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尾松良种富根壮苗培育技术

2011-04-10唐效蓉殷元良曾令文

湖南林业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芽苗过筛种源

唐效蓉,黄 菁,张 翼,殷元良,曾令文

(1.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2.湖南省林业厅,湖南长沙 410007;3.城步苗族自治县林业科学研究所,湖南城步 422501)

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兼产松脂和木纤维树种[1],也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特有的乡土树种和南方荒山造林先锋树种。良种壮苗是马尾松林速生丰产的基础,也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实现马尾松早期速生丰产的重要技术措施。要提高马尾松造林质量,除有良好的种源外,育好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2]。湖南省马尾松造林在20世纪60年代以飞播造林为主,至70、80年代以裸根苗造林为主,从90年代开始,逐渐以容器苗取代裸根苗造林。关于马尾松育苗技术研究已有许多报导[3-24]。湖南省于2008年发布了马尾松播种育苗技术规程[25],但在造林生产实际中,不少育苗者仍沿用传统的育苗方法。我们在总结已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对马尾松良种富根壮苗技术进行综述,力求更全面和更具可操作性,希望对马尾松产业化建设有所帮助。

1 良种材料选择

1.1 优良种源

通过种源选择试验,在湖南省可以为生产提供有显著增益的马尾松优良种源有:湖南慈利、永顺、安化、资兴、江永、汝城,贵州凯里、都匀、黎坪、德江,江西安远、崇文、吉安,福建闽清、邵武、永安,四川岳地,广东连县、乳源等19个地方的种源,其幼林的高生长增加5%~24%,胸径增加7% ~60%,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益,可以在生产中试用;安化、永顺、资兴、江永等4个地方的种源,在湖南省各试验点生长均表现优良,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安化、江永、汝城种源是1996年由湖南省第一届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良种。

1.2 优良家系

湖南省现已定向选择出纸浆材、纸材兼用及大径级用材优良家系127个,其中:密生型纸浆材优良家系33个,纸、材兼用型优良家系30个 (其中2007年由湖南省第二届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优良家系共5个),大径级用材优良家系64个。

1.3 种子园种子

湖南省现已营建初级去劣种子园47 hm2,1.5代种子园87 hm2,已建立2代种子园75 hm2,在建2代种子园57 hm2。

大量用种时可采用优良种源种子和种子园种子,少量用种时尽量采用优良家系种子,同时可直接应用优良无性系。

2 用种量确定

大田育苗时优良种源和一代种子园种子用种量为37.5~45.0 kg/hm2,优良家系种子用种量为22.5~30.0 kg/hm2[25];容器育苗的用种量则根据容器袋的大小而定,湖南省马尾松种子的千粒质量在10 g左右,可以此估算用种量。

3 圃地选择

选择地势开阔、光照充足、土壤结构疏松、排灌条件较好、微酸性的新荒土或稻田作圃地。条件较好的且未发生过严重病害的马尾松圃地可实行连作,但不能超过3年。前茬种过蔬菜、瓜类、马铃薯的土壤不宜选作圃地。

4 切根育苗

4.1 圃地准备

经深翻细作后对圃地进行消毒,并施基肥。播种前将床面15 cm厚的土层充分细碎并整平,然后开沟作床,床面宽 80~10 cm,高 15~20 cm,步道宽30 cm,圃地四周及其内十字形主沟深不小于30 cm,宽50 cm。

4.2 菌根菌接种

播种前取松林林下表土过筛后均匀撒于床面。

4.3 大田切根育苗

种子经消毒处理后于2月底至3月播种,采取条播或撒播。条播间距为15 cm。播种后随即以过筛黄心土或火土灰覆盖种子,再用茅草、稻草、杉枝或发酵的锯末屑覆盖。当种子发芽出土一半以上时,在晴天傍晚或阴天分2次揭除上层覆盖物。

8月上中旬对大田播种苗进行切根。在切根前1 d将苗床淋湿,切根后若天晴,则需及时浇水1~2次。切根时用锋利铁铲距苗木基部5~6 cm处以45°斜切,然后在苗床两边从床面下6~8 cm处向苗床对面水平方向用力推进。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4.4 芽苗切根育苗

(1)温床培育芽苗。温床宽1~1.2 m,厚15 cm;基质选择泥质河砂或以过筛黄心土与腐熟锯末屑各半混合作床。播种前以0.3%的高猛酸钾溶液淋洒基质并以薄膜覆盖,1周后揭膜用清水淋洒后播种。2月底至3月播种,播种量为0.1~0.2 kg/m2,播种后用细河砂覆盖。然后淋透水,用弓形棚架薄膜覆盖。并适时喷水。未出芽时,温度保持在30~35℃,出芽后注意通风,棚内温度保持在25~30℃。

(2)芽苗移栽。当芽苗胚轴伸长,但部分芽苗子叶尚未露出种壳时,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移入苗床。移栽前半天将温床浇透,起苗后将芽苗根尖剪去部分,保留根长2~3 cm,随即消毒后立即放入盛有清水的盆内。其移栽密度约为130株/m2,株行距5.5 cm×15 cm,移栽时随栽随浇水。移栽后每1天早晚浇水1次,连续3~5 d,至芽苗成活。

5 容器育苗

5.1 苗床准备

先将圃地表层杂草铲去,然后将地表夯紧备用。

5.2 育苗时间

育苗时间宜选择春季或8月至9月中旬,最好于春季育苗。

5.3 营养土配制

将稻谷壳粉、火土灰以及马尾松幼林下表土和腐殖土过筛备用;取经半年以上堆沤、发酵过的锯木屑以500~600倍多菌灵或退菌特溶液拌匀 (至手捏成团,但指缝无水渗出)备用。营养土配比是:①过筛稻谷壳粉50 kg+过筛松林表土20 kg+过筛火土灰10 kg+过筛腐殖土10 kg+过筛黄心土10 kg+过筛磷肥 (过磷酸钙或钙镁磷)3~5 kg+复合肥0.3~0.5 kg;②过筛松林表土40 kg+过筛火土灰20 kg+过筛腐殖土20 kg+过筛黄心土20 kg+木屑40%~50%(体积) +过筛磷肥 (过磷酸钙或钙镁磷)3~5 kg+复合肥0.3~0.5 kg。配置方法是充分混合拌匀,成堆后以薄膜覆盖堆置15~30 d。

5.4 装袋、成厢

平整圃地后,开沟作床,圃地四周及其内十字形主沟道深不小于30 cm,宽50 cm。然后以0.2%~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淋洒床面,对圃地进行1次全面消毒。以须根型容器袋或聚乙烯薄膜袋为容器袋,其大小为:长×直径= (12~14 cm) × (6~9 cm)。营养土装到容器袋口1 cm左右为好;容器袋排列每次排2个,外围以黄心土围护排列成厢,每厢20~30袋(床面宽80~100 cm),厢间步道宽40~50 cm。

5.5 直播容器育苗

5.5.1 种子处理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除去杂物、空粒,使种子净度、饱满度达到95%以上,再以0.3%~1%的硫酸铜水溶液浸种4~6 h或0.5%的高锰酸钾 (或硫酸亚铁)水溶液浸种2 h,进行消毒处理,捞出以清水冲洗,装入竹筛或其他容器中滤干水分至无水滴出,按每1 kg种子加入10~20 g马勃菌或Pt菌剂 (如为水剂,则在种子晾干后按说明拌入)及8%~10%的过60目筛的干细黄心土,适量喷入水分后充分摇拌至菌剂与黄心土均匀包裹于种子外壳,但不粘结成团。然后加入1%~2%的滑石粉,继续摇拌均匀即可。

5.5.2 播种 播种时以手指在袋中心轻压形成1小穴,每袋播种1粒,将种子播入穴中;播后随即以过筛黄心土覆盖,也可以过筛松林表土均匀撒于床面(以不见种子为度),洒足水分,盖上稻草或茅草。

5.6 芽苗切根移植容器育苗

同上方法进行温床培育芽苗和移栽芽苗。

6 苗木田间管理

6.1 防鼠、鸟危害

播种当天至种壳脱落前,应及时在圃地四周及主要步道两侧投放鼠药,并经常检查、更换,以防鼠、鸟危害。

6.2 除草与水肥管理

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4—10月每15 d采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0.01% ~0.02%硼酸”水溶液进行叶面施肥或浇施 (4—8月按0.1%增加尿素)。除高温、干旱季节出现苗木萎蔫时适量进行灌溉外,平时应尽量控制水分,以达到有效促进须根发育的目的。大田育苗需于5月底至7月中旬分2次进行间苗,保留苗木约130株/m2。

6.3 病、虫害防治

苗木出土至初生叶形成期间,常见有地老虎为害幼苗,可用甲胺磷、克百威或氧乐果等,按说明的低限浓度配制水溶液淋洒圃地,用量以药液湿润表土2~3 cm为度。病害应以预防为主,出苗期间以100~150倍波尔多液,每隔3~4 d喷1次,连续喷施3~4次;若发现猝倒病、立枯病,可用退菌特或多菌灵400~500倍液每隔3~4 d喷1次,连续喷施3~4次,并对圃地进行排水、松土等,以降低苗床湿度。若发生黄化病,则应及时追施菌根肥,并进行松土、洒水、施肥。

7 起苗

起苗前1 d要浇透水,起苗时如苗木主根扎入苗床较深,则要用锋利的铁铲平行苗床床面边铲边取;容器苗取苗时应将容器内基质捏紧后装箱。

8 壮苗指标

裸根良种富根壮苗要求苗高25 cm以上,地径0.25 cm以上,无明显主根而菌根发达。容器良种富根壮苗要求苗高15 cm以上,地径0.15以上,根系发达,无明显盘曲现象。

9 造林效果

利用以上不同于传统育苗方法的大田切根育苗和芽苗切根育苗以及直播容器育苗和切根移植容器育苗等4种马尾松良种富根壮苗培育技术培育的苗木造林效果良好。芽苗切根苗造林平均成活率达96%,大田切根苗造林平均成活率达94%,均较常规直播造林的成活率 (48%)明显高;造林3年后平均高生长分别为2.12 m、1.98 m和1.71 m,平均地径分别为5.6 m、4.8 m和4.0 m[6]。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可达98.8%以上[14];芽苗切根移植的容器苗,其苗高、地径生长较直播的容器苗好,但无显著差异;而其侧根和须根数有显著差异,切根移植的侧根数提高了30.8%,须根数提高了14.7%[16],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1]吴文粉.马尾松容器育苗技术[J].中国林业,2009(8B):45.

[2]刘春华.马尾松营养器育苗技术总结[J].热带林业,2003,31(4):32-33.

[3]钟德华.马尾松容器苗造林效果初报 [J].福建林业科技,1994,21(1).76-77.

[4]胡彦彪.马尾松育苗造林技术 [J].汉中科技,2010(5):42-43.

[5]胡伟韦.马尾松育苗防冻技术试验初报[J].安徽林业,2009(3):41.

[6]杜正涛,周雨松,陈永华,等.不同切根方式对马尾松育苗成本与幼林期生长的影响[J].湖南林业,2005(6):23.

[7]胡雪文.马尾松育苗技术 [J]安徽林业,2003(3):14.

[8]陈冬梅.稀土在马尾松育苗中应用的研究 [J].林业勘察设计,2002(1):92-94.

[9]唐宏伟,王本传.喷施宝应用于马尾松育苗试验报告[J].安徽林业科技,1993(3):37-38.

[10]韦天忠,赵志鹏.菌根化技术在广西马尾松育苗中的应用[J].广西植物,1993,13(4):389-392.

[11]陈连庆,裴致达.接种菌根对马尾松育苗和造林的影响[J].林业科技通讯,1992(7):27-29.

[12]叶火宝,丁新华,何菁.马尾松容器育苗试验[J].林业实用技术,2009(7):29.

[13]蒙彩兰.马尾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 [J].中国林业,2009(6A):40.

[14]潘柳姣.马尾松容器育苗技术[J].农业科学,2009(4):115.

[15]祝清芳.马尾松容器育苗技术 [J].安徽林业科技,2007(1/2):48;46.

[16]潘碧文.马尾松容器苗切根培育技术研究 [J].科技信息,2007(8):210;169.

[17]杜元民,包志刚,李淑萍.马尾松容器育苗技术[J].湖南林业,2001(3):18.

[18]尹晓阳,朱忠荣,韦小丽,等.马尾松容器育苗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6,25(2):105-110.

[19]秦国峰,吴天林,金国庆,等.马尾松舒根型容器育苗技术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0,20(1):68-73.

[20]龙开湖,刘国忠,姚建勇,等.马尾松容器育苗营养配方基质选择试验研究 [J].贵州林业科技,2000,28(1):19-22.

[21]江兴龙.应用2%复方硝酸钠水剂促进马尾松容器苗生长效果的研究 [J].林业科技,2001,26(1):4-6.

[22]胡刚,尹晓阳,朱忠荣,等.马尾松、华山松容器育苗施肥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06,20(1):48-51.

[23]林瑞荣.轻型基质马尾松容器苗生长进和试验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86-89.

[24]傅子健.不同育苗措施对马尾松容器苗育苗效果的影响[J].宁德师专学报,2005(2):142-144.

[25]DB43/T100-1996,马尾松播种育苗技术规程[S].1996.

猜你喜欢

芽苗过筛种源
鹿芯壹号梅花鹿种源检测芯片
一种防凝固的ABS塑料改性用切粒冷却过筛一体装置
不同蒙古栎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焦糖布丁
小牛粒
曲线拟合方法测定土工布有效孔径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闽楠幼林不同地理种源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芽苗
小桐子种源试验与选择