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代医”的灵魂救赎
——毕淑敏心理作品解析
2011-04-12谷瑞丽
谷瑞丽
(济南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以文代医”的灵魂救赎
——毕淑敏心理作品解析
谷瑞丽
(济南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毕淑敏用女性作家的真挚细腻和心理医生的睿智深刻,以对人类的悲悯和终极关怀,把文学创作当做改变民族精神的手段,努力寻找并去除民族劣根性的精神毒瘤,执著地进行灵魂的救赎,践行着文学净化心灵、提升精神的神圣使命。她始终关注当代人的肉体与精神疾病,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和生命感悟,为人们的心理健康开出了许多有益的良方。
毕淑敏;死亡;精神救援;心理治疗
毕淑敏是中国当代文坛著名的医生作家,她的创作始终关注着当代国人的精神与身体健康。毕淑敏认为:“生理的疾病并非完全可以由医学来解决,作为有着无穷欲望、生活在各种规范交织的社会中的人类,他们的疾病必须由医学、社会的经济结构、法律、伦理和道德多方面综合起来疗救。”①毕淑敏:《分享生存,分享死亡》,中安读书网,http://read.big5.anhuinews.com/system/2003/08/04/000407303.shtml。作为医生的她,其创作一方面以科学理性的态度书写人们的身体疾病和死亡,摆脱将死亡、疾病妖魔化、道德化、政治化的隐喻式思维,消除人们对死亡以及癌症、艾滋病等疾病存在的恐慌心理,关爱生命,正视死亡与疾病;另一方面以现代人文意识观照人们的心灵,对正处于经济文化剧烈转型期的国人进行“精神救援”,为人们开出精神疗救的“红处方”。正如王蒙所评价的:“(她)没有忘记医生治病救人的宗旨、普度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她有一种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的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②王蒙:《作家——医生毕淑敏》,《毕淑敏自选精品集》小说卷序,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一、直面死亡,珍爱生命
现当代文学史上弃医从文的作家有好几位,但毕淑敏是其中做医生时间最长的一位,自然,作品受其从医经历影响也最深。见惯死亡似乎是医生难以逃避的生命残酷,死亡的不同书写自然也能体现出医生出身的作家独特的视角和体验。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毕淑敏和余华是执著于表现死亡主题的代表性作家,且二人都曾弃医从文。相似的医学背景促成了他们共同的死亡情结,但毕淑敏、余华小说中的死亡意识迥然不同。虽然二人均以本真的态度直面死亡,以死观生,但是毕淑敏立足于人的生命尊严,以坦然赴死实现生命意义的超越和升华;而余华消除人的主体意识,以各种偶然无意义的死亡去消解生命价值,反观人生的荒诞。毕淑敏、余华死亡主题小说中的这些个体差异源于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经验和文化熏陶。
没有经历过生死磨难的人无法读懂生命的可爱、美丽和珍贵。在藏北高原11年的戍边经历和20年的从医生涯让毕淑敏目睹了太多的死亡,也因此让毕淑敏对生命看得更加深刻:“我相信一切深刻的灵魂都蕴藏着悲观……真正深刻的灵魂决不沉溺于悲观。”③周国平:《悲剧·执着·超越》,《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9页。死亡就像毕淑敏人生中一位睿智的老师,教会她勇敢、快乐,教会她珍惜生命,教会她以自己对人生的深刻体验和对世界的独特把握来审视生命的价值。毕淑敏指出:“按照哲学家们的看法,死亡的发现是个体意识走向成熟的必然阶段。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更是和他的生命观念、死亡观念息息相关。你不能设想一个对自己没有长远规划的人,会有坚定健全慈爱的心理。”①毕淑敏:《写下你的墓志铭》,红孩、曹维劲主编:《毕淑敏散文精品赏析》,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55页。她认为:“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就思索死亡,和他老了才思索死亡,甚至直到死到临头都不曾思索过死亡,这是完全不同的境界。知道有一个结尾在等待着我们,对生命的宝贵,对光阴的求索,对人间温情的珍爱,对丑恶的摒弃和鞭挞,对虚伪的憎恶和鄙夷,都要坚定很多。”②毕淑敏:《写下你的墓志铭》,红孩、曹维劲主编:《毕淑敏散文精品赏析》,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53页。谈死是为了论生,追求坦然达观的死亡状态是为了活得更加精彩。毕淑敏从生命的归宿点出发,从超越死亡意义上看待死亡,侧重于对生命终极情怀理想状态的思考。她的创作不为哗众取宠,但为思考生命的质量、活着的价值。因此,伴随“死亡”的永恒话题,“爱与拯救”也就成为毕淑敏作品中的主旋律。
纵观毕淑敏的所有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书写青藏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军旅生活的《昆仑殇》、《阿里》,90年代书写都市人生的《女人之约》、《生生不已》、《预约死亡》,到90年代末以来关注人类身体与精神疾病的《红处方》、《血玲珑》、《女心理师》,毕淑敏对“死亡”这一永恒的文学主题给予特别的关注。长篇小说《拯救乳房》可谓这方面的典范之作。作品写了8位遭受死亡威胁的乳腺癌患者,她们因病而有着“青黄的面色,游弋的眼神,散乱的假发,枯萎的身体”,曾经自暴自弃,沉溺于悲观,但是,在心理小组组长程远青专业知识的引导下,她们坦陈自己的内心纠结,活出了生命的最终精彩,实现了精神的涅槃。
安疆与政委的婚姻是荒唐的。当年作为女战士的安疆嫁给政委,带着对领导的敬畏和对救世主的膜拜,开始了没有自我的一生。安疆不仅在政委生前言听计从,即便在政委死后,她依然事无巨细向阴魂请示汇报。从她延缓手术,到她决定手术,直到参加小组,都是在接受政委阴魂的“指示”。本也打算就这么昏昏噩噩带着病痛耗尽有限的余生,参加完心理小组后老人却醍醐灌顶,政委——那个无时无刻不在包绕着她的伟大的男人渐淡渐远,她终于做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找回了真正的自我。安疆老人的人生转变正是对毕淑敏“生的意义”的很好注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在有限的时光中却需要活出自我、活出生命的质量,这样我们在临死的时候,才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另一方面,把死亡看做生命成长之最后阶段的毕淑敏,不仅不回避“死亡”,而且非常注重生前就对死亡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她认为人在生前就思索死的问题,才能更好地珍惜热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更有意义、更加精彩!面对死之将至的这样一群癌症患者,引导她们冷静、客观地思考死的问题就更有非凡的意义。所以,毕淑敏在小说文本中安排程远青抓住这一关键问题,在心理治疗中引导病人把死亡定义为人的终极辉煌,从而平静地对待死亡、走向死亡。于是,安疆老人为自己安排了一场死亡的盛典。“她已经彻底地从人生的苦难和病痛的折磨中走了出来,带着她最后完成的自尊,无憾地走向宇宙的另一端,去领受她应得的那一份幸福和快乐。”死亡盛典的安排体现着毕淑敏对中国传统死亡观念、死亡文化的超越和重新建构,彰显了她的思想深度和对生命的执著热爱与救赎。
患病前“高高耸起的乳房”是周云若的骄傲,“从我知道得了乳腺癌的那一刻起,我就觉得自己不是个女孩了,我变成了不男不女的怪物,我身体的制高点,我的骄傲,我的爱情和没来得及享受的幸福,就将随着咔嚓一刀,变成可怕的深渊”③毕淑敏:《拯救乳房》,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第107页。。于是在手术前,她让男友见证了自己最完美的身体,如昙花一现般实现了人生中最美丽的绽放;手术后她把自己全面封闭起来。可是一方面魅力毕竟挡不住,她那从骨子里向外渗透的冷漠总会不由自主地吸引一些异性;另一方面,她也想为自己的绝望寻求解脱,找回脆弱的自信,验证自己的存在价值,于是她把异性当成自己精神的荷尔蒙,但她“从未贪图过钱财,也不淫荡,简直是守身如玉,她不风骚,完全凭着自己不凡的谈吐和高雅的仪表,加之那种奇异的哀伤和洞察世事的清明,吸引了一位又一位男友,每每把对方拖到性的深潭边,便把他们残忍的留在那里,自己踩着青苔全身而退。周云若沉湎其中,几近炉火纯青,只为精神不寂寞”④毕淑敏:《拯救乳房》,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页。。面对周云若的真诚袒陈,小组成员及时给予她精神上的抚慰与鼓励。卜珍琪劝告她:“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一个器官可以决定的,你失去了这个器官,可是你没有失去自己的人格”⑤毕淑敏:《拯救乳房》,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页。;其他小组成员也异口同声:“不管我们身体上有什么样的病,是轻是重,我们要做精神上的正常人”⑥毕淑敏:《拯救乳房》,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页。。谁认为一个动过手术的女人就不配争取幸福,谁认为身体的残缺就等同于人生的不幸,这才是最大的荒谬!这些正是作家毕淑敏借他人之口发出的心声。对大多数女性患者来说,由于乳腺癌患病部位的特殊性,除了要忍受生理上的病痛折磨甚至死亡的威胁外,更重要的是,由于第二性征的丧失,她们将比其他癌症患者承受更多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毕淑敏通过残缺的乳房解释女性患者的人格危机,意在实现女性的自我批判,呼唤建立在乳房之上的女性尊严和面对死亡的生命热情。所以,《拯救乳房》拯救的不是患病乳房本身,而是因丧失性征而导致重重心理疾患的病人的心理。正是因为接受了有效的心理治疗,小组成员最后都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了对死亡的预约和超脱,共同走向生命的盛典,开始了快乐的前行。
毕淑敏是那样热爱生命,视每个人的生命为人类生命链条中的精致一环。她的小说虽然写了很多死亡,但其内核却是在写生命,写生存。毕淑敏把死亡作为学术问题进行着深入浅出的讨论和阐释,也借此向读者传达她理性的死亡观念。正因如此,毕淑敏笔下的死亡,多给人一种崇高壮美之感。在那如泣如诉的生生死死的描写中,我们不难体察到她对人生的执著探索和对生命的真挚关爱。
二、探入隐秘内心,开出疗救良方
针对现代人纷繁驿动的心,作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毕淑敏以女性作家的真挚细腻和心理医生的睿智深刻,始终关注当代人的精神痼疾并以自己的文学创作进行执著的救赎,为人们的心理健康开出了许多有益的良方。
1.针灸疗法。《女心理师》中,武大汉点名要一个高大威猛像鲁智深模样的心理师,他认为只有面对和他同一个重量级的人,才能说出自己埋藏很久的心里话,而且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最有力量。拳击手用握紧的拳头对对方身体合理部位的一次清晰有力的击中,才能获得点数。心理师虽然不是拳击手,但同样只有凭借洞察世事的清明,用有的放矢的言语,准确揭示出来访者的心理症结,才能让对方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将始终绷紧的神经放松,收到一定的疗效。身材矮小瘦弱的心理师詹勇,眼光敏锐,分析准确,一下就抓住了对方的心理症结:“你觉得高大的男人是没有权利自卑的?”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武大汉极为震惊、激动,继而热泪盈眶。在心理师的鼓励下,放声大哭,哭声震天动地、畅快淋漓,最大限度地释放了长久郁积的心理压力。毕淑敏的一系列反映心理内容的作品就犹如中医的针灸疗法,针对症结,找准穴位,通过不同手法的刺激唤起相应神经的强烈感受,通过全身经络传导,调整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所以,曾经的医学界的白衣天使在文学界同样也履行着自己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只是她救治的是人类的心理疾患。
2.白内障摘除疗法。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眼睛犹如一个照相机,晶状体像照相机的镜头,而眼底的视网膜则相当于胶卷。如果人眼的晶状体发生了混浊,医学上就称为白内障。得了白内障,好比照相机的镜头出现了污迹,光线就难以照射到胶卷——眼底的视网膜,也就难以得到良好的图像,人看物体就模糊不清了。用白内障病人的通常描述,就是眼前好像覆盖了一层薄膜、白纱,看东西模糊不清、朦朦胧胧,摘除手术就相当于去除了这层病人误以为存在的纱、膜,让人看东西更清楚了。《拯救乳房》中,从小被遗弃的鹿路在养父母一家的关爱中长大。善良的鹿路知恩图报,尤其是面对生了肾病需要靠频繁的血液透析才能保命的三哥,她付出了自己的真爱,希望长大后嫁给三哥。鹿路为了挣到给三哥换肾的钱毅然进城出卖肉体,还不惜做了隆胸手术。在她一次又一次把饱受蹂躏得来的钱寄回老家之时,她得知自己患了乳腺癌,切除一只乳房后,仍为了三哥的透析费用不顾自己的死活重操旧业。这种对爱情的执著和献身精神,让人无不为之动容。鹿路,放弃人生的至高尊严,极为卑贱、悲壮地活着,只因为有对三哥的爱作为强大支撑。但在毕淑敏看来:“人们无法选择人生的长度,却可以追求人生的高度;我们无法增加生命的数量,却可以提高生命的质量。”①张英伟、王科:《有限生命的无限关爱——毕淑敏〈拯救乳房〉的再解读》,《小说评论》2007年S1期。换句话说:没有尊严的生,生不如死;有价值的死,虽死犹生。毕淑敏否认个体生命没有任何意义的苟活,如三哥;勇敢颠覆没有价值的奉献,如鹿路。这种超越传统的人道主义构建的以人为本的具有先进理念的生死观,给人以解脱与自由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和人之为人的要义。这是毕淑敏以自己独特的经历和精神质地对构建中国现代死亡理念的奉献。于是,鹿路在参加心理学博士程远青的心理小组之后,被强行拨开眼前的迷雾,将人为罩在自己眼前的遮蔽事实真相的薄纱揭开:原来她倾心付出的爱情只是一厢情愿,只是沙上建塔的海市蜃楼。让三哥念叨的是小妹能否按时寄钱回来,而不是对只身在外的小妹的身体健康、幸福生活的祈盼。
3.畸形矫正疗法。畸形矫正疗法就是针对心理变态的疗治。《拯救乳房》中,大芳真心爱着当年的下乡知青现在已成了国家有为干部的丈夫松书记,老松也是一个不弃糟糠之妻的标准好男人。但是老松的身体却一次次背叛大芳,从街头的茶小姐,到自己的办公室主任,还有女博士和电梯工。大芳看似宽容了老松的罪恶,但每一次她的身体却用生病的方式来消解压抑,不停地被割除一件件脏器,以致快成了一个空壳。老松似乎罪孽深重,但是理智分析他的每一次背叛,都是大芳“成全”的结果。在大芳悲愤的诉说中,却也能清楚地看到她说起“正房还怕了偏房”、“我是这个家明媒正娶的老婆”、“我是我男人的正室”时脸上露出的笑容。原来,大芳的亲妈是爸爸的小老婆,受尽凌辱和辛苦而死。亲妈的临终遗言就是告诫唯一的女儿:“你一定要做大老婆。”可是如今世道变了,不允许一夫多妻了。“于是可怜的大芳,处心积虑地想让自己的丈夫有外遇,并把这些女子都请到家中,让他们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蝇营狗苟。在这种畸态的关系中,完成着对一个苦命亲人最神圣的承诺和尊敬。”①毕淑敏:《女心理师》,漓江出版社2008年版,第494页。这就是大芳无意识中的一个黑暗王国。指出“此存在”,让真相大白于天下,就等于宣布了它的丑恶、畸形及危险性,也就唤起了懵懂之中的当事人用健全的人格和尊严进行“自我救赎和修复”的意识,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对假、恶、丑的鄙视和唾弃,从而实现人类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
4.引出脓水疗法。《女心理师》中,有这么一节内容:“人的一切弱点,心理师都具有”,说的就是心理师贺顿。贺顿面对普通的来访者,基本都能做到冷静睿智、察言观色、切中肯綮、微言大义,但是凡是涉及感情的个案,都会使她方寸大乱,变得躁动、好奇、弱智,多次犯了心理师不能追求事实真相的大忌,几近崩溃。心理学权威姬铭骢意外发现了贺顿本人存在的心理暗疾。在姬教授艰难的探索中,经过几次催眠、诱导,甚至用游离于人间道德的方法,两人终于清楚了她的心理症结。那就是十二岁的幼女贺顿遭受了丧心病狂的继父变态的性侵犯,从此,她丧失了对性的感知和享受,直至成年后对性麻木不仁,只当做实现人生奋斗目标的手段。潜意识里,贺顿对此选择了全面的遗忘,但其实从来没有真正忘记什么,它们只是储存在记忆深处。这种埋藏极深的创痛,却造就了她后来的心态、性格和命运。“因为她是一个破碎家庭的受害者,因此她对所有婚姻的解体都不安地抗拒。在心理师生涯中,她从本能上强烈地抵制所有的粉碎和重建。这种心结,让她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师。”②毕淑敏:《女心理师》,漓江出版社2008年版,第474页。深入地揭开一个人内心的疮疤,脓血四溅的场面,令所有的善良人都难以忍受。可是,如果浅尝辄止,贺顿的内心就无法得到真正的解脱,那纠缠了她一生的梦魇,也会永远作祟。把看似已经长好的外部皮肤忍痛豁开,让脓水饱胀的暗疮曝光天下,引出里面的脓水和毒血,剔除腐肉,注入药物进行内部消毒杀菌。只有进行了这样的彻底清创和疗治,才不会再爆发无名高热。人们的心理伤痕就如内部化脓的伤口,它是不会自愈的,只有彻底医治它,才能杜绝它在阴雨天肆虐发作的可能性。
三、关注现实人生,担当大众心理师
毕淑敏是个老老实实依赖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受来写作的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和人生经历可以相互对照解读、相互印证。1980年,28岁的毕淑敏转业回北京,继续从事医生职业;34岁正式从事文学创作;1998年至200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心理学博士研究生课程,那时已经50岁,之后和朋友成立心理咨询室,帮助无数来访者走出生命低谷,成为著名心理咨询师。作为心理医生的毕淑敏,先后创作了以《女心理师》为代表的一批反映心理世界的小说和散文作品,表现现代都市人的心理状态——迷懵、困惑及他们的挣扎,从中生发出自己的价值、道德判断、情感倾向,表达作家对人们灵魂和生存质量的思考。
毕淑敏的可贵之处,在于能从一个关心人们生理健康的医生视域跳出来,改变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思维模式,来密切关注人们的精神和心理的痛苦和疾患,且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日益重要性——治愈一个人的生理疾患只是减少了一个人或者一家人的痛苦,但是如果及早发现并解除一个人的精神和心理疾患,将会减少几个人、几家人的痛苦。维护心理健康既是个人成长的首要任务,也是个人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贡献。
心理疾病比起生理疾病为数更多,危害更烈。心理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任何社会都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处在转型期的中国,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压力的加大,一些人难免会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冲击,并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纠葛和冲突。按照卫生部的调查,在一般人群中,抑郁症的比例大概是6%—8%。至于心理疾病的危害,由近两年全国范围内影响恶劣的几起发生在公共场合的暴力事件就可见一斑,基本都是由心理疾患发展造成的严重后果。2010年5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人民时评《社会和谐需要更多“心理疏导”》,指出:“如果不能加以有效的疏导,心理问题就很容易以非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甚至有些人会选择通过伤害他人、侵害弱势人群的方式,埋下公共危机的种子。”“对此,一方面个人需要学会科学调节,更重要的,社会和国家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提出“要综合考虑社会、心理、环境因素,建立常态化的心理干预机制,改善这部分人群的生存状态,把可能造成公共危害的因素化解于萌芽”。
文学评论家贺绍俊就曾经说过:“毕淑敏与其说是一位作家,不如说是一位心理学家,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针对我们的心理疾患而开的心灵处方。这缘于她的善良和对人的心理隐秘的洞悉。”①毕淑敏:《女心理师》,漓江出版社2008年版,封底。文学即人学,人学就要以研究人类的心理和精神为己任。毕淑敏始终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望者,以对人类的悲悯和终极关怀,不懈地寻找人性弱点的病根,力求改变和疗救。通过创作来审美地建构生存意识及其文化,关注人类的健全,关注扭曲、疯狂的病态人格。毕淑敏把文学创作当做改变民族精神的手段,努力寻找并去除民族劣根性的精神毒瘤,进行灵魂的救赎。她不但成功完成了对个体沉沦生命的救赎,而且她开出的心灵药方还具有非常强的普适性。
“在每一个受过虐待的孩子身体里,无论他们后来成长为怎样魁伟的成人,甚至取得了经天纬地的成就,内心深处,都依然驻留着一个软弱无能担惊受怕的孩子”②毕淑敏:《女心理师》,漓江出版社2008年版,第474页。,“即使在那些被精心照料的孩子那里,精神创伤也是不可避免的”③毕淑敏:《女心理师》,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页。。从这层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理和精神都有不健全的因素。所以,读毕淑敏的作品,人们才会感受到一种心灵鸡汤的抚慰作用,才会给人以精神和人格的提升力量。毕淑敏指出:“我们要关怀自己的心理健康,保护它,医治它,强壮它,而不是压迫它,掩盖它,蒙蔽它。只有正视伤痛,我们的心,才会清醒有力地搏动。”④毕淑敏:《走出黑暗巷道》,红孩、曹维劲主编:《毕淑敏散文精品赏析》,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毕淑敏的心灵处方有一个共同的指向:直面惨淡人生,探索症结,揭露真相,将难言隐忧昭示于阳光之下。客观地呈现,冷静地正视,理性地决定。毕淑敏发挥心理医师长于与心灵沟通的优势,抹去长久积存在心灵上的蒙尘,排遣各种压力和阻力,让真挚良善等人性的闪光点大放异彩。替心灵解码,为生命加油——这是毕淑敏心理作品的宗旨。
我们从毕淑敏积极的救赎行动中,看到的是她的高度责任心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毕淑敏具有地母般的慈爱和悲悯、宽厚与善良,亦如亲切的邻家阿姨,总是给人以力量和叮咛嘱咐。毕淑敏非常欣赏弗洛伊德的一句话:“假如我不能上撼天堂,我将下震地狱。”她坚信:每一个生命,都有可能成为另外一个生命的天使。她坚持:在这个浮躁病态的世界上,她能用自己发自心底的真诚声音,用身体力行的努力,治病救人,匡正世道,点燃人们心中的希望,拯救人们冰冷抑或残缺的灵魂。
I206.7
A
1003-4145[2011]06-0135-05
2011-04-20
谷瑞丽(1972—),女,汉族,济南大学文学院讲师。
本文为济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女性作家作品研究”(批准号:X0906)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陆晓芳sdluxiaof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