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基础
2011-04-11刘凤健张伟超
刘凤健,张伟超
(国防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74)
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基础
刘凤健1,张伟超2
(国防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74)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问题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改善和保障民生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或社会问题,而且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改善和保障民生是我党长期艰巨的奋斗目标和奋斗过程,要把民生问题作为一项综合性和基础性的工作来抓,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基础。
民生;执政为民;基业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给“民生”注入了新内涵,并上升到“主义”、国家方针大政以及历史观的高度。他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1]P802今人认为,广义上的民生,是指凡是同民生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狭义上的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2]民生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关注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七大把改善民生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强调要在科学发展中重视民生、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多享有发展的成果,着力从各方面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也是党中央亲民为民,求真务实,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生动体现。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彰显、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引人注目。
一、改善和保障民生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民生问题,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或社会问题,而且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专门用一个部分论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难情况下,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强调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民生,顾名思义就是人民的生活与生计,包括民众的衣、食、住、行、用,生、老、病、死等诸多方面。民生问题,说到底是对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和落实问题。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向背决定着党的生死存亡。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关系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稳固。因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的实质就是人民群众对党执政的认同、信任和支持。党要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信任和支持,赢得民心,就必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最基本问题——民生问题。党心连着民心,民心才会向着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正当性依据来源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中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和支持。我们党能够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信任和支持,党的执政基础就会牢固,党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反之,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受到削弱,党的事业就会遭到挫折,甚至失败。党的十七大以来,提出和实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重大战略,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举措。
民生是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内容,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基本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党和国家从事社会组织活动的根本目的之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解决好民生问题是社会稳定和政权稳定的重要基础。民生问题是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根本问题。任何一个执政党只有有效地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具备长期执政的基础。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共产党的执政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同时,人民群众思想的独立性、多样性、参与性、选择性和维权意识普遍增强。因而,民生问题开始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也应该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办人民之所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求我们党努力解决民生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和其他多样性需求,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反映着这个党对其执政地位、执政使命、执政原则的认知,体现着这个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水平。我们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把改善民生、得到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作为执政基础。只有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永远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并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转化为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具体行动,才能使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更加坚实稳固。
改善和保障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都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富强、为了中国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抓住民生问题,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就抓住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向前进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然要求。在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基础上保持同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基础。胡锦涛同志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化,民生方面呈现出不少新情况和新特点。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新世纪新阶段对我们党提出的新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要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发展经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趋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要围绕改善民生搞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分配制度改革,着眼维护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围绕改善民生提升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和公平性,从根本上消除公共服务产品方面的歧视,使人民群众普遍分享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带来的好处和实惠。要围绕改善民生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对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社会问题给予极大的重视,加大力度改善民生,扶持中低收入人群,救助困难群体。要围绕改善民生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拓宽民意表达的渠道,建立畅通的民意表达机制,扩大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推动人民群众民主参与公共服务政策的制定,凝聚夯实民生基础的强大力量。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民生问题,既要看到生存、生计问题仍然是民生问题的基本内容,也要看到民生问题还包括生活水平、生活品质等问题;既要看到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定因素,也要看到经济发展的目的是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直接地体现为民生问题。
二、改善和保障民生是我党长期而艰巨的奋斗过程
民生问题,就是人民生活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具体概括为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和住有所居。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的角度来看,解决民生问题都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不断得到改善,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出现了上学难、看病贵的问题;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过程中带来大量人口流动,推动了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社会问题;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利益调整的层次更深、力度较大、涉及面广,因而影响到一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受到国际金融风波的冲击,一些企业关门、工人失业,一些地方就业压力增大。这些民生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是深化改革面临的新任务,要通过加快推进各个方面的改革,加强管理和制度创新不断加以解决。
改善和保障民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奋斗过程,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一项基础事业。解决民生问题具有持续性,首先是因为改善民生要有一定物质基础,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而经济发展是一个不能一蹴而就的过程。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物质前提和现实基础,而改善民生则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财富的积累,改善民生就无从谈起。当然,如果发展经济不以改善民生为价值导向和最终归宿,为增长而增长,为发展而发展,也达不到改善民生的目的。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还体现在民生问题的全面性。民生问题不仅是吃饭、穿衣等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问题,还包括人民群众的生活享受需要的满足和进一步发展条件的满足问题,更多地体现在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和社会各项权益的保障上,这里不仅是物质资料方面的富足,更要求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改善民生问题还涉及到不同阶层、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利益关系调整,要保证阶层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民在发展成果、发展机会、发展权利等方面具有公平的享有权,也有一个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旧的民生问题解决了,新的民生问题又会出现。因此,改善民生是一个持续推进、不断提高的过程。改革发展进程的深入、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的活力,也使改善民生的持续推进过程呈现出加速趋势。
改善民生需要逐层递进,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逐步积累过程,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一项基本工作。民生问题,由低到高呈现出逐步递进的三个层面:一是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二是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三是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第一个层面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问题,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等等。第二个层面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问题,即一个社会在满足了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问题之后,就应考虑社会成员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问题,以期为民众提供起码的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其具体内容包括: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应的基本权益保护问题(如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等等。第三个层面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问题,即当一个社会解决了民众基本生存和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准和公共财力的大幅度提升,进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应当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的福利。[4]改善民生的过程是一个逐层递进的持续性过程,先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再解决基本发展问题,然后才是生活质量全面提高的问题。在逐层递进改善民生的这样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我们要在整体提高的基础上,集中精力解决好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领域中突出的民生问题,并通过这些人群、这些地区、这些领域带动整个社会民生的普遍改善和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从而夯实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业。
三、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来抓
改善民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区条件、人群居住、资源分布差别很大的大国,城乡二元结构还未根本改变,不同社会阶层的民生诉求、不同层次上的民生问题、不同要求上的民生期待,日益凸显出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难题。解决民生问题,既要通过改革调整好整体利益格局,又要通过统筹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又要明确发展经济的目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趋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改善民生必须同时发挥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与社会互动、行政与市场互补的体制机制,以此促进这一系统工程的有效施行。解决好民生问题,需要政策措施、经济手段、法律法规、说服教育等多种方式的配套综合运用。要积极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大力加强教育、就业、社保等工作力度,积极创造多方面条件,努力使越来越多的低收入者转变为中等收入者,从而形成稳定的社会发展结构。总而言之,改善民生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对内要统筹兼顾,有序推进;对外要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去加以考虑,要把这种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有机联系起来,通过发展经济为改善民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民主政治为改善民生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通过发展先进文化为改善民生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把民生问题作为一项综合性和基础性的工作来抓,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执政为民的基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直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老百姓的最大民生问题就是土地问题,为人民服务就要为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而奋斗。为此,我们党制定了推翻压在人民头上三座大山的革命纲领,制定了改善民生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政策,解决了根据地农民群众的最大民生问题——土地问题,赢得了民心,巩固了革命政权。人民群众正是从我们党注重解决民生问题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言行中信任共产党,拥护共产党,紧跟共产党,并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斗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中国成立后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了党务和政务的首位,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吃饭穿衣、生产生活的基本问题。从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到合理调整工商业,使工厂开工,解决失业问题,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既要关心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又要关注人民群众长远的利益,要随时关心群众生活,要有新的利益给他们,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永远跟党走。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拨乱反正,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开展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把改善民生问题放到了改革开放这个大盘子中的一个重要位置。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5]P128在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引下,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得到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大改善。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理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续以改善人民生活为己任,全面解决民生问题。江泽民同志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仍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6]P294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执政理念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中,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全国总体上解决温饱,进入了小康社会,每个人的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人民踏上了富裕的康庄大道。过去人们把民生问题主要理解为生存问题、生计问题、温饱问题,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民生问题的内涵更丰富,范围更广泛,层次更复杂。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为改善民生,破解民生难题、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全面规划,进行了重要部署,指明了行动方向,强调必须在中央的领导下坚持统筹兼顾,有序推进。近几年进一步加大了解决民生问题的力度,在三农问题、减灾救灾、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社会福利、抚恤优待、义务教育、大学生就业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出台了十多项重要政策举措,一系列重大民生问题得到了有力保证。
改善和保障民生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基业,要坚持全面性和针对性相结合,不断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解决问题,同时特别注意解决当前群众呼声强烈的突出问题;要针对当前民生方面的薄弱环节,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特别注意解决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的民生问题。改善民生要坚持数量要求和质量要求相结合,特别注意提升质量,保证广大群众得到的产品和服务既是及时、足量、稳定的,又是安全、可靠、优质的,使民生不仅实现量的增长,而且实现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3月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7]
[1]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改善民生的战略意义[N].光明日报,2008-09-16.
[3]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07-02.
[4]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07-02.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0-3-16.
D2
A
1004-3160(2011)03-0049-05
2010-11-28
1.刘凤健,男,山东嘉祥人,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工作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共党史;2.张伟超,男,湖南长沙人,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防经济。
责任编辑:孟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