜的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战争动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素质,推动了农村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而农村妇女社会角色作用的发挥又有力地推动了战争的胜利。

[1] 沂源妇女在生产支前中政治地位大大提高[N].大众日报,1948-11(2016期2版).

[2] 选举运动在泰山区[N].大众日报,1941-08(284期2版).

[3] 泗沭县委在支前工作中重视培养妇女干部提高单独工作能力[N].大众日报,1949-02(2092期2版).

[4] 渤海劳动妇女支前生产中贡献巨大[N].大众日报,1949-02(2111期2版).

[5] 西海区妇女半年支前成绩[N].大众日报,1949-02(2096期2版).

[6] 鲁中南妇女积极劳动[N].大众日报,1948-09(1958期1版).

猜你喜欢

农村妇女根据地战争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扶贫车间+儿童之家 助力农村妇女本地就业增收
谢翠菊 营造农村妇女“幸福站”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农妇与主妇: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农村妇女对日常生活的主体性评价——以广东农村为例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