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文教育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
2011-04-11肖美英祝子丽
肖美英 陈 敏 祝子丽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06)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而创新的关键在于科技人才,如何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课题。然而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提出“人不见了”[1],认为现代人被“物化”、“去人化”,精神境界降低了,人品、人格不断失落,越来越不知道“我是谁”、“人是什么”。导致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人文教育的缺乏,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易》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用文明精神去影响社会并对人自身起教化玉成作用。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提升人的道德、价值观、精神的教育,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心性精粹与阅历传授给下一代,以期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2]。人文教育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科技创新人才独立人格、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
一、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独立人格
独立人格是指具有进步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维护自我尊严,具有独立见解和独特个性的素质品格。独立人格是科技创新人才必备的素质,美国当代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那些“在这方面或那方面显示出具有某些独到之处的创造力或创造性”的自我实现者,其人格上的突出特点是都具有“超然独立的特性”[3]。如果说科学教育的作用在于教人“做事”,那么人文教育的作用则在于教人“做人”。人文教育的目标是发展个性,完善人格,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品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去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可见培养健康的人格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有助于科技创新人才独立人格的塑造。
1、正确的价值观是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
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度,它凌驾于人性之上,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信念。一个人的价值观受其身心条件、年龄阅历、教育状况、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影响。价值观的不同,会导致行为的重大差异。目前我国科技人才的原始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究其原因,并非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即我国科技人才身处市场经济环境之中,市场意识与效益意识日益增强,在学术研究上普遍存在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严重歪曲,学风浮躁、患得患失,缺乏超越物欲、甘于寂寞、勇于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
人文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本民族积累的精神财富和人类共同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是学生了解历史、认识世界、完善心智、深化思想、自强自律、明确自身责任的有效方式。通过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学习,科技人才在充分掌握科学技能的同时,也能不断实现对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升华,以及对自身价值意义的了解和追求,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奋斗目标,并指导于实践。使科技人才在追求科技创新的艰险路途中,矢志不移,顽强拼搏,最终达到科学技术的最高峰。
2、高尚的道德品质是科技创新的行为准则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依靠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与信念,用以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许多传统道德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发挥着作用,如诚实、正直、勇敢依然是自律和他律的准则。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效率和效益的凸显,使得道德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出现了敢于创新、追求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平竞争、效率优先等全新内容。人们的道德观念日益复杂化,传统道德被社会不正之风逐渐侵蚀。体现在科学研究领域,则是越来越多的学术造假和侵占他人研究成果。
教育对人道德品质的影响是深远和长久的。人文教育在培养科技人才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多的是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自身的优秀品质,塑造出一种与时俱进,有利于国家民族发展的人文精神。于个人而言,由于知识增长和科技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科技人员必须树立活到老、学到老、创新到老的全新学习理念,对其道德自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创新越来越依靠他人的劳动成果,创新主体的划分逐渐模糊化,这需要科技人才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保障其他创新人才的研究成果,使科技创新得以良性健康持续发展。于民族而言,科学无国界,勇于追求真理、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是所有科技人才必备的科学品质,但各具特色的人文文化却有着民族和地区的分野。不同民族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所培育的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都深深烙上了本民族本地区的特有印记。科技人才只有充分吸纳、领悟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才能对民族文化及其历史变革进行理性思考,从而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正确对待自己的价值追求和行为选择,使其道德品质与社会责任感符合本民族的文化利益与经济利益,在物质社会高度发展的潮流中摆脱功利主义的束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3、健康的心理状态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
心理学家发现,知识分子的智商差异不大,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头脑和能力,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最大区别就是心理状态不同,最终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可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科技创新的必要前提,而人文教育能有效地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使科技创新人才保持一种健康乐观的心态,更好地激发创新性思维。
(1)人文教育能缓解科技创新人才的精神压力
人文艺术,是关乎人类命运、精神和情感的艺术,特别是文学,是人类传播思想和精神的殿堂。莎士比亚认为戏剧“反映人生”,巴尔扎克提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文作品即是人们心灵的自救工具,又是内心对喧嚣世界的一种调试。人文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当我们阅读作品时,会觉得它唤醒了沉睡在心中的某种情感而产生共鸣,并透过作品与作者敞开心扉相互交流,从而逃离喧嚣浮躁,滋养内心的绿洲,保持一种对自然对社会事物的美好感受,最有效地缓解或协调心理压力。
(2)人文教育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科技创新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必然会经历重重磨难。可能“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后仍无所获。现代社会不少科技人员对成功和失败的认识存在偏差,对自己能力的把握不够准确和客观,从而患上“冷热病”,产生消极避世、缺乏自信心的状况。而通过人文教育,透视历史,感悟哲理,人的思想会得以净化和升华,并在别人总结的人生阅历和精神文化中,找准自己的正确位置和方向,从而更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得与失,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满怀信心,实现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3)人文教育能提升科技创新人才的人文关怀
当代科技人员尽情享受前人科技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科学知识的非道德侵占所造成的尖锐冲突与人情危机。特别是社会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科技创新是祸是福都具有整体性和全球性。因此,在进行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时,科技人员不应只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而应把社会乃至人类的共同利益放于首位。科技创新人才应满怀对世间万物的人文关怀。关爱自然,关心自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关爱社会和他人,关心自我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不遵守科技伦理、肆意妄为的人,无论其创新成果有多么高、精、尖,都必将遭到全社会全人类的抵制。而人文教育在表现人们心理和思想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呼吁出人们内心的积极情感,使其心中充满对生活对事物的人文关怀,并运用至科技创新活动中,实现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不仅表现对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能力,同时也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思想意识,是发现问题、积极探索与求解的心理趋向,是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和改造环境、改造自己的应变能力。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诚如袁德宁教授所言,“创新教育的本质是人文过程。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1、人文教育能有效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综合性思维能力,以新颖独特的思维活动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及内在联系并指引人去获得对问题新的解释,从而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就。创新的根本是创新思维,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时,必须从创新思维入手。人文教育的学科特点与内容,相比于科学教育而言包含了更多感性、个性、体验、求美和求善的因素,能有效激发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有助于科技人才求异性、批判性等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1)形象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形象思维是在对形象信息传递的客观形象体系进行感受、储存的基础上,结合主观的认识和情感进行识别 (包括审美判断和科学判断等),并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 (包括文学语言、绘画线条色彩、音响节奏旋律及操作工具等)创造和描述形象 (包括艺术形象和科学形象)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形象思维是反映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方式,是培养人、教育人的有力工具。
科学知识的传授侧重于培养逻辑思维,能保证人类思维的条理性和同一性。而人文教育则有助于开发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诱发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磨练学生顽强不息的毅力,培养其创新思维。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学科能有效运用形象思维,有利于开发大脑和激发创造力。人文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各种可以感知的形象 (现实的或虚拟的)来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训练。事实上,形象思维并不仅仅属于艺术家,它也是进行科学发现和创造的重要思维方式。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认为,形象思维是一种与高科技相平衡的力量,高科技与想象力相结合就能创造奇迹。
(2)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最主要特征
发散思维是大脑在思考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多维发散状。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最主要的特征,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人文教育的自由性、形象性、开放性等特点有利于学生大胆想象,克服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思维框架,按照不同的新方向思索问题,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诱发灵感,从而促进创造力的发展。人文教育的很多内容和问题都没有唯一的答案,不同知识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国别的人往往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创造性分析。
许多学说理论的观点,只是为人们提供一种理解人类精神文化的视角,而绝不会演变为束缚和统治其他思想的话语霸权[5]。人文学科的许多思想只有通过个人的情感领悟或体验才能被理解和传达,而从不需要一种绝对正确的解释。人文教育这种内容的丰富性、开放性以及分析理解问题的多维度性,对科技人才的思维方式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
2、人文教育有助于挖掘科技人才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信息、知识、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主创新是一种精神力量的展开过程。科技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精神文化活动,需要人们不断解放思想,既实事求是、又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
思想自由的土壤是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发明所不可或缺的条件。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这种思想自由的土壤提供发展的温床。一方面,人文教育能有效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批判的大无畏精神。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科技发明亦是如此,科技人员只有先从思想上突破成规、勇于批判,才能达到创新发展的顶峰。另一方面,人文教育能促使学生执着于探索、不断开拓的冒险精神。文学作品不乏探索和开拓的先例,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也要求学生不断探索新的领域,这些都对学生的探索和开拓精神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人文教育有助于优化科技人才的创新方法
人文教育不仅有助于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其人文思想和人文方法还为科技创新提供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不容置否,科学研究有其特有的研究方法,而且由于学科之间研究对象的不同,其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作为具体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相同的,而这些方法论基础大多数来自于人文科学,而非纯粹来自自然科学领域。如作为一般方法论基础的自然辩证法,以及作为科学推理基础的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等,都是人文科学研究的成果。爱因斯坦认为,物理学最后的问题,往往要归结为哲学问题,因此要解决物理学的许多问题,通过需要借助于哲学方法。现代科学研究不仅要应用逻辑方法、辨证思维方法,而且在重大的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中,直觉、想象、联想等方法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6]。
三、人文教育有助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全面健康发展
科技的发展同时也是人的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二是认识人自身、改造人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可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和互动,是科技进步和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科学教育高度发展的今天,人文教育的强化和发展,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全面健康发展来说尤为重要。
1、人文教育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广博文化底蕴
科学发展的实践表明,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源于人深厚的基础知识,尤其是人文知识。人文教育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方式,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学识、修养和气质,最终转化为内在的文化底蕴。人文背景越宽阔,文化底蕴越深厚,视野越开阔,融会贯通的能力才会越强,丰富的知识才能产生联想与创造,才能有新思想、新发明的产生,进而科技创新的能力也会越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若能广泛涉猎多领域的知识,这些“局外信息”就可能随时成为创新的入口。如今许多重大科学技术的突破以及科技创新的交流与合作,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共享,需要跨文化的沟通,需要美学、艺术及哲学等人类共享的人文知识,需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友好共处的人文素质,这些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可能实现的。
2、人文教育能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表达能力
作为全面发展的科技人才要具备有效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表达、文字表达、表情和肢体语言表达,甚至还包括衣着打扮等形象表达。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更是思想的直接载体。科技创新人才的科技成果若想被世人接受并广泛应用,首先需要人们了解、掌握其技术要领,这就要求科技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人文素养较高者通常可以简明、精炼、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之很快被人所关注和接受。人文教育的基本语言学习,可以增强科技创新人才的文学功底,提高写作能力;文学、美学、音乐课程的学习,则可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3、人文教育能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无论是对信息、知识的选择、归纳、处理,还是学术研究的相互协作,都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知识结构已很难产生新的学科视野和创新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已引发教育学界的重大革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必须相互融合相互影响,这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加强人文教育,促进科技创新人才的高素质全面健康发展。
[1]杨克勤.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 [J].青年研究,2000,(11):1-5.
[2]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55-58.
[3]马斯洛著,许金声译.动机与人格 [M].华夏出版社,1987.188-200.
[4]胡欣育,赵丽玲,周金声.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人文教育策略 [J].理论月刊,2007,(7):78-80.
[5]孙海涛,佟延春.大学人文教育与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58-60.
[6]李 放.略论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分化与融合——兼谈人文教育的意义及内容[J].学术交流,2006,(6):17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