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地巴人传说考
2011-04-11曾超
曾 超
(长江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与民族学院,重庆 408100)
在先秦时期,巴人西迁到达枳地后,以枳地为基,荜露蓝蒌,开基创业,将枳建设成为巴人入渝的立足点和第一个政治中心,它既是巴国故都,又是巴人先王陵寝所在之地。在枳地,虽然历经千年风霜洗礼,可仍然流传着诸多的有关巴人在枳地的传说与故事。
一、枳地的界定
枳是涪陵上古之名称,历史上,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巴定国都,楚设枳邑,秦设枳县,秦汉至魏晋六朝均有枳县的行政建制。但是,枳虽为涪陵古名,但是,枳地却绝不仅限于涪陵地域。
关于枳地的范围,在“枳”存在的历史上,因历史变迁的缘故,从先秦到南北朝,各时期的“枳地”并不一样。《逸周书·王会》云:“鬼亲枳已”。四川大学教授、著名巴蜀史专家蒙文通等将其解释为“枳巴”,意为枳地的巴国[1],其地域甚广,包括今涪陵、武隆、丰都、垫江、长寿、南川等地。尤中就认为“巴国时期的枳城在今长江、乌江汇合处,地居乌江东岸,与今涪陵市区隔江相对。巴国以枳城为中心进行统治的区域,包括今涪陵、长寿、丰都等区、县之地在内。今黔江两岸至乌江各县之地亦当在枳城的管制之内。”[1]丰都县系从枳县分离而设,而“平都城辖地当即今丰都东南至石柱、黔江、酉阳、秀山及湖南保靖、龙山和湖北来凤、咸丰一带。”[2]
秦时的枳县,东北接朐(治今重庆云阳县三坝乡),西抵巴郡(治今重庆市市中区),南接鄨县(治今贵州遵义市),北邻阆中县(治今四川省阆中县保宁镇)界,境域约有今涪陵区和南川、长寿、丰都等县地及武隆县芙蓉江以西部分、垫江县沙河以南地区,面积约1.37万平方公里。
东汉永元二年(90年),分置平都县(治今重庆丰都县名山镇)后,枳地缩小。面积9900平方公里。
三国蜀汉延熙十三年(250年),分枳县南部和涪陵县(治今重庆彭水县郁山镇)西部置汉平县(治今重庆武隆县鸭江乡),枳县地进一步缩小*《涪陵市志·第一篇·境域面积》,第96页.。
可见,枳地的范围存在一个伸缩的问题。有鉴于此,我们对枳地范围的界定,这里,主要采用广义“枳地”的范畴,主要以先秦时期的枳地作为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涪陵、南川、丰都、垫江、武隆、石柱、长寿、巴县、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石柱等区县,兼及黔东北部分地区,如铜仁、松桃、沿河、印江、思南等,重点考察今渝东南和黔东北地区,同时兼及其他地区。
二、枳地巴人传说
在枳地,流传着许多巴人西迁及到达枳地后艰苦创业乃至最后悲剧性流入五溪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有关枳地巴人的民间故事与传说,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种类颇多。大体而言,有关枳地巴人的传说,主要有如下几类。
(一)迁徙类
在战国时期,巴人或从鄂西出发,沿长江而上,通过水路而进入枳地[3]。或从鄂西清江出发,经郁水、乌江,进入枳地[4]。迁徙和军事一样是人类最为危险的“职业”之一,因为迁徙面对的是陌生的地域,奇异的人群,面对的是深山、丛林等艰难险阻,它意味着危机、流血冲突甚至死亡。巴人并非枳地土著,他们迁徙来到枳地,必然遭遇多种险境,必然在多处安营扎寨,必然与异地人群交流沟通,因之就很自然地产生了有关巴人迁徙的传说和民间故事。在土家族的民间文学《摆手歌》、《梯玛神歌》中就有描述土家族先民白虎巴人迁徙移民进驻五溪的内容,如《摆手歌》中的《迁徙记》就说:“千潭万水走过了,千山万岭走过了,爬岩拉坎的地方走过了,鲤鱼标滩的地方走过了,螃蟹爬的地方走过了,麂子走的地方走过了,猴子跳的地方走过了,……走到深潭边路也不通了,社巴公公上船来,社巴婆婆上船来,田家公公上船来,向家公公上船来,彭家、王家、梁家公公上船来,……”。五溪地区在历史上与枳地毗邻和重合,所以,《摆手歌》所记,实际体现和反映了白虎巴人在向湘西地区进行民族大迁徙的过程中艰辛故事。
迁徙是一种准军事的行动。在迁徙过程中,巴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确保迁徙的通畅,确保迁徙的成功。因之,在巴地开凿架设很多栈道,由此,也就产生了有关巴人开凿架设栈道的传说。在今涪陵区南12公里乌江三门峡西岸,有一入江溪流,名小溪。溪流东岸是悬崖峭壁处名翼王渡(今磨溪)。1862年1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大军10多万受阻于乌江东岸,后在当地人民的帮助下,翼王石达开沿此栈道,日夜兼程到达望州关,攻打涪州城。这里的古栈道,传说就是古代巴人开凿的羊肠栈道。同样,在南川亦有古栈道的遗迹。古栈道,又名老梯子,位于香炉峰独头鸟绝壁,壁上凿入5孔,插入横桩,再架木梯,曲折如“之”字,历11层;一名新梯子,位于鸡爬坎悬岩,岩有3磴,架木为梯。下层两梯靠岩壁,上层数梯凌空虚悬,当地农民身负重荷,上下自如。[5]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巴人宗社被毁,不得不再次离乡背井,辗转迁徙,进入五溪地区。对此,唐代梁载言《十道志》记载云:“故老云: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汉有天下,名曰酉、辰、巫、武、沅等五溪,各为一溪之长,故号五溪”就是指此。民间史料也说:“其先避秦奔楚之溪州,又有史载,巴人为秦所灭,故此言‘避秦’,古为黔中地。因避秦南来,先入蛮地,立基于王村,结草为庐,羁栖于此。夫坐镇即久,乃得习蛮人风俗,解其语言,探其巢穴。于蛮驯者抚恤之,其顽者诛戮之,然后征八蛮、平九荒、定五溪。”[6]对此,枳地“蛮王洞”的传说就充分反映和体现了这次悲壮性迁徙。
在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新景乡下的悬崖绝壁上有一个蛮王洞,又叫梭米孔。洞分两层,上层宽阔、干燥,站在下层洞外,可以俯视对岸悬崖下狂涛怒吼、巨石累累、激浪轰鸣的龚滩全景。洞后是绝壁悬崖,高出云层,飞鸟不渡,猿猴难攀。除了那条小径外,别无他路,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地。蛮王洞右侧石壁上,前人孙竹雅题有“惊涛拍岸”四个大字,耀眼夺目。
据说秦惠文王灭巴,巴子有弟兄五人,流入五溪。其中一支率部族数百人溯乌江而上,在征途上屡遭当地人狙击,剩下百余人被围困于洞中,据洞困守数年。由于粮草断绝,七天不得一食,巴蛮兵只有坐以待毙了。一日,蛮王在昏迷中,忽见瑶池王母指着右边的一个小小石孔,对他说道:“要米吗?每到寅卯时分,可跪在那个小石孔前去接吧!” 蛮王醒来,依嘱行事,果然从小石孔里源源不断流出酒杯大的一股米来,不到两个时辰,所接之米足够百余人一日之食用。从此,每夜照此办理,巴蛮兵的吃饭问题解决了,身体渐渐康复,战斗力也增强了。
又一天,蛮王召集部属商讨进攻大策,准备次日行事,当夜梦中王母娘娘唱道:“巴子酋巴子酋,不要重马(指军)不重牛(农事)。不用急躁不用愁,发迹日子在后头。如与土家修和好,五溪烟水任你游。”蛮王醒来恍然大悟,决定不主动出击,仍固守此洞,尽量与土家人和好。每到春夏,派出青壮年去帮助土家人耕耘种植,传授耕作技术,让土家人年年获得丰收而自己不取颗粒。更使土家人感动的是,有两个土家妹子上山砍柴被金钱豹捉去,在豹子张着血盆大口正要咬噬她们的时候,被巡哨的巴蛮兵撞见,他们急忙拉满弓弦,嗖的一箭。被射中眼睛的豹子嚎叫着滚下了坡,姑娘得救了。她们的亲人感激不尽,把她们许配给了救命恩人。
从此,巴蛮兵与当地百姓互通往来,不仅和睦相处,而且情同手足。当地土家人都愿以子女与巴蛮部族通婚,繁衍后代,建设土家山乡。[7]
贵州沿河与重庆酉阳毗邻,故“蛮王洞”的传说在酉阳民间也广为流传。
(二)政务类
巴人进入枳地以后,在这里,筚路蓝缕,拓展蛮荒,开基立业,并最终将枳(重庆市涪陵区)建设成为巴人入渝的第一个立足点和政治中心,它成为枳巴政权的首都,巴子国的陪都,巴人先王陵寝所在之地,并为以后涪陵成为历代区域性政治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巴人入渝,建国于枳,故在这里巴文化极为丰富,小田溪巴王墓群的发掘及精美的文化实物就是最好的例证与说明,同样,这也反映在诸多的巴文化传说之中,其中之一就是若干政务类的传说。如涪陵“地下龙宫”的传说,涪陵巴王“祈雨”的传说,枳地“孟涂司巴”的传说等。
地下龙宫的主要景点有钟乳石编钟、擎天柱、玉石蛙、龙舟石、雄狮观瀑等。在神仙府出口东行200米,便抵达地下龙宫。龙宫口十分狭窄,前行不远便豁然开朗。洞中各种石钟乳似冰雕玉刻,千种风流,万般形态,或似玲珑宝塔倒悬空中或像擎天玉柱直插云霄,或如玉珊瑚半掩半露,或作大海波涛十分壮观。……在左边,一群倒挂的、参差不齐的、错落有致的石钟乳,形似巴国的编钟,若敲击不同部位,则音调各异。传说这是巴国王的逍遥宫,巴王常在此和歌伴舞。
巴人进入枳地以后,已经逐渐过渡到以定居为主的农耕社会阶段。而在农耕社会,作为百姓最为关注的不仅是统治者政策的好坏,更重要的就是阳光雨露,即年岁的丰歉、庄稼的收成,特别强调风调雨顺,农时不误,五谷丰登。因此,雨水对农家百姓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转型,枳巴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巴人也就充分关注其功能的发挥,筑台祈雨,为民祈年,造福于民。这可从涪陵地名雨台山即可得到解释和说明。
按台在古代是一种高大而平的建筑物,且多用于祭祀。如秦始皇为缅怀巴人著名实业家巴清,特地修建了著名的怀清台。
涪陵雨台山,位于涪陵江东街道办事处插旗山脉中段,距离涪陵城东15公里。相传即为当年巴子求雨祈年之所在。如今已经开辟为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占地面积86.67万平方米,苍松翠竹,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是一处以祈雨祈年文化为主要内涵的特色风景区。景区良好的植被,怡人的气候,优良的服务设施,是旅游休闲度假、会议商务洽谈、观赏涪陵夜景、感悟自然人生的理想场所。雨台山是在古时人们求雨的地方,雨台山因祈雨而得名,有丰富的祈雨文化。环长2.5公里观光游廊,可观“湖广填四川”时民众避战用的洞湾石寨;北宋年间的依岩庙;道教真人修身养性的长春洞;石头开花的观音岩;500多米长的天梯;可纵看涪陵108个乡镇及天象的祈雨坛;因形似而得名的“箱子扣”、“峰包石”、“老鹰嘴”、“钟壁子”、“花鼻梁”。走在游廊上,脚下层层梯田,极目远眺绵绵群山,大江东去。 山灵而仙则居之。雨台山因为其钟灵毓秀曾是宗教圣地,至今还有如下遗址:活菩萨:1978年间,日有万众朝拜观音岩;古老而香火旺盛,延续至今洪恩寺;丰都名山也是此间和尚逃出创建长春洞、朝阳洞:道教真修身圣地。
孟涂司巴:据清同治《重修涪州志》云:“巴,不自春秋始也。国亦非今巴县。《竹书纪年》夏启八年,帝使孟涂如巴莅讼时,渝州为涂山氏。考涂山氏肇自人皇,为启外家,而生于是。《巴志》云:‘巴子之时,陵墓多在枳’。古人葬不越乡,陵墓在枳,其国亦必在枳也。今以巴县为巴国,岂启方君天下而所生之地?听巴之并涂山氏而国其地耶?然则孟涂莅讼之巴,当即枳县。在夏时已名巴,巴之号正不自春秋始也”。据民间传说,天险乌江两岸有几处赤壁都与古代巴人杀人祭虎和孟涂以血断案,随意杀人有关。较为有名的乌江赤壁有两处。一处在今重庆市涪陵区城郊小溪对岸。另一处是在贵州思南城乌江上游3.5公里的鲢鱼峡西岸石壁上。这两处赤壁都是处在重要的旅游景点上。在思南的赤壁上明代嘉靖年间就有人刻了“赤壁”两个大字,每字各约2平方米。还有明代诗人张国柱在此写下了“赤壁堪乘兴,扁舟一叶轻。开头觉风便,入峡喜潮平。树倒破损影,鱼翅拨刺声。还疑雪消后,重向郯溪行”。人们传说,乌江赤壁上的红色,不是火烧的,也不是晒红的,而是古代本地人遭到大量屠杀后血染成的。因为古代巴人崇拜白虎,以虎为图腾,在巴人聚居地区,每年都要在乌江悬崖上面杀人祭虎。被杀的人多了,血流满山,久而久之将岩石都染红了。再有一种说法,就是殷商时期,夏禹的儿子启派了一个名叫孟涂的大臣,到巴地来断案子,他断案子不问是非曲直,不分青红皂白,对来讼者,一律实行镇压,统统拉到祭白虎的悬崖边去斩首,“冤死者不计其数,流血声隔岸可闻”。因此,乌江赤壁就是古代巴人血泪史的记录,也是巴人以虎为图腾,杀人祭虎的历史佐证。[8]
(三)军事类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即祭祀,戎即军事。为镇守疆土,维护社会稳定,护卫国都和先王陵寝所在之地,巴人在枳地屯驻重兵,演练备战。
涪陵溶洞神仙府的景点有仙女河、神牛戏沙、凝脂泉、仙女衣、观音台、励志道、石鹰、编钟石、仙回廊、逍遥宫等。在河左岩石台上,有一清泉从石隙泻出成水凼,幽香袭人。河周围宽敞平坦的沙滩,传说巴王常在此练兵聚会。
溶洞巴王府:枳地虽然不是巴蔓戡乱的前缘阵地,但是因为枳地的特殊政治、军事地位,它是巴人的一大政治中心,是巴人的先王陵寝所在之地,是巴国的重要军事重镇。无论是枳巴政权或是巴子国,在这里均屯驻重兵,镇守枳地,确保安危。相传,为了勘定内乱,巴蔓就曾经在枳地布阵练兵,演练兵法,操练士卒。在涪陵小溪有胜景溶洞巴王府,其景点有飞瀑、金沙阵、巴王殿、演武厅、巴鼓石等。溶洞是小溪胜景的主体之一。洞口蜿蜒曲折,洞内叉洞横生,入洞百余步,便见一飞瀑,石钟乳迎面扑来,令人神往。前行不远处,晶莹的石幔、石花、石笋、石塔、石柱、石佛、石鱼、石兽、石船、石山等石钟乳林立,好似神仙聚会,行坐立卧,千姿百态,故称群仙洞。再前行,洞内有一“大厅”,名巴王殿,玉柱倒塔,琼花秀艳,钟乳林立,径幽廊回,华灯辉映,五彩缤纷,恍入富丽雄伟的古代宫殿和亭阁楼台,令人流连忘返。洞内有一大沙滩名曰金沙阵,四周呈壕沟、乱石排列。传说当年巴国大将巴蔓子为抗击楚军,于此操练阵法,积砂石为垒,昼伏夜出,体现了巴人英勇善战的精神。[5]
枳地的乌江小溪胜景,就既有神奇幽深秀丽的自然风光,又有丰富多彩的古代巴人历史文化遗迹及其美丽动人的古老传说。在天桥卧波景区就有世界扬名的天生石拱桥[注]1980年,《人民中国》和美国一家地理杂志相继刊载过卫星拍摄的天生石拱桥照片。,桥上藤萝悬垂,桥下是巴王寨、马援寨、翼王寨和大龙潭、小龙潭、飞水潭。桥旁还有巴印石、神狮、石佛等。桥上有一巨石,当地人称之为“盐巴石”,传说系天外飞来。早在2000多年前,秦伐巴国,巴人为了保卫首府,浴血奋战,粮盐供应不及。一天夜里,雷雨交加,忽降此石。巴军舔尝,觉有咸味,从而长了士气,壮了军威。[5]
(四)人物风物类
在枳地,还产生了很多人物风物类传说。如前述溶洞巴王府、孟涂司巴既属于军事类传说,也属于人物类传说。同样,巴清,重庆市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女矿冶家、实业家。她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坚毅、果敢,创建了一个丹砂财富帝国。其事迹,《史记》、《一统志》、《括地志》、《地舆志》、《舆地纪胜》、《州府志》等史籍均有记载。她广泛活动于枳地,长寿、涪陵、彭水、黔江、酉阳均认为巴清是当地人。很多古迹均被认为与巴清及其活动有关。如彭水的朱砂窝、朱砂洞、银洞子等地名,清代道光四年(1824年)上刻“上至巴寡台岩口” 的“指路碑”等。
当然,有关枳地巴人的传说很多,但是究竟有多少,因地缘的关系,尚缺乏详细的统计资料。
三、枳地巴人传说的文化内涵
有关枳地巴人的传说,虽然类别不一,但是内涵及其丰富。传说虽然并不一定是历史的真实,但是它却以“折射”的形式深刻了枳地巴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人们在枳地巴文化传承过程中对巴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一)强烈的生存观念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严酷的自然环境,严峻的生存压力,不仅培养了中华民族的求真务实精神,而且培养了中华民族重生存、谋发展、求壮大的强烈而浓郁的生存元观念,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所以,学者们认为“指导与派生中华民族精神各要素以及形成对理想社会与理想人格的母体性观念,提到世界观的高度来说,乃是中华民族从古及今、与时俱进的崇尚‘生’的元观念。”[9]“‘生’的元观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或者,也可以说,对‘生’的热烈崇尚、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10]
生存观念始终是巴人谋求生存发展的灵魂与根基,是巴人保种存族的终极关怀。巴人迁徙来到枳地,其目的是因为楚人的进逼,为生存而迁徙;或因为巴人势力的壮大,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争取更好的生存;或因为秦灭巴蜀,不得不为生存而抗战。特别是“蛮王洞”的传说,不仅见于贵州沿河,亦见于重庆酉阳,它反映出类似传说的广泛性,应当说它在枳地普遍存在。而关于“蛮王洞”传说所反映的事实,则充分反映了巴人为生存而抗争的史影。
(二)浓郁的尚武精神
巴人是一个极为崇尚武勇的民族,尚武精神至为浓郁[11],这一点同样反映在枳地巴人的传说中。迁徙是一种准军事行动,有关枳地巴人的迁徙类传说,自然蕴含浓郁的武性。溶洞巴王府、盐巴石等传说更是直接与军事相关的传说。考察这些传说人物的特质,结合相关文献的记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与军事的结合,如溶洞神仙府的巴王练兵,溶洞巴王府的蔓子屯兵,蛮王洞的巴子酋,盐巴石的抗击秦军等,这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巴人浓郁的尚武精神。如果进一步分析,像溶洞巴王府的传说则更深刻地体现了巴蔓子的爱国精神,体现了枳地巴人的英雄崇拜。
(三)广泛的民族交往
从这些传说来看,还可以透视巴人内部与外部的民族关系。从历史上枳地区域民族关系的构成来看,这里有原生土著,有先巴移徙居此的濮人,有巴人各大支系的进入,有楚人的西进,有秦人的南下。溶洞巴王府的传说间接反映了巴国与楚国之间的关系,盐巴石的传说则直接反映了巴人与秦人直接的关系,蛮王洞的传说则深刻反映了巴人在迁徙进入五溪地区过程中与当地原始土著——土人之间由冲突走向和睦相处的民族融合的过程,更体现出巴人将军事(重马)与农事(重牛)相结合的“适者生存”观念。
(四)浓烈的巫教精神
历史上,“廪君之先,故出巫蜑”。巴人发育于巫风浓烈的巫巴山地,巫文化极为发达。巴人在进入枳地以后,东向发展,不仅将平都(今重庆丰都)建设成为巴人的别都,畜牧业军马训练基地,更将巴地巫风与平都“鬼国”宗教有机结合,将其建设成为巴人的宗教圣地,因之,枳地更是巫风烈烈,巫教精神极为发达,即使历经千年衍变仍可见其余绪。这从枳地巴人的有关传说也可得到反映。涪陵著名旅游风景区雨台山,传说就是巴王祈求苍天的祈雨台、祈年台。孟涂司巴的传说则更为特别,按《山海经》的记载,孟涂司巴本在巫巴山地,可是它却频繁出现在枳巴地域。这说明巴人一直存在巫术神判的传统,它不仅将其巫教精神传入到枳地,更反映出巴人的文化随着巴人的移徙而传播。
(五)鲜活的巴文化全景
如果孤立地看枳地巴人的传说,无疑它只是反映了巴人文化的某个方面,但如果将其综合在一起,对之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分析和透视,它则从传说的角度构成了巴文化的丰富意蕴,并且因角度的不同而不同。试看:在经济上,有巴王的祈雨祈年,有巴子酋的“重牛”,有巴清的采丹,有栈道的开凿(交通)等;在政治上,有巴王的祈雨台,有巴王的歌舞厅,有巴王的练兵地,有巴蔓子的金沙布阵等;在军事上,有栈道的开凿,有巴子酋的“重马”,有巴王练兵,有巴蔓子平乱,有盐巴石的巴人抗秦,有蛮王洞的“南征”五溪等;在民族关系上,雨台山、孟涂司巴的传说体现了巴人内部之间的关系,盐巴石的传说说明了巴秦关系,溶洞巴王府的传说体现了巴楚关系,蛮王洞的传说反映了巴人与五溪土著间的关系等;在文化上,有丹砂文化、栈道文化、军事文化、巫术文化、祈雨文化……等,这些丰富内涵的汇聚,构成了一幅鲜活生动的枳巴文化全景图。
总之,在枳巴地域,流传着很多有关枳地巴人、巴文化的传说与故事,需要我们进行全面系统的搜集,进而,深化传说研究,深入凝练出枳地巴人传说的丰富内涵,推动巴文化的继承、开发与利用。
参考文献:
[1] 蒙文通.巴蜀古史论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28.
[2] 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地区沿革史:先秦至汉晋时期[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0-21.
[3] 童恩正.古代的巴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13-14.
[4] 管维良.巴族史[M].成都:天地出版社,1997:42.
[5] 中共涪陵地委办公室,等.三峡库区揽胜[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6] 胡炳章.土家族文化精神[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174.
[7] 田永红.走进土家山寨——贵州土家族风情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308-309.
[8] 巴声,黄秀陵.历代名人与涪陵[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8-9.
[9] 宋天.关于中华民族精神问题的研讨综述[J].哲学研究,1991(10).
[10] 肖君和.华魂:第二卷[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70.
[11] 曾超.巴人尚武精神研究[M].北京: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