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
——英国政府层面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及启示
2011-04-12吕庆喆
吕庆喆 褚 雷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北京 100826;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
——英国政府层面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及启示
吕庆喆 褚 雷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北京 100826;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作为西方发达国家,英国政府对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进行了多年的探索,而2005年政府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为这一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理念。随着政党的轮替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临近,英国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考察英国政府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可以对我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英国政府;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性经济危机和气候变化促使人们开始将自身的生存发展与我们生活的星球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定义生活质量,并构建能够有效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2005年,英国政府开始实施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满足现代和未来社会所有人多样化的需求、促进个人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社会凝聚力和包容性等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原则。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生活质量研究纳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生活质量界定
上个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最受关注和最重要的社会发展模型,它对怎样在社会的发展与和谐之间保持平衡给出了答案。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①http://www.defra.gov.uk/sustainable/government/publications/uk-strategy/index.htm具体来说,可持续发展可以分为三个相互统一又相互区别的维度:经济、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不损害其最终依赖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尤其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协调上;社会可持续发展则强调改善社会条件以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都能追求福利的目标。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理念涵盖了更为广泛的生活质量内容,其最终的目标在原来的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加入了保证后代人生活质量的宗旨。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颁布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国家,其中央政府于1994年推出了《可持续发展:英国的战略选择》,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认为将促进经济发展以保证提高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活水平以及保护和改善现在和未来的环境这两个目标加以协调,就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核心内涵。
2005年3月,英国中央政府发布主题为“保证未来”的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其目标为:“让全世界的人民在不影响子孙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满足他们基本的需求并享有更高的生活质量”。②http://www.defra.gov.uk/sustainable/government/publications/uk-strategy/index.htm在这一背景下,英国政府生活质量工作团队为了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纳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从2005年11月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调查了不同政府部门对生活质量的定义,并于2006年得出了一个综合的结论,由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局(DEFRA)将其运用到2007年版的可持续发展监测指标体系中。DEFRA主要从社会政策层面出发对生活质量加以界定,他们将生活质量界定为:“一种积极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状态,而不仅是不存在像痛苦、不适和无能这样的感受。这种状态只有当个体一些基本需要获得满足时才能达到,这些需要是指个体会产生一种使命感,即他们觉得能够实现主要的个人目标并能融入社会。而且,这种状态的提升有赖于包括支持性人际关系、强大和有包容性的社区、健康的身体、薪酬稳定的职业、健康并有吸引力的自然环境,以及财产和人身安全在内的客观条件。”①http://www.defra.gov.uk/sustainable/government/what/priority/wellbeing/policy-context.htm
英国政府希望通过对生活质量进行统一的操作化定义,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提供明确的方向,并最终将生活质量的理念应用到政府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和评估中。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当前英国政府层面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大都围绕着这一定义展开。2007年,英国中央政府正式在120个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单独加入了生活质量水平指标②The wellbeing measurement in the na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s developed by the UK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Food and Rural Affairs(DEFRA),http://www.defra.gov.uk/sustainable/government/progress/national/68.htm。而在地方层面上,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起步较中央政府更早,目前已经形成了多个具有当地特色的指标体系,并定期发布生活质量指数报告,这些地方层面的指标体系同样都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贯穿其中。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赋予了生活质量新的含义和内容,另一方面,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则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二、英国政府层面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
(一)中央政府层面生活质量指标的选取
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局制定的国家生活质量水平指标体系的指标由四个部分组成,包括与生活质量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指标、生活满意度指标、儿童生活质量测量指标和心理健康测量指标。
1、与生活质量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指标。2005年,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局委托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公共政策层面的生活质量水平研究中心、英国新经济基金会以及英国巴斯大学的Julie Newton博士、伦敦帝国学院的PaulDolan教授等机构和个人进行生活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项目,归纳出了原有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中与民众生活质量有密切关系的12个指标,囊括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公平的世界”这一部分里,同时补充了一些与这12个指标对应的主观评价指标,形成了目前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第一个部分。
2、生活满意度指标。即对主观生活质量水平测量,这是国家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整体生活满意度和分领域生活满意度两块内容。具体指标和数据主要来源于英国政府卫生部于2007年进行的题为“不同人群各生活阶段健康基础的研究”(Healthy foundations life-stage segmentation research)的项目。在2009年版本的生活满意度指标中还参考了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局所做的“公众对环境的态度和行为调查”研究报告。
3、儿童生活质量测量指标。这个部分的指标来源于英国政府教育标准化事务局于2008年对入学6年、8年和10年的儿童中分别进行的主题为“告诉我们”(TellUs)的社会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儿童所在地区的社会环境(尤其是为儿童提供的各个方面的客观生活条件)以及儿童的生活满意度。
4、心理健康指标。以苏格兰国家健康服务部的积极心理健康调查为基础,结合英格兰、威尔士等地区的情况编制而成,主要指标有积极和消极的感受评价、积极精神健康状况评价、积极活动的参与频率等。
总体来说,英国国家层面生活质量水平指标体系大量使用主观性生活质量指标,反映了目前英国生活质量研究的开始重视主观指标的趋势。
(二)地方政府层面生活质量指标的选取
地方政府层面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制定更符合区域和城市实际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同时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地方层面推广开来。这部分研究按照分析和构建方法的不同侧重,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强调构建和使用客观生活质量水平指标,另一类则着重发挥主观生活质量指标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这两类指标体系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在客观指标体系类型中同样可以找到大量的主观指标,主观指标体系中同样也有对应着相应的客观指标,二者之间互为补充,区别仅在于侧重的方面不同。
地方性客观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广泛,几乎涉及英国各级行政区域,成为政府施政的重要依据。代表性研究有以英国国家审计署为首,联合了各个相关政府部门,为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生活质量指标体系”(Local quality of life indicators)①Audit commission,UK,2005,Public sector national repor“tLocal quality of life indicators:supporting local communities to become sustainable”.以及一些地方政府自主设计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如南格洛斯特郡(South Gloucestershire)议会②South Gloucestershire Council,2010,Quality of life—Better orWorse:The annual quality of life indicators report for South Gloucestershire,pp. 1-2.,西萨塞克斯郡(West Sussex)阿伦地区(Arun District)议会③Arun District Council,2006,Arun’sQuality ofLife Indicators,http://www.arun.gov.uk/cgi-bin/buildpage.pl?mysql=294.和伦敦市政府可持续发展委员会④Lond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mission,2009,London’sQuality ofLife Indicators 08-09 Report,pp.8-9.等构建的各自区域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这些生活质量指标体系都是基于英国中央政府1994年以来所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强调经济、环境和社会的三者统一,注重当地居民持续性和高水平的生活质量。以伦敦市为例,其城市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自2004年开始,每年发布调查结果。这一指标体系以可持续发展为远景目标,将生活质量作为核心,整合了相互联系的四个部分城市生活质量指标:
1、政府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责任(如教育状况、儿童医疗服务水平、城市绿化面积等)和市民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责任(如政治选举投票率、志愿服务参与频率、家庭废物回收率等);
2、政府和市民对于环境和不同群体的尊重(如不同种族的失业率,儿童贫困率,邻里关系满意度等);
3、科学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如伦敦生态足迹测量水平、二氧化碳排放量等);
4、最终可获得的积极成果和各种利益(如人均寿命、住房改善状况、工商业繁荣程度等)。
地方主观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代表性研究是英国青年基金会(Young Foundation)、伦敦政治与经济学院Richard Layard教授、英国发展和改善委员会(I DEA)和三个地方议会(赫特福德郡议会、曼彻斯特市议会、南泰恩赛德区议会)合作进行的“地方福利项目”(The LocalWellbeing Project)⑤Nicola Bacon,MarciaBrophy,NinaMguni,GeoffMulgan,Anna Shandro,2010,The finalLocalWellbeing Project report,The State ofHappiness, pp.32-33.,目标是在制定和实施旨在提高公众幸福感的公共政策和服务上引领一个新的方法,并将这一方法在更大范围上推广。这一新方法就是设计地方层面的主观生活质量测量框架并构建出具体的指标体系。在具体测量上,在三个水平上展开,即普遍性水平(Universal level)、分领域水平(Domain level)和定向水平(Targeted level):
1、普遍性水平:由地方政府测量民众的整体主观生活质量水平,通常为单项目调查。结果可用于评价可持续发展社区策略的执行情况;
2、分领域水平:测量的是居民不同生活领域的满意度。主要用于评价三方面的内容,即对自己生活(如身心健康状况、经济状况等)、对周围人(家庭和社会交往状况、社会支持和参与状况、归属感和社区凝聚和融合状况等)以及对所生活区域(区域自然环境状况、区域安全状况等)的满意度;
3、定向水平:测量的是影响整体主观生活质量水平的潜在的和保护性的因素,如自主性、心理弹性、自尊、胜任力等。这一测量主要用于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评估,比如老年人、儿童等。通过对他们主观生活质量的调查有利于政府制定合适的政策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与国家生活质量水平指标体系相比,地方层面的指标体系在测量方法是更加多元化,但是同样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进行,强调只有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有机结合的生活才是真正意义上高质量的生活。
综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指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全体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崛起的“中国梦”的社会成员在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中,对构建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包括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充分信任与坚定信心。
(三)英国政府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成
以上介绍的英国政府层面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虽然各自的构建框架有所不同,但都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指标的选取。在指标形式上,既有客观条件的描述性指标,也有主观认知的评价性指标。其主要指标体系的构成概括如下:
1、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指标:
(1)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商业机构注册数量,适龄人口就业比例,失业率,无职业家庭数量,贫困儿童在人群中比例,贫困退休人员在人群中比例;
(2)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街头犯罪频率,犯罪恐惧感,青少年入学率,死亡率,自我报告身体健康的人数,新建住房数量,人均住房面积,公共服务占有率,社会公正程度主观评价,自我报告能对当地政治决策产生影响的人口比例,邻里信任度主观评价,社区状况整体满意度,体育活动参与频率,文化活动参与频率;
(3)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出行方式,鸟类数量及种类,高质量饮用水比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噪音污染投诉率,家庭年均废物回收率,年均洪涝灾害次数,人均煤炭消耗量,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绿色空间重要性评价及使用频率。
2、生活满意度评价指标:
(1)整体生活满意度:整体生活满意度评价;
3、特殊群体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以儿童为例):
贫困儿童比率,儿童受教育程度,儿童体育活动参与率,儿童对本地区环境的满意度,儿童社区安全感,儿童心理耐受力等。
三、英国政府层面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主要特点
英国政府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地方层面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开始较早,国家层面的构建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社会报告系统。自英国政府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后,各级地方政府就开始构建本地区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用于监测民众生活质量状况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英国西部港口城市布里斯托尔早在1996年就发布了第一版生活质量指数,以后每年定期发布调查报告。这些生活质量指数往往通过大量的社会访谈和民意调查获取数据和资料,其内容为本地区居民最关心的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通过定期的生活质量指数报告形式,居民可以很清晰地查看政府行政的优势及不足并给予反馈。国家层面的生活质量指标则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这些地区层面生活质量调查所包含的指标和数据的基础上,为的是能够进行地区之间的比较,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
第二,具有详细发展目标并不断更新内容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英国目前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在构建之前,往往会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提出所要达到的地区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质量水平的整体目标,而后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内容都会围绕着这一目标。英国国家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局的有关生活质量的定义以及以此定义构建的生活质量水平指标体系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第三,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生活质量的有机结合。首先,在构建目标上,从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入手,通过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实践这一手段,引导民众追求可持续的生活质量水平;其二,在实际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框架来整合生活质量的各个方面内容。如西萨塞克斯郡阿伦地区议会制定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就是直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框架,从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个维度进行生活质量指标的选取,使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成为评估本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手段和工具。
第四,综合性的生活质量评价方法和多样化的指标形式。首先是逐渐重视主观生活质量指标的使用,同时强调主客观指标的结合:主观生活质量指标主要集中于满意度调查,如南格洛斯特郡2010年的生活质量指数报告的第一部分就使用了整体生活满意度调查,来调查居民对于本地区社会的整体评价。此外还有部分主观体验性指标,用于评估居民的心理健康程度和对于社会关系融洽水平的感知;在主客观指标如何具体的结合的问题上,则主要是采用了以可持续发展远景目标,生活质量为核心的理论框架,将客观生活条件和主观评价有机结合。其次,在指标的形式上,不仅有大量的现状描述性指标,还有用于评估政策目标完成状况的分析性指标,将科学有效的统计手段运用其中。可以说,英国目前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已经开始向综合性指标体系迈进。
第五,科学、易懂、有效、环保的生活质量指数报告的发布形式。目前很多地方议会都会定期发布生活质量指数报告,在发布形式和内容方面都非常重视,为的是能在更广泛地范围上让民众知道并理解报告的含义,同时提高数据和结论的可信性,另外还充分考虑环保和节约的因素。具体来说,语言上不能太过专业化,要简明易懂,具备可读性;形式上要注意尽可能抓住读者的兴趣,如多塞特郡生活质量指数报告按照12个指标制作成年历向民众发放,使得民众的关注度提高,也增加了反馈率;宣传渠道上除了纸质出版外,还建立了专门的网站来发布定期的报告,提高了年轻民众的关注度;环保与节约的问题上,同样是多塞特郡,曾经将报告发布于用可回收纸质的议会简报上,发给民众;此外,充分考虑了特殊人群的需要,如加大图表和图示的使用(针对识字水平较低者)和容易分辨的颜色(针对色盲者)。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民众对于本地和自身生活质量的关注度,以及公共政策决策的参与度。
第六,专业的研究主体。目前政府层面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以各级政府议会为主,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分工明确,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自的职能和优势;另外,注重与各种专业学术机构和组织进行合作,使得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获得更专业和科学的理念与丰富和全面的资源。目前英国重点研究生活质量的学术机构和组织有剑桥大学生活质量水平研究所、谢菲尔德大学公共政策层面的生活质量水平研究中心、英国新经济基金会、英国青年基金会等。
第七,民众生活质量与政府公共政策有机结合的具体实践。由于英国各级政府在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促成了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两方面相互结合的研究实践的开展,最终使得生活质量指数报告的内容进入政府决策层面,成为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例如,大部分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都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民众的生活质量紧密结合,从而提高民众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同时指标体系本身也成为评估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状况的重要和有效的手段;此外,通过生活质量指数报告,民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政府的公共政策实施状况,提高其政治参与度,同时政府也可以收集到民众对于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状况的评价和反馈,有利于进一步的改善。
四、对我国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的启示
当前,英国政府对生活质量研究与探索正面对新一轮的挑战和机遇,处在一个再次繁荣发展的时期,对于我国目前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构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之前,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对生活质量进行充分的操作化定义。英国政府的生活质量的定义过程中考虑了不同部门的已有定义内容,实际上是着重从公共政策层面出发,将生活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对我国来说,应密切联系我国当前的经济和社会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生活质量的可操作性定义。
第二,确立科学合理的指标构建理念。当前我国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理念主要应该密切联系国家的大政方针,即体现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念的核心内容。一方面,与英国相同,需要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即在考虑满足当代人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要兼顾后代人的生活质量,统筹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三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要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借鉴英国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中有关社区环境、邻里关系、特殊群体状况的内容,为构建具有包容性和更和谐强大的社区、城市,乃至社会提供可信和有效的科学依据。
第三,提出一套合理的指标构建和测试程序。考虑到我国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并借鉴英国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地方性和全国性的指标构建进程。地方层面上,可以从构建某一城市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入手,这样就能充分结合本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国家层面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则可充分利用地方层面的指标和数据,结合社会总体需求和期望,围绕着共同的发展目标选取指标。通过这样的过程,构建有系统、有层次的居民生活质量报告体系。
第四,推动研究主体的多元化,增加各级政府和人大的参与度。当前我国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还主要由相关学术机构完成,但已经开始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在以后的研究实践中,专业学术机构和社会组织需要更多地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生活质量这一课题进行探索和分析,以便与各级政府部门和人大机构开展合作,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提高指标体系的可操作化水平和真实有效性,使得生活质量指数逐步成为政府公共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
第五,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科学地确定指标形式。从英国当前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可以看出,综合评价体系即强调客观生活条件和主观生活质量感知评价相结合的指标体系是当前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能够全面反映民众客观生活条件和主观生活感受的综合指标体系是符合我国的实际需要的;此外,在具体指标的选择上不仅要有生活状况描述性指标,还要加入评估政策目标完成状况的评价性指标,从而科学、客观地反映民众的生活质量水平。
最后,科学发布和运用生活质量指数报告,避免盲目崇拜。在生活质量指数报告的发布形式上应该注重形式的多样和环保,以及内容的科学和易懂,尽可能让群众最大程度了解政府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上所做的努力,与群众展开互动,这一点可以参考英国各级政府的做法,如将生活质量指数报告制作成简明易懂的社区报刊或者年历,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发放,内容要包含指标选取的标准、指标数据显示的含义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同时提高民众反馈信息的利用率,为改善公共政策服务。此外,生活质量指数与GDP指标和幸福指数一样,在推广过程中都需要避免其简单地成为政府执政绩效的评定标准,无论是在指标构建过程还是指数报告发布和推广过程都要始终坚持而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使得生活质量指数能够准确反映民众的实际生活质量水平,以此作为完善和调整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据。
(责任编辑:陆影luyinga1203@163.com)
C913
A
1003—4145[2011]01—0036—05
2010-11-15
吕庆喆,男,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高级统计师;
褚 雷,男,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